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像时代的来临,使我们的文化生存模式与文化运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中受冲击最大的也许要算文学。传统文学长期以来形成的从意识形态话语到大众审美文化中的中心地位和权威身份已被颠覆,整个文学界由此而普遍滋生强烈的挫败感和生存危机感。文学的未来将为它自己优越而深刻的本性所指引,通过深刻的内心体验开掘存在的诗意,在灵与肉的主体性升华中,重获救赎,直达彼岸。
[关键词]图象时代 图象 诗意文字 救赎
一、危机:诗意文字的放逐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电子传媒对大众闲暇时间的大规模入侵,文学艺术受到了重大冲击。电视以绝对的压倒优势排挤着文学阅读。
较之于电视声色并茂所制造的“全息幻觉”,文学使用的是单一刻板的书写文字。较之于电视轻松惬意而又普及广泛的娱乐性,文学阅读是有着相当局限性的较费力劳神的操作;较之于电视以直观的感性图象来唤起并满足观看者的欲望,由此产生强烈的快感,文学阅读所给予的感官愉悦总带有间接性,朦胧性。在一个充满着竞争,因而也必然潜伏着个人危机的社会境况中,难得享用闲暇的人们自然更倾向于选择让自己彻底放松,欲望直接得以满足的娱乐方式。于是,电视这一大众传媒以其所具有的优势,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击溃了历经数世纪而建立起来的印刷传媒帝国,并将文学趋向边缘,令诗意文字日显黯淡。
除了电视,其他诸如设计、广告等种种视像符号,在商品经济和现代复制技术的双重推动下,铺天盖地而来,充塞于每个角落。所有的产品都裹上了艺术符号眩眼的外装,所有的领域都被娱乐化了,而文化则成了“消费品”,甚至连文学本身也忙于屈身向图像献媚,希翼借助图像恢复往昔的尊荣。于是,摄影文学、电视散文登场了,“老照片”和各式插图本成为书店里引人注目的畅销品。有识之士惊呼——图象时代来临了。
当然, 我们不能说在电子技术出现之前人类社会没有图像文化,恰恰相反,人类的文化生存一直是与图像文化相伴随而演化而发展的。在人类的思维发展史上,图像式的思维也要早于抽象性的思维。人们一开始就是试图通过集体表象来共同把握他们所面对的世界的。人类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文化符码——比如说遍布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就都是图像性的。而且有证据表明,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过一段图像膜拜的历史。这段历史无疑构成了人类原始记忆的一部分,并且一直沉积于后世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因此,人类实际上一直没有放弃过通过图像来感受和理解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的努力。在中国古代,先秦的《山海经》大概从晋时起就有了图画本。这一切都说明人们将想象的世界空间化、将文字的世界图像化的努力从很早就开始了。
在《图像时代》中,艾尔雅维茨也做了阐述,他认为,在西方文明进程中,“图像”和“视觉中心主义”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希腊哲学时代以来,视觉在各种感觉中享有殊荣,往往被当作各种感知的典范,并因此作为其他种种感觉的衡量标准。然而,早期基督教的破坏偶像运动,则试图反击这一视觉和图像的优势地位。这一对立在现代的表现则是,一方面视频、控制论技术和电子复制技术,以史无前例的力量发展出了图像仿真和幻想之术的新形式;另一方面,又惧怕图像,对“图像的力量”甚至可能最终毁掉创造者和操作者深感忧虑。尽管存在这一悖论,历史发展仍不以人们的忧虑而放慢步伐或者改变方向。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市场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视觉和媒体文化必定要迅速升温。图像、视觉文化无处不在,它渗透于一切空间,蚕食着现实世界。历史已不可挽回地发生了“图像的转向”,正在进入“图像时代”。对此,不少学者深表担忧,“他们担心大众文化在其视觉方面……正在取代文化的少数精英最为熟悉、最为内行的方面,即阅读、冷静和理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曾经确保他们拥有文化与学术的权威,并处于文化与学术的中心地位。”
