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港澳地区第一本《米其林餐饮指南》于2008年12月正式推出。书一上市,怨声四起,本地美食家们斥为“鬼佬评中菜,毫无代表性”。造成这种不满,很大的原因是人们对米其林的标准有太多误解。
文化差异的确存在。西方评审员若对中式菜系不熟悉,评鉴菜式时难免欠缺衡量的标准(例如:这个狮子头比一般的狮子头好/差很多),对于一种菜色究竟是经典还是创意也较难判断。另外,中式菜系里有许多对软韧弹牙口感(也就是台湾人所谓Q)的追求,这向来是西方人比较难欣赏的,所以举凡凤爪、海蜇、牛筋、软骨,甚至华人誉为顶级美食的鲍参翅肚,对许多西方饕客来说都很难理解,即便心胸开阔,勇于尝试,也不容易判断烹饪的质量。还有中菜时常讲究连皮带骨,表示食材完整新鲜,啃咬啐吐之间另增情趣,并不表示草莽低档,这在西式的高级餐厅里是绝对看不到的。诸如此类的例证不胜枚举,评审员因其中任何一样差异产生偏见,都难免影响评鉴结果。
米其林总裁对于这种“文化相对论”的回应是:“好菜就是好菜,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法国菜不是只有法国人懂得欣赏,中国菜也不是只有中国人懂得欣赏。”此说法当然也有它的道理在,尤其若你采用的“客观”标准是所谓的“米其林”标准。怎么说呢?这很吊诡:米其林标准并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标准,但如果四海皆使用此单一标准,最终也能达成某种角度的客观。
官方公布的米其林评鉴考量包括:食材质量,口味掌控,烹饪技术,个人风格,价值所在,水平恒定度。这些标准听起来还是很主观笼统,但依我在餐厅工作的经验看来,米其林追求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形式完美。
就拿我工作过的二星餐厅Amber为例吧,大厨李察曾在荷兰与法国三星餐厅干过,他的标准以及对厨师们的要求都非比寻常。在Amber工作时,我们每一片色拉叶都是检查过的,稍有缺角凹痕即丢弃;蔬果的切割必须大小长短一致,没有模棱两可的空间;酱汁的调配有时从煮汤开始得花上三天的时间。为了从90分提高到100分,为了确保每一盘食物都完美无缺,在质量最巅峰的时刻出菜,厨房里所需动员的人力物力远远超乎寻常人的想象。
几星期前,我第一次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利苑吃饭,前菜的拼盘才一上桌,我已经刮目相看。原来一般烧膳店里都有的脆皮烧肉,在这里竟然每一块都切成约两公分的立方体,而且每一块猪腩的瘦肉与肥肉比例几乎都一致,吃起来脆软滑腻,非常平衡。其实烧肉就算切得长短不一也一样好吃,但利苑的做法就是精益求精,为了达成大小肥瘦一致的成品,想必费了极大的功夫,而且废弃不用的边角肉一定不少,成本大大提高。光凭这道菜,我就不讶异他们得了一颗星,如果每一道菜都这么无所不用其极地制作,就是三星了。
习惯了这种劳力超密集的标准后,我几次有机会与一些颇有国际盛名但非星级的大厨合作时,常常惊讶他们的态度竟如此“随便”(菜切得歪歪扭扭的没问题吗?蔬果有点氧化变色也没关系吗),后来才发现,他们的标准其实很正常,甚至与大多数的餐厅比起来已经算严格了。其实稍微随性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样子做菜轻松快乐很多,而且做出来的菜可以很有个性、很美味,吃起来可能比星级料理更畅快淋漓。但由于随性,最终难免造成质量的波动,违反米其林对完美精确与水平恒定的要求。
总而言之,米其林的星星并不是厨界成功唯一的指标,它象征的是“米其林标准”,这不代表最好吃、最舒服、最赚钱,但一定精准细致、风格独具、水平恒定。以这种非常细微确切的标准来看,我认为米其林有它的公信度与客观性。如果你能认同这种标准而且荷包能力也允许,去米其林评鉴的星级餐厅用餐应是很有价值的美好经验。如果你本来就喜欢小吃和茶餐厅,对米其林的星星也就不要太在意了吧!
