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中村的发展一方面是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同样重要的是人口素质和文化发展的问题。加强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切实了解社区居民文化基础和文化需求取向,继承和发展社区优良的传统文化习俗,发挥大学生和外来人口这些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的作用。并注意发挥社区志愿者的作用,共同探索和创新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关键词】城中村 社区文化建设 外来人口 文化需求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0-02
  
  “城中村”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现象,认清“城中村”现象,有助于把握我国城市化的特殊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探讨“城中村”的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城中村”的改造,进一步推进“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试以G市L街道的调研为切入口,对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体验观察与阐释,并对发展走向提出笔者的思考建议。
  
  1 L街道及其社区文化的基本情况
  L街道办事处管辖下的L中心居委和K居委两个居委会(即是原未进行“村改居”的L村,为考察完整意义上的“城中村”,本文尊重历史与现状,调研对象包括上述两个居委,并从表述方便上考虑,在下文将两个居委会按现行街道建制统称为L),是G市区最早发展起来的“城中村”之一,其所在地是规划中G市未来的城市中心——Z新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G市集金融、贸易、展销、购物、文化、服务、居住、办公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因此,其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 “城中村”的典型,更对“城中村”社区文化的如何发展提升具有启发性意义。
  L街道现有本地人口约6300人,外地人约12600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人口比例是1:2。根据该社区提供的数据统计显示,本地居民高中以下文凭占33%,中专或中技文凭的占25%,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占40%,研究生学历占2%。各种职业在这里广泛的存在,其中党政机构有关的从业人员占1%,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占8%,个体经商占25%,自由职业者占32%,其他占34%。
  街道有一个文化站,文化站设站长1人(属街道办事处正式编制人员),另有3名专职工作人员(聘用制)。文化站建有培训室、舞蹈室、旱冰场、老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场所,现有各种业余文艺活动团队12个。共建单位有G市聋人学校、某某小学、小区某某花园。文化站一直致力于整理当地民间文化,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化遗产有乐社、醒狮、龙舟等,且此三者都在G市有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文化站于2003年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L街道是某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系的部分学生被街道居委会聘为“社区助理”。地域内的其它几所高校常与L街道联合开展“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讲、文化表演、志愿者活动等。
  
  2 调研分析
  在L街道党政领导和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笔者于2009年2-3月,通过采用访问、座谈、实地察看、抽样问卷、参加活动等方式方法,对街道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其中,发出当面访谈抽样调查问卷220份,调研对象为包括本地和外来人口的居民,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是90%;回收答卷中,本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72份,占36.4%,外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126份,占63.6%。
  2.1 居民的文化基础教育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中村”的本地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过房屋出租、集体分红等获利又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普遍缺乏在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上进一步提高的愿望。L街道近年来一直开设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提高本地居民的素质。在调查到的72位本地居民中,共有36位(占50%)参与过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有49%的人认为参与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对他的帮助非常大或比较大,31%的人认为帮助一般,20%的人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什么帮助。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的被访者还是保留一定程度上的“村民保守心理”,对于“L街道的文化活动都只是L街道本地人的活动”,有42%的人比较赞同这一说法,有31%的人不太赞同这一说法,有27%的人不赞同这一说法。这一定程度反映出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所起的作用,只是还必须再进一步的加强。
  2.2 居民的社区文化参与认同
  调查显示:只有25%的居民在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有40%的居民扮演观众的角色,但是却有25%的居民很少或几乎没有去关注过。38%的居民认为其所在的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有29% 的居民认为太欠缺。有关文化站的使用,有21%的人表示经常去文化站活动,有27%的人表示很少去文化站活动,12%的人没有去过文化站。有关图书室的使用方面,有59%没有办理图书室的借阅证,有28%办理图书室借阅证,在办理图书室借阅证的人中,有45%的人经常或比较经常去图书室借书,7%的很少去借书,10%从不曾去借过书。有84%的人觉得图书室能够满足或一般能够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有10%的人觉得不是很能满足,有6%的人觉得不能满足。而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认同上,只有18%的居民认为L街现阶段的社区文化建设非常符合或很符合省特级文化站的称号,34%的居民认为一般符合,17%的居民认为不符合,25%的居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其获得省特级文化站这件事,这一方面由于其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省特级文化站的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
  2.3 居民的文化需求取向
  调查中显示,L街道居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有33%的居民表示基本上一整天都有空的,而有55%的居民在空闲时间主要进行户内活动,只有23%的居民表示在空闲的时候会参加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60%的居民表示他们是愿意参加社区举行文化娱乐活动,但是67%的居民表示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在选择文化活动方式上,有24%的居民表示喜欢参加社区举办的集体活动,有37%的居民更喜欢参加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有24%的居民喜欢参加一些外来团体组织的文化活动。至于L街道目前的文化设施能否满足其文化需求,有59%的人觉得完全或基本能够满足,有40%的人觉得不满足,有10%的人觉得很不滿足。这些一系列数据显示出L街道现有的文化活动仍未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2.4 一个特殊群体——外来暂住人员的文化需求关注