然而问题并不在于影像、图像和电子媒介的统治正把诗意文字驱逐向一个局促的孤岛并试图要淹没它。可以相信,人的存在的多样性、人对自我表现丰富性的追求,以及人与传统之间长期形成的难以割断的联系,似乎都要求诗意文字长久存在。关键在于图像时代向诗性文字提出了新的感性要求究竟能否推动诗性文字演变,通过文字的自我救赎来实现文学的回归。
二、救赎:重回大众的尝试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以“幻”为特征,由于它不具有物理形象的直观性与真切感,其“形象”仅仅是一种比喻,表情达意的模糊性,作用于感官的间接性,表现形态的虚幻性,似乎是其宿命的缺憾。但恰恰是这种缺憾,使它拥有了其它艺术无法比拟又无法替代的优势。正如培根所言:“诗是真实地由于不为物质法则所局限的想象而产生的,想象可以任意将自然界所分开的东西结合起来,把自然界所结合的东西分开”。就是说,正由于文学不具有物理形象的真切感和直接性,才不受物质规律的局限。一位学者曾正确地指出:“文学的内视审美总是给审美想象的可能性留下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同时,人类情感形态的流动、易变、模糊等特点,除音乐外,可能没有比文学与之更具同构性的了。由于音乐长于抒情短于表意叙事,又使文学双美兼备。图像固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情达意及叙事,但其直观、即时性特点,难免直露浅白,至少缺乏内省的深度和内视的从容,恰如俗语所谓的“看景不如听景”。而人类的情感世界,是人性的基本表征,其丰富性复杂性堪与大千世界相媲美,所以人称内宇宙。人性的质量,在相当程度上要取决于人情感的质量。应该说,审美情感是人类情感的升华和精粹:和谐、有序、道德化、理智化使其崇高而优美,文学又因表达的细膩,叙述的自由,多视角、多层面等特点,使其成为人类审美的最佳载体,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文学是人类审美情感的最大生产场和集散地。一部部带着诗意的文学作品,大而言之,影响了人类的价值取向,甚至人类发展的某些进程;小而言之,塑造甚至改写了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说,诗性文学是人类人性质量的最后保证,称之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实不为过。因此,只要还是人类社会,还有忧患意识的社会良知存在,就不可能完全放弃这一精神家园。
但众所周知,作为文学典型代表的诗歌语言,诗性文字,在产生之后就被打上了贵族化的印记。很大程度上,诗性文字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诗性语言和民间话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难以变易的等第差距,并且被不断有意识地扩大。与民间的远离,令诗性文字失却了丰富多彩的源泉,它将自己拘囿于知识的狭小圈子内,成为一种文字的游戏和知识的操练。文学语言为了获取诗意,不得不仰仗创作者绞尽脑汁的苦吟和辗转反侧的推敲。尽管在此路途上它也取得了自己的成功,乃至辉煌,开辟出一个个诗意的境界,但其代价是对滋养它的母体的背弃,对大地的背弃。在诗性文字日益精致化、理念化的同时,它遗落了大地的宽厚、粗犷和民间的纯朴、率真。贵族化的结果,便是导致诗性文字的生命力的弱化。
现在, 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与其他审美活动的本质区别所在了:所有的艺术样式——美术、音乐、戏剧,更不用说今天的图象文化了——都是诉诸视听感官的物性形象。它们都必须借助于审美者生理上的、感官上的直接愉悦性来达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审美收获。但文学就不同了,它实际上并不提供任何物质性的视听愉悦感受——它提供的只有通过想象建立起来的心理形象,我们可以将它叫做内视形象。我们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审视这些审美对象的。因此,文学为我们创造的是一个内视化的世界。这个世界看起来由语词符号组成,其实它只能由我们每一个读者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创造出来。它就像梦境,像幻觉,像我们内心深处的回忆与想象, 是一个无法外现为物质性的视听世界的所在。就此而言, 即使我们有心用某种艺术样式或某种生理性的感性满足来取代文学所提供的审美世界,它作为一个永远不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精神性的存在,又如何能被取代呢?
