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事检察调解 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tao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解社会矛盾是检察机关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是检察机关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处于探索中的民事检察调解作为民行检察部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既遵循自愿原则,同时又不违背法律基本原则,符合利益协调和纠纷解决的特点,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民事检察调解存在的必要性
  检察机关在受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后,主持双方当事人调解,化解民事纠纷和行政矛盾,既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虽然民行监督中的手段有抗诉,但是抗诉后再审,一方面存在着诉讼过程长、效率低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案件大多案情疑难复杂,矛盾突出,讼争时间长,如不及时有效化解,极易导致新的矛盾纠纷。民事检察调解作为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一是有利于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民事案件申诉人到检察机关申诉,表明申诉人对人民法院裁判不服,诉讼当事人之间的矛盾没有化解,纠纷没有排除。抗诉可以纠正错判,维护司法公正,但被申诉人被动接受再审裁判,不利于裁判的执行。民事检察和解,通过检察人员对照事实释法说理,细致的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有助于双方当事人正确认定案件事实,正确了解法律,正确对待法院生效裁判,从而有利于当事人作出于人于已都有利的正确选择。二是有利于维护申诉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民事检察监督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纠正错误裁判,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民事权益。民事检察和解,是在检察机关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在正确认识和理解法院既定裁判、明白是非的基础上,互谅互让、本着自愿的原则进行的。通过检察和解达成协议的内容大都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履行。三是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实现公正与效率兼顾。民事抗诉案件,办案周期较长,且现实中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也制约着申诉人合法权益的顺利实现。民事抗诉较难做到公正与效率兼顾。民事检察和解,是在检察环节化解申诉人与被申诉人之间矛盾纠纷,维护申诉人的合法权益,實现案结事了。民事检察和解不仅减少了诉讼环节,节约了司法资源,也为当事人减少了不必要的讼累,节约了诉讼成本,可以较好地实现公正与效率兼顾。
  二、民事检察调解在民事立法基本原则的体现
  民事检察调解既不同于民事抗诉,也不同于民事息诉,适用民事检察调解案件的范围,是符合抗诉条件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调解的方式是依托民事检察监督权,在审查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对双方当事人经过细致的释法说理、做思想工作,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主要目的是案结事了,息诉止争。民事检察调解既对法院实施了监督,又较好地解决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它符合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
  首先,民事检察调解体现了当事人处分原则。当事人处分原则作为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被各国立法和司法所普遍确认和采用。依据这一原则,当事人既可选择请求检察机关抗诉,也可选择请检察机关主持调解。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规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但处理结果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权利义务影响不大的案件,检察院应当作出不抗诉决定;原审违反法定程序,但未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也应当作出不抗诉决定。对于上述案件,法院裁判错误是明显的,检察机关不抗诉,那么如何维护公平正义、防止矛盾激化?调解息诉无疑成为最有效的手段。
  其次,民事检察调解符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能。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职责是保障法律的统一、有效、正确的施行。民事检察的配置,是针对民事审判的制衡,是一种专门监督,其目的是防止民事审判权力的错用和滥用。具体形式是提起抗诉纠正错误的裁判和追究审判人员的民事枉法裁判行为。民事检察抗诉形式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权威的监督形式,以上升为法定形式。民事检察和解,它对存有错误的民事裁判,不启动再审程序,而是通过当事人的民事自治权利,对原审裁判作出修正,是一种自治的、间接的、有弹性的法律监督形式。二者均服务于检察工作的根本职能。
  最后,民事检察调解符合民事检察司法公正的价值取向。民事检察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则是维护司法公正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主要是抗诉。但是,由于抗诉形式的程序严格,手续繁琐,程序复杂,周期性长,加之民事案件千差万别,因而,民事检察监督方式也应多种多样。民事检察调解简便易行,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同级司法机关之间,在当事人面对面,不再启动再审程序,便能对含有错误因素的民事裁判作出纠正,同样履行了法律监督的职能,维护了司法公正,它与民事检察抗诉优势互补。
  三、对完善民事检察调解的思考
  民事检察调解作为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改革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举措,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民事检察调解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少数检察人员对民事检察调解的认识存在偏差;对使用民事检察调解的案件条件把握不好;民行部门干警做群众思想工作、化解矛盾的能力不强等方面。
  针对上述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应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
  第一、对民事检察调解的范围进行限定。适用民事检察调解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是申诉人直接申诉的案件。申诉人的申诉是当事人行使自己申诉权利的表现,表明申诉人愿意接受检察机关审查和处理。非申诉人直接申诉的案件不适用调解,对符合抗诉条件的依法抗诉,不符合抗诉条件的作息诉处理。二是经审查案件必须是事实清楚,且判决裁定确存有错误为前提的案件,这是进行民事检察调解的基础。对法院正确裁判,只能作息诉处理。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不能进行检察调解。三是必须是争议小、标的小的案件,不属于此类案件的应当走抗诉的途径解决,这样更加能够体现法律监督的刚性。
  第二、适用民事检察调解应遵循“三项原则”:一是遵循合法原则。必须依法进行调解,即通过民事检察调解达成的协议要符合一般法律原则,不能违背国家法律、社会公共利益,不能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二是遵循自愿原则。这是进行民事检察调解的前提。民事检察调解应当建立在双方当事人合意和意思自治的基础上,非当事人的完全自愿不能进行调解。三是遵循公正原则。民事检察调解一定要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避免因调解导致新的不公。
