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关键词:效能监察 运行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a)-0000-00
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它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各级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能力、运行状况及产生的作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的监督检查,以确保企业内部政令畅通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重要手段。
1运行机制要配套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的规范化、制度化的效能监察运行机制,才能解决效能监察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这是力求效能监察取得实效的关键。
1.1建立领导机制,实施目标管理
效能监察工作政策性强、范围广、难度大,必须有领导的重视、支持与指导,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重点抓的领导机制。多年来,永平铜矿十分重视效能监察工作,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效能监察领导小组的组长,经初查分析拟定的课题都要上党政联系会讨论,并在每年年初,召开效能监察立项工作会,确定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布置工作,提出要求,明确目标和责任,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同时,每年矿党政还将确立的效能监察项目列入当年的《永平铜矿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安排》中,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矿党政领导认真听取效能监察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有针对性地作出具体指示,从而有效确保了效能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力求支持和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是搞好效能监察工作的前提。为了消除一些干部职工对效能监察工作的不理解以及错误的认识,扭转从不理解到欢迎支持效能监察工作,需要一个逐步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广泛宣传效能监察工作;经常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效能监察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在近几年的全矿中层干部和工段段长、书记培训班中,专门开设了效能监察专题课堂,由矿纪委书记或监察室主任亲自授课,提高了基层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对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赢得了支持与配合。此外,我们还采取效能监察成果发布会的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取得实效的效能监察项目进行公开发布,通过沟通和交流,使效能监察工作不断深入人心。如今,大家对效能监察工作已经不再是“敬而远之”;一些业务部门和单位还会主动上门和我们讨论效能监察的问题,变被动接受监督为主动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
1.3建立程序文件,实现规范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运转有效的效能监察工作管理机制是推动效能监察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开展效能监察,制度建设是基础。效能监察工作的程序大体分为:选题立项,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剖析问题;提出建议,改进管理;落实责任,严格奖惩。要形成以上工作格局,必须努力探索实践。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程序文件,近年来,我矿先后制定下发了《永平铜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试行)》、《永平铜矿效能监察优秀项目评分办法》,有了这些制度和规定,对怎样开展效能监察,如何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评估监察成果等,都有了规范和依据。
2找准切入点,认真抓落实
任何管理,都可分为决策阶段、执行阶段和执行结果反馈阶段。依据这个管理过程,效能监察的流程是:制定行为规范→监督落实→查漏洞堵漏洞→严格奖惩→又回到修订行为规范。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制定行为规范是基础,监督落实是关键,查堵漏洞、改进管理是目标,严格奖惩是手段。近年来,我们紧贴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选题立项,力求每年选好1-2个项目,拿出1-2个项目成果,完善1-2项规章制度,通过推行抓启动、抓重点、抓典型、抓剖析、抓整改、抓规范的“六抓”工作方法,不断建立全面工作的运行机制。
2.1抓热点,凝聚人心、稳定队伍。
我们始终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效能监察工作的立项依据。如:2007年开展的“加强集资建房管理过程监督” 效能监察,项目实施中,成立了由纪委监察室、工会和集资建房职工代表组成的集资建房民主监督小组,对建房管理、建材采购、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集资使用、房价确定、集资职工房户确定等方面进行了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监督,促进了集资建房严格有序管理,提高了建房工作透明度,节省了建房资金140余万元,维护了集资建房职工利益,解决了384户职工住房困难,起到了凝聚了人心的作用。
2.2抓重点,开源节流、完善管理。
近几年,我们从党风廉政建设和确保制度的执行出发,围绕废旧物资处理问题开展了“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和“完善制度、深化废旧物资管理”效能监察项目。2005年,永平铜矿开展的“完善制度、深化废旧物资管理”项目,被评为江西省国资纪委效能监察优秀项目。
2.3抓难点,降低风险、规范运作。
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开展了 “完善点工使用与工资结算管理”和“完善制度 深化点工使用管理”两个效能监察项目。建立健全了点工使用管理制度,成立了点工使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管理责任部门和管理职责,理顺了点工申报、审批、用工管理、结算程序;配合实施了党员、干部义务劳动和工余奉献,义务劳动和工余奉献制度化,节约了点工费用,营造了奉献氛围。
3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监察合力
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一是既要唱好主角,又不能越俎代庖、代替职能业务部门去完成日常检查工作,不能把正常履行职能的工作当成效能监察工作;二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改进意见和建议并监督落实,以堵塞漏洞,而不是直接参与管理和纠正,那样就“越位”了。我们的做法是:纪委监察室负责选题立项、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项目需要哪个职能部门主办或配合,就请哪个部门主办或派人参加;检查发现的问题涉及到哪个专业,就由哪个专业部门负责处理和解决;决不包办和代替专业部门的管理工作。如:在2010年 “完善比质比价招标管理”效能监察项目实施中,通过内部审核、效能监察、专项检查等多种监督形式,在工程管理、物资采购以及废旧物资处理工作中进一步了规范管理,强化了制度执行力,促进了公平公正阳光操作。
总而言之,效能监察在企业大有工作可做。通过多年的效能监察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效能监察工作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规范的程序,就没有扎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就没有工作的方向和动力;没有方案的优化和创新,就没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关键是形成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渗透力,使其触角延伸到生产经营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关键词:效能监察 运行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a)-0000-00