三、展望:诗意文字的雅俗共赏
图像时代的消费性狂潮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文学的空间和取代了文本言说的文化逻辑,但是文学永存的理由和它不可抗拒的未来,事实上依然牢牢掌握在它自己的手中——因为决定文学命运的终究是它固有的、特定的人文本性和人文价值。有个我们习焉不察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接近文学最基本的美学本性: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似乎永远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假如我们事先已经熟悉这部文学作品的话。事实上没有一部影视改编作品能真正呈现出优秀文学作品文字背后那些深刻的意味与涵义。我们观看到的总是不如文学经典已经让我们在想象中体验过的,这正是文学辉映下的影像的宿命。
另一方面,与文学的阅读所获得的内视美感相比,影像的观看使我们外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使我们消极被动地在感觉诱导的满足中,与审美对象建立起一种轻率的同时又并不牢固的现实联系。因此,观看虽然能更直接、更当下、也更轻易地获得感性的愉悦,但它也必然要付出深刻性、丰富性和恒久性的代价。电视画面一闪而过的瞬间流动特征迫使你迅速而感性地接收它的每一个画面,而无法深入体验对象的美感底蕴。长期这样被动的浅层次观看会使人形成一种惰性的信息接纳方式,从而丧失深度的审美感悟能力和内心生活的丰富性。相比较而言,文学活动中的内视审美却使我们在精神上拥有整个影像。阅读会逼迫我们自己去创造出、去建构起内视的对象,使心灵“观看”到的一切充分内化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从而使我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同时也更为深入地领悟文学意象的内涵和意义。因此,文学总是能使我们达到更为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
当然,这也正是文学世界与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之间的张力所在:人类从来就没有满足过只是在内视中体验生存的诗意,因此从通过文学想象把握住自己的生存诗意的那一刻起,人类也就开始了从原始的绘画到今天普遍的图像化和日常审美化这种历史性的、也是逻辑性的表达的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在图像时代的视觉狂欢中过度泛滥,使得通往精神求索的道路在视像片断光怪陆离的闪烁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文学与视觉文化之间的这种张力在今天的图像时代不仅已经变得愈加微妙,而且也已经变得愈加重要起来——它也许就是图像时代文学的希望之所在。
事实上,图像时代诗性文字在精神救赎价值上的缺失已经开始引起知识界广泛的关注,文学由于其高度思维性的语言建构,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类生存真相的不断追问,天然地具有理性认知的深度和精神升华的品格,被认为正好有利于对视觉文化一味的感性铺张形成有力的反拨。
参考文献
[1]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陳水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3][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4][德]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关键词]图象时代 图象 诗意文字 救赎
一、危机:诗意文字的放逐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电子传媒对大众闲暇时间的大规模入侵,文学艺术受到了重大冲击。电视以绝对的压倒优势排挤着文学阅读。
较之于电视声色并茂所制造的“全息幻觉”,文学使用的是单一刻板的书写文字。较之于电视轻松惬意而又普及广泛的娱乐性,文学阅读是有着相当局限性的较费力劳神的操作;较之于电视以直观的感性图象来唤起并满足观看者的欲望,由此产生强烈的快感,文学阅读所给予的感官愉悦总带有间接性,朦胧性。在一个充满着竞争,因而也必然潜伏着个人危机的社会境况中,难得享用闲暇的人们自然更倾向于选择让自己彻底放松,欲望直接得以满足的娱乐方式。于是,电视这一大众传媒以其所具有的优势,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击溃了历经数世纪而建立起来的印刷传媒帝国,并将文学趋向边缘,令诗意文字日显黯淡。
除了电视,其他诸如设计、广告等种种视像符号,在商品经济和现代复制技术的双重推动下,铺天盖地而来,充塞于每个角落。所有的产品都裹上了艺术符号眩眼的外装,所有的领域都被娱乐化了,而文化则成了“消费品”,甚至连文学本身也忙于屈身向图像献媚,希翼借助图像恢复往昔的尊荣。于是,摄影文学、电视散文登场了,“老照片”和各式插图本成为书店里引人注目的畅销品。有识之士惊呼——图象时代来临了。
