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 能力,55家注册厂商每年可为市场提供10亿剂的疫苗,整个疫苗市场容量大约20亿美元,并且拥有良好的成长性。中国疫苗市场有三个主要特点:不均衡的接种率分布、不寻常的供给竞争格局和复杂的分销渠道。因此,尽管市场容量诱人,但供给方面的动态性使得这一市场对跨国公司和本土公司来说都充满挑战。
三方混战
2007-2010年,中国疫苗市场的年增长速度超过20%,2010年市场总额约120亿元。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2008年国家免疫规划(NIP)的扩容,使Ⅱ类疫苗对一部分指定的人群免费接种。目前,中国的NIP已经覆盖了15种传染病和特定区域范围内的3种传染病,这与日本的免疫覆盖相一致,超过了新加坡。2008年NIP扩大前,I类疫苗占市场总额的8%和市场总量的60%;扩容后,其已增长到总额的25%和总量的80%。
相比之下,需要自费的Ⅱ类疫苗的接种率要低得多。例如,在适龄儿童中,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接种率低于40%,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率仅有15%。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也非常低,城市中免疫力最为脆弱的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只有1%,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65%。
当然,Ⅱ类疫苗接种率已在增长。比如,水痘疫苗的接种率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而Hib疫苗的接种率也在2007年到2011年增长了14%。
由于疫苗生产企业众多,中国疫苗市场呈现出独特的格局。截至2012年,中国有55家疫苗生产企业,这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55家疫苗生产可以分为三类:10家国有企业,36家民营企业和9家跨国公司。2011年,三类企业的整体市场份额大致相同,但在I类和Ⅱ类疫苗的份额各有侧重:国有企业分割了整体市场份额的35%,以及I类疫苗70%的份额;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大约也是35%,它们占据了I类疫苗剩余25%-30%的份额;跨国公司拥有30%的市场份额,但几乎全部来自于Ⅱ类疫苗。
目前,中国本土疫苗企业的整体研发和生产能力落后于跨国同行,因而中国公司的产品大都技术壁垒较低,且主要依靠价格竞争,例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Hib疫苗和狂犬病疫苗等。目前,46家本土疫苗生产企业中有20家仅有一个产品,且这些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
由于产能过剩,中国疫苗市场的价格压力明显。例如季节性流感疫苗,据估计,2010年其整体产能已经达到约1.1亿剂,是市场需求的3倍左右。因此,本土企业的疫苗平均价格从2007年的35元/剂下降到2011年的15—20元/剂,而跨国公司的疫苗价格也从2007年的45—50元/剂下降到2011年的35—40元/剂。
复杂的分销渠道
在中国,疫苗分销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疾控中心(CDC)系统,一个是商业渠道。对于I类疫苗,省市CDC是疫苗分发和管理的主要渠道,其通过接种点将疫苗提供给居民。而商业分销商自从2005年政府撤销疫苗分销的管制后,已获准参与分销Ⅱ类疫苗。放开疫苗分销,是政府出于引入市场机制的考虑,而且省级CDC已经采取了不同措施放松管制并且允许商业分销商参与,其结果是,省级的疫苗分销渠道模型由“CDC完全控制”,即没有商业分销商存在,变化到不同程度的“部分CDC控制”。尽管在极少数的开放市场中,商业分销是不受限制的,但有些CDC因为可享受政策优惠仍然不愿意放弃对渠道的控制,当然,担心分销商难以保证疫苗质量也是原因之_。因此,Ⅱ类疫苗的商业流通格局非常复杂。
除此之外,Ⅱ类疫苗的复杂性还包括疫苗接种点的高度分散。为了方便接种,在中国至少设有6.5万个疫苗接种点,每个接种点计划覆盖1万~6万人。它们有的是独立的疫苗接种点,有的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相结合。对于疫苗生产企业来说,这意味疫苗与处方药相比在市场容量和价值的分布上是高度分散的。据估计,两万家最大的疫苗接种点占据了70%的Ⅱ类疫苗市场。相反,在中国的处方药市场,两万家医院里的3000家三甲医院就占据了接近80%的处方药市场。这种分散的市场显然给生产企业在产品覆盖和销售能力提出挑战。
综上所述,未来将有四股力量主宰中国的疫苗市场:强劲增长的基本面、来自政府更高的质量标准要求、本土竞争的加剧以及持续复杂的分销渠道。
