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方能有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l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各学科整合是一种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过于重视信息技术含量、过于情景化、课堂教学受限于课件设计等现象。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提出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和方法,以期达到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合理利用;有效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化的飞速发展,电子白板、畅言系统、智慧课堂、互联网 教育等多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也日益凸显。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作用,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和探索的问题。下面结合身边的一些教学案例,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简洁明确
  利用多媒体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将问题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但过于情景化、声情并茂的课件往往会干扰学生的思维,久久不能切入主题,既浪费教学时间又收效甚微。
  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有位老师通过播放视频,将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呈现出来,学生很是兴奋,欢呼声、议论声接连不断。尽管老师提了关键性的问题,但是学生的思绪还是停留在画面当中,显然无关的信息干扰了学生的学习。经过听课教师的一番讨论和建议后,这位老师直接展示几个商品及其价格的标签:龙井茶64.50元;纯牛奶58元;苹果12.35元;矿泉水0.80元。问:老师买了哪些商品?谁能说一说以上商品的价格?哪个数和其他数不一样?
  学生认真思考起来,纷纷举起小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元角分作单位,说出商品的价格,同时渗透分类思想。
  这样的情境创设删去了无关的数学信息,简洁明确。这样既能够激趣引新,又能直奔主题,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二、选准时机,精准扶“贫”
  多媒体的引入可以有效节约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更重要的是变抽象为直观,化静态为动态,化繁杂为简洁,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教师要善于在知识重难点处、新知生长处、操作关键处、思维障碍处,选准时机,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助力扫清思维上的障碍,从而达到“化险为夷”和“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为了及时突破教学难点,将圆沿直径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可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我会告诉学生:老师把圆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完全相等。其实,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多少缺乏一些底气。事实上,我们是实际操作还是借助教具,最多把圆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还是波浪形,宽仍是斜的,怎么能说是近似长方形呢?此时,教师最好借助课件,把圆分成4份、8份、16份、32份……这些过程连贯起来,重复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分的份数越多,拼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而且渗透逼近的极限思想,培养了空间想象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要把准时机,辅导到妙处、巧处,精准扶“贫”,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发展和深化对几何形状和图形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几何关系;有助于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生成,灵活取舍
  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可以说花费教师的许多心血,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但它最终要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从本质上说,它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预案。面对学生的生成与课件预设的内容有冲突时,教师也要“忍痛割爱”,灵活取舍,顺学而导,努力構建真实自然的生本课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的一道练习:照前面4幅图的规律,接着画下去,第6个图形有多少个黑色小正方形和多少个灰色小正方形?第10个图形呢?课前,我把学生能想到的解题方法(大概四种解法)尽量预设到,并把它们都做到课件上,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可是第一次试教时,便遭遇到尴尬:学生在答题纸上独做时,出现的答案仅有第一、第二两种。如果让学生汇报,课件演示时,出现第三、第四种的画面如何向学生解释,还是画面快速闪过,避而不谈。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于是我打开投影仪,让学生台前汇报解题过程,其余学生倾听、质疑、交流。没有了课件的束缚和限制,反而鼓励、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尝试探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思路被打开,呈现多种解题方法,其中包括第三、四两种方法也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脱颖而出。
  诸如此类的情景,很多老师都遇到过。我们是被课件牵着鼻子走,将学生引到预设好的教学环节中去呢,还是果断放弃,抓住和利用生成,演绎出精彩真实的课堂教学呢?我想,每一个老师心中早有答案,倘若如此,就需要考量我们的教学智慧和胆量。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化静为动,通过多彩的图像、声音、图表等方式把问题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前提是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又要服从于教学目标、教学生成,从而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大功能,进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杨伟洲.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和范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在谜语中识字”“在故事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趣味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趣味方法  汉字是学生学习及其生活的基础,因此,关于汉字教学方法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语文基层教育工作者致力研究的方向。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由于实际年龄较小,对死记硬背的识字学习方法较为抵触,且最终的识字效果也不甚理想。对此,我们小学语文
摘 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提问,不仅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检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程度。语文教学其实就是以教材为载体,实现教学与学法统一的过程。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用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用问题让思维远航、用问题链接教师与学生的思想。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问题;提问
摘 要:古诗词,它以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意境,生动形象、含蓄凝练、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中国是一个泱泱诗国,祖先留下了灿如星海的优秀诗篇。千百年来,这些优秀诗篇融入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撞击着国人的灵魂,滋养着国人的性情。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古诗词;课堂教学;弘扬诗教  一、小子何莫学夫诗,兴观群怨启新知  这句话化用了《论语》中的句子,
一、案例背景  (一)个案介绍  姓名:波×;性别:男;年龄:四周岁。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  父母职业:爸爸是国企单位员工,妈妈是医院护士。  性格特点:波×的学习品质、自理能力都不错,但是上课不愛举手发言,在外游戏时也喜欢一个人玩,来园离园的时候也不喜欢与老师打招呼,总体表现较为胆小、内向、不爱说话。  (二)案例描述  波×是一位小班的幼儿,性格较为胆小、内向。如
摘 要:教师务必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不断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關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拦路虎。农村小学生之所以在写作、情感体验等方面不如城市小学生,正是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水平低下。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的最初阶段,除了巩固必备的知识之外,还需要教师着力培养其阅读兴趣。阅读是写作的基
摘 要:主要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基本教育问题进行重点探究,以此来针对性提出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措施。以期待通过研究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教学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留守儿童由于其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爱,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因此就会表现出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影响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部分留守儿童会由
摘 要:科学地观察和评价幼儿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教师应怎样观察幼儿,怎样解读和评价幼儿的行为,如何提供科学的指导策略,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通过对“学习故事”为期一年的实践研究,对“学习故事”的理解、运用,以及“学习故事”的本土化有了一定的初涉概念,但更透彻地研究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学习故事;幼儿游戏行为  一、初涉学习故事之困惑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期间,
摘 要: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的活力。有效地运用网络技术,要以有效地实现学生课内外的互动学习,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互动;创新意识  一、探索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已势在必行。学生运用PC、平板、手机等信息工具进行自主合作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环境下的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主导者的教师,需要展现出提问艺术,让学生在问题的激发下,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交流讨论,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以及探究,全过程投入到问题解答中,将自己变成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从而不断怀有饱满热情,从过程中体会解题的乐趣,从结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学习自信心、数学技能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探究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中,单靠老师的“要你学”,单靠教师的理论灌输,单靠课内提问,自然很难触发学困生的兴趣、感悟与发现。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一个生机勃勃的实践场和有利于学困生自主发展的课外探究场,或许那些学困生很有可能会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不断地消除焦虑,不断地矫正心态,不断地锻造自己。  关键词:自信心;实践场;拓展点  如何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点燃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拥有“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