文化差异的确存在。西方评审员若对中式菜系不熟悉,评鉴菜式时难免欠缺衡量的标准(例如:这个狮子头比一般的狮子头好/差很多),对于一种菜色究竟是经典还是创意也较难判断。另外,中式菜系里有许多对软韧弹牙口感(也就是台湾人所谓Q)的追求,这向来是西方人比较难欣赏的,所以举凡凤爪、海蜇、牛筋、软骨,甚至华人誉为顶级美食的鲍参翅肚,对许多西方饕客来说都很难理解,即便心胸开阔,勇于尝试,也不容易判断烹饪的质量。还有中菜时常讲究连皮带骨,表示食材完整新鲜,啃咬啐吐之间另增情趣,并不表示草莽低档,这在西式的高级餐厅里是绝对看不到的。诸如此类的例证不胜枚举,评审员因其中任何一样差异产生偏见,都难免影响评鉴结果。
米其林总裁对于这种“文化相对论”的回应是:“好菜就是好菜,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法国菜不是只有法国人懂得欣赏,中国菜也不是只有中国人懂得欣赏。”此说法当然也有它的道理在,尤其若你采用的“客观”标准是所谓的“米其林”标准。怎么说呢?这很吊诡:米其林标准并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标准,但如果四海皆使用此单一标准,最终也能达成某种角度的客观。
官方公布的米其林评鉴考量包括:食材质量,口味掌控,烹饪技术,个人风格,价值所在,水平恒定度。这些标准听起来还是很主观笼统,但依我在餐厅工作的经验看来,米其林追求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形式完美。
就拿我工作过的二星餐厅Amber为例吧,大厨李察曾在荷兰与法国三星餐厅干过,他的标准以及对厨师们的要求都非比寻常。在Amber工作时,我们每一片色拉叶都是检查过的,稍有缺角凹痕即丢弃;蔬果的切割必须大小长短一致,没有模棱两可的空间;酱汁的调配有时从煮汤开始得花上三天的时间。为了从90分提高到100分,为了确保每一盘食物都完美无缺,在质量最巅峰的时刻出菜,厨房里所需动员的人力物力远远超乎寻常人的想象。
几星期前,我第一次去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利苑吃饭,前菜的拼盘才一上桌,我已经刮目相看。原来一般烧膳店里都有的脆皮烧肉,在这里竟然每一块都切成约两公分的立方体,而且每一块猪腩的瘦肉与肥肉比例几乎都一致,吃起来脆软滑腻,非常平衡。其实烧肉就算切得长短不一也一样好吃,但利苑的做法就是精益求精,为了达成大小肥瘦一致的成品,想必费了极大的功夫,而且废弃不用的边角肉一定不少,成本大大提高。光凭这道菜,我就不讶异他们得了一颗星,如果每一道菜都这么无所不用其极地制作,就是三星了。
习惯了这种劳力超密集的标准后,我几次有机会与一些颇有国际盛名但非星级的大厨合作时,常常惊讶他们的态度竟如此“随便”(菜切得歪歪扭扭的没问题吗?蔬果有点氧化变色也没关系吗),后来才发现,他们的标准其实很正常,甚至与大多数的餐厅比起来已经算严格了。其实稍微随性一点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样子做菜轻松快乐很多,而且做出来的菜可以很有个性、很美味,吃起来可能比星级料理更畅快淋漓。但由于随性,最终难免造成质量的波动,违反米其林对完美精确与水平恒定的要求。
总而言之,米其林的星星并不是厨界成功唯一的指标,它象征的是“米其林标准”,这不代表最好吃、最舒服、最赚钱,但一定精准细致、风格独具、水平恒定。以这种非常细微确切的标准来看,我认为米其林有它的公信度与客观性。如果你能认同这种标准而且荷包能力也允许,去米其林评鉴的星级餐厅用餐应是很有价值的美好经验。如果你本来就喜欢小吃和茶餐厅,对米其林的星星也就不要太在意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