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均数,是代表一组数据集中水平的虚拟数。“集中水平”和“虚拟性”是理解这个概念的两个重要属性。以成人的视角,只要把它们分别与“分散水平”“真实性”对照起来看,意思就明白得差不多了。但面对一群10岁左右的小孩,你怎么做呢?俞正强老师不走寻常之路,精心设计、演绎了一个故事,在故事的起、承、转、合中,让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从犹豫走向坚定,从朦胧走向清晰。
一、起:蕴藏学科丰盈的知识内涵
[课堂再现]
问题:一个二年级小朋友跑60米,通常要( )秒。小明回家测了五次,分别是15秒、14秒、12秒、10秒、14秒。填表的时候他犹豫了,不知该填哪一个数。
俞老师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极其平常但又极具内涵的问题开始的。我们知道,知识从来都不是以刚开始出现的样子直接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它必定要经历若干次的调整、完善和扩充,最后才会以规范、科学的样式公布于众。但学生却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这一过程,困难可想而知,老师的组织者作用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一方面我们要营造出最适合学生研究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提供最适合学生研究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集中力量去高效解决问题。仅以学习的素材而言,它要有趣味性,这样孩子们才会愿意说;它要有生活性,这样孩子们才会有话说;它要有典型性,这样孩子们才能说出关键的核心内容。“记录二年级小朋友跑60米所用的时间”生活性、趣味性都很强,俞老师挑选的五个数(15、14、12、10、14)看似随意,实则独具匠心。一是尽可能减少计算对意义理解带来的障碍。20以内的加法,好算;五个数,也不繁杂。二是尽可能多地包罗了不同的统计量,突出了平均数的价值。15、10是极端值,14是众数,也是中位数,12与中位数、平均数都很接近,但不是平均数,13是平均数,但已有数据中不存在。好的故事必须有一个好的情境,跑步记录时间的情境平淡中显露神奇,为这个故事的后续开展开了一个好头。
二、承:激活儿童鲜活的经验世界
[课堂再现]
师:他先填了15 秒,结果把15 秒涂掉了。你们猜,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生1:这是他所有成绩中最差的。
生2:把这个最慢的成绩交给老师,他不甘心啊!
师:于是,他填了10 秒,但过会儿把10 秒也擦掉了。他又怎么了?
生1:10 秒太快了,他不敢填!
生2:万一跑不出来怎么办呢?多不好意思。
师:最后他会填多少呢?
生:14 秒。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跑出了两次14 秒,最多。
师:但他甘心吗?
生:好像还是不甘心。
师:14 秒还是偏慢,小明还跑过10 秒、12 秒呢。怎么办呢?
小学数学里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在儿童的经验世界里找到模型。经验是概念生长的基石,它可以是生活的经验,也可以是先前学习的经验。儿童经验世界的边界就是他学习的边界,一切学习只有与儿童已有的经验联结起来才会真正发生。学生交谈中“最慢的,不甘心”“太快了,不敢填”“有点慢,还是不甘心”等描述,其实就是他们生活中关于真实水平、超常水平、失常水平等经验的外露,在这里被激活了。在熟知的经验世界里,儿童有了困惑才会在尝试中顿悟,有了厌烦才会在择优中另辟蹊径。这些朴素的对数据的体验、比较过程,其实都是在为新概念的产生做准备,在积蓄力量。这就是俞老师讲故事的高明之处,顺着初始问题的情境,很自然地激活了儿童的经验世界。而儿童的数学学习一旦链接上了经验世界,那就如同鱼儿找到水、小草遇到阳光一样,生机勃发。教学中,当我们把引导的力量指向他们原生的经验世界时,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儿童都是天才,都是发明家,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有时是稚嫩的方式去理解,去发现。对他们来说,这其实就是一次正常的生命成长、拔节的过程,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故事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行着,学生的兴趣点被一次次调高,概念的理解逐步进入了预设轨道。
三、转:激发儿童无畏的创新欲望
[课堂再现]
生:13秒刚好不快不慢,正好代表他的水平。
师:同学们,15 秒偏慢,14 秒偏慢,10 秒偏快,12 秒也偏快,13 秒正好,但他敢填吗?
