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08)-5-0074-02
伤寒病近几年来,时有发生与局部爆发流行,经过近两年来的防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有爆发疫点出现,且发病地区分布较广,对我市广大人群威胁极大,为了进一步掌握其流行规律,给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可的科学依据,我们对今年报告的26例伤寒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今年1~12月共发生伤寒病26例,无死亡,发病率为5.68/十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38%;26例病人中24人无菌苗接种史,另2人分别接种一针和两针。
2 调查结果
2.1 病人地区分布 26例病人分布在12个乡(镇)的18个村,及5个单位和1个居委,计城区和单位6例,占23.07%,市郊区8例,占30.77%,远郊平坝区8例,占30.77%,山区4例,占15.38%。发病最高的是高草乡,发病率为44.22/十万,最低的是小庙乡,发病率为6.51/十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地区分布有明显变化,市郊区和城区发病增多,远郊及山区发病减少。详见表1、表2。
2.2 病人年龄分布 26例伤寒病人中,以15-29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总病例的53.85%,其次为5-9岁组儿童,占15.38%,发病最大年龄43岁,最小年龄2岁零4个月,分布情况见表3。
2.3 病人性别分布 26例病人中男发病12人,占46.15%,女发病14人,占53.85%,男女之比为1:1.17。
2.4 病人职业分布 26例病人中,农民占53.85%,其次是儿童和工人,见表4。
2.5 发病时间分布 26例伤寒病人首例发生与1989年1月5日,最后一列发生于12月10日,发病最多为2月,占23.08%,其次是9月,占15.38%,发病高峰为一季度,占发病总数的46.15%,见表5。
2.6 26例伤寒病人临床表现
2.6.1 症状和体征 26例伤寒病人,发热占100%,39℃以上的21例,占80.77%,发热时间最短者5天,最长达39天,26例平均发热13.9天,相对缓脉8例,占30.97%,肝肿大3例,占11.54%,见表6。
2.6.2 并发症和予后,26例患者仅1例并发肠穿孔(经手术治疗),治疗药物为氯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26例病人无复发、无死亡,也未出现严重的药物治疗副作用。
2.7 实验室检查
2.7.1 肥达氏反应 26例病人中有17例作过该项试验,17例的“○”抗体滴度≥1:80和“H”抗体滴度≥1:160。
2.7.2 细菌培养 对26例患者进行了血(25)和骨髓(1例)培养,伤寒阳性率为36%,其中1例同时作了肥达氏反应,抗体滴度较高(“○”1:640,“H”1:160)
3 讨论小结
本文对我市1989年伤寒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今年伤寒发病仍以散发为主,个别地区出现爆发疫点,未发生食物型或水型传播引起的暴发流行,故26例伤寒病人均系日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播二引起发病。临床表现以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诶主,其余症状体征均不典型,并发症极少:26例病人均经病原学和血清学证实确诊,肥达氏反应“○”抗滴度平均为1:333.3,“H”抗滴度平均为1:461.9.这是确诊伤寒病人的可靠依据。发病率比1988年下降41.38%,发病地区分布也有所变异,出现城郊区和城区发病增多,远郊农村和边远山区发病减少的现象;发病年龄分布以青年为主,其次,是儿童;26例病人中接种过伤寒菌苗2人,分别接种一针和两针,其余24人均未接种过伤寒菌苗。以上情况提示我们,在搞好边远山区农村的防治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城区和城郊区的防治工作,接种菌苗仍是我市防治伤寒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这对我们今后采取防治对策时有着参考价值。
伤寒病近几年来,时有发生与局部爆发流行,经过近两年来的防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有爆发疫点出现,且发病地区分布较广,对我市广大人群威胁极大,为了进一步掌握其流行规律,给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可的科学依据,我们对今年报告的26例伤寒病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情况
今年1~12月共发生伤寒病26例,无死亡,发病率为5.68/十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1.38%;26例病人中24人无菌苗接种史,另2人分别接种一针和两针。
2 调查结果
2.1 病人地区分布 26例病人分布在12个乡(镇)的18个村,及5个单位和1个居委,计城区和单位6例,占23.07%,市郊区8例,占30.77%,远郊平坝区8例,占30.77%,山区4例,占15.38%。发病最高的是高草乡,发病率为44.22/十万,最低的是小庙乡,发病率为6.51/十万,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病地区分布有明显变化,市郊区和城区发病增多,远郊及山区发病减少。详见表1、表2。
2.2 病人年龄分布 26例伤寒病人中,以15-29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总病例的53.85%,其次为5-9岁组儿童,占15.38%,发病最大年龄43岁,最小年龄2岁零4个月,分布情况见表3。
2.3 病人性别分布 26例病人中男发病12人,占46.15%,女发病14人,占53.85%,男女之比为1:1.17。
2.4 病人职业分布 26例病人中,农民占53.85%,其次是儿童和工人,见表4。
2.5 发病时间分布 26例伤寒病人首例发生与1989年1月5日,最后一列发生于12月10日,发病最多为2月,占23.08%,其次是9月,占15.38%,发病高峰为一季度,占发病总数的46.15%,见表5。
2.6 26例伤寒病人临床表现
2.6.1 症状和体征 26例伤寒病人,发热占100%,39℃以上的21例,占80.77%,发热时间最短者5天,最长达39天,26例平均发热13.9天,相对缓脉8例,占30.97%,肝肿大3例,占11.54%,见表6。
2.6.2 并发症和予后,26例患者仅1例并发肠穿孔(经手术治疗),治疗药物为氯霉素和庆大霉素联合使用;26例病人无复发、无死亡,也未出现严重的药物治疗副作用。
2.7 实验室检查
2.7.1 肥达氏反应 26例病人中有17例作过该项试验,17例的“○”抗体滴度≥1:80和“H”抗体滴度≥1:160。
2.7.2 细菌培养 对26例患者进行了血(25)和骨髓(1例)培养,伤寒阳性率为36%,其中1例同时作了肥达氏反应,抗体滴度较高(“○”1:640,“H”1:160)
3 讨论小结
本文对我市1989年伤寒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今年伤寒发病仍以散发为主,个别地区出现爆发疫点,未发生食物型或水型传播引起的暴发流行,故26例伤寒病人均系日常生活接触经口传播二引起发病。临床表现以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诶主,其余症状体征均不典型,并发症极少:26例病人均经病原学和血清学证实确诊,肥达氏反应“○”抗滴度平均为1:333.3,“H”抗滴度平均为1:461.9.这是确诊伤寒病人的可靠依据。发病率比1988年下降41.38%,发病地区分布也有所变异,出现城郊区和城区发病增多,远郊农村和边远山区发病减少的现象;发病年龄分布以青年为主,其次,是儿童;26例病人中接种过伤寒菌苗2人,分别接种一针和两针,其余24人均未接种过伤寒菌苗。以上情况提示我们,在搞好边远山区农村的防治工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城区和城郊区的防治工作,接种菌苗仍是我市防治伤寒流行的重要措施之一。这对我们今后采取防治对策时有着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