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时代的需求并反过来推动时代的发展一样,学生的需求也反过来推动了学生的发展。为什么要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呢?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如何做到呢?我校从2010年起,逐渐开展了“小班化教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大胆尝试从解放课桌做起,从而进一步释放课堂生命力,推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落实。
释放课堂生命力,为什么要从解放课桌做起呢?这一创新的举动还必须从两年前说起。
一、刻舟求剑已不行,拔剑四顾心茫然
刻舟求剑的故事早已告诉我们,一成不变肯定是行不通的。新时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质量的变化,自身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面对学生的新情况,教育工作者们也深刻意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逐渐乏力。笔者时常听到师生有这样的言论:
师 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反复讲了三四次的题目,还是错得一塌糊涂。
师 上课不听讲,上节课刚上过的东西,这节课提问,还是一问三不知。到底是自己的水平下降了,还是学生的变化太快了?
生 这个老师真没劲,上课总是自顾自地讲来讲去。我这一星期才发言3次。
生 我那个老师问倒是能问,却总是像连珠炮一样不停地问,没来得及思考,下一个问题就问出来了。唉!
生 上课除了记笔记还是记笔记,考试就背笔记。哎,想提问还真难啊!
种种情景,反映的正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遇到的困境。教师想教好,学生想学好。这是师生一致的心愿。所有人都意识到现在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必须呈现出新的面貌。
怎么改变呢?教师们都在互相交流探索着;学生们呢,在给老师提建议的同时,也在等待着。可谓是“心想改变,无奈无处亮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校经过反复探讨,还多次外出访名校、寻良策,最终决定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探索,并确定了“从解放课桌做起”的思路。
课桌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可如今却成了束缚学生生命力的枷锁。“自主是人的天性”[1],唯有解放课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感,才能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二、课桌“貌”各具特色,师生“脸”喜忧俱在
解放课桌,就是解放教育理念,就是释放课堂生命力。“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2]教育的效益是人的效益,而非经济利润。解放课桌,并不是不要课桌,而是要课桌的优化摆放。说到底,就是要高效整合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学生。我们发动了全校师生寻找课桌摆放的最佳形式,大家积极性很高,开始重新设计课桌的摆放。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新鲜感。笔者感受到学校里欢声笑语多起来了,时而能听到这样的言论:
师 这几天上课轻松多了,学生也蛮聪明,一讨论就能够提出许多想法。
师 虽说我还不太适应这种座位设置,但也感觉到自己讲得少了。从作业表现看,学生还是有显著进步的。这些天喉咙也不疼了。
生 座位还是这样摆放好,多方便交流沟通啊,讨论问题也不需要转身。
生 这几天真开心啊,每次课堂的发言,我明显增多了,感觉到自己不怕举手了。
生 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我如果回答不了,上课都可以向同学请教了,而且老师也一起和我们讨论,蛮有趣的。
可以说,课桌摆放的改变的确让许多师生尝到了甜头。很快,认同解放课桌的声音多起来了。然而,一段时间后,各种埋怨、牢骚的声音也多起来了。
师 课堂氛围是热烈起来了,可管理太难了,光喊纪律,都要喊好几遍。
师 上课还得多讲,还得抓时间。一少讲,练习的质量不进反退。
生 老师都让我们自己去探究、去讨论,上课倒是挺开心的,但作业却不会做了。
生 有时候要斜着看黑板,这几天脖子都有点疼了,成绩没提高。唉!
