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有效教学的今大,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变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引导作用应更多地体现在为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有诱导性的学习氛围;二要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使学生对学习对象、学习本身产生浓厚兴趣,继而以学习为乐,逐步完善其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学生善于学习,为终生教育打下基础。
1 创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1.1 以奇激趣。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往往能直接地、“没理由地”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迫切愿耀。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尺寸,怎样使学生对立体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实现从“平面世界”到“立体世界”的飞跃呢?可以让学生在课桌上以火柴棍为边拼三角形,并思考:拼一个三角形至少需几根火柴?用6根火柴最多能拼成几个三角形?学生往往只能拼出2个三角形,教师公布答案是4个,在学生怀疑的目光中,教师出示用铁丝做的教具,让学生数一数,用事实说服学生,再分析两种思考方法的不同,初步体验“立体”空间概念,使学生对立体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
1.2 以情激趣。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又一个特点。尤其是童话故事。把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使相对枯燥的数学课有了“诗情画意”,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给“朝三暮四”来了个续编,大意是:“养猴的老头先用朝三暮四的手法骗了猴子,后来夏天到了,老头又给猴子吃西瓜,开始吃一个西瓜的■,猴子们嫌少,老头就给它们吃一个西瓜的■。有只老猴倚老卖老,还想多吃,老头就让它吃一个西瓜的■。这下猴子们皆大欢喜。”然后让学生说说猴子们是否多吃了西瓜。学生争论不休。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用圆纸片代表西瓜,照故事情节分“西瓜”。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了操作,在生动有趣的气氛中进人了新知的学习。
1.3 以疑激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给人以美和新奇的感受。挖掘新知中新奇之处展示给学生,将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如在教学“角”的知识点时。我带了个放大镜进教室,首先让学生用放大镜看看铅笔、书上的字等物体,使学生形成用放大镜看东西看到的东西就被放大的印象。然后提问,有没有什么东西不被放大?学生异口同声说:“没有。”而我偏告诉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这巨大的反差,使学生急于了解什么是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其他物体的大小有什么不同,从而都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
1.4 以“凡”激趣。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往往视而不见。当教师从习以为常的现实中提取出学习对象时,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教学“圆”这节课时,我提了个问题:为什么下水道盖往往做成圆形的?做成其他形状有什么不足之处呢?学生反馈的结果大多是浅层次的,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此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分组操作,每组发给一个有盖的方盒和一个有盖的圆盒,请学生想办法把这两个盖放进各自的盒内。结果方盖很容易放进去,而圆盖却怎么也放不进去,这是为什么呢?把下水道盖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呢?带着这些问题,再学习新课,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
2 寓“知”于“谐”,促进认知构建
2.1 运用直观。数学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而小学生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很大程度上还需具有可“触摸”的感性材料作支撑。因此,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必要。“正比例”是小学生第一次较系统地接触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首先用磁性黑板演示,用若干块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每块小正方形的面积、所用的块数和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三者中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所用的块数=每块的面积(一定)。教师说明:像这样,小正方形的块数和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叫做成正比例的量。这样,首先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正比例这个抽象的概念、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2.2 巧打比方。有些数学知识如果就事论事分析、讲解,效果往往不大。这时,如果独辟蹊径,以一个事理相通的事例相对照着教学,就能取得较好效果。如“时间、时刻”问题,学生很难分辨。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出教室,在教室走廊里的一排柱子上顺次贴上写有l时、2时、3时……的纸,说明这代表“时刻”,那么相邻两个柱子之间的距离就是1小时。让学生走走、看看、想想、算算,从而较顺利地掌握了所学内容。
2.3 做好“导演”。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处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和学生一起困惑、一起思索、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亲身经历“发现新知”、“探索研究”、“发明创造”。这既艰辛又充满无限乐趣的历程.会激发起学生的成功感。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当学生苦苦思索还没有找到“商”的尽头时,可以适时提问:谁能知道这个商有没有尽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除得的商有什么特点?猜猜看。接下来“商”会是几等于几,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2.4 手脑并用。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识记、应用等能力都远远高于凭单一感官所取得的效果。加之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如果结合实际,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那么既增知识又长能力,并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认识圆周率时,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物体,课上先让学生想办法测出其直径和周长,最后计算各自的值。经过交流,大家惊奇地发现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竟都是3倍多一些。这样,从实际操作中得出了所学知识,更可信,更有说服力,也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学媒体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会更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好学,直至善学。
