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特殊性,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体育素养培养,都尤为关键。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心理教育的渗透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有效开展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给学生带来积极体验、愉悦情感等,使其心情放松,以更好的心态、状态迎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至此,在实践教学中,为了将学科价值充分地展现出来,教师也应侧重于心理教育的渗透,以此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其后续的成长、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在现阶段,以此为话题加以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与实施必要性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分析。
之所以重视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出发点在于实施这一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具体作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性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体育教学与学生参与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一系列较难把控的事件。诸如部分体质较差的学生不愿意参与,比如学生之间有可能产生的冲突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问题就很难疏导。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确保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2)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必要性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希望借助于心理教育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使其在后续得到更好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伴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其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心理教育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育目标的达成,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到了家庭所带来的影响,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团结意识缺乏、心理素质较差、怕吃苦等心理,其实这些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至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进一步地深化自身的认知,意识到心理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在帮助学生获取体育知識、运动技能的同时,也推动其心理发展,将学科效用发挥到最大。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1)渗透心理教育,推动学生发展
首先,从身边小事做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非常漫长的,可能刚开始的点滴对于教育本身并没有明显的突破,但正是由于这些点滴的积累,才对后续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用心教育。身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从内而外的接受学生、尊重学生,应和学生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逐渐敞开心扉,接受教师的心理教育。
(2)体育老师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及启明灯,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较高的师德修养,才能言传身教。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具备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自己,拥有稳定的情绪,待人和善,不偏不倚,理解并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将个人的思想情绪带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公平、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教育特点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课堂的进行。课堂开课前可以与学生谈论一些与教授课程相关的话题,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篮球运动时,可以在课前跟学生讨论一下NBA等一系列话题,并可以通过演示基本的动作和讲解要点,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4)营造和谐、友善、健康的体育教学环境
小学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构建,让学生远离不健康的环境。故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应与学生缔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由于小学体育课堂以教师为主导,课堂发展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需要学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好感。教师应闲暇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掌握学生的兴趣范围。进而找到师生之间的共同话题,拉近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
其次,教师应注重教学场地的布置。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内容所吸引。教师在布置教学场地时应确保场地的规整大方。例如在进行仰卧起坐锻炼时,整齐摆放垫子,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5)丰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储备
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极强的引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注视之下。教师应注重个人行为,做好正确示范。同时丰富自身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教学。注重稳定学生情绪,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友善和谐的对待学生。设置公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处于公平、轻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之中。此外,教师应时刻保持积极端正的心理状态,确保自身心理健康。若教师自身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则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应明确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紧密关联。两者并非独立发展,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唯有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优选教学内容,才能实现心理教育的渗透。让体育教学发挥其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育其坚毅的性格品质,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体育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有效开展不仅能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给学生带来积极体验、愉悦情感等,使其心情放松,以更好的心态、状态迎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至此,在实践教学中,为了将学科价值充分地展现出来,教师也应侧重于心理教育的渗透,以此来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其后续的成长、发展打下基础。由此可见,在现阶段,以此为话题加以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与实施必要性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作用分析。
之所以重视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出发点在于实施这一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具体作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性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同时也能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及时引导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体育教学与学生参与过程中,自然会出现一系列较难把控的事件。诸如部分体质较差的学生不愿意参与,比如学生之间有可能产生的冲突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问题就很难疏导。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确保学生全身心的参与体育教学活动。
(2)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必要性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希望借助于心理教育来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使其在后续得到更好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伴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其提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心理教育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育目标的达成,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在现阶段,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到了家庭所带来的影响,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团结意识缺乏、心理素质较差、怕吃苦等心理,其实这些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至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进一步地深化自身的认知,意识到心理教育渗透的必要性,在帮助学生获取体育知識、运动技能的同时,也推动其心理发展,将学科效用发挥到最大。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1)渗透心理教育,推动学生发展
首先,从身边小事做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非常漫长的,可能刚开始的点滴对于教育本身并没有明显的突破,但正是由于这些点滴的积累,才对后续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次,用心教育。身为一名体育教师,一定要从内而外的接受学生、尊重学生,应和学生构建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其逐渐敞开心扉,接受教师的心理教育。
(2)体育老师要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及启明灯,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较高的师德修养,才能言传身教。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具备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且能够按照规范要求自己,拥有稳定的情绪,待人和善,不偏不倚,理解并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将个人的思想情绪带入到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公平、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心理教育特点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推动课堂的进行。课堂开课前可以与学生谈论一些与教授课程相关的话题,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篮球运动时,可以在课前跟学生讨论一下NBA等一系列话题,并可以通过演示基本的动作和讲解要点,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4)营造和谐、友善、健康的体育教学环境
小学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构建,让学生远离不健康的环境。故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应与学生缔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由于小学体育课堂以教师为主导,课堂发展由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教学。需要学生对教师产生强烈的好感。教师应闲暇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掌握学生的兴趣范围。进而找到师生之间的共同话题,拉近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
其次,教师应注重教学场地的布置。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内容所吸引。教师在布置教学场地时应确保场地的规整大方。例如在进行仰卧起坐锻炼时,整齐摆放垫子,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5)丰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储备
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极强的引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的注视之下。教师应注重个人行为,做好正确示范。同时丰富自身心理健康知识储备,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教学。注重稳定学生情绪,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友善和谐的对待学生。设置公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处于公平、轻松、自由、和谐的环境氛围之中。此外,教师应时刻保持积极端正的心理状态,确保自身心理健康。若教师自身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则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师应明确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的紧密关联。两者并非独立发展,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唯有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优选教学内容,才能实现心理教育的渗透。让体育教学发挥其教育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育其坚毅的性格品质,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李俊秀.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亚太教育,2016(22):25.
[2]周亚阳.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6(2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