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它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各级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能力、运行状况及产生的作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的监督检查,以确保企业内部政令畅通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重要手段。
1运行机制要配套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际的规范化、制度化的效能监察运行机制,才能解决效能监察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这是力求效能监察取得实效的关键。
1.1建立领导机制,实施目标管理
效能监察工作政策性强、范围广、难度大,必须有领导的重视、支持与指导,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重点抓的领导机制。多年来,永平铜矿十分重视效能监察工作,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效能监察领导小组的组长,经初查分析拟定的课题都要上党政联系会讨论,并在每年年初,召开效能监察立项工作会,确定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布置工作,提出要求,明确目标和责任,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同时,每年矿党政还将确立的效能监察项目列入当年的《永平铜矿反腐倡廉工作任务安排》中,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矿党政领导认真听取效能监察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及时有针对性地作出具体指示,从而有效确保了效能监察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力求支持和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是搞好效能监察工作的前提。为了消除一些干部职工对效能监察工作的不理解以及错误的认识,扭转从不理解到欢迎支持效能监察工作,需要一个逐步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广泛宣传效能监察工作;经常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效能监察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在近几年的全矿中层干部和工段段长、书记培训班中,专门开设了效能监察专题课堂,由矿纪委书记或监察室主任亲自授课,提高了基层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对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赢得了支持与配合。此外,我们还采取效能监察成果发布会的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取得实效的效能监察项目进行公开发布,通过沟通和交流,使效能监察工作不断深入人心。如今,大家对效能监察工作已经不再是“敬而远之”;一些业务部门和单位还会主动上门和我们讨论效能监察的问题,变被动接受监督为主动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
1.3建立程序文件,实现规范管理机制
科学合理、运转有效的效能监察工作管理机制是推动效能监察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开展效能监察,制度建设是基础。效能监察工作的程序大体分为:选题立项,制定计划;分步实施,剖析问题;提出建议,改进管理;落实责任,严格奖惩。要形成以上工作格局,必须努力探索实践。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程序文件,近年来,我矿先后制定下发了《永平铜矿效能监察实施办法(试行)》、《永平铜矿效能监察优秀项目评分办法》,有了这些制度和规定,对怎样开展效能监察,如何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评估监察成果等,都有了规范和依据。
2找准切入点,认真抓落实
任何管理,都可分为决策阶段、执行阶段和执行结果反馈阶段。依据这个管理过程,效能监察的流程是:制定行为规范→监督落实→查漏洞堵漏洞→严格奖惩→又回到修订行为规范。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制定行为规范是基础,监督落实是关键,查堵漏洞、改进管理是目标,严格奖惩是手段。近年来,我们紧贴企业的中心工作开展选题立项,力求每年选好1-2个项目,拿出1-2个项目成果,完善1-2项规章制度,通过推行抓启动、抓重点、抓典型、抓剖析、抓整改、抓规范的“六抓”工作方法,不断建立全面工作的运行机制。
2.1抓热点,凝聚人心、稳定队伍。
我们始终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效能监察工作的立项依据。如:2007年开展的“加强集资建房管理过程监督” 效能监察,项目实施中,成立了由纪委监察室、工会和集资建房职工代表组成的集资建房民主监督小组,对建房管理、建材采购、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集资使用、房价确定、集资职工房户确定等方面进行了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监督,促进了集资建房严格有序管理,提高了建房工作透明度,节省了建房资金140余万元,维护了集资建房职工利益,解决了384户职工住房困难,起到了凝聚了人心的作用。
2.2抓重点,开源节流、完善管理。
近几年,我们从党风廉政建设和确保制度的执行出发,围绕废旧物资处理问题开展了“加强废旧物资管理”和“完善制度、深化废旧物资管理”效能监察项目。2005年,永平铜矿开展的“完善制度、深化废旧物资管理”项目,被评为江西省国资纪委效能监察优秀项目。
2.3抓难点,降低风险、规范运作。
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开展了 “完善点工使用与工资结算管理”和“完善制度 深化点工使用管理”两个效能监察项目。建立健全了点工使用管理制度,成立了点工使用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管理责任部门和管理职责,理顺了点工申报、审批、用工管理、结算程序;配合实施了党员、干部义务劳动和工余奉献,义务劳动和工余奉献制度化,节约了点工费用,营造了奉献氛围。
3加强协调配合 形成监察合力
在开展效能监察工作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一是既要唱好主角,又不能越俎代庖、代替职能业务部门去完成日常检查工作,不能把正常履行职能的工作当成效能监察工作;二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改进意见和建议并监督落实,以堵塞漏洞,而不是直接参与管理和纠正,那样就“越位”了。我们的做法是:纪委监察室负责选题立项、组织实施、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和查处违规违纪问题,项目需要哪个职能部门主办或配合,就请哪个部门主办或派人参加;检查发现的问题涉及到哪个专业,就由哪个专业部门负责处理和解决;决不包办和代替专业部门的管理工作。如:在2010年 “完善比质比价招标管理”效能监察项目实施中,通过内部审核、效能监察、专项检查等多种监督形式,在工程管理、物资采购以及废旧物资处理工作中进一步了规范管理,强化了制度执行力,促进了公平公正阳光操作。
总而言之,效能监察在企业大有工作可做。通过多年的效能监察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效能监察工作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规范的程序,就没有扎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就没有工作的方向和动力;没有方案的优化和创新,就没有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关键是形成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增强效能监察工作的渗透力,使其触角延伸到生产经营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