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修斯之船与同一性问题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31313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忒修斯之船是研究物的跨时间的同一性的经典问题,包含丰富的逻辑哲学内容。但是这个问题的八种解决方案都有各自的缺陷,在最佳候选者理论与唯靠XY原则的体现上互相冲突,基于此,文章在阐述忒修斯之船哲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本体论研究的困难,提出将跨时间同一性视作基于利益关切的逻辑虚构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 忒修斯之船;同一性;跨时间;最佳候选者理论;唯靠XY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044-02
  忒修斯之船问题是关于物的跨时间的同一性的问题研究,将这个问题进行重新构造就会出现八个可能解决的方案,然而这些方案在實施操作的时候都会存在一些技术上或者直觉上的困难。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将跨时间同一性看作是基于利益关系的某一种逻辑结构,就能够克服以上认识上的问题,使得忒修斯之船的哲学理念更加具备实际应用意义。
  一、忒修斯之船哲学问题的基本内容
  最早由普鲁塔克提出:设想有一艘船,古代英雄忒修斯曾驾驶着它立下赫赫战功,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他停在A码头的船精心维护起来。但是风吹日晒,船的各个木板不免腐化,需要更换。在一次次更换的过程中,停靠在A码头的船的整个木板都已翻新,而由它拆换下来的木板则被人运到B码头重新拼装,成了另一艘船。试问,究竟哪艘船才是原先那艘忒修斯之船?从这个难题出发,苏德超教授提出了关于物的跨时间同一性的经典问题,讲解了历史上已经被人提出过的可能方案,逐条讲解了它们背后的哲学思想。
  二、忒修斯之船哲学问题认识存在的局限
  (一)违背直觉认识
  跨时间的同一关系关系到的是一种内部关系,即定义事物本身要从事物的本身入手,和外界一切环境的影响不存在关联。对事物这种研究被称作是唯靠XY基本原则。但是这样定义事物的方式违背了因果效应的基本原则,仅仅凭借直觉来定义事物也违背了 XY原则。根据忒修斯之船案例的基本内容介绍人们会希望在情形二中的基本案例中选择一艘船作为原来的船,但是经过验证发现这类假设不成立,不管是选择哪一种类型的船只都会出现以下的现象:选择的案例船只如果没有在另外一个地点出现,对应的对象可能就是原船只。假设b和c互为另一个对象, 对b的修补和对c的组装互为另一个事件。
  在唯靠 XY 原则看来,在情形二中难以判断,两个条件的基本信息准备不够充分,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不是最理想的候选对象。在假设条件b或c中, 无论哪一艘船跟原船是同一艘船,所发生的假设事件都和一艘船不存在关联。
  (二)技术问题
  罗尔认为在事物的表现上如果一个东西中整合了比较多的其他内容,这个事物很容易被另外一个东西所替代,其事物本身也不再是以往的事物。但是在事物被替代中一系列关联的成分比例没有得到确定,在替代成分比例不一致的情况下无法界定事物是否是本来的事物,在现有的技术支持下很难判断事物中被替代的成分比例。
  三、忒修斯之船哲学问题引发的有关同一性的思考
  忒修斯之船所涉及的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是A是不是B,这个问题的答案和所持有的立场存在关联,视角的不同所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比如关于信徒的问题,如果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不管是在美国的洛杉矶还是在中国的海南,只要是信观音,观音就是同一个东西,得出这样的结论是从内部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忒修斯之船内部其实隐含着这样一个命题之间不断转换,而且里面它就确实隐含了这样一个转换。而这个问题其实还涉及另一个问题,物本身需要有所限定。
  物的一个分类叫作自然物,忒修斯之船的研究和认识是有限定范围的,其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说一个同等利益之间利益实现的诉求能否满足人们利益的实现。
  如果立足于个体发展内在规律的解读,忒修斯问题就会拥有更为广泛的研究必要,事物中被替换的比例被人们看作是事物是否是本来事物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样的判定标准也是研究事物同一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跨时间的同一性是一种思想的假设,这种同一性的假设可以依托利益关系形成一种逻辑虚构的关系,在利益的指引下困难问题会得到解决。跨越时间的事物是否是同一个事物不仅仅要看事物本身的成分,还需要参考人们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中的事物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目的需求,这两个事物就是同一个事物;如果不能够满足这两个事物就不是同一个事物。
  基于以上分析角度在看待忒修斯之船和分辨哪一艘才是原船完全取决于人们所关切的利益。如果人们只关注形式的相似性,评论者立场的不同决定了界定事物的角度和最终定义。
