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各类实验活动,对于提升儿童思维外显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思考;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打破不敢想、不敢说的局面,从而帮助小学生全面提升思维外显化水平。
关键词:思维外显化;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思维外显化
数学学习主要是对学生思维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在数学实验活动中,需要加入数学思维要素,才会实现实验的有效开展,使学生深入地进行数学学习。所以,开展数学实验,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将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从而实现思维外显化的提升。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思维外显
在开始实验教学活动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与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以及环境氛围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紧张、严肃、沉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只会安静地坐着听教师讲课,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释放学习兴趣,减少严肃氛围的干扰,学习积极性会明显增强。在开展“三角形三边关系”数学教学时,教师采取了“发现问题—主动分析—表达想法”的思路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发言。该内容,教师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并分两节课进行教学。第一节课,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命令式的教学手段,根据教材编排顺序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利用小棒工具来对提出的問题进行分析,分析结束后,教师再随机抽选几名学生回答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问题,结束后让其他学生表达看法,基本同意回答问题学生的观点。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做相关的练习题来进行巩固。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教师为主,全班学生基本都是根据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学习氛围相对严肃,而且教师随机抽选学生回答问题,能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的学生人数较少。
第二节课,教师采取了另类的教学模式,上课前,先采取了活跃课堂气氛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创设了教学情境,假设熊大和熊二来对三角形进行拼制,然后根据设置的情境来提问学生:“同学们,熊大、熊二为什么用找到的小棒无法拼成三角形呢?”此时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都会积极主动回答。由于创设的情境中有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片人物,所以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引导了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开始提出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同学们,请用你们自己手中的小棒来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三角形,并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前面已经假设了熊大和熊二拼制三角形,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拼接热情。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开始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进行相互交流,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学习效果较好。
二、重视实验过程,强化思维外显内容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任何问题都有多种答案,如果仅仅追求标准答案,那么就失去了实验教学活动的意义,无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无法实现实验效果。当然,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如果仅仅是开展表层上的知识学习,始终让学生处于“浅尝辄止”的层面,那么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更无法表达出学生真实的意图。为此,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实验的结果,还要充分运用实验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是将实验目标进行分解,让学生逐个完善,帮助学生明确方向;二是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既有动手操作,又有自主思考,还能够相互表达和交流。仍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为例,在开始实验之前,将实验目标分解成三个小目标,逐步完成。第一个目标任务:随意取三根小棒来组建三角形,将拼制的结果记录下来;第二个目标任务:将记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未拼制成三角形的原因;第三个目标任务:以小组讨论模式进行交流沟通,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想法,确定统一的意见;第四个目标任务:将不同的三角形画到纸上,用工具测量边的长度,然后找出三边的关系,确定最终的结果。通过将目标分解成四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思考、表达,激发了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习印象也更深刻,学习兴趣更浓厚。
三、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提升思维外显能力
佐藤学教授提出,课堂并非统一的思维模式,而是不同思维方式的交融,个体的思维受他人影响较大。所以,在课堂中有效的沟通交流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作用较大。思维交流的形式有很多,语言交流仅仅是其中之一,如书写交流、动手操作、师生沟通都是思维交流的一种形式。通过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想象力更加丰富,能够突破更多的束缚来实现思维的外显。在教学“间隔排列”时,在与学生一起寻找间隔排列存在哪些规律时,笔者利用了不同数量的黑白棋子,分别有6颗和7颗来进行实验。先是将黑白棋子按照相间排列的方式进行摆放;然后将不同实验方式中摆放的不同颜色的棋子记录到本子上;最后,对本子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将发现的规律写到本子上。即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也可以通过本子上的示意图来展示出规律。不同形式的表达让学生的思维交流更加多元,思维外显能力更强。
总而言之,开展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外显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外显化水平,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时,就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关键词:思维外显化;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思维外显化
数学学习主要是对学生思维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在数学实验活动中,需要加入数学思维要素,才会实现实验的有效开展,使学生深入地进行数学学习。所以,开展数学实验,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将思考的内容表达出来,从而实现思维外显化的提升。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思维外显
在开始实验教学活动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与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以及环境氛围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而言,紧张、严肃、沉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只会安静地坐着听教师讲课,而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释放学习兴趣,减少严肃氛围的干扰,学习积极性会明显增强。在开展“三角形三边关系”数学教学时,教师采取了“发现问题—主动分析—表达想法”的思路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发言。该内容,教师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并分两节课进行教学。第一节课,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命令式的教学手段,根据教材编排顺序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利用小棒工具来对提出的問题进行分析,分析结束后,教师再随机抽选几名学生回答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问题,结束后让其他学生表达看法,基本同意回答问题学生的观点。然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做相关的练习题来进行巩固。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教师为主,全班学生基本都是根据教师的思路来进行学习,学习氛围相对严肃,而且教师随机抽选学生回答问题,能够积极主动举手回答的学生人数较少。
第二节课,教师采取了另类的教学模式,上课前,先采取了活跃课堂气氛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创设了教学情境,假设熊大和熊二来对三角形进行拼制,然后根据设置的情境来提问学生:“同学们,熊大、熊二为什么用找到的小棒无法拼成三角形呢?”此时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都会积极主动回答。由于创设的情境中有学生比较喜欢的动画片人物,所以激发了其学习兴趣,引导了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开始提出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同学们,请用你们自己手中的小棒来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成三角形,并找一找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前面已经假设了熊大和熊二拼制三角形,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拼接热情。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开始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进行相互交流,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学习效果较好。
二、重视实验过程,强化思维外显内容
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任何问题都有多种答案,如果仅仅追求标准答案,那么就失去了实验教学活动的意义,无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无法实现实验效果。当然,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如果仅仅是开展表层上的知识学习,始终让学生处于“浅尝辄止”的层面,那么就无法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更无法表达出学生真实的意图。为此,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实验的结果,还要充分运用实验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是将实验目标进行分解,让学生逐个完善,帮助学生明确方向;二是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其中,既有动手操作,又有自主思考,还能够相互表达和交流。仍以“三角形三边关系”为例,在开始实验之前,将实验目标分解成三个小目标,逐步完成。第一个目标任务:随意取三根小棒来组建三角形,将拼制的结果记录下来;第二个目标任务:将记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未拼制成三角形的原因;第三个目标任务:以小组讨论模式进行交流沟通,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想法,确定统一的意见;第四个目标任务:将不同的三角形画到纸上,用工具测量边的长度,然后找出三边的关系,确定最终的结果。通过将目标分解成四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环节中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思考、表达,激发了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习印象也更深刻,学习兴趣更浓厚。
三、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提升思维外显能力
佐藤学教授提出,课堂并非统一的思维模式,而是不同思维方式的交融,个体的思维受他人影响较大。所以,在课堂中有效的沟通交流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作用较大。思维交流的形式有很多,语言交流仅仅是其中之一,如书写交流、动手操作、师生沟通都是思维交流的一种形式。通过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想象力更加丰富,能够突破更多的束缚来实现思维的外显。在教学“间隔排列”时,在与学生一起寻找间隔排列存在哪些规律时,笔者利用了不同数量的黑白棋子,分别有6颗和7颗来进行实验。先是将黑白棋子按照相间排列的方式进行摆放;然后将不同实验方式中摆放的不同颜色的棋子记录到本子上;最后,对本子上的数据进行对比,将发现的规律写到本子上。即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也可以通过本子上的示意图来展示出规律。不同形式的表达让学生的思维交流更加多元,思维外显能力更强。
总而言之,开展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外显化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想要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外显化水平,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时,就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