当然, 我们不能说在电子技术出现之前人类社会没有图像文化,恰恰相反,人类的文化生存一直是与图像文化相伴随而演化而发展的。在人类的思维发展史上,图像式的思维也要早于抽象性的思维。人们一开始就是试图通过集体表象来共同把握他们所面对的世界的。人类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文化符码——比如说遍布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就都是图像性的。而且有证据表明,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有过一段图像膜拜的历史。这段历史无疑构成了人类原始记忆的一部分,并且一直沉积于后世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之中。因此,人类实际上一直没有放弃过通过图像来感受和理解我们所面对的世界的努力。在中国古代,先秦的《山海经》大概从晋时起就有了图画本。这一切都说明人们将想象的世界空间化、将文字的世界图像化的努力从很早就开始了。
在《图像时代》中,艾尔雅维茨也做了阐述,他认为,在西方文明进程中,“图像”和“视觉中心主义”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古希腊哲学时代以来,视觉在各种感觉中享有殊荣,往往被当作各种感知的典范,并因此作为其他种种感觉的衡量标准。然而,早期基督教的破坏偶像运动,则试图反击这一视觉和图像的优势地位。这一对立在现代的表现则是,一方面视频、控制论技术和电子复制技术,以史无前例的力量发展出了图像仿真和幻想之术的新形式;另一方面,又惧怕图像,对“图像的力量”甚至可能最终毁掉创造者和操作者深感忧虑。尽管存在这一悖论,历史发展仍不以人们的忧虑而放慢步伐或者改变方向。在现代高度发展的市场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视觉和媒体文化必定要迅速升温。图像、视觉文化无处不在,它渗透于一切空间,蚕食着现实世界。历史已不可挽回地发生了“图像的转向”,正在进入“图像时代”。对此,不少学者深表担忧,“他们担心大众文化在其视觉方面……正在取代文化的少数精英最为熟悉、最为内行的方面,即阅读、冷静和理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曾经确保他们拥有文化与学术的权威,并处于文化与学术的中心地位。”
然而问题并不在于影像、图像和电子媒介的统治正把诗意文字驱逐向一个局促的孤岛并试图要淹没它。可以相信,人的存在的多样性、人对自我表现丰富性的追求,以及人与传统之间长期形成的难以割断的联系,似乎都要求诗意文字长久存在。关键在于图像时代向诗性文字提出了新的感性要求究竟能否推动诗性文字演变,通过文字的自我救赎来实现文学的回归。
二、救赎:重回大众的尝试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以“幻”为特征,由于它不具有物理形象的直观性与真切感,其“形象”仅仅是一种比喻,表情达意的模糊性,作用于感官的间接性,表现形态的虚幻性,似乎是其宿命的缺憾。但恰恰是这种缺憾,使它拥有了其它艺术无法比拟又无法替代的优势。正如培根所言:“诗是真实地由于不为物质法则所局限的想象而产生的,想象可以任意将自然界所分开的东西结合起来,把自然界所结合的东西分开”。就是说,正由于文学不具有物理形象的真切感和直接性,才不受物质规律的局限。一位学者曾正确地指出:“文学的内视审美总是给审美想象的可能性留下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同时,人类情感形态的流动、易变、模糊等特点,除音乐外,可能没有比文学与之更具同构性的了。由于音乐长于抒情短于表意叙事,又使文学双美兼备。图像固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情达意及叙事,但其直观、即时性特点,难免直露浅白,至少缺乏内省的深度和内视的从容,恰如俗语所谓的“看景不如听景”。而人类的情感世界,是人性的基本表征,其丰富性复杂性堪与大千世界相媲美,所以人称内宇宙。人性的质量,在相当程度上要取决于人情感的质量。应该说,审美情感是人类情感的升华和精粹:和谐、有序、道德化、理智化使其崇高而优美,文学又因表达的细膩,叙述的自由,多视角、多层面等特点,使其成为人类审美的最佳载体,所以从这个意义讲,文学是人类审美情感的最大生产场和集散地。一部部带着诗意的文学作品,大而言之,影响了人类的价值取向,甚至人类发展的某些进程;小而言之,塑造甚至改写了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说,诗性文学是人类人性质量的最后保证,称之为“人类的精神家园”实不为过。因此,只要还是人类社会,还有忧患意识的社会良知存在,就不可能完全放弃这一精神家园。
但众所周知,作为文学典型代表的诗歌语言,诗性文字,在产生之后就被打上了贵族化的印记。很大程度上,诗性文字成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诗性语言和民间话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难以变易的等第差距,并且被不断有意识地扩大。与民间的远离,令诗性文字失却了丰富多彩的源泉,它将自己拘囿于知识的狭小圈子内,成为一种文字的游戏和知识的操练。文学语言为了获取诗意,不得不仰仗创作者绞尽脑汁的苦吟和辗转反侧的推敲。尽管在此路途上它也取得了自己的成功,乃至辉煌,开辟出一个个诗意的境界,但其代价是对滋养它的母体的背弃,对大地的背弃。在诗性文字日益精致化、理念化的同时,它遗落了大地的宽厚、粗犷和民间的纯朴、率真。贵族化的结果,便是导致诗性文字的生命力的弱化。
