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责任意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會心理现象,镶嵌于特定文化和人际关系中,所以责任意识也即责任心理。然而当下很多中学生责任心理却严重缺失,责任心的培养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中学生责任心理的现状和原因,从责任心的心理结构入手,探讨培养中学生责任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责任心理;培养;策略
责任意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镶嵌于特定文化和人际关系中,所以责任意识也即责任心理。责任心理作为一个人的重要心理品质,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需要、情感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目前,在我国教育体制中还没有专门的责任心教育课程,而现代中学生最缺乏的却是责任心教育,导致其缺乏主人翁精神,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那么责任心缺乏到底有哪些表现呢?
一、中学生责任心理的现实表现
1.对自己的责任心理弱化
曾经所带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不能安安静静地听课,总是想尽办法扰乱课堂纪律。有一次找他来谈心,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一开口就说:“我根本不想来上学,要不是我爸妈逼我,我肯定是不会来的”。我告诉他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别人,父母让你学习是对你负责,你也应该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而他却说:“对我负责任就不要管我,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长和老师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似乎总是害怕吃苦,逃避责任,自私自利。
2.对他人的责任心理弱化
在班级大扫除时,有几个同学总是拿着抹布站着聊天,看到老师来了就胡乱擦两下,老师一走就恢复原状。似乎“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已成了一种共识,这些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不够强,对集体事务和班级管理不够热心,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有些学生以物质享受的多寡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
3.对社会的责任心理弱化
班上每个月组织学生到社区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拉拉家常,或是利用休息时间做好事,可是每次报名的同学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还有一部分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离开教室不关灯。这些学生没有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没有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社会责任感缺乏。
二、中学生责任心理弱化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式有待改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很多家庭都非常骄宠孩子,造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也有一些家庭,在孩子做错事时,袒护孩子,没有让孩子形成明确的责任心理,这些情况恰恰使得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追求安逸,学习上缺乏毅力,不够勤奋。
2.学校教育目标有待完善
目前的学校教育,素质教育有名无实,重视成绩,忽视责任感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的教育,注定要失败。现在的教育传授的知识结构也欠合理,存在着本末倒置的现象,小学学生学中学的知识,中学生学大学的知识,大学却学小学的做人道理,人之初,性本善,在最应该进行道德教育的阶段,我们的教育却更重视学习成绩、技能,使得以后此方面的教育事倍功半。
3.社会不良风气亟待转变
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也影响着学生责任心的发展,诸如受经济利益驱使的假冒伪劣现象,身边一些损人利己行为,言行不一致的现象等,使学生无形中受到影响,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影响了责任心的形成。大众传媒乐于报道负面新闻,不注意正向引导,缺乏对主流的价值观、责任观的推介,对非责任现象缺乏打击力度,甚至于在传播内容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健康的因素,使一些辨识能力相对低下的学生产生了迷茫甚至盲从的心态,早就抵消了学生多年来所接受的正面的道德教育的影响。
三、培养责任心,养成责任心理的策略
依据责任心的心理构成,一个人的责任心主要是由责任认知、责任需要、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五个部分构成的。其中,责任认知和责任需要是形成责任心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对于责任心内涵及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是责任情感、意志行为的基础。责任情感是伴随责任需要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责任意志是形成责任感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与责任情感一起,在责任心结构中处于中间环节,是责任认知向责任行为转化的内部条件与内部动力。责任行为则是责任认知、需要、情感、意志的综合表现,是责任心的实践。
1.多种角色扮演,提高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是形成责任心的前提和基础,是责任情感、意志行为的基础。通常在一个班级里,那些学生干部、团员经常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会努力让自己和这些身份相称,这就是责任认知的范畴,因为有了这些角色,这些同学往往比普通的同学做事更积极,更愿意到位地完成一件事。因而在学校这个环境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各种角色,设立多层面工作岗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培养主人翁的负责精神,提高他们的责任认知。
2.美好的认知体验,催生责任情感
责任情感处于整个责任心的核心地位,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是道德情感的具体社会内容之一。它是直接与人所具有的一定责任认知及责任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一个人认真负责地完成了符合个体要求或群体利益的工作,就会产生积极的体验,肯定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体验、否定的情感。因而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假设美好的体验,催生积极肯定的情感。
3.将责任变成心理习惯,促成责任行为
责任行为是责任认知、需要、情感、意志的综合表现,它是一个人的责心的外化,是判断一个人有无责任心、责任心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如果不能用行动表现,只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么责任心的培养还是失败的。因而在责任心培养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把责任心理内化责任情感和意志,并进一步外化为责任行为。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从这五方面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责任心教育网络。家长应是责任心教育的主力军,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激活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热情: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归宿,应积极营造有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学校要把责任心的培养放在教育工作之首,“要想成才,先学做人”,把培养有责任心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归宿。
总之,中学生责任心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中学教师,我们要努力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培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合格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王艳;论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新农村:黑龙江,2017(12):178-179
[2]冯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3]贺百花;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年01期
[4]徐海斌;浅谈中学生责任心培养的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S2期
[5]张海莹《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2006.02
[6]王兆林、姬焕芳《学会负责与学校责任教育》2002.10
关键词:中学生;责任心理;培养;策略
责任意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镶嵌于特定文化和人际关系中,所以责任意识也即责任心理。责任心理作为一个人的重要心理品质,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需要、情感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及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目前,在我国教育体制中还没有专门的责任心教育课程,而现代中学生最缺乏的却是责任心教育,导致其缺乏主人翁精神,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那么责任心缺乏到底有哪些表现呢?
