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式生态课堂”所涉及的教学模块,是在静态上的研究和分析。在动态的课堂上,“各教学模块”是相互交融的一体。本文结合本校(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导学实验,对“矫正反馈”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与学中的运用策略,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矫正反馈的运用策略
1.备课中的预测
(1)新课程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的预设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充分运用情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对个人备课进行反思,预设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和解答方式。
(2)学校形成每日研讨会,集体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探索新课程理念下,使之成为校本研修的有效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预习自学中的指导
教师通过对学生每天对导学案的批改和周测评的批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采取集体矫正、个别矫正、评价矫正相结合的矫正原则,既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矫正,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矫正。
3.课堂师生交流中的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反馈过程是师生双方围绕目标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输出的流动过程。课堂调节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要求在教学反馈矫正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反馈矫正能力。教学要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自我反馈的客观环境。
4.迁移运用中的互动
通过课末的迁移运用,迅速、全面地了解学生接受的知识是否正确,加强对知识的牢固掌握,特别是做错了,或都做得不甚合理,可以及时纠正、补缺、补漏,从而坚定学习的信心。这个环节的反馈是单项教学目标的及时反馈,又可称作同步反馈。它可以随时进行矫正调节,及时补救知识的缺陷和理解的偏差;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评定,小组讨论,互相启发。
5.阶段性检测中的评价
阶段性检测是对前一阶段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反馈。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了解全班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和各个学习水平掌握的情况,教师再针对薄弱的部分进行补救和对错误的认识加以纠正。同时也需要通过一些较高水平题目的演练来达到“应用”和“评价”这两个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的“反馈—矫正—深化”。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矫正反馈的自主运用
1.自学中的互助
自学就是预先学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学习案”设定好学习目标,合作自学等学习内容,这为学生的自学提供自学依据。学生以学法指导为线索,以学习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自学中不断地与教材、资料相比对,进行矫正反馈,尝试获取知识。
2.交流中的呈现
学生本身就有展示的欲望,展示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学得比较好的,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展示时与组长统一协调,分工表述,提出问题。组内展示是要求组内成员要学会倾听,要能够给出评价,注意归纳,注意表述的规范性。展示的过程也就是反馈的过程,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组内成员的评价与相互纠正,不断地进行反馈、不断地矫正。
3.质疑、释疑中的互补
引导学生质疑,教会学生释疑,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在自学、展示、探究,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组内与组间的质疑和释疑,不断地进行矫正,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互动探究中的提升
互动探究是自学质疑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深化过程,探究的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陈述,首先在组内各人陈述自己的观点,他人要注意仔细聆听,观点相同的可不失时机进行补充,观点不同的要耐心听他人说完。
辩论,观点不同的可进行组内辩论,两种观点进行交替发言,教师要注意观察各组的辩论,不断纠正辩论时的离题现象。
呈现,辩论的结果可能在组内达成共识,也可能达不成共识,这时要进行成果展示,可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师要进行引导、点拨,不断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引导他们对展示的观点进行相互分析、评价。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馈与矫正是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使认识呈螺旋式上升,即反馈—矫正—反馈—矫正,形成一个双向的动态的信息转换过程,从而使师生共同接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
一、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矫正反馈的运用策略
1.备课中的预测
(1)新课程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的预设关注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充分运用情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对个人备课进行反思,预设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和解答方式。
(2)学校形成每日研讨会,集体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探索新课程理念下,使之成为校本研修的有效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预习自学中的指导
教师通过对学生每天对导学案的批改和周测评的批改,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采取集体矫正、个别矫正、评价矫正相结合的矫正原则,既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矫正,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矫正。
3.课堂师生交流中的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反馈过程是师生双方围绕目标进行信息获取、处理和输出的流动过程。课堂调节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要求在教学反馈矫正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反馈矫正能力。教学要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自我反馈的客观环境。
4.迁移运用中的互动
通过课末的迁移运用,迅速、全面地了解学生接受的知识是否正确,加强对知识的牢固掌握,特别是做错了,或都做得不甚合理,可以及时纠正、补缺、补漏,从而坚定学习的信心。这个环节的反馈是单项教学目标的及时反馈,又可称作同步反馈。它可以随时进行矫正调节,及时补救知识的缺陷和理解的偏差;也可以由学生自行评定,小组讨论,互相启发。
5.阶段性检测中的评价
阶段性检测是对前一阶段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反馈。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了解全班学生对各个知识点和各个学习水平掌握的情况,教师再针对薄弱的部分进行补救和对错误的认识加以纠正。同时也需要通过一些较高水平题目的演练来达到“应用”和“评价”这两个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的“反馈—矫正—深化”。
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矫正反馈的自主运用
1.自学中的互助
自学就是预先学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一步。“学习案”设定好学习目标,合作自学等学习内容,这为学生的自学提供自学依据。学生以学法指导为线索,以学习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自学中不断地与教材、资料相比对,进行矫正反馈,尝试获取知识。
2.交流中的呈现
学生本身就有展示的欲望,展示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学得比较好的,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展示时与组长统一协调,分工表述,提出问题。组内展示是要求组内成员要学会倾听,要能够给出评价,注意归纳,注意表述的规范性。展示的过程也就是反馈的过程,通过学生的交流展示,组内成员的评价与相互纠正,不断地进行反馈、不断地矫正。
3.质疑、释疑中的互补
引导学生质疑,教会学生释疑,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在自学、展示、探究,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通过组内与组间的质疑和释疑,不断地进行矫正,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互动探究中的提升
互动探究是自学质疑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深化过程,探究的方法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陈述,首先在组内各人陈述自己的观点,他人要注意仔细聆听,观点相同的可不失时机进行补充,观点不同的要耐心听他人说完。
辩论,观点不同的可进行组内辩论,两种观点进行交替发言,教师要注意观察各组的辩论,不断纠正辩论时的离题现象。
呈现,辩论的结果可能在组内达成共识,也可能达不成共识,这时要进行成果展示,可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师要进行引导、点拨,不断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引导他们对展示的观点进行相互分析、评价。
总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反馈与矫正是两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使认识呈螺旋式上升,即反馈—矫正—反馈—矫正,形成一个双向的动态的信息转换过程,从而使师生共同接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