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作用,使平面设计能广泛参与研究国内外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现代化的理论和经验。联系实际教学,探索新形势下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平面设计专业的新型教学模式,总结、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设计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决定对《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研究》这一课题作以探析。
平面设计专业是根据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对设计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适时进行调整。深入市场广泛调研,了解人才动向,敏锐把握时代脉搏,与相关企业、行业直接联系,有选择地增开新课程,特别是结合产业政策的调整,搞好产业发展预测,使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有了更加充分的内涵和实践根据。依据以上原则,平面设计专业产学结合就非常重要了,应用前景也很广阔。
平面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理论与手绘和电脑设计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专业,现已成为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办学多年来,我们始终从市场需要出发,坚持改革创新,促使平面设计专业这一职业的发展迅速并具有巨大潜力。为此,我们实行人才定单式培养,市场缺什么,我们就开设什么课程,把实践教学搬到相关企业、平面广告公司、印刷厂去,对照实际工作流程、项目秩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可以把学生及教师这一设计资源充实到企业中去,根据市场调查和数据统计,发现许多广告公司、传媒企业都欠缺这样的短期专业型人才,这种随课时进厂实践、现场教学既教会了学生动手操作又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节省了企业对人员的开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与企业也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对企业有一个长期的打算,即该企业是否是自己毕业后理想的就业方向;企业也会对学生有所考虑是否是本企业长期想聘用的设计人员及相关部门人才,从而实现了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的教育方向,实现了产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能力。平面设计专业就业范围主要是广告、装饰装潢公司的设计及监理工作,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创意设计等工作。平面设计专业在产学合作上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市场和现场教学力度,建设成校内与校外递进布局、相互衔接的实训基地,随时为学生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拓宽与丰富学生专业知识面;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活动和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专家来院讲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平面设计专业还应借助企业开展教学研究与技术合作,实践教师我们选择在企业任兼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产学结合的指导教师。这样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不但转变了教育思想,也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思索了如何进一步培养适合市场的实用型创造性人才。为进一步研究推广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国际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发达国家都大量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人才的服务领域和对象,使办学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与部门和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和生产状况紧密联系,培养了大批能把各种构思和设想变成现实、能把理论知识转化实际应用的“桥梁式”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我们把这种人才叫做“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是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法国。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承办学校。培养目标为“为工业、商业以及应用科学部门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员”,主要为企业和实验室培养高级理化检验技术员。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各种技能手段,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生可以到各企业部门和多种实验室工作。
日本。日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3种学制:一种是高等专科学校,它招收初中生学习5年;另一种为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2~3年;第三种为技术科学大学,招收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学生毕业后一般能获得主任技术员的证书;培养目标是对学生进行高深的专门知识教育,培养职业上或实际生活中所必须的能力。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技术科学大学以实践的技术开发为培养目的,进行教育和研究。
德国。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为:能将设计变成现实产品,长于实践,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型”设计师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型”设计师。学生毕业后,可获得“文凭设计师(专科)称号,在生产部门从事制造、设计、管理、市场经济营销等工作。这些职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应用科学知识和素质的能力和艺术的塑造能力。
台湾地区。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3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专科层次包括初中毕业生读5年的专科学制以及职业中学毕业生读2年、高中毕业生读3年的专科学制,以操作技术与科学应用知识相提并重,培养技术员、领班、工程师助理、技术师助理等。培养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师层次的人员学生成为各行各业中的技术师长、正技术师等层次人才。从世界范围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类型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的人才,是为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服务的人才。
三、研究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我们对当代国际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比较,并借鉴吸收其合理成分,从而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适合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强调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提倡走出校门到企业中去,在学习和运用上以達到某种职业,以从业能力为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重视及时反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一)“双向制”教学模式。
是指教学活动的一方面在企业实施,另一方面在职业学校里实施的教学模式。“双向制”教学模式是基于下列基本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学和企业技能培训的结合。正好使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其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既能发展个性又能逐步成长为对社会肩负责任的公民;既掌握宽广的从业理论和基本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
(二)就业技能型。
就业技能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非常适合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向。
(三)行业单元型。
把某一专业按照就业的需要,在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上分解成具有仿真模拟与企业有联系的几个部分(即单元)设计课程。专业单元课程包括文案编写、电脑操作、设计任务等,通过这些再划定在企业中每一部门的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出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四)阶梯训练型。
采用的是分段教学,逐渐由基础向专业化发展,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及专长教育3个层面。除基础教育在学校或职业训练机构外,专业及专业教育大多在企业内实施,专业及专长教育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训练。
(五)职业发展型。
它以职业发展的4个主要阶段,即职业意识、职业探询、职业取向和职业准则为依据编制课程。这一模式适合个人事业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它重视终身学习,强调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合理性。认为每一个行业通常均可按工作性质分为入门性、技术性、专门性、行政性和研究性5个不同层次的阶梯,这5个阶梯具有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
综上,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推广方向应是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要根据社会人才需要设置和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职业的岗位能力为核心确定教学计划;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上岗前的实践培训,毕业就上岗工作;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这些共同的要求成为我们研究和确定高职院校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的理论基础。
编辑/刘文捷