一、中学生责任心理的现实表现
1.对自己的责任心理弱化
曾经所带的班上有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不能安安静静地听课,总是想尽办法扰乱课堂纪律。有一次找他来谈心,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一开口就说:“我根本不想来上学,要不是我爸妈逼我,我肯定是不会来的”。我告诉他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别人,父母让你学习是对你负责,你也应该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而他却说:“对我负责任就不要管我,让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长和老师们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似乎总是害怕吃苦,逃避责任,自私自利。
2.对他人的责任心理弱化
在班级大扫除时,有几个同学总是拿着抹布站着聊天,看到老师来了就胡乱擦两下,老师一走就恢复原状。似乎“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已成了一种共识,这些学生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不够强,对集体事务和班级管理不够热心,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有些学生以物质享受的多寡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
3.对社会的责任心理弱化
班上每个月组织学生到社区孤寡老人家打扫卫生、拉拉家常,或是利用休息时间做好事,可是每次报名的同学来来去去就是那几个。还有一部分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离开教室不关灯。这些学生没有道德上正确的主张,没有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愿为他人作出奉献和牺牲,社会责任感缺乏。
二、中学生责任心理弱化的原因
1.家庭教育方式有待改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很多家庭都非常骄宠孩子,造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也有一些家庭,在孩子做错事时,袒护孩子,没有让孩子形成明确的责任心理,这些情况恰恰使得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追求安逸,学习上缺乏毅力,不够勤奋。
2.学校教育目标有待完善
目前的学校教育,素质教育有名无实,重视成绩,忽视责任感的教育。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的教育,注定要失败。现在的教育传授的知识结构也欠合理,存在着本末倒置的现象,小学学生学中学的知识,中学生学大学的知识,大学却学小学的做人道理,人之初,性本善,在最应该进行道德教育的阶段,我们的教育却更重视学习成绩、技能,使得以后此方面的教育事倍功半。
3.社会不良风气亟待转变
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也影响着学生责任心的发展,诸如受经济利益驱使的假冒伪劣现象,身边一些损人利己行为,言行不一致的现象等,使学生无形中受到影响,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影响了责任心的形成。大众传媒乐于报道负面新闻,不注意正向引导,缺乏对主流的价值观、责任观的推介,对非责任现象缺乏打击力度,甚至于在传播内容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健康的因素,使一些辨识能力相对低下的学生产生了迷茫甚至盲从的心态,早就抵消了学生多年来所接受的正面的道德教育的影响。
三、培养责任心,养成责任心理的策略
依据责任心的心理构成,一个人的责任心主要是由责任认知、责任需要、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五个部分构成的。其中,责任认知和责任需要是形成责任心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对于责任心内涵及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是责任情感、意志行为的基础。责任情感是伴随责任需要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责任意志是形成责任感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与责任情感一起,在责任心结构中处于中间环节,是责任认知向责任行为转化的内部条件与内部动力。责任行为则是责任认知、需要、情感、意志的综合表现,是责任心的实践。
1.多种角色扮演,提高责任认知
责任认知是形成责任心的前提和基础,是责任情感、意志行为的基础。通常在一个班级里,那些学生干部、团员经常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会努力让自己和这些身份相称,这就是责任认知的范畴,因为有了这些角色,这些同学往往比普通的同学做事更积极,更愿意到位地完成一件事。因而在学校这个环境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各种角色,设立多层面工作岗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培养主人翁的负责精神,提高他们的责任认知。
2.美好的认知体验,催生责任情感
责任情感处于整个责任心的核心地位,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是道德情感的具体社会内容之一。它是直接与人所具有的一定责任认知及责任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一个人认真负责地完成了符合个体要求或群体利益的工作,就会产生积极的体验,肯定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消极的体验、否定的情感。因而我们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假设美好的体验,催生积极肯定的情感。
3.将责任变成心理习惯,促成责任行为
责任行为是责任认知、需要、情感、意志的综合表现,它是一个人的责心的外化,是判断一个人有无责任心、责任心水平高低最重要的标志。如果不能用行动表现,只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那么责任心的培养还是失败的。因而在责任心培养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把责任心理内化责任情感和意志,并进一步外化为责任行为。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从这五方面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责任心教育网络。家长应是责任心教育的主力军,要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激活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热情: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归宿,应积极营造有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学校要把责任心的培养放在教育工作之首,“要想成才,先学做人”,把培养有责任心的人作为教育的最终归宿。
总之,中学生责任心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中学教师,我们要努力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培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合格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王艳;论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新农村:黑龙江,2017(12):178-179
[2]冯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3]贺百花;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4年01期
[4]徐海斌;浅谈中学生责任心培养的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2年S2期
[5]张海莹《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2006.02
[6]王兆林、姬焕芳《学会负责与学校责任教育》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