过了一阵子,一些班级悄悄地把座位移回原来的样子,对小班化教学的兴趣也渐渐降低了。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做到“解放课桌”。课桌作为小班化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切入口。解放课桌,本质上是解放教师的教学理念,将教师从不合时宜的教学束缚中挣脱出来。习惯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推动前进,也可以束缚脚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们面对五六十名学生的班级,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尽管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但很难做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小班化教学后,教师面对的是新的班级面貌,但由于习惯的使然依旧会延续原有的教学方式。不仅如此,一些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认为小班化仅仅在于数量上的减少,为自己的课堂管理减轻一些负担而已,并没有意识到小班化是新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使人真正成为“人”)的需要。
任何改革都伴随着阵痛,都会有曲折。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学校领导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对“课桌新摆放”的看法;走到教师中间,详细了解“课桌新摆放”带来的种种困扰。经过多次交流,反复探讨,学校明确:“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是必须的;改革允许有不同声音、有不同看法,甚至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汇聚集体智慧,继续坚定推行小班化探索与实践。”至于课桌的摆放,学校也统一了思想认识:课桌摆放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归根结底,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坚定不移地将“解放课桌”的行动进行到底。
三、探索之路多崎岖,也有风雨也有晴
解放课桌,就要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新路子。怎样才能做好课桌摆放,使之达到高效整合课程资源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课桌的摆放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必须要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好课桌摆放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远古时期,黄河泛滥。鲧以“堵”治水失败,而禹用“疏”治水获成功。奥秘在哪里呢?关键在于抓住“水往低处流”的规律。这对“解放课桌”有什么启示呢?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的发展会呈现出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关键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的发展规律。课桌摆放呈现出马蹄形、方阵形等形式正式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解放课桌”再次有了新的面貌,马蹄形、方阵形、长会议桌形、议会圆桌形、辩论台形等课桌摆放形式应运而生。
当然,课桌摆放只是基础,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性格特点,采取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实施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活动进行学习。只有这样,课堂上的思维火花才能不断碰撞、不断涌出,学生的生命活力才能不断迸发。笔者在《秦岭—淮河分南北》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出示了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南北方植物、建筑等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表现,讨论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以下是教学片段实录:
师 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主要以什么作为主食?(请一个衢州本地的学生和一个老家河南的学生回答)
生(衢州本地人) 米饭,间或做点面条或其他面食。
生(河南人) 我们老家三餐以面食为主,间或弄点米饭。
师 是吗?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除此之外,两地还有哪些方面的差异?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以小组为单位,自制一个反映南北方差异的表格。10分钟后,各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10分钟后,几组学生分别展示了如表1、表2、表3所示的学习成果。
课后,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意见:
生1 这样的课太好了,既学到了知识,又有利我们同学间的交流,真是一举两得。
生2 我也觉得挺好的,不但解决了我们原来的疑惑,还锻炼了我们收集信息的能力。
生3 虽然我没去过北方,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很多南北方的差异。以后要到北方去,也可以早做些准备。
生4 看来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我们应该尊重区域差异,共同发展。
课桌是小班化改革的窗口,这个窗口开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小班化探索的成败。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学会自己探究新知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与同学合作,感受互助的快乐。课堂富有生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李昌官. 对“先学后教”的理性批判[J].人民教育,2011(24):36~37.
[2] 郭思乐. 教育激扬生命[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
释放课堂生命力,为什么要从解放课桌做起呢?这一创新的举动还必须从两年前说起。
一、刻舟求剑已不行,拔剑四顾心茫然
刻舟求剑的故事早已告诉我们,一成不变肯定是行不通的。新时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质量的变化,自身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面对学生的新情况,教育工作者们也深刻意识到传统的课堂教学已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逐渐乏力。笔者时常听到师生有这样的言论:
师 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反复讲了三四次的题目,还是错得一塌糊涂。
师 上课不听讲,上节课刚上过的东西,这节课提问,还是一问三不知。到底是自己的水平下降了,还是学生的变化太快了?
生 这个老师真没劲,上课总是自顾自地讲来讲去。我这一星期才发言3次。
生 我那个老师问倒是能问,却总是像连珠炮一样不停地问,没来得及思考,下一个问题就问出来了。唉!
生 上课除了记笔记还是记笔记,考试就背笔记。哎,想提问还真难啊!
种种情景,反映的正是教师与学生共同遇到的困境。教师想教好,学生想学好。这是师生一致的心愿。所有人都意识到现在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必须呈现出新的面貌。
怎么改变呢?教师们都在互相交流探索着;学生们呢,在给老师提建议的同时,也在等待着。可谓是“心想改变,无奈无处亮剑”。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校经过反复探讨,还多次外出访名校、寻良策,最终决定开展小班化教学的探索,并确定了“从解放课桌做起”的思路。
课桌本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可如今却成了束缚学生生命力的枷锁。“自主是人的天性”[1],唯有解放课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感,才能打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二、课桌“貌”各具特色,师生“脸”喜忧俱在
解放课桌,就是解放教育理念,就是释放课堂生命力。“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2]教育的效益是人的效益,而非经济利润。解放课桌,并不是不要课桌,而是要课桌的优化摆放。说到底,就是要高效整合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学生。我们发动了全校师生寻找课桌摆放的最佳形式,大家积极性很高,开始重新设计课桌的摆放。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有新鲜感。笔者感受到学校里欢声笑语多起来了,时而能听到这样的言论:
师 这几天上课轻松多了,学生也蛮聪明,一讨论就能够提出许多想法。
师 虽说我还不太适应这种座位设置,但也感觉到自己讲得少了。从作业表现看,学生还是有显著进步的。这些天喉咙也不疼了。
生 座位还是这样摆放好,多方便交流沟通啊,讨论问题也不需要转身。
生 这几天真开心啊,每次课堂的发言,我明显增多了,感觉到自己不怕举手了。
生 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我如果回答不了,上课都可以向同学请教了,而且老师也一起和我们讨论,蛮有趣的。
可以说,课桌摆放的改变的确让许多师生尝到了甜头。很快,认同解放课桌的声音多起来了。然而,一段时间后,各种埋怨、牢骚的声音也多起来了。
师 课堂氛围是热烈起来了,可管理太难了,光喊纪律,都要喊好几遍。
师 上课还得多讲,还得抓时间。一少讲,练习的质量不进反退。
生 老师都让我们自己去探究、去讨论,上课倒是挺开心的,但作业却不会做了。
生 有时候要斜着看黑板,这几天脖子都有点疼了,成绩没提高。唉!