不同的未来表现
经济的增长助推中国老百姓的支付能力逐步提高,同时他们疾病预防意识也在提升,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疾病预防,这些因素将推动中国疫苗市场的持续繁荣,未来每年市场增长率都有望维持在10%~15%,但具体到I类和Ⅱ类疫苗的表现却各有不同。
I类疫苗:2008年,国家免疫计划覆盖的疾病数量从7个增加到15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很清楚,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将让NIP的覆盖扩容符合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2015年之前应该不会有大规模的NIP扩容。在此之前,政府会继续强调当前NIP的全面覆盖和对新增I类疫苗的监管。
政府还需要解决NIP扩容带来的问题。在欠发达地区(西部省份)和某些人口群体(如农民工)中疫苗接种率仍旧有限,而在接种广泛的地区,接种站的医生则超负荷工作,因为接种较多的仍然是单价疫苗。2008年NIP扩容也导致了某些疫苗的供应短缺,2008年共有380万剂的百白破疫苗和260万剂的麻风腮疫苗出现短缺,且供应缺口可能到2013年或2014年也无法完全填补。
从长远来看,中国将继续稳步扩容NIP,尽管官方还没有讨论还有哪些疫苗可能纳入,但可能的候选者包括Hib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以及用联合疫苗取代目前的单苗。随着NIP持续扩容,I类疫苗在总量上将呈现稳步增长,每年的增长率在5%左右。
Ⅱ类疫苗:受支付能力、疾病预防意识和新产品可及l生的影响,Ⅱ类疫苗市场未来3~5年内有望保持每年10%—15%的强劲增长。其中大部分增长将得益于新产品的上市,如葛兰素史克和默沙东的HPV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赛诺菲的潘太欣。而由于接种范围受限以及定价压力,现有成熟的Ⅱ类疫苗增长有限,如水痘疫苗、Hib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Ⅱ类疫苗未来3~5年内的主要挑战是分销渠道掌控的难度。除了CDC和商业分销商模式,还有两个因素使这类疫苗的分销渠道趋于复杂:首先是CDC和商业渠道并行操作,这两个渠道的相对重要性在省级或市级的转变非常迅速。一些省份和城市因为抱怨商业渠道疫苗的质量安全,纷纷提出欲从商业渠道转向CDC。二是中国缺乏规模大、能力强的疫苗分销商,即使大型的疫苗分销商(如国药、科园、泰凌医药)也不得不通过二三级分销商才能到达终端客户。这样一来,难以保证产品流向的透明,同时也增加了经销商管理的复杂性。
三方混战
2007-2010年,中国疫苗市场的年增长速度超过20%,2010年市场总额约120亿元。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2008年国家免疫规划(NIP)的扩容,使Ⅱ类疫苗对一部分指定的人群免费接种。目前,中国的NIP已经覆盖了15种传染病和特定区域范围内的3种传染病,这与日本的免疫覆盖相一致,超过了新加坡。2008年NIP扩大前,I类疫苗占市场总额的8%和市场总量的60%;扩容后,其已增长到总额的25%和总量的80%。
相比之下,需要自费的Ⅱ类疫苗的接种率要低得多。例如,在适龄儿童中,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接种率低于40%,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率仅有15%。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也非常低,城市中免疫力最为脆弱的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只有1%,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65%。
当然,Ⅱ类疫苗接种率已在增长。比如,水痘疫苗的接种率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而Hib疫苗的接种率也在2007年到2011年增长了14%。
由于疫苗生产企业众多,中国疫苗市场呈现出独特的格局。截至2012年,中国有55家疫苗生产企业,这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这55家疫苗生产可以分为三类:10家国有企业,36家民营企业和9家跨国公司。2011年,三类企业的整体市场份额大致相同,但在I类和Ⅱ类疫苗的份额各有侧重:国有企业分割了整体市场份额的35%,以及I类疫苗70%的份额;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大约也是35%,它们占据了I类疫苗剩余25%-30%的份额;跨国公司拥有30%的市场份额,但几乎全部来自于Ⅱ类疫苗。
