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天又有孩子们最喜欢的美术活动了,尽管孩子们很喜欢我的课,我对他们自由自在、不受限制地“乱涂乱画”也总是积极鼓励,可是我的心情却一点也不能轻松自如,因为明天安排的美术活动是“有趣的滚珠画”。回想起平时的美术活动,只是单一地用笔画,孩子们往往都能兴奋得乱作一团。更何况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用滚珠来作画,孩子们还不知道会兴奋成什么样子呢!
一、教学准备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挑战自己的心理,我首先仔细研读了教学参考书,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思考是否可以尝试通过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按照这样的思路,我把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设计,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作了预案。同时,自己还先用滚珠作了一幅漂亮的示范画,以做到心态自如,从容不迫。
二、教学过程
我的美术教学活动——滚珠画教学便开始了。“小朋友,今天我们的美术活动要做些什么呢?”我的引入语还没有说完,班里最爱说话的琪琪小朋友忽然冒出一句:“老师,我还没有发水彩笔和纸呢!”孩子们顿时乱作一团,七嘴八舌地纷纷效仿,原本安静的教学气氛一下被她破坏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故意装作惊讶的样子神秘地说:“对呀,画画怎么能不用水彩笔和纸呢?但是今天,王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我不用手也能画出一幅漂亮的画来,你们相信吗?”孩子们立刻安静了,都睁着大眼睛看我“变戏法”。当我魔术般地变出示范画时,孩子们一下子惊呼起来:“真漂亮啊!老师的画不是用手画的吗? 王老师真了不起呀!”孩子们还兴奋地为我鼓起掌来。我趁机故意拖长音说:“孩子们想知道这里的秘密吗?那就看看王老师是怎样不用手就完成一幅漂亮的画吧……”然后,我将画纸垫在了一个月饼盒里,把几个玻璃球分别放进不同的水粉色里蘸好色,再用小勺把蘸好颜色的玻璃球舀到盒子里,双手不停地晃动盒子,使玻璃球在盒子里来回地滚动,留下一条条不同颜色的“印记”,各种不规则的线条在画纸上的“足迹”便形成了一幅自然的画面。当我示范完毕,孩子们便又一次兴奋地鼓起掌来。我也得意地向孩子们炫耀起来并号召他们来尝试。提议立刻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一致拥护,我教学的第一步成功了!这时,全体小朋友的作画兴 趣非常高,他们在各自的小组里分别进 行着不同的分工与合作:有的准备画 纸;有的把玻璃球放 进水粉色里蘸色…… 最后大家再一起合作,尝试共同作画的乐趣。
三、课后反思
在这一次美术活动中,每一个小朋友的双手都抓着盒子的边缘,边晃动边笑着,仿佛不是为了上课而作画,而是在自由开心地游戏,在嘻嘻哈哈中感受着滚珠作画的快乐。这一次美术教学活动是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的。这次活动给我的启发是深刻的。
一是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我从不情愿教学到以“变魔术”引入教学,直至乐于分享孩子们在教学中所体验的快乐情境。本次教学活动虽然教参书上的教学步骤、具体操作方法均介绍得比较详尽,但我没有照搬教参书,并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滚珠画顾名思义,是滚动珠子来作画。在“滚”字上认真思考了,“为什么滚、如何滚、滚了之后会怎样”等问题之后,理清教学思路,再根据我班幼儿现有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抓住小班幼儿注意时间短、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不喜欢教师一味地说教等特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效果很好。
二是客观地分析小班幼儿基本情况,认真把握教学主导方向。面对孩子们抛来的“球”,教师在接“球”时一定要富有机智。“不用手画画,用一种新的工具来代替手画画”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质疑—释疑—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完成教育目标与活动方案,使孩子们眼中的美术活动不再单一。
三是在幼儿分组尝试过程中,我虽然一再强调作画的方法和技巧,但孩子们似乎都沉浸在快乐的玩画游戏当中,并不在意画面所产生的效果如何。这使我立刻意识到,得调整教学思路。因而在最后的活动小结处,我没有进行评价。我想我是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每一个孩子的。
四是对于一节平时的教学活动,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总会有一种“平平稳稳、能过即过”的心理,当面对困难时 也会习惯于绕道而行。久而久之,惰性会使我们减退对工作的热情,失去对新 鲜事物的思考与正确认识。在这次美术教学活动之后,我对小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 展有了新的认识,而在幼儿入园的短时间内开展小班集体教学活动,对每一位 教师来说也同样是一种成长的“磨炼”。