过了一阵子,一些班级悄悄地把座位移回原来的样子,对小班化教学的兴趣也渐渐降低了。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真正做到“解放课桌”。课桌作为小班化探索与实践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切入口。解放课桌,本质上是解放教师的教学理念,将教师从不合时宜的教学束缚中挣脱出来。习惯是一种力量,它可以推动前进,也可以束缚脚步。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教师们面对五六十名学生的班级,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尽管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心,但很难做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小班化教学后,教师面对的是新的班级面貌,但由于习惯的使然依旧会延续原有的教学方式。不仅如此,一些教师对小班化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层面,认为小班化仅仅在于数量上的减少,为自己的课堂管理减轻一些负担而已,并没有意识到小班化是新课程改革目标和要求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使人真正成为“人”)的需要。
任何改革都伴随着阵痛,都会有曲折。针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学校领导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对“课桌新摆放”的看法;走到教师中间,详细了解“课桌新摆放”带来的种种困扰。经过多次交流,反复探讨,学校明确:“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是必须的;改革允许有不同声音、有不同看法,甚至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但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汇聚集体智慧,继续坚定推行小班化探索与实践。”至于课桌的摆放,学校也统一了思想认识:课桌摆放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否有利于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归根结底,要看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坚定不移地将“解放课桌”的行动进行到底。
三、探索之路多崎岖,也有风雨也有晴
解放课桌,就要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新路子。怎样才能做好课桌摆放,使之达到高效整合课程资源的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课桌的摆放应面向每一个学生,必须要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好课桌摆放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远古时期,黄河泛滥。鲧以“堵”治水失败,而禹用“疏”治水获成功。奥秘在哪里呢?关键在于抓住“水往低处流”的规律。这对“解放课桌”有什么启示呢?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学生的发展会呈现出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关键要做到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学的发展规律。课桌摆放呈现出马蹄形、方阵形等形式正式体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解放课桌”再次有了新的面貌,马蹄形、方阵形、长会议桌形、议会圆桌形、辩论台形等课桌摆放形式应运而生。
当然,课桌摆放只是基础,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性格特点,采取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策略,实施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能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活动进行学习。只有这样,课堂上的思维火花才能不断碰撞、不断涌出,学生的生命活力才能不断迸发。笔者在《秦岭—淮河分南北》一课的教学中,首先出示了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南北方植物、建筑等图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表现,讨论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地好。以下是教学片段实录:
师 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家里一日三餐主要以什么作为主食?(请一个衢州本地的学生和一个老家河南的学生回答)
生(衢州本地人) 米饭,间或做点面条或其他面食。
生(河南人) 我们老家三餐以面食为主,间或弄点米饭。
师 是吗?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除此之外,两地还有哪些方面的差异?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并以小组为单位,自制一个反映南北方差异的表格。10分钟后,各组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10分钟后,几组学生分别展示了如表1、表2、表3所示的学习成果。
课后,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交流,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意见:
生1 这样的课太好了,既学到了知识,又有利我们同学间的交流,真是一举两得。
生2 我也觉得挺好的,不但解决了我们原来的疑惑,还锻炼了我们收集信息的能力。
生3 虽然我没去过北方,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了很多南北方的差异。以后要到北方去,也可以早做些准备。
生4 看来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我们应该尊重区域差异,共同发展。
课桌是小班化改革的窗口,这个窗口开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小班化探索的成败。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学会自己探究新知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与同学合作,感受互助的快乐。课堂富有生命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 李昌官. 对“先学后教”的理性批判[J].人民教育,2011(24):36~37.
[2] 郭思乐. 教育激扬生命[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