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一个人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一方面,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基础,而兴趣的倾向性联系着情感,所以,激发学习兴趣能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学习兴趣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动力,能弥补某些学生智力发展的不足。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针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及心理的个别差异,采取了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重视情感作用,以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从学习对象上看,作者为情作文,情发而为辞章,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借助于文字语言与作者的思想相沟通,才能透过字面看到作者的内心感情世界,才能深入领悟课文内容。从教学本身来说,学生是欣赏课文的主体,语文学习正是在欣赏中、鉴赏课文中实现的,而个人的感情经历又是影响学生鉴赏课文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动人的文章来,学生对写作也就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投身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促进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兴趣一旦产生,就会使人对某些事物予以注意,引起重视,就会积极地去积累素材。素材积累得越多,学生的感情世界也就越丰富,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越丰富,那么鉴赏课文的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就越强,学习兴趣也就越高涨,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其次,在阅讀教学中,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艺术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并细心品味,受到感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外,还要通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调查活动,以及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等活动,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属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少年期的初中生内心世界是一个汹涌的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内心的波澜,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情画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戏剧选场等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高尚的人格,树立崇高的理想,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在初一语文第一册中编排了好几篇感情真挚的课文,例如:朱自清先生表现父子情深的《背影》,魏巍表现师生情重的《我的老师》,还有舒婷的《我儿子的一家》等,都以情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现代文如此,教文言文也同样应挖掘文中情感因素用以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卖炭翁》一文,作者用卖炭翁劳动的极端艰辛和生活的极端痛苦,鲜明地反衬出宫吏掠夺的残酷。对卖炭翁的艰辛和痛苦又写得十分集中凝炼。因此,教师教这篇课文时,要采用饱含感情的朗读和图片展示,多媒体投影方式,着力刻画卖炭翁的悲惨形象,刻画卖炭翁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情景。大雪纷飞,卖炭翁急待卖炭得钱来解决维持生计的燃眉之急时,却遭到宫吏用“半匹红绡一丈绫”的陈旧织品强行换取“一车炭,千余斤”的变相掠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联想,五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的枪炮声,国民党反动派的欺诈掠夺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爱国爱民之情油然而生,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也会相继萌芽,学习目的明确、志趣得到发展。
三、以情感为动力,推动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兴趣发展的水平和深刻性来划分,把兴趣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有趣”是兴趣的低水平阶段;“乐趣”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兴趣;而“志趣”是兴趣的最高水平阶段,与理想、世界观紧密联系。用线条把它们表示为:有趣→乐趣→志趣。这是兴趣发展的规律。其中“→”这个箭头表示兴趣得以表现的情感推动力。
学生受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手段以及教师言行的感染而产生对学习语文“有趣”的情绪。在学习生活中强烈的感情体验使先前对事物的表面认识所形成的“有趣”上升为“乐趣”。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教育熏陶,学生主体在接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教育下,学生逐步明确为党、为国、为人民作贡献是学习的目的,学生的志趣也就开始形成了。学习兴趣的产生,应该说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当教师讲解课文时,悦耳动听的音色,轻重缓慢而富于变化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引人入胜的语环境,丰富多彩的情节内容无不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产生的第一感觉便是学习语文的有趣;学生的第一想法便是“也要像老师那样出口成章”。因此“有趣”只是兴趣的低水平阶段,学生只是被一时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感性认识。这种“有趣”是暂时的,我们要把这种盲目的、短暂的、广泛的“有趣”上升为“乐趣”,教师还要以情动人去加以引导。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利用材中的情感因素,指导学生分节分段,研读体味,情景再现,穿插背景,渲染烘托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归纳主题思想,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渐向理性认识发展,变有趣为乐趣。
在学生对语文学习具有乐趣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我国学校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文章。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记一辆纺车》反映当时延安军民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理想的阶梯》告诉青年人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歌颂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等等。列入教材中描写的革命领袖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许多杰出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的事迹,历代民族英雄和许多共产主义战士的事迹,是鼓舞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巨大动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无产阶段世界观教育,劳动观点教育等等。使学生主体在道德品质修养上有持久的、内在的动力,形成自我教育能力,自强不息,产生“志趣”。许多青少年在学习期间就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小发明,是与他们对某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志趣分不开的。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之所以在某一领域有高深造诣和发明创造,往往与他们学生时代就已确立了“志趣”有关。例如大发明家爱迪生、大科学家达尔文等都是这样。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化剂,对学习起到准备性、推动性、促进性的作用。美国生物学家贝弗里奇说过:“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成功”。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注意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情文并茂的特点,以之去诱导、感染、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建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也注意到把学生的思维从广泛的兴趣中迁移到中心兴趣上来。在我的工作笔记本上,记录着班上每个学生各阶段学习兴趣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学生的兴趣差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就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单位:331600江西省吉水县吉水三中)