生:估计不敢。
师:为什么?
生:没跑过。
师:填上13秒,算不算骗老师?
(学生与老师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讨论,认为可以填13秒。)
师:那13在哪里呢?
生:(利用圆片移多补少)
师:现在你们认为填什么最合适?
生:13秒。
“13秒正好,但他敢填吗?”情节发展急转直下,这个问题彰显了平均数的集中水平,同时也直指它的虚拟性。在激烈的交流中,学生主观上预感到了它的合理性,但没有根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学具,客观上找到了法理,最终认定13秒就是最合适的答案,无畏的创造潜能得到了释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正视并挖掘每一个孩子内在的创新意识和潜能,胜过一切浮于表面的表扬。创新素养中基本的态度是质疑,基本的精神是批判。我们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敢想别人不敢想的,敢提别人不曾提的。要让孩子明白:只要言之有理、有據,一切想法都可以说,一切问题都可以提,都会得到大家的关注或认可。这一段是概念理解的关键,也是故事的高潮。
四、合:沟通儿童熟知的知识系统
[课堂再现]
师:这个数能够代表他的一般水平,数学上我们叫它“平均数”。
众:原来这样。
师:除了移多补少,还可以怎样得到13?
生:(15+14+10+12+14)÷5=13(秒)。
命名,是概念理解的终结。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是“通常”与“非常”之间的选择,是“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纠结。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感觉不到这是在学习,真的就好似在听一个故事,随着情节的一步步展开,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焦虑着,苦恼着,思索着,惊喜着。只有在最后的一刹那,当老师为这个成果套上“平均数”这件外衣后,他们才突然意识到这是在学习,是在创造一个伟大的新概念。这个过程,细腻中带着一点刺激,深刻中伴有一些清香,品之不歇,回味无穷。前测显示,70%以上的孩子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也知道平均数的一些简单应用。但这些知识基本没有概念理解的支撑,只能算是一种解题技能而已,是 “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忘。故事让新的概念与原有的方法有了沟通,这么一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更直观,对方法的领悟就会更通畅。至此,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一、起:蕴藏学科丰盈的知识内涵
[课堂再现]
问题:一个二年级小朋友跑60米,通常要( )秒。小明回家测了五次,分别是15秒、14秒、12秒、10秒、14秒。填表的时候他犹豫了,不知该填哪一个数。
俞老师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极其平常但又极具内涵的问题开始的。我们知道,知识从来都不是以刚开始出现的样子直接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它必定要经历若干次的调整、完善和扩充,最后才会以规范、科学的样式公布于众。但学生却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这一过程,困难可想而知,老师的组织者作用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一方面我们要营造出最适合学生研究的环境,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提供最适合学生研究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集中力量去高效解决问题。仅以学习的素材而言,它要有趣味性,这样孩子们才会愿意说;它要有生活性,这样孩子们才会有话说;它要有典型性,这样孩子们才能说出关键的核心内容。“记录二年级小朋友跑60米所用的时间”生活性、趣味性都很强,俞老师挑选的五个数(15、14、12、10、14)看似随意,实则独具匠心。一是尽可能减少计算对意义理解带来的障碍。20以内的加法,好算;五个数,也不繁杂。二是尽可能多地包罗了不同的统计量,突出了平均数的价值。15、10是极端值,14是众数,也是中位数,12与中位数、平均数都很接近,但不是平均数,13是平均数,但已有数据中不存在。好的故事必须有一个好的情境,跑步记录时间的情境平淡中显露神奇,为这个故事的后续开展开了一个好头。
二、承:激活儿童鲜活的经验世界
[课堂再现]
师:他先填了15 秒,结果把15 秒涂掉了。你们猜,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想的?
生1:这是他所有成绩中最差的。
生2:把这个最慢的成绩交给老师,他不甘心啊!
师:于是,他填了10 秒,但过会儿把10 秒也擦掉了。他又怎么了?
