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互动促成长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226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给孩子带来了更多的宠爱,很多家长对孩子是百依百顺。我们在看到孩子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发现由于家长过多的呵护使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品行,出现过分自私,不愿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快乐分享等不良行为。我们在幼儿园开展混龄活动后,有效地针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促进了孩子的健康和谐成长。混龄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不同环节中,教师根据活动计划有组织地选择大、中、小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游戏,通过幼儿们的互动,促进他们知、情、意、行、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一、在混龄互动活动中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1)好习惯在活动中养成。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在大小幼儿混龄活动中,幼儿模仿的对象是年龄相仿的伙伴,其相互影响的效果是成年人无法替代的。比如,小班的幼儿处于入园的初期,玩具用完了不知道归放原处,扔得教室里到处是玩具。而大班的幼儿经过幼儿园两年的教育,已养成了爱护玩具的行为习惯,他们会整理活动玩具及材料。设计大小班混龄活动,大班的幼儿就会带着小班的弟弟妹妹们将用过的玩具有序地摆放整齐,给小班的孩子做好示范,促进小班幼儿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将各类用品整齐地摆放在原处的良好习惯。同时在小班幼儿面前,大班孩子为展示自己是哥哥、姐姐,总想把自己最亮的一面让弟弟妹妹们看到,于是在老师有目的的激发下就会更加努力地抑制自己平时的小缺点,通过活动的反激励,促进大班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大小班一起就餐活动中,本来有些挑食的孩子却样样吃得津津有味;漏嘴巴的孩子饭桌上也是干干净净,不会撒一粒米饭了。原来在孩子身上的诸多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矫正。
  (2)好品德在活动中造就。大小幼儿在相互找伴时,情绪快乐、能说会道、乐意交往、关心别人的孩子很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接受;不善交往、卫生邋遢、调皮捣蛋的孩子就显得孤单没人缘,这些孩子心理就会很失落:别的小朋友为什么不愿意和我玩呢?我们教师就要适时启发他们,指引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出身上的缺点,引导他们改变自己,努力争取别的小朋友的认可。在不断改善自身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养成好品德。生活中,有的幼儿看到伙伴摔倒,会取笑他。自从参加混龄活动后,幼儿的情感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们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问题,体会别人的内心感受,他们会友爱地扶起弟弟、妹妹,关切地问:“疼吗?我帮帮你吧。”俨然变成了人情味十足的小大人。
  二、在混龄互动活动中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
  幼儿的社会行为及与别人交际的许多知识,往往不是父母、老师传授的,而是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习得的。在混龄活动中,我园提倡幼儿多层面交往,不仅与老师交往,更注重引导其与同伙伴互动,在活动中要求孩子过段时间交换玩伴,尽可能地与更多的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交往,增加交往的密度,了解和认识不同性格的小朋友。
  (1)激发交往意识。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刚离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会觉得陌生,易产生恐惧不安的不良情绪,有的默默无言,有的会哭闹。在混龄活动中,哥哥姐姐带他们一起玩耍会缓解他们恋家、恋父母的情绪,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激发小班幼儿与哥哥姐姐交往的意识,小班幼儿在集体环境中互相交往由此开始。
  (2)树立交往信心,形成交往技能。
  混龄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大班中有些能力稍弱的幼儿,在同伴活动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只有在混龄活动中,他们才显现出自身的优势,感到自己比弟弟妹妹们能干,树立交往的自信。在活动中能帮助弟弟妹妹们,他们追求成功的动机和愿望更加强烈,改变了以往被别人忽视的状况,促进了这些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提高家庭育儿水平
  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父母,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1)用教育新理念营造家庭氛围。经常邀请家长参加幼儿园一日活动,通过讲座、交流、亲自活动等多种形式,改变一些不正确的育儿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和技能。让家长重视心理与物质环境的同步创设,给大小孩子交往提供条件与时空。
  (2)培养宽容大度的心态。混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相互的交往从幼儿园拓展到家庭,大人间的串门,带着孩子互动的机会多了,孩子交往的矛盾也会时常发生。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家长如何审视孩子间的矛盾,以及采取怎样的行动,都会给孩子心理留下深深的烙印。家长公平、公正的心态会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精神财富的重要层面。
  混龄活动的开展打破了幼儿园班级的界限,拓展了幼儿交际的对象、时空,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仅于此,孩子语言能力、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也在活动中明显增强,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促进了幼儿智力发展。幼儿园混龄活动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探索实践活动,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各个角落,农民工子女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以及学校环境。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五环中学为例,通过问卷法、走访调查法、访谈法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性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性现状及其对学习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思考,提出了改善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性现状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性;
作者简介: 张 英(1982—),女,硕士,郑州科技学院外语系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摘 要: 教师团队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师团队的含义和特征,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指出了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建设的绩效。  关键词: 民办高校;英语教师;团队建设;问题与对策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朝
摘要:教师的使命神圣而伟大,高职医学院校的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根本上树立依法从教的信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医学科学知识结构素质、业务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这些素质的提高除了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一些外部条件的支持,这样才能使教师正确履行职责、行使权力、承担应尽义务。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校;教师素质;依法从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法从教已经成为每一
摘要: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联系观的指导下,挖掘文体学研究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将文体学研究细化为“分层—突出”分析模式与语言学理论的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炼为唯物史观、实践性和矛盾分析法三大要点,探究两者间的联系,并以美国现代主义诗人e.e.cummings的代表作“anyone lived in a pretty how town”为例,呈现文体分析过程与这三大要点间的关
摘 要:观摩特级教师的好课,细细品赏,回味无穷。金亚素老师执教的“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课,细化的环节、细致的分析、细腻的指导,教师把一个“细”字演绎到极致,呈现了一堂思维含量极高的好课,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践行。  关键词:新航路;环节细化;剖析细致;指导细腻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笔者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金亚素老师执教的《历史与社会》“连通世界的新航路”一课,她把一个“细”字演绎
摘 要: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2007年以来我院进行了学分制、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等一系列成功的改革对现在的网络空间教学改革,这起了推动作用。本文将从实践中探索出网络空间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新模式,为我院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作出贡献。  关键词:概念;背景;世界大学城;新模式;理论依据;注意点    作者简介:黄瑛瑛 (1964—),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英语副教
摘要: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英语的书面表达往往是他们比较惧怕的部分。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也是亟须攻克的难点。笔者从与学生“面谈、面批”书面表达的方式入手,再发展为小组合作的“面谈、面批”方式,考查其对英语书面表达的促进作用,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关键词:面谈;面批;书面表达;提高  一、高职英语书面表达的现状从学生层面而言,英语的书面表达是他们学习
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近“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人物描写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要想使人物能够跃然纸上,就要抓住人物的自身特点,通过个性化的描写,写出特定人物的特殊性来。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中的人物描写具体生动,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呢?依据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以下五种:  1.以形传神写肖像  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一般来说,肖像刻画是刻画人物
摘要:教学实践性知识是影响教师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本文立足英语师范生自身的视角,从英语师范生关于教学实践性知识及其习得的概念意识、英语师范生在课程学习和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三个方面进行了现状调查与分析,希望为改进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性知识习得;现状调查分析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底,我
课题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FJCGJJ12-189]。话题整合听说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创设情境,将需要整合复习的词汇、句型和语法通过话题主线串联,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情境化、体验式的学习程序,穿针引线,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听说教学的训练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实现对所授内容融会贯通和语言综合运用的目的。  笔者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