一、重视情感作用,以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从学习对象上看,作者为情作文,情发而为辞章,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借助于文字语言与作者的思想相沟通,才能透过字面看到作者的内心感情世界,才能深入领悟课文内容。从教学本身来说,学生是欣赏课文的主体,语文学习正是在欣赏中、鉴赏课文中实现的,而个人的感情经历又是影响学生鉴赏课文的重要因素。例如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动人的文章来,学生对写作也就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投身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促进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兴趣一旦产生,就会使人对某些事物予以注意,引起重视,就会积极地去积累素材。素材积累得越多,学生的感情世界也就越丰富,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越丰富,那么鉴赏课文的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就越强,学习兴趣也就越高涨,教学效果也就越好。
其次,在阅讀教学中,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创设艺术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并细心品味,受到感染。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外,还要通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调查活动,以及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等活动,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属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是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少年期的初中生内心世界是一个汹涌的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活学生内心的波澜,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情画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戏剧选场等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高尚的人格,树立崇高的理想,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在初一语文第一册中编排了好几篇感情真挚的课文,例如:朱自清先生表现父子情深的《背影》,魏巍表现师生情重的《我的老师》,还有舒婷的《我儿子的一家》等,都以情感染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现代文如此,教文言文也同样应挖掘文中情感因素用以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卖炭翁》一文,作者用卖炭翁劳动的极端艰辛和生活的极端痛苦,鲜明地反衬出宫吏掠夺的残酷。对卖炭翁的艰辛和痛苦又写得十分集中凝炼。因此,教师教这篇课文时,要采用饱含感情的朗读和图片展示,多媒体投影方式,着力刻画卖炭翁的悲惨形象,刻画卖炭翁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情景。大雪纷飞,卖炭翁急待卖炭得钱来解决维持生计的燃眉之急时,却遭到宫吏用“半匹红绡一丈绫”的陈旧织品强行换取“一车炭,千余斤”的变相掠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联想,五十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的枪炮声,国民党反动派的欺诈掠夺使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爱国爱民之情油然而生,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也会相继萌芽,学习目的明确、志趣得到发展。
三、以情感为动力,推动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兴趣发展的水平和深刻性来划分,把兴趣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有趣”是兴趣的低水平阶段;“乐趣”是在“有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兴趣;而“志趣”是兴趣的最高水平阶段,与理想、世界观紧密联系。用线条把它们表示为:有趣→乐趣→志趣。这是兴趣发展的规律。其中“→”这个箭头表示兴趣得以表现的情感推动力。
学生受教材内容和教学方式、手段以及教师言行的感染而产生对学习语文“有趣”的情绪。在学习生活中强烈的感情体验使先前对事物的表面认识所形成的“有趣”上升为“乐趣”。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教育熏陶,学生主体在接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教育下,学生逐步明确为党、为国、为人民作贡献是学习的目的,学生的志趣也就开始形成了。学习兴趣的产生,应该说也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
当教师讲解课文时,悦耳动听的音色,轻重缓慢而富于变化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引人入胜的语环境,丰富多彩的情节内容无不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产生的第一感觉便是学习语文的有趣;学生的第一想法便是“也要像老师那样出口成章”。因此“有趣”只是兴趣的低水平阶段,学生只是被一时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感性认识。这种“有趣”是暂时的,我们要把这种盲目的、短暂的、广泛的“有趣”上升为“乐趣”,教师还要以情动人去加以引导。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利用材中的情感因素,指导学生分节分段,研读体味,情景再现,穿插背景,渲染烘托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归纳主题思想,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渐向理性认识发展,变有趣为乐趣。
在学生对语文学习具有乐趣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我国学校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文章。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记一辆纺车》反映当时延安军民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理想的阶梯》告诉青年人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歌颂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等等。列入教材中描写的革命领袖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许多杰出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的事迹,历代民族英雄和许多共产主义战士的事迹,是鼓舞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巨大动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无产阶段世界观教育,劳动观点教育等等。使学生主体在道德品质修养上有持久的、内在的动力,形成自我教育能力,自强不息,产生“志趣”。许多青少年在学习期间就有一定的创造性和小发明,是与他们对某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志趣分不开的。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之所以在某一领域有高深造诣和发明创造,往往与他们学生时代就已确立了“志趣”有关。例如大发明家爱迪生、大科学家达尔文等都是这样。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化剂,对学习起到准备性、推动性、促进性的作用。美国生物学家贝弗里奇说过:“有真正兴趣和热情的人才会成功”。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注意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情文并茂的特点,以之去诱导、感染、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所任教的班级建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也注意到把学生的思维从广泛的兴趣中迁移到中心兴趣上来。在我的工作笔记本上,记录着班上每个学生各阶段学习兴趣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学生的兴趣差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就得到明显的提高。
(作者单位:331600江西省吉水县吉水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