为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作用,使平面设计能广泛参与研究国内外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现代化的理论和经验。联系实际教学,探索新形势下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法、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平面设计专业的新型教学模式,总结、推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设计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决定对《职业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研究》这一课题作以探析。
平面设计专业是根据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对设计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对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适时进行调整。深入市场广泛调研,了解人才动向,敏锐把握时代脉搏,与相关企业、行业直接联系,有选择地增开新课程,特别是结合产业政策的调整,搞好产业发展预测,使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有了更加充分的内涵和实践根据。依据以上原则,平面设计专业产学结合就非常重要了,应用前景也很广阔。
平面设计专业作为艺术设计理论与手绘和电脑设计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专业,现已成为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办学多年来,我们始终从市场需要出发,坚持改革创新,促使平面设计专业这一职业的发展迅速并具有巨大潜力。为此,我们实行人才定单式培养,市场缺什么,我们就开设什么课程,把实践教学搬到相关企业、平面广告公司、印刷厂去,对照实际工作流程、项目秩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可以把学生及教师这一设计资源充实到企业中去,根据市场调查和数据统计,发现许多广告公司、传媒企业都欠缺这样的短期专业型人才,这种随课时进厂实践、现场教学既教会了学生动手操作又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节省了企业对人员的开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与企业也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对企业有一个长期的打算,即该企业是否是自己毕业后理想的就业方向;企业也会对学生有所考虑是否是本企业长期想聘用的设计人员及相关部门人才,从而实现了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市场所需人才的教育方向,实现了产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能力。平面设计专业就业范围主要是广告、装饰装潢公司的设计及监理工作,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创意设计等工作。平面设计专业在产学合作上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市场和现场教学力度,建设成校内与校外递进布局、相互衔接的实训基地,随时为学生提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场所,拓宽与丰富学生专业知识面;创造职业岗位的实践环境。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企业活动和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专家来院讲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平面设计专业还应借助企业开展教学研究与技术合作,实践教师我们选择在企业任兼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产学结合的指导教师。这样以市场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不但转变了教育思想,也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思索了如何进一步培养适合市场的实用型创造性人才。为进一步研究推广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产学结合实践教学做了强有力的铺垫。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概述
国际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发达国家都大量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规定人才的服务领域和对象,使办学方式、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与部门和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和生产状况紧密联系,培养了大批能把各种构思和设想变成现实、能把理论知识转化实际应用的“桥梁式”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我们把这种人才叫做“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是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法国。法国的短期技术学院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承办学校。培养目标为“为工业、商业以及应用科学部门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员”,主要为企业和实验室培养高级理化检验技术员。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各种技能手段,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生可以到各企业部门和多种实验室工作。
日本。日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3种学制:一种是高等专科学校,它招收初中生学习5年;另一种为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2~3年;第三种为技术科学大学,招收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学生毕业后一般能获得主任技术员的证书;培养目标是对学生进行高深的专门知识教育,培养职业上或实际生活中所必须的能力。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技术科学大学以实践的技术开发为培养目的,进行教育和研究。
德国。德国高等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为:能将设计变成现实产品,长于实践,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型”设计师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型”设计师。学生毕业后,可获得“文凭设计师(专科)称号,在生产部门从事制造、设计、管理、市场经济营销等工作。这些职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应用科学知识和素质的能力和艺术的塑造能力。
台湾地区。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3个层次的培养目标。专科层次包括初中毕业生读5年的专科学制以及职业中学毕业生读2年、高中毕业生读3年的专科学制,以操作技术与科学应用知识相提并重,培养技术员、领班、工程师助理、技术师助理等。培养学生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师层次的人员学生成为各行各业中的技术师长、正技术师等层次人才。从世界范围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人才类型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的人才,是为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服务的人才。
三、研究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我们对当代国际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比较,并借鉴吸收其合理成分,从而制订出适合我国国情适合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强调职业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提倡走出校门到企业中去,在学习和运用上以達到某种职业,以从业能力为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职业分析为基础,重视及时反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
(一)“双向制”教学模式。
是指教学活动的一方面在企业实施,另一方面在职业学校里实施的教学模式。“双向制”教学模式是基于下列基本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教学和企业技能培训的结合。正好使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其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既能发展个性又能逐步成长为对社会肩负责任的公民;既掌握宽广的从业理论和基本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职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
(二)就业技能型。
就业技能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非常适合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向。
(三)行业单元型。
把某一专业按照就业的需要,在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上分解成具有仿真模拟与企业有联系的几个部分(即单元)设计课程。专业单元课程包括文案编写、电脑操作、设计任务等,通过这些再划定在企业中每一部门的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出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四)阶梯训练型。
采用的是分段教学,逐渐由基础向专业化发展,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及专长教育3个层面。除基础教育在学校或职业训练机构外,专业及专业教育大多在企业内实施,专业及专长教育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进行训练。
(五)职业发展型。
它以职业发展的4个主要阶段,即职业意识、职业探询、职业取向和职业准则为依据编制课程。这一模式适合个人事业的发展历程,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它重视终身学习,强调知识与技能结构的合理性。认为每一个行业通常均可按工作性质分为入门性、技术性、专门性、行政性和研究性5个不同层次的阶梯,这5个阶梯具有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
综上,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的推广方向应是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因此要根据社会人才需要设置和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以职业的岗位能力为核心确定教学计划;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上岗前的实践培训,毕业就上岗工作;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这些共同的要求成为我们研究和确定高职院校产学结合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的理论基础。
编辑/刘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