  L街道作为一个外来人口众多的聚居地,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兼顾到这一部分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街道没有太多主要是针对外来人员文化需求的文化建设,外来人员对当地文化建设也是不太了解,对社区集体文化活动与建设参与度不高。当然,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仍然是以行政行为为主,社区居民仍然是处在客体地位,外来人口的地位相对来讲更是低。由于经费、场地紧张等原因,一些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社区百姓的需要仍有较大距离,外来的“新移民”、“过客”在他们眼里往往成了文化建设中“被遗忘的群落”。同时,由于外来暂住人员群体在城市生存压力大,往往工作时间很长,甚至没有休息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还未能成为他们的重要需求。此外,从“官方”的角度看,他们与原有村民关系密切,心理上的认同感强,在管理上又有一套驾轻就熟的经验,因此很自然地把文化建设的注意力放在本土村民身上,而对社区中的“新移民”中能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丰富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2.5 社区文化的一股新活力:大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得到认可
  调查数据显示:有55%的居民认为大学生在社区搞得志愿者服务活动“很受居民欢迎,居民参与热情很高,活动受到居民的好评”。对于目前大学生进社区开展活动,70%的居民认为“活动的次数不够多,希望再多搞一些类似的活动以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3 加强“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3.1 要高度关注“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
  “城中村”在乡村-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村民的社会特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行为中处处留有乡村文化的烙印,一方面他们渴望享受城市文明,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城市问题敬而远之,这种尴尬而困惑的境地使得他们成为亦乡亦城的“边缘人”。“城中村”村民由于土地的丧失,在就业上被迫从农业向非农转移,但是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与土地、出租屋经济收益,使一些村民成为无业的食利阶层—“二世祖”。而一些村民由于文化水平与技能水平较低,则只能从事修理、搬运等服务或体力工作。另外,由于就业和传统观念的差别,村民无论在交往对象或范围上都极其有限,无法快速融入城市环境、分享城市文明。由此可见,村民的非正常收入、就业状况和社会文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被动城市化过程中很难在文化层面上快速城市化。所以,村民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城中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社区文化建设是形成人们社区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可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文明素养,培养居民的主体、平等、责任意识、公益观念和互助精神,也是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城中村”居民在满足对物质生产生活产品需求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体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进行社区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3.2 街道、居委在“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应发挥好指导与服务职能
  社区文化是一种公共生活领域的文化,它的文化基础是社会公德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它与平等、权利、义务和正义等理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城中村”的社区文化主要是植根于当地农村,原住居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一套适应农村社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社区成员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对原社区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都市文化、外来文化与原住民文化不断发生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冲突中有融合,碰撞中产生交流。街道、居委必须坚持塑造现代文明居民这一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营造健康向上的“城中村”社区文化氛围,培育平等、参与、友爱、协作的社区文化价值理念,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通过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适合各种层次需要的文化活动,创造社区成员交往接触,增强其认同感,凝聚社区居民人心。另外,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使得“城中村”居住着许多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关爱,他们比常人承受着更多的经济和精神压抑,政府也可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抚慰。此外,在政府加快其职能转换的进程同时,政府也应该及时理顺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与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权责关系,这一点在城中村的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显得尤有急迫。
  3.3 创新社区文化运作机制,活跃“城中村”社区文化
  要改变过去那种完全通过政府自身来承办和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的做法,充分依靠社区居民的力量来组织开展社區文化活动。可以建立各种社区文化活动组织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实现广大市民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自行组织、自行操作和自行管理。积极培育和建立社区中介组织和文化社团。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中要大胆地引入市场机制,把可以市场化的文化行为相对一部分让给市场,挖掘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动力。通过市场化、产业化机制的有效运行,一方面可以解决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使文化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区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支持,逐步使社区文化的发展走上自主性发展的新路。
  3.4 关注外来人口的文化需求,在交流与融合中共建和谐社区
  “城中村”由于其可供住房量大价廉、交通便捷,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在此聚居。“城中村”的发展趋势是本土居民越来越少,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事实地将“城中村”内的居住人口分为常住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两个不同的群体。一方面,原住居民强烈的乡土认同感和排外意识,给外地人融入当地文化造成了障碍,也不利于城市管理和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由于在外漂泊和生活艰辛,大多和自己原属同一地域的人往来,很难完全融入本地社会,使他们对“城中村”很少有强的归属感。这就造成了“城中村”社区环境不断恶化、社会问题滋生。因此,对于“城中村”合理城市化而言,其实质就是实现村民、外来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化,使他们融入城市文化、享受城市文明,实现村民、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整合和发展。这就要求通过村民、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生活相互作用来实现,这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
  3.5 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创建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就社区而言,尤其是“城中村”社区,社会弱势群体结集较多,需加大为社区弱势群体服务的力度,而其需要提供的绝大多数的服务都是公益性的。但目前社区基层服务人员和社会义工等公益资源较为紧张,较难以满足居民的需要。而大学里有着大量的青年志愿者资源,可以较好地补充这一不足。
  针对目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资源实际,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利用:
  一是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在社区内开展多种形式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咨询服务。通过这样的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既提供了便民服务,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同时丰富和促进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二是对居民进行义务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为居民的再就业奠定知识基础。
  三是关爱社区青少年问题,重点扶助社区弱势群体。一方面要以模范作用,协助引导教育好失学、失业、失管的青少年,另一方面要将社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失业人员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办好事、解难事。
  四是关爱外来流动人口,促进文化融合。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作为桥梁,促进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文化交流,为社区文化建设向深度发展提供条件。
  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志愿者必将会成为未来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所以在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发挥社区文化志愿者的队伍,培养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社区文化志愿者成员,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机制,使社区文化志愿者在一种规范、有效、科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社区中的各个部门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和方便,以使社区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性得以更好的发挥,为社区建设出谋献策。
  
  参考文献
  [1] 姚一民.城中村的管治问题研究-以广州为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 樊纲,武良成.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 轩明飞.村(居)改制:城市化背景下的制度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跨国电子商务公司内部薪酬体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分为员工薪酬,员工假期及绩效评估三方面来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其对企业、员工等其他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员工薪酬;绩效评估;薪酬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78-01  薪酬体系是指薪酬的构成,一般而言包括基本薪酬(即本薪)、奖金、津贴、福利四大部分。
期刊
摘要:开封是著名的“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经有八个朝代建都于此,这座城市的兴衰承载了几千年一代又一代中原儿女的强国梦。博物馆就是这座城市几经兴替的文化汇聚地。收藏、研究、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职能,社会教育工作是博物馆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开封市博物馆历年来不断创新思想,通过学习和实践,逐渐走出一条符合本馆特色的社会教育之路,以期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上升的文化需求。  关
期刊
摘要:中国企业健康长寿一直是社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健康长寿这一命题出发,探讨企业生命的源泉来自管理思维和理念的不断创新。  关键词:企业健康长寿;企业生命源泉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68-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
期刊
摘要:青年教师的精神风貌、政治、业务素质、能力结构状况等,将关系到今后师资队伍的后劲和发展水平。我们必须站在战略高度,分析青年教师的思想及工作状况,采取培养和管理的合理策略,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师角色;心理素质;情感投入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70-01  由于青年
期刊
摘要:在各行各业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教育事业树立高尚师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然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因此,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教育梦。“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办学层次、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经济转型,分别以报纸为例阐述报纸功能转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以及以电视传媒为例,出现的降级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失衡。从而指出中国传媒产业的出路,即在市场化的浪潮下,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媒介的提升与效益的增长。  关键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传媒市场化;传播功能;媒介转型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
期刊
摘要:中西文化发展的源头、过程、结果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以道德为标准,西方人的思维则以科学为标准;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曲线的、圆形的;西方人的思维轨迹则是直线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单一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多元的。  本文从辩论出发,探讨其背后造成思维差异的原因所在,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进行了调查,了解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存款利率的关系、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季节性、投向渠道、选取样品、样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比较,以及居民对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等等情况,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银行理财品;收益率调查;分析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
期刊
摘要:徐州正在加速城市化进程,新城区建设更是重中之重。道路作为一个连接城市的血脉,作为一个栖居之所出行的基础设施,需要与城市建设共同进行。徐州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过程中,道路绿化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对徐州新城区道路绿化建设进行分析,简要介绍徐州新城区道路绿化的实际进展,并从生存观的角度去审视道路绿化工作中体现的生态意义。  关键词:道路绿化;徐州新城区;生存观  中图分类号:S
期刊
摘要: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它与气候条件有最密切的联系。在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所有主要自然因素中,气候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因此,在分析与评价一个地区自然条件是否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时,必须把气候条件的评价放到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黔西南;气候;农业评价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96-01  气候条件的农业评价,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