生1:10 秒太快了,他不敢填!
生2:万一跑不出来怎么办呢?多不好意思。
师:最后他会填多少呢?
生:14 秒。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跑出了两次14 秒,最多。
师:但他甘心吗?
生:好像还是不甘心。
师:14 秒还是偏慢,小明还跑过10 秒、12 秒呢。怎么办呢?
小学数学里的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在儿童的经验世界里找到模型。经验是概念生长的基石,它可以是生活的经验,也可以是先前学习的经验。儿童经验世界的边界就是他学习的边界,一切学习只有与儿童已有的经验联结起来才会真正发生。学生交谈中“最慢的,不甘心”“太快了,不敢填”“有点慢,还是不甘心”等描述,其实就是他们生活中关于真实水平、超常水平、失常水平等经验的外露,在这里被激活了。在熟知的经验世界里,儿童有了困惑才会在尝试中顿悟,有了厌烦才会在择优中另辟蹊径。这些朴素的对数据的体验、比较过程,其实都是在为新概念的产生做准备,在积蓄力量。这就是俞老师讲故事的高明之处,顺着初始问题的情境,很自然地激活了儿童的经验世界。而儿童的数学学习一旦链接上了经验世界,那就如同鱼儿找到水、小草遇到阳光一样,生机勃发。教学中,当我们把引导的力量指向他们原生的经验世界时,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儿童都是天才,都是发明家,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有时是稚嫩的方式去理解,去发现。对他们来说,这其实就是一次正常的生命成长、拔节的过程,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故事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行着,学生的兴趣点被一次次调高,概念的理解逐步进入了预设轨道。
三、转:激发儿童无畏的创新欲望
[课堂再现]
生:13秒刚好不快不慢,正好代表他的水平。
师:同学们,15 秒偏慢,14 秒偏慢,10 秒偏快,12 秒也偏快,13 秒正好,但他敢填吗?
生:估计不敢。
师:为什么?
生:没跑过。
师:填上13秒,算不算骗老师?
(学生与老师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讨论,认为可以填13秒。)
师:那13在哪里呢?
生:(利用圆片移多补少)
师:现在你们认为填什么最合适?
生:13秒。
“13秒正好,但他敢填吗?”情节发展急转直下,这个问题彰显了平均数的集中水平,同时也直指它的虚拟性。在激烈的交流中,学生主观上预感到了它的合理性,但没有根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学具,客观上找到了法理,最终认定13秒就是最合适的答案,无畏的创造潜能得到了释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和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正视并挖掘每一个孩子内在的创新意识和潜能,胜过一切浮于表面的表扬。创新素养中基本的态度是质疑,基本的精神是批判。我们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敢想别人不敢想的,敢提别人不曾提的。要让孩子明白:只要言之有理、有據,一切想法都可以说,一切问题都可以提,都会得到大家的关注或认可。这一段是概念理解的关键,也是故事的高潮。
四、合:沟通儿童熟知的知识系统
[课堂再现]
师:这个数能够代表他的一般水平,数学上我们叫它“平均数”。
众:原来这样。
师:除了移多补少,还可以怎样得到13?
生:(15+14+10+12+14)÷5=13(秒)。
命名,是概念理解的终结。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是“通常”与“非常”之间的选择,是“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纠结。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感觉不到这是在学习,真的就好似在听一个故事,随着情节的一步步展开,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焦虑着,苦恼着,思索着,惊喜着。只有在最后的一刹那,当老师为这个成果套上“平均数”这件外衣后,他们才突然意识到这是在学习,是在创造一个伟大的新概念。这个过程,细腻中带着一点刺激,深刻中伴有一些清香,品之不歇,回味无穷。前测显示,70%以上的孩子在学习新课之前已经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也知道平均数的一些简单应用。但这些知识基本没有概念理解的支撑,只能算是一种解题技能而已,是 “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淡忘。故事让新的概念与原有的方法有了沟通,这么一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更直观,对方法的领悟就会更通畅。至此,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