五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尽量生动、有趣。要借游戏的平台引起幼儿共鸣,吸引幼儿参与其中,使孩子们真正体验玩中学、乐中学。只有创造较为宽松、无压力的环境,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自主地探索,获取知识,才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准备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挑战自己的心理,我首先仔细研读了教学参考书,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思考是否可以尝试通过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按照这样的思路,我把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设计,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一一作了预案。同时,自己还先用滚珠作了一幅漂亮的示范画,以做到心态自如,从容不迫。
二、教学过程
我的美术教学活动——滚珠画教学便开始了。“小朋友,今天我们的美术活动要做些什么呢?”我的引入语还没有说完,班里最爱说话的琪琪小朋友忽然冒出一句:“老师,我还没有发水彩笔和纸呢!”孩子们顿时乱作一团,七嘴八舌地纷纷效仿,原本安静的教学气氛一下被她破坏了。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我故意装作惊讶的样子神秘地说:“对呀,画画怎么能不用水彩笔和纸呢?但是今天,王老师就给小朋友们变个魔术,我不用手也能画出一幅漂亮的画来,你们相信吗?”孩子们立刻安静了,都睁着大眼睛看我“变戏法”。当我魔术般地变出示范画时,孩子们一下子惊呼起来:“真漂亮啊!老师的画不是用手画的吗? 王老师真了不起呀!”孩子们还兴奋地为我鼓起掌来。我趁机故意拖长音说:“孩子们想知道这里的秘密吗?那就看看王老师是怎样不用手就完成一幅漂亮的画吧……”然后,我将画纸垫在了一个月饼盒里,把几个玻璃球分别放进不同的水粉色里蘸好色,再用小勺把蘸好颜色的玻璃球舀到盒子里,双手不停地晃动盒子,使玻璃球在盒子里来回地滚动,留下一条条不同颜色的“印记”,各种不规则的线条在画纸上的“足迹”便形成了一幅自然的画面。当我示范完毕,孩子们便又一次兴奋地鼓起掌来。我也得意地向孩子们炫耀起来并号召他们来尝试。提议立刻得到了全班小朋友的一致拥护,我教学的第一步成功了!这时,全体小朋友的作画兴 趣非常高,他们在各自的小组里分别进 行着不同的分工与合作:有的准备画 纸;有的把玻璃球放 进水粉色里蘸色…… 最后大家再一起合作,尝试共同作画的乐趣。
三、课后反思
在这一次美术活动中,每一个小朋友的双手都抓着盒子的边缘,边晃动边笑着,仿佛不是为了上课而作画,而是在自由开心地游戏,在嘻嘻哈哈中感受着滚珠作画的快乐。这一次美术教学活动是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结束的。这次活动给我的启发是深刻的。
一是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我从不情愿教学到以“变魔术”引入教学,直至乐于分享孩子们在教学中所体验的快乐情境。本次教学活动虽然教参书上的教学步骤、具体操作方法均介绍得比较详尽,但我没有照搬教参书,并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滚珠画顾名思义,是滚动珠子来作画。在“滚”字上认真思考了,“为什么滚、如何滚、滚了之后会怎样”等问题之后,理清教学思路,再根据我班幼儿现有的理解水平和接受能力,抓住小班幼儿注意时间短、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不喜欢教师一味地说教等特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效果很好。
二是客观地分析小班幼儿基本情况,认真把握教学主导方向。面对孩子们抛来的“球”,教师在接“球”时一定要富有机智。“不用手画画,用一种新的工具来代替手画画”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质疑—释疑—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完成教育目标与活动方案,使孩子们眼中的美术活动不再单一。
三是在幼儿分组尝试过程中,我虽然一再强调作画的方法和技巧,但孩子们似乎都沉浸在快乐的玩画游戏当中,并不在意画面所产生的效果如何。这使我立刻意识到,得调整教学思路。因而在最后的活动小结处,我没有进行评价。我想我是难以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每一个孩子的。
四是对于一节平时的教学活动,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总会有一种“平平稳稳、能过即过”的心理,当面对困难时 也会习惯于绕道而行。久而久之,惰性会使我们减退对工作的热情,失去对新 鲜事物的思考与正确认识。在这次美术教学活动之后,我对小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 展有了新的认识,而在幼儿入园的短时间内开展小班集体教学活动,对每一位 教师来说也同样是一种成长的“磨炼”。
五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尽量生动、有趣。要借游戏的平台引起幼儿共鸣,吸引幼儿参与其中,使孩子们真正体验玩中学、乐中学。只有创造较为宽松、无压力的环境,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使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活动,自主地探索,获取知识,才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