  维修和拆装可不可以保持同一性,同一性可不可以传递,一个物体有没有本质部分,完全取决于所讨论的两个物体能否满足人们的利益诉求。当然在同等利益诉求满足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个物体同时存在于不同地方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同时的同一性问题。但是这并不悖理:首先,并没有任何理论证明,同一个东西不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地方。量子力学空间视角上去看待事物,在不同时空范围内会存在同一个事物,基于这个视角忒修斯之船是可以随着事件的推移变化而始终存在的。
  四、忒修斯之船哲学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忒修斯之船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思考,在理性的认知中一个物体只要换了任何一点就不是最开始一件的物体。在看待物体的时候如果强调的是最开始的物件,在整个过程中就不能替换零部件。而对于人的感情来说想要修复一个旧有的物体就需要还原当时的场景,关于这个场景中是否夹杂了人类的情感都是需要思考的。
  忒修斯之船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也被人们应用到人工智能领域,比如克隆人的存在,克隆人属于人类吗?因为有争议,所以即使克隆技术已经存在,但是依旧不被赞成使用在人类自己身上,这就是原因所在。克隆人违背了人类自然进化的方式。科学家否定了用科学技术创造出来的物种属于人类的范畴,这是会引发争论的科学技术,用技术造出来的人类,是否属于人类的范畴?这些问题的争论本质上都是忒修斯之船哲学理论内容。人活着的每一秒都在更换细胞,特别是新生儿更换细胞速度十分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体内细胞的更新速度变慢,人体的这种新陈代谢从忒修斯之船的角度上可以看作是每一天的人都是不一样的,今天的自己也不是之前的自己。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国家足球队的成员经常在变换,但是它始终是国家足球队,并不会因为成员的变化就觉得这不是国家足球队。也就是说,人们对于身份和概念的认知有连续性。就算细胞更新,成员更换,我还是我,乐队还是乐队,船也还是原来的船。   山东一个高考冒名顶替事件,陈春秀在“落榜”16年后发现有人盗用自己身份,拿着自己的通知书上了大学这个事件的本质就反映了忒修斯之船。人和船不一样,人比船还要复杂得多。船要考虑的是船的本质属性,船与人的关系。人要考虑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这世界最复杂的,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确定一条船的身份本质并不容易,确定一个人的身份本質更复杂。“忒修斯之船”一直争论不休的原因是每一个锚定的“对象”,它的身份本质不一样,所以每一次讨论就会纠缠不清。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新船的定义。从感性的角度来看忒修斯之船还是之前的船只,因为虽然船只的零部件发生了变化但是船只所承载的情感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我国的历史故宫文物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古代人民思想智慧的体现和国家发展的见证,对故宫内部文物的翻修也并不会影响文物所具备的历史文化价值。
  回归到哲学层面,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从物质层面来看船只的功能被替换掉了,但是船只的功能没有发生变化,船就还是之前的船。但是从精神思想层面来看,人们对船只的看法态度出现了变化,船只就不再是之前的船。因而,在判定忒修斯之船是不是之前的船要注重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去区别看待。
  五、结语
  综上所述,忒修斯之船同一性的研究是跨时间的同一性,不是基于本体的同一,而是基于利益的虚构,是一种实用主义思想,基于这个角度上被风吹日晒腐蚀木架基础上重新装成的船b和最终得到的原有船只的灰烬c都是原船a,不同人的选择是不同的,比如游客愿意相信b是原船只,原船忒修斯手下愿意相信c是原船只,这种跨时间的同一性选择是基于各自利益实现来选择的,b和c的选择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要。忒修斯之船在现代对于克隆、机器人研发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参考意义。可见,基于同一性的忒修斯之船哲学问题研究具备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匡宇.忒修斯之船的疑难——同一性、承认与现代国家的集体认同[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4,000(001):44-60.
  [2]张瑞生.关于矛盾同一性问题的深入研究——评《同一论》[J].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2000,000(001):60.
  [3]None.郁教授的思想实验报告 “同一性”是人类底线[J].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2019,(2):11.