1 创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1.1 以奇激趣。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往往能直接地、“没理由地”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迫切愿耀。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尺寸,怎样使学生对立体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实现从“平面世界”到“立体世界”的飞跃呢?可以让学生在课桌上以火柴棍为边拼三角形,并思考:拼一个三角形至少需几根火柴?用6根火柴最多能拼成几个三角形?学生往往只能拼出2个三角形,教师公布答案是4个,在学生怀疑的目光中,教师出示用铁丝做的教具,让学生数一数,用事实说服学生,再分析两种思考方法的不同,初步体验“立体”空间概念,使学生对立体的事物产生浓厚兴趣。
1.2 以情激趣。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又一个特点。尤其是童话故事。把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使相对枯燥的数学课有了“诗情画意”,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给“朝三暮四”来了个续编,大意是:“养猴的老头先用朝三暮四的手法骗了猴子,后来夏天到了,老头又给猴子吃西瓜,开始吃一个西瓜的■,猴子们嫌少,老头就给它们吃一个西瓜的■。有只老猴倚老卖老,还想多吃,老头就让它吃一个西瓜的■。这下猴子们皆大欢喜。”然后让学生说说猴子们是否多吃了西瓜。学生争论不休。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用圆纸片代表西瓜,照故事情节分“西瓜”。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了操作,在生动有趣的气氛中进人了新知的学习。
1.3 以疑激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给人以美和新奇的感受。挖掘新知中新奇之处展示给学生,将激起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如在教学“角”的知识点时。我带了个放大镜进教室,首先让学生用放大镜看看铅笔、书上的字等物体,使学生形成用放大镜看东西看到的东西就被放大的印象。然后提问,有没有什么东西不被放大?学生异口同声说:“没有。”而我偏告诉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这巨大的反差,使学生急于了解什么是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其他物体的大小有什么不同,从而都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
1.4 以“凡”激趣。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往往视而不见。当教师从习以为常的现实中提取出学习对象时,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教学“圆”这节课时,我提了个问题:为什么下水道盖往往做成圆形的?做成其他形状有什么不足之处呢?学生反馈的结果大多是浅层次的,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加以分析。此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分组操作,每组发给一个有盖的方盒和一个有盖的圆盒,请学生想办法把这两个盖放进各自的盒内。结果方盖很容易放进去,而圆盖却怎么也放不进去,这是为什么呢?把下水道盖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呢?带着这些问题,再学习新课,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良好。
2 寓“知”于“谐”,促进认知构建
2.1 运用直观。数学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而小学生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很大程度上还需具有可“触摸”的感性材料作支撑。因此,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必要。“正比例”是小学生第一次较系统地接触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首先用磁性黑板演示,用若干块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每块小正方形的面积、所用的块数和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三者中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所用的块数=每块的面积(一定)。教师说明:像这样,小正方形的块数和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叫做成正比例的量。这样,首先使学生直观地感知了正比例这个抽象的概念、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基础。
2.2 巧打比方。有些数学知识如果就事论事分析、讲解,效果往往不大。这时,如果独辟蹊径,以一个事理相通的事例相对照着教学,就能取得较好效果。如“时间、时刻”问题,学生很难分辨。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出教室,在教室走廊里的一排柱子上顺次贴上写有l时、2时、3时……的纸,说明这代表“时刻”,那么相邻两个柱子之间的距离就是1小时。让学生走走、看看、想想、算算,从而较顺利地掌握了所学内容。
2.3 做好“导演”。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知识的重难点、关键处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和学生一起困惑、一起思索、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亲身经历“发现新知”、“探索研究”、“发明创造”。这既艰辛又充满无限乐趣的历程.会激发起学生的成功感。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当学生苦苦思索还没有找到“商”的尽头时,可以适时提问:谁能知道这个商有没有尽头?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除得的商有什么特点?猜猜看。接下来“商”会是几等于几,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2.4 手脑并用。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识记、应用等能力都远远高于凭单一感官所取得的效果。加之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如果结合实际,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让学生手脑并用,那么既增知识又长能力,并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认识圆周率时,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物体,课上先让学生想办法测出其直径和周长,最后计算各自的值。经过交流,大家惊奇地发现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竟都是3倍多一些。这样,从实际操作中得出了所学知识,更可信,更有说服力,也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教学媒体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会更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好学,直至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