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中专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工具性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功能。但是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当前申专数学学习者的主要群体,如何转化中专学校数学教学中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于教师今后的教学,以及学生自身学习数学和专业课程能力的培养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困生;兴趣;学习方法;转化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的一再扩招,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的数学基础尤其差,有些学生甚至只有小学数学水平。部分学生数学知识结构断层,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每个班几乎有一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由于学困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对学习数学产生逆反情绪,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这些因素困扰着中专生的数学学习,也影响着中专学校数学的教学质量,如何转化数学学习困难生便成为我们数学老师普遍关注的紧迫的课题。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学困生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其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数学基础薄弱。
我国传统教育从来都是有形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以施于不同等级的教育。其中好、中两类的学生都被录取到重点或普通高中学校就读,而不能上高中的差生几乎全部到中专学校继续学习。根据我对中专生入学成绩分析所得,这些学生之所以不能上高中是因为他们基础课成绩差,其中又以数学成绩最差。笔者曾对所任教的2011级两个班共132名新生进行过调查,中考数学及格的仅有40人,及格率仅有30.3%,而中考数学成绩在60分以(总分150分)下的有60人,占总人数的45.45%,由此可见学生数学基础的实际情况。这些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性质、公式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概念,不能应用定理、性质、公式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
2、学习习惯较差。
许多同学到了中专学校之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没有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没有记笔记,整理笔记的习惯,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甚至从来没有独立完成作业,总是抄袭别人的成果。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更不清楚课程学习的方法与目标。总是没听清“门道”,造成了被动学习的局面,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
3、课堂表现欠佳。
老师上课都会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但是,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经常轻视老师上课所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忽视老师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而一部分基础差的同学比较懒散,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又根本不做任何笔记,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有的学生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做自己的事,懒得动手动脑,课后抄袭别人的作业应付差事。一点都不在乎数学基础知识。从而导致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4、迷惘、厌学心理严重。
中专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要上一个大台阶。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中专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三角函数中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圆锥曲线方程的求解以及曲线间的关系,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大多数内容还是以初中教材所讲内容为基础的,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数学成绩打滑将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中专生由于就读的专业不同,对数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到数学知识,导致他们产生一种迷惘的心理,认为学数学对他们一点用处都没有,只要学好技能掌握生存的本领就可以了,因此引起了对数学厌学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几乎不懂数学,他们的数学水平可能只有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数学课上听“天书”的情况,久而久之必然会引起学生厌学的心理出现。
5、教材和教学中存在问题。
现在的中职数学教材基本上仍然沿用着普通中学的同一体系教材,不分专业一刀切,《数学》课程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实际,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跟专业联系不紧密,导致数学与专业学习完全割裂开来。虽然市面上有多种版本的专业数学教材,但是也是质量参差不齐,仍然是偏重理论系统,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对专业学习不重要,因而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厌学情绪逐渐严重。另外,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不够创新也影响到了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
总之,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专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在学困生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的学习和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幅度提高中专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中专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1、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中专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好心态上这位老师的课。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其次,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数是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结合生活实际或专业课程,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意探索学生的好奇心;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数学应用教育,鼓励学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讲究自愿,学生享受学习的充分自由,学习比较轻松愉快,让学生在学习中调整到最佳心态,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好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第二、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其次,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让学生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改变依赖老师,被动学习的局面。
3、淡化学科性,与生活情境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突出工具性、实用性。
数学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理论性和逻辑性,由于中专学困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推理论证能力较低,为此中专数学教学应结合自身的教育特点,在“低起点,少论证,多计算,以会运用为目标”的原则指导下,有选择的淡化学科性,对一些概念的教学只要求做到具体直观,通俗易懂。
目前中专数学必学内容太多,必须进行删减,同时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相关的选学内容,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出发,体现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时要重视应用数学教育,具体反映在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数学中采用的例子尽量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日本的CRM教学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针对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宴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能体会到数学的用处,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的迷惘,厌烦的心理。
4、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实践证明:数学课一味的讲授,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觉。数学学业不好的学生的心情大多处在厌烦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数学很无聊、枯燥无味,学习没劲头,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家长及教师的责备,而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的厌恶和抵制则日盛一日。因此,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揭示数学过程。这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准,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学习。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但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业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目的。另外,力争改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来演示教学,直观易懂,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习课上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后进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整个集体形成好学、好问、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学习风气,学生成绩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转化中专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和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从而在教学中学生能很好的合作,也就是因材施教。
