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db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7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46%),血肿及水肿体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神经缺损评分亦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57-02
  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高血压性脑出血(HCH)是由于长期过度血管压迫,使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受阻,颅内小动脉血管坏死,形成微动脉瘤,一旦情绪暴怒或血压骤然升高时,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造成患者脑缺血损害[1]。尼莫地平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有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缺血情况,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笔者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尼莫地平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86例作为观察对象,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男52例,女34例,年龄49~77,平均(61.19±6.82)岁。伴有高血压15例,糖尿病19例,冠心病13例。全部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伴随疾病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卧床、降压、脱水、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保护脑细胞、对症治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尼莫地平注射剂10mg/次,1次/d,用药10d改为口服,不能口服者胃管内注入40mg/次,疗程一个月。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维持血压在160~180/90~100mmH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肿、水肿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等。
  1.3疗效判定标准。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评分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病残程度0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②显效:意识转清醒、瘫痪肢体肌力提高1~2级、精神、语言改善,CT显示血肿明显液化、血肿减少10ml以上,血肿周围水肿面积减少50%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③有效:意识转清醒、瘫痪肢体肌力提高1级、精神及语言稍有改善,CT显示血肿周围水肿面积减少20%以上,血肿量减少5ml以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④无效:治疗前后患者意识、肌力、精神、语言等无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⑤恶化:病情逐渐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3.72%,对照组总有效率60.46%;治疗后两组患者水肿体积及血肿体积均明显减小,观察组患者血肿及水肿体积减小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神经缺损评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降低明显。具体结果见表1,2。
  3讨论
  目前世界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脑出血已成为一较为广泛发生的急症、重症,我国每年因为脑出血死亡的患者约占全部疾病死亡的20%左右,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1]。脑出血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其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长期的血压增高可以使得全身动脉壁发生透明变性,使得原本较为坚韧的动脉壁变薄、脆性增加,同时可以出现一些较为细小的动脉瘤或者囊状的动脉壁扩张,这种变化使得动脉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下降,尤其是脑动脉表现得严重[1,2]。骤然升高的血压会使得内壁变薄的细小动脉发生突然破裂,出现脑出血,此后血凝块聚集在血管外脑组织内,可以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使得周围动脉进一步收缩,出现周围血管的再次破裂,导致恶性循环。
  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的血肿对周围脑组织产生机械性压迫,其后继发性脑缺血、脑水肿及血肿破坏后释放出的大量超氧离子等可导致自由基和神经细胞内钙超载,进一步引起脑损害。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血肿周围存在水肿,包括血管源性水肿和细胞毒性水肿,而引起脑水肿的又一个重要原因是血肿周围缺血[3]。目前虽然还无有效措施治疗脑出血导致的神经细胞和轴突急性坏死,但可尽量减少坏死区周围缺血半暗带中神经细胞的损害,降低继发性脑损伤,从而改善预后。
  尼莫地平是新一代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通过作用于电压依赖性钙通道上的双氢吡啶受体,关闭钙通道闸门,达到降低细胞内钙浓度的作用[4],也已证实,钙离子拮抗剂可减轻实验性脑缺血及继发性脑损害。尼莫地平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容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而作用于脑血管及神经细胞,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脑血管平滑肌,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细胞恢复,其扩张脑血管扩张的作用较其他血管强20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5]。研究发现,尼莫地平在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不影响脑代谢,扩张脑血管同时无盗血现象。目前,有人将尼莫地平用于早期脑出血的治疗,发现其可明显降低脑血肿患者的死亡率并明显改善预后。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和水肿带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而尼莫地平组体积减小更明显(P<0.05)。说明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更显著。综上所述,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对脑出血后血肿和水肿的改善有明显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应用。参考文献
  [1]刘庆新,张苏明.急性脑出血继发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2002,10(3):191-194
  [2]The Edaravone Acute Brain In farction Study Group.Effect of 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edaravone(MCI-186),on acute brain Infarction randomized,placobo-C on trolled,double-blind study at multicenters[J].Cerebrovascular Disease,2003,15(3):222-229
  [3]刘俊生,常锁生,闫志红,等.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2):27-28
  [4]Schellinger P D, Jansen O, Fiebach J B, et al. A standardized MRI stroke protocol: comparison with CT in hyper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 rhage[J].Stroke,1999(30):765
  [5]李光勤,董为伟.尼莫地平对大鼠脑出血周围缺血面积MPO活性影响的初步报告[J].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抗凝治疗、神经细胞保护及溶栓治疗,选择69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凝血酶时间(TT)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凝血指标和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期刊
摘要: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终末期肝病的必经阶段。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和增生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而转化生长因子β是导致肝星状细胞激活最强的细胞因子。因此,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和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防治肝纤维化形成的关键。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抑制肝纤维化。近期发现骨髓间充质细胞等肝干细胞能明显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因此,肝干细胞为肝纤维治疗提供了新方法。由于致瘤
期刊
摘要:颈源性眩晕是指因颈项部病变导致的以头晕、恶心、呕吐为主的一类病证,1926年Barre首先提出颈椎病变可引起眩晕,1956年Grar报告颈椎病、肌肉韧带损伤可引起眩晕。我国于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上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认为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可以出现颈源性眩晕。多数医家认为,颈源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因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间盘病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刺激或压迫颈项部的神经和血管
期刊
摘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部分患者甚至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对患者家属造成心理的压力以及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增加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十分具有必要。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状危险因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46-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及急救措施。方法:临床资料为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3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临床诊断及急救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治愈15例,好转14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肺栓塞常有明显的危险因素和典型临床表现,及时明确诊断及进行有效急救,可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肺栓塞明确诊断急救措施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癫痫患儿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各类癫痫患儿200例,给予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从开始治疗起连续观察12个月,记录分析患儿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该200例治疗癫痫的患儿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有22例,其中胃肠道反应较常见,有9例,罕见不良反应为脱发,便秘等。结论:癫痫患儿的丙戊酸钠治疗应多加关注,加强用药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出血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患者病情得到稳定之后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比对照组更加明显。结论:对于生命体征比较稳定的脑出血患者,配
期刊
摘要:婴儿出生以后,最安全、最理想的喂养方式就是母乳喂养。促进乳汁的分泌对于提升母乳的喂养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探讨孕前36周乳房按摩与母乳喂养支持组织对于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以期对提升母乳喂养的质量、促进母乳的分泌有所借鉴。  关键词:乳房按摩母乳喂养乳汁分泌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056-02 
期刊
摘要:对于新生儿期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Ponseti保守疗法已被大多数矫形外科医师所接受。即早期连续石膏同定+经皮跟腱切断术+足外展矫形支具[1]。 因为先天性足内翻经过石膏固定矫形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应进行系统的观察,最初的手法矫正、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的病儿,有时只能矫正一部分的足畸形,尚有一部分畸形不能矫正。因此患儿仍然要依靠足外展支具进行矫形治疗,防止复发。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评分,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优35例,良7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