  第三、正确处理民事检察调解、抗诉、息诉三者的关系。民事检察工作必须坚持以抗诉为主,因为抗诉具有刚性监督的性质,更加能够体现民事检察的职能,民事抗诉工作始终处于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主导地位。民事检察和解是检察机关灵活运用法律监督权的一种手段,在检察环节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案结事了。民事息诉,是检察机关对法院正确裁判的申诉案件,通过对申诉人明事、释法、析理,使申诉人罢访息诉服判。三者的适用是互为补充,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第四、配强民行检察队伍建设。做民事检察调解工作,不仅要求干警要有较强的法律功底对案件进行审查,还要具备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的能力,要将那些既精通法律,又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民行检察部门,切实把办理民事申诉案件同解决矛盾纠纷紧密结合起来,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
  (作者通讯地址:河南省项城市人民检察院,河南 项城 466200)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结合我县近三年来发生的贪污贿赂犯罪窝案、串案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贪污贿赂犯罪窝案、串案的特点、原因,并就查办此类案件谈一些经验、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贪污贿赂犯罪;窝案;串案;特点;困难;经验;做法    犯罪事实而牵出的多个贪污贿赂案件。深挖贪污贿赂窝串案,是一种新形势下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有效方法,对检察机关加大办案力度,提高办案能力,增强办案成效有显著的作用,2008年以来,我院反
期刊
简要案情:2011年2月20日12时30分许,被告人潘某某驾驶川S73761号轻型自卸货车从达县万家镇中心广场经万家镇农友街向碗厂村方向行驶,行驶至该镇中心广场十字路口时,在未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其车右后轮将路边无监护人带领的5岁小孩郭某某碾压致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后,被告人潘某某继续向前行驶,在现场附近的唐某某见状即向被告人潘仕川呼喊其车将人压了,被告人潘某某未听见仍驾车驶离现场。在现场附近
期刊
摘 要: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的适用应该是十分严肃和慎重的,但司法实践表明,取保候审在决定、执行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本人结合实践,简要分析了取保候审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其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取保候审;强制措施;保证金;监督    一、取保候审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取保候审的对象条件把握不严  刑事诉讼法第51条明确规定了可以取保候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富川县涉及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呈明显上升趋势,导致国家、集体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正常的木材市场经济秩序受到严重扰乱,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局。本文以一名基层反渎干警的视角,对所查办的涉林职务犯罪案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探讨分析。  关键词: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情況分析    一、涉林职务犯罪的严峻形势  (一)涉林职务犯罪的
期刊
摘 要:当前,制约反渎工作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三难一大”的客观问题,也有反渎干警在侦查思维、侦查习惯和侦查方式方法等主观上的问题。客观上的问题是一个渐进过程,而主观上的问题则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及时调整、善加引导。  关键词:反渎;侦查;意识;跨越;发展    当前,制约反渎工作发展的因素很多,既有显而易见的“三难一大”(即渎职侵权检察工作中存在的发现难、查证难、处理难及干扰阻力大)的客观问题,也
期刊
摘 要:提单对整个国际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提单的定义,分析了提单的种类,并对提单的法律性质和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提单;定义;种类;法律性质    一、提单的定义    提单在现代国际贸易和海上货物运输中处于中枢地位,其影响范围涵盖了从贸易合同签订到运输直至支付和交货的整个流程。正如一位英国法官曾经说过:“国际贸易是一张由合同组成的网,这张网的中央就是提单。”  从提
期刊
摘要:新型行政行为事实上就是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的一个总概括。这一高屋建瓴的概念是有杨海坤教授和黄学贤教授于《行政指导比较研究新探》(中国法学1999年第3期)上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很好的解决了关于行政指导等一类行政活动的定性问题而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它具有过渡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征。是不可能把它纳入传统的行政行为范畴之中。这样做,可以避免用传统的、严格的法治学说和理论来要求行政指导。然而,反
期刊
摘要: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制定于计划经济时代,受到时代和立法技术上的局限,已经难以适应今天社會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尤其是作为继承客体的遗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存在形态更加复杂,这就需要重新构建我国遗产的体系,进一步完善遗产范围的确定,以更好的解决现实中的遗产继承纠纷。  关键词:财产;遗产范围;立法    一、各国遗产范围的立法例评析    关于
期刊
摘 要: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全区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区检察长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政法工作、检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总体目标。本文结合长洲区检察院的实际,就“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探讨如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将检察工作置身于服务经济建设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大局中,为长洲区新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司
期刊
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被告人王某于1996年6月与妻子钱某感情破裂为由起诉要求离婚,法院判决“不予支持”后双方仍处于分居状态。1997年3月,王某再次提出离婚诉讼,1997年10月8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作出准予离婚的判决。双方对此均无异议。同年10月13日晚7时许(判决尚未生效),被告人王某来到原住所,见钱某在房间整理衣物,便上前从背后抱住钱某要求发生性关系,在遭到严词拒绝后,被告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