目前,中国本土疫苗企业的整体研发和生产能力落后于跨国同行,因而中国公司的产品大都技术壁垒较低,且主要依靠价格竞争,例如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Hib疫苗和狂犬病疫苗等。目前,46家本土疫苗生产企业中有20家仅有一个产品,且这些产品差异化并不明显。
由于产能过剩,中国疫苗市场的价格压力明显。例如季节性流感疫苗,据估计,2010年其整体产能已经达到约1.1亿剂,是市场需求的3倍左右。因此,本土企业的疫苗平均价格从2007年的35元/剂下降到2011年的15—20元/剂,而跨国公司的疫苗价格也从2007年的45—50元/剂下降到2011年的35—40元/剂。
复杂的分销渠道
在中国,疫苗分销有两个渠道:一个是疾控中心(CDC)系统,一个是商业渠道。对于I类疫苗,省市CDC是疫苗分发和管理的主要渠道,其通过接种点将疫苗提供给居民。而商业分销商自从2005年政府撤销疫苗分销的管制后,已获准参与分销Ⅱ类疫苗。放开疫苗分销,是政府出于引入市场机制的考虑,而且省级CDC已经采取了不同措施放松管制并且允许商业分销商参与,其结果是,省级的疫苗分销渠道模型由“CDC完全控制”,即没有商业分销商存在,变化到不同程度的“部分CDC控制”。尽管在极少数的开放市场中,商业分销是不受限制的,但有些CDC因为可享受政策优惠仍然不愿意放弃对渠道的控制,当然,担心分销商难以保证疫苗质量也是原因之_。因此,Ⅱ类疫苗的商业流通格局非常复杂。
除此之外,Ⅱ类疫苗的复杂性还包括疫苗接种点的高度分散。为了方便接种,在中国至少设有6.5万个疫苗接种点,每个接种点计划覆盖1万~6万人。它们有的是独立的疫苗接种点,有的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相结合。对于疫苗生产企业来说,这意味疫苗与处方药相比在市场容量和价值的分布上是高度分散的。据估计,两万家最大的疫苗接种点占据了70%的Ⅱ类疫苗市场。相反,在中国的处方药市场,两万家医院里的3000家三甲医院就占据了接近80%的处方药市场。这种分散的市场显然给生产企业在产品覆盖和销售能力提出挑战。
综上所述,未来将有四股力量主宰中国的疫苗市场:强劲增长的基本面、来自政府更高的质量标准要求、本土竞争的加剧以及持续复杂的分销渠道。
不同的未来表现
经济的增长助推中国老百姓的支付能力逐步提高,同时他们疾病预防意识也在提升,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疾病预防,这些因素将推动中国疫苗市场的持续繁荣,未来每年市场增长率都有望维持在10%~15%,但具体到I类和Ⅱ类疫苗的表现却各有不同。
I类疫苗:2008年,国家免疫计划覆盖的疾病数量从7个增加到15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很清楚,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将让NIP的覆盖扩容符合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2015年之前应该不会有大规模的NIP扩容。在此之前,政府会继续强调当前NIP的全面覆盖和对新增I类疫苗的监管。
政府还需要解决NIP扩容带来的问题。在欠发达地区(西部省份)和某些人口群体(如农民工)中疫苗接种率仍旧有限,而在接种广泛的地区,接种站的医生则超负荷工作,因为接种较多的仍然是单价疫苗。2008年NIP扩容也导致了某些疫苗的供应短缺,2008年共有380万剂的百白破疫苗和260万剂的麻风腮疫苗出现短缺,且供应缺口可能到2013年或2014年也无法完全填补。
从长远来看,中国将继续稳步扩容NIP,尽管官方还没有讨论还有哪些疫苗可能纳入,但可能的候选者包括Hib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以及用联合疫苗取代目前的单苗。随着NIP持续扩容,I类疫苗在总量上将呈现稳步增长,每年的增长率在5%左右。
Ⅱ类疫苗:受支付能力、疾病预防意识和新产品可及l生的影响,Ⅱ类疫苗市场未来3~5年内有望保持每年10%—15%的强劲增长。其中大部分增长将得益于新产品的上市,如葛兰素史克和默沙东的HPV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赛诺菲的潘太欣。而由于接种范围受限以及定价压力,现有成熟的Ⅱ类疫苗增长有限,如水痘疫苗、Hib疫苗、季节性流感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Ⅱ类疫苗未来3~5年内的主要挑战是分销渠道掌控的难度。除了CDC和商业分销商模式,还有两个因素使这类疫苗的分销渠道趋于复杂:首先是CDC和商业渠道并行操作,这两个渠道的相对重要性在省级或市级的转变非常迅速。一些省份和城市因为抱怨商业渠道疫苗的质量安全,纷纷提出欲从商业渠道转向CDC。二是中国缺乏规模大、能力强的疫苗分销商,即使大型的疫苗分销商(如国药、科园、泰凌医药)也不得不通过二三级分销商才能到达终端客户。这样一来,难以保证产品流向的透明,同时也增加了经销商管理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