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知音。”这句古语告诉了我们只要看得多、练得多就能“识器”、“知音”的道理。语文阅读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三分文章七分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可见, 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陶冶学生情感、启迪思想、享受审美情趣、提高写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非常重要。那么在教学中究竟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做法,和同仁们共勉。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1.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初二、初三的学生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所以,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比较广泛,可涉及青少年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2.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3.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棵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二、充分利用好校园图书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学时期是人生里程的关键阶段。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其年齡、身体、性格、思想、学识等各方面都经历着跨度较大的变化。学生不但需要在课堂内打下坚实的基础,也需要从课外获得广博的知识。其主要途径是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类作品。为此就要开辟学生阅览室,让他们在良好的场所阅读图书、报刊资料,逐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中学生的阅读往往凭兴趣,随意浏览,遇到什么看什么,没有一定的阅读目的,因此,阅读起来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书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优秀读物,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以上特点,我们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其创造条件,根据不同的爱好兴趣,提供不同的读物,并提供一些爱好以外的读物,作参考阅读,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手段。其次,要通过阅读目的,激发读者阅读,通过阅读的过程调节个人的阅读活动,引向一定不变的方向。同时还要不断创造各种“诱因”来引发读者,培养读者的阅读动机。中学生尚未正式进入社会,职业尚未定向,知识能力、思想感情等方面还不成熟,因而,他们的阅读目的只能是为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而做好准备,主要是做好知识能力、行为思想方面的准备。
三、制订有效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中学生生更爱表现自己,他们都想在班里甚至学校里小有名气,因为那可以当作炫耀的资本。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制订有效的奖励机制,去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当然,奖励机制的制订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在制订时要权衡利弊,既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又不能让学生为了得到奖励而肆无忌惮、不顾一切。一定要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区分开来,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大胆进行新课程改革,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认真阅读新《课标》读本,切实钻研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努力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我们就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全面推进当前素质教育的进程,使之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
1.介绍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初二、初三的学生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所以,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比较广泛,可涉及青少年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2.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使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3.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有“摘录好词好句”,有“概括主要内容”,有“写读后感”,还有“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等多种形式。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记笔记时,大可不必统一形式,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笔记形式来记笔记。读书也是一种创作,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什么书,在笔记上记下篇名、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阅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摘录下好词好句,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增加了词汇量,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画画,或一朵小花,或一棵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鸟兽虫鱼,这样,给阅读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二、充分利用好校园图书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学时期是人生里程的关键阶段。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其年齡、身体、性格、思想、学识等各方面都经历着跨度较大的变化。学生不但需要在课堂内打下坚实的基础,也需要从课外获得广博的知识。其主要途径是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类作品。为此就要开辟学生阅览室,让他们在良好的场所阅读图书、报刊资料,逐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中学生的阅读往往凭兴趣,随意浏览,遇到什么看什么,没有一定的阅读目的,因此,阅读起来缺乏方向性和系统性。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书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选择有益身心健康的优秀读物,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以上特点,我们首先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其创造条件,根据不同的爱好兴趣,提供不同的读物,并提供一些爱好以外的读物,作参考阅读,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手段。其次,要通过阅读目的,激发读者阅读,通过阅读的过程调节个人的阅读活动,引向一定不变的方向。同时还要不断创造各种“诱因”来引发读者,培养读者的阅读动机。中学生尚未正式进入社会,职业尚未定向,知识能力、思想感情等方面还不成熟,因而,他们的阅读目的只能是为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而做好准备,主要是做好知识能力、行为思想方面的准备。
三、制订有效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中学生生更爱表现自己,他们都想在班里甚至学校里小有名气,因为那可以当作炫耀的资本。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制订有效的奖励机制,去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当然,奖励机制的制订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在制订时要权衡利弊,既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又不能让学生为了得到奖励而肆无忌惮、不顾一切。一定要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区分开来,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综上所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大胆进行新课程改革,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认真阅读新《课标》读本,切实钻研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努力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我们就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能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全面推进当前素质教育的进程,使之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