现在, 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与其他审美活动的本质区别所在了:所有的艺术样式——美术、音乐、戏剧,更不用说今天的图象文化了——都是诉诸视听感官的物性形象。它们都必须借助于审美者生理上的、感官上的直接愉悦性来达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审美收获。但文学就不同了,它实际上并不提供任何物质性的视听愉悦感受——它提供的只有通过想象建立起来的心理形象,我们可以将它叫做内视形象。我们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来审视这些审美对象的。因此,文学为我们创造的是一个内视化的世界。这个世界看起来由语词符号组成,其实它只能由我们每一个读者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创造出来。它就像梦境,像幻觉,像我们内心深处的回忆与想象, 是一个无法外现为物质性的视听世界的所在。就此而言, 即使我们有心用某种艺术样式或某种生理性的感性满足来取代文学所提供的审美世界,它作为一个永远不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精神性的存在,又如何能被取代呢?
三、展望:诗意文字的雅俗共赏
图像时代的消费性狂潮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文学的空间和取代了文本言说的文化逻辑,但是文学永存的理由和它不可抗拒的未来,事实上依然牢牢掌握在它自己的手中——因为决定文学命运的终究是它固有的、特定的人文本性和人文价值。有个我们习焉不察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接近文学最基本的美学本性: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似乎永远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假如我们事先已经熟悉这部文学作品的话。事实上没有一部影视改编作品能真正呈现出优秀文学作品文字背后那些深刻的意味与涵义。我们观看到的总是不如文学经典已经让我们在想象中体验过的,这正是文学辉映下的影像的宿命。
另一方面,与文学的阅读所获得的内视美感相比,影像的观看使我们外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使我们消极被动地在感觉诱导的满足中,与审美对象建立起一种轻率的同时又并不牢固的现实联系。因此,观看虽然能更直接、更当下、也更轻易地获得感性的愉悦,但它也必然要付出深刻性、丰富性和恒久性的代价。电视画面一闪而过的瞬间流动特征迫使你迅速而感性地接收它的每一个画面,而无法深入体验对象的美感底蕴。长期这样被动的浅层次观看会使人形成一种惰性的信息接纳方式,从而丧失深度的审美感悟能力和内心生活的丰富性。相比较而言,文学活动中的内视审美却使我们在精神上拥有整个影像。阅读会逼迫我们自己去创造出、去建构起内视的对象,使心灵“观看”到的一切充分内化于我们的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从而使我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同时也更为深入地领悟文学意象的内涵和意义。因此,文学总是能使我们达到更为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
当然,这也正是文学世界与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之间的张力所在:人类从来就没有满足过只是在内视中体验生存的诗意,因此从通过文学想象把握住自己的生存诗意的那一刻起,人类也就开始了从原始的绘画到今天普遍的图像化和日常审美化这种历史性的、也是逻辑性的表达的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在图像时代的视觉狂欢中过度泛滥,使得通往精神求索的道路在视像片断光怪陆离的闪烁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文学与视觉文化之间的这种张力在今天的图像时代不仅已经变得愈加微妙,而且也已经变得愈加重要起来——它也许就是图像时代文学的希望之所在。
事实上,图像时代诗性文字在精神救赎价值上的缺失已经开始引起知识界广泛的关注,文学由于其高度思维性的语言建构,深刻的内心体验,和对人类生存真相的不断追问,天然地具有理性认知的深度和精神升华的品格,被认为正好有利于对视觉文化一味的感性铺张形成有力的反拨。
参考文献
[1]马大康.诗性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陳水国,马海良编.本雅明文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3][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4][德]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