关键词:学困生;兴趣;学习方法;转化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的一再扩招,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学生的数学基础尤其差,有些学生甚至只有小学数学水平。部分学生数学知识结构断层,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每个班几乎有一半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由于学困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对学习数学产生逆反情绪,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这些因素困扰着中专生的数学学习,也影响着中专学校数学的教学质量,如何转化数学学习困难生便成为我们数学老师普遍关注的紧迫的课题。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根据笔者的调查发现学困生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其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数学基础薄弱。
我国传统教育从来都是有形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以施于不同等级的教育。其中好、中两类的学生都被录取到重点或普通高中学校就读,而不能上高中的差生几乎全部到中专学校继续学习。根据我对中专生入学成绩分析所得,这些学生之所以不能上高中是因为他们基础课成绩差,其中又以数学成绩最差。笔者曾对所任教的2011级两个班共132名新生进行过调查,中考数学及格的仅有40人,及格率仅有30.3%,而中考数学成绩在60分以(总分150分)下的有60人,占总人数的45.45%,由此可见学生数学基础的实际情况。这些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性质、公式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表达清楚概念,不能应用定理、性质、公式解决数学中的实际问题。
2、学习习惯较差。
许多同学到了中专学校之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没有上课认真听课的习惯,没有记笔记,整理笔记的习惯,没有及时复习的习惯。有部分同学甚至从来没有独立完成作业,总是抄袭别人的成果。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知识点,更不清楚课程学习的方法与目标。总是没听清“门道”,造成了被动学习的局面,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
3、课堂表现欠佳。
老师上课都会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但是,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经常轻视老师上课所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忽视老师对数学问题解题后的整体思考、回顾和反思,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而一部分基础差的同学比较懒散,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又根本不做任何笔记,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有的学生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做自己的事,懒得动手动脑,课后抄袭别人的作业应付差事。一点都不在乎数学基础知识。从而导致数学成绩直线下降。
4、迷惘、厌学心理严重。
中专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要上一个大台阶。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中专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三角函数中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圆锥曲线方程的求解以及曲线间的关系,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大多数内容还是以初中教材所讲内容为基础的,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数学成绩打滑将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中专生由于就读的专业不同,对数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文秘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到数学知识,导致他们产生一种迷惘的心理,认为学数学对他们一点用处都没有,只要学好技能掌握生存的本领就可以了,因此引起了对数学厌学的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几乎不懂数学,他们的数学水平可能只有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这就导致了学生在数学课上听“天书”的情况,久而久之必然会引起学生厌学的心理出现。
5、教材和教学中存在问题。
现在的中职数学教材基本上仍然沿用着普通中学的同一体系教材,不分专业一刀切,《数学》课程内容不够贴近学生实际,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跟专业联系不紧密,导致数学与专业学习完全割裂开来。虽然市面上有多种版本的专业数学教材,但是也是质量参差不齐,仍然是偏重理论系统,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对专业学习不重要,因而他们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断下降,厌学情绪逐渐严重。另外,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不够创新也影响到了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
总之,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专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数学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在学困生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学困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学困生的学习和进步。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幅度提高中专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中专数学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1、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中专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做到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好心态上这位老师的课。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其次,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数是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结合生活实际或专业课程,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意探索学生的好奇心;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数学应用教育,鼓励学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讲究自愿,学生享受学习的充分自由,学习比较轻松愉快,让学生在学习中调整到最佳心态,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好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第二、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其次,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让学生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让学生改变依赖老师,被动学习的局面。
3、淡化学科性,与生活情境和专业学习相结合,突出工具性、实用性。
数学具有很强的基础性,理论性和逻辑性,由于中专学困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推理论证能力较低,为此中专数学教学应结合自身的教育特点,在“低起点,少论证,多计算,以会运用为目标”的原则指导下,有选择的淡化学科性,对一些概念的教学只要求做到具体直观,通俗易懂。
目前中专数学必学内容太多,必须进行删减,同时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相关的选学内容,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出发,体现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时要重视应用数学教育,具体反映在注重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数学中采用的例子尽量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日本的CRM教学法(复合的现实数学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物,针对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深化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眼光看问题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宴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践,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能体会到数学的用处,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学生的迷惘,厌烦的心理。
4、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实践证明:数学课一味的讲授,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觉。数学学业不好的学生的心情大多处在厌烦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数学很无聊、枯燥无味,学习没劲头,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家长及教师的责备,而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的厌恶和抵制则日盛一日。因此,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揭示数学过程。这既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也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揭示数学问题的提出或产生过程;二是要揭示新旧知识的衔接、联系和区别;三是要揭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四是要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之,要以启发诱导为基准,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学习。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但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业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目的。另外,力争改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来演示教学,直观易懂,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练习课上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后进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还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帮助。整个集体形成好学、好问、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学习风气,学生成绩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转化中专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和理解学生,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从而在教学中学生能很好的合作,也就是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