  [4]于志杰.海德格尔对思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探源及创见[J].求是学刊,2015,(03):44-48.
  [5]李大强.寻找同一条河流——同一性问题的三个层次[J].社会科学辑刊,2010.
  [6]蔡嘉鑫.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探究[J].区域治理,2018,000(002):151.
  作者简介:
  谢童,女,汉族,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应用逻辑。
其他文献
【摘要】 和亲是唐代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整理唐代出嫁的近40位和亲公主的史料后,不难发现,关于其个人的记载十分稀少。从嫁妆情况、参与政治和子嗣情况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更能说明和亲公主虽然肩负重大使命,但其本人的地位并不高。少数民族政权和唐王朝本身更看重的还是国家利益。  【关键词】 唐代;和亲公主;地位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期刊
【摘要】 “元嘉之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治世之一,作为南朝刘宋政权的开明君主,宋文帝十分重视对国家的治理。然而,透过元嘉的治世輝煌,仍能发现宋文帝在国家治理中的局限性。元嘉后期,宋文帝德治逐渐倒退,他猜忌忠臣,杀戮功臣,刚愎自用,穷兵黩武;国家缺少完备且公平的法律制度,强调维护封建皇室和宗族的特权;起用的国家官员既没有职业道德也缺乏政治才干,综上因素最终导致了“元嘉之治”的衰落。  【关
期刊
【摘要】 《白鹿原》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叙说了渭河平原长达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塑造了乡土中国许多鲜明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的批判视角来简析白鹿原中四类女性的悲剧命运,解读在父权社会意识形态下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在旧时代不同女性的生存选择。  【关键词】 父权意识;女性革命;自由意志;宗教礼法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 城市中的节庆活动对于构建城市内本土文化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一些外来性质的区域性的城市节庆活动同样会对城市在地文化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所推广的“三月三”歌节为例,试图分析文化话语权如何利用官方和民间的力量传播,探讨一个起源于“歌仙”刘三姐传说的少数民族节日如何借助文化行政的背景和文化语境的扩张,来对区域内传承广府文化的城市中的在地性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最后对地方文化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丰富并影响着世界文化潮流。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为世界文明增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印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元素也逐渐应用在各行各业,对中国文化增添了新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 视觉传达;中国元素;新中式风格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
期刊
【摘要】 《细雪》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所著的长篇小说。以大阪的名门望族莳冈家四姐妹为主人公,以三妹雪子的相亲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事件、对外交往等,被誉为具有古典主义风格的上乘风俗小说。文中妙子是四姐妹中最小的妹妹,她不是傳统意义上的温柔、贤淑的日本女性,而是最为大胆、叛逆,敢于强调自我主张的人物。正是因为妙子的“与众不同”,所以和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当作“异类”被主流社会
期刊
【摘要】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汉绣,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荆楚之地流传至今,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理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汉绣如何适应这个时代的大潮?如何步入现代人的视野?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让汉绣借助这个新时代的载体,再次实现其自身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是值得深度分析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文化创意
期刊
【摘要】 姚斯的接受美学是个立足于读者接受的理论,它对“新批评”进行了反拨,而有重写文学史的观点,同时提出了文学这门“无用”之学问的社会功用。但接受美学缺乏实证、过分强调读者接受活动的重要意义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偏颇也值得反思。  【关键词】 接受美学;文学史重写;文学社会功用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040-02 
期刊
【摘要】 秦罗敷到底为何种身份,目前主要有二说:一是“下层劳动人民之女”说;二是“贵家女子”说。显然两种观点剥离了秦罗敷整体之形象,未能将内在与外在相结合来合理看待秦罗敷之身份形象。因此本文从《诗经》兴象系统、原始高禖祭祀风俗、屈原《离骚》“美人不遇”的表达手法与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的影响关系来判定秦罗敷乃是寄予了作者美好祈愿、具有同“香草美人”一般审美性的桑间候人女形象。  【关键词】 秦罗敷身
期刊
【摘要】 广西民歌从实体到精神塑造了不同的女性文化空间。本文从女性角度,分析田野、寺庙、服饰、传说、生育等构筑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女性文化空间,从而实现女性意识形态空间不断的解构和重构。  【关键词】 民歌;女性;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5-0033-03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