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涵养育人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dp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传统为基础,提出德育过程就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幸福生活。现代德育的困境在于与生活疏离。走出困境的出路是向生活回归。由此提出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从德育走向生活和从生活走向德育。
  关键词:困境  生活疏离  回归生活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那种永远为自身而不为它物的目的是最完满的、绝对最终的目的,是最高的善。①”而人的善就是合于德性而生成的现实活动。善的生活构成人类的幸福;德性是内在于生活并走向好(善)生活的途径,德性的完满本身即是好生活的重要部分;德性是一种获得性品质,它的养成离不开生活。
  由此我们提出,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人的完满的德性;德育过程是引导个人合于德性的现实生活展开的过程;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好生活,是生活的幸福。
  一、当前德育的困境----与生活疏离
  (1)生活对德育的疏离
  现代社会强调个人利益,越来越多地赋予个人以独立和自由,非个人的标准已不再成为个人认可并乐于接受的生活基本准则。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个人不再刻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德性传统无法为继。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赋予选择道德与选择何种道德的自由,共性的追求不再成为德育的庇护,个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接受德育影响。这既是一种进步同时又不可避免地消解了德育的力量。
  物质主义与工具理性的高扬造成了德性在生活中的失落,大大削减了德育在生活中的地位,削减了德育之于生活的吸引力。个性的高扬与其性的失落则意味着尽管德性已越来越远离生活,恨铁不成钢的德育又无可奈何,它必须尊重个人的自由,这样的结果是生活越来越疏离德育。
  (2)德育对生活的疏离
  在生活逐渐疏离德育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样就加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間的距离。
  学校德育过分地强调外在功能,德育活动本身过多地着上了功利色彩。受外在功利制约,德育活动便不能按其当下应有的内在方式深入,从而不能使活动过程本身有效地充盈与愉悦。德育更多地进行的是与个人真实生活并无关联的活动,德育影响会自然地受到个人当下生活的拒斥从而使德育在个人生活中趋于失落。
  学校德育并没有表现出对个人整体生活与内含于整体生活之整体德性的关注,过分地强调角色道德。个人遵循规则的行为是一种“创制”而非个体的道德“实践”。这样就加剧了个人整体生活与角色行为的分离,大大削减了道德的内涵,淡化了德性的内在精神,最终意味着德育对个人整体生活的软弱无力。
  困境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德育必须面对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与个性滥觞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外在困境;必须面对远离生活而自身乏力的事实,此构成德育的内在困境。如果德育不能在解决以上问题中找到突破,德育将不可能走出失落。
  困境的焦点在于德育与生活的疏离。学校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回归生活。
  二、走出困境----德育向生活回归
  (1)回归生活----德育外在困境的突破
  现代社会容许且尊重个人对物质的追求。问题在于盲目与过份。在四处高举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德育提倡个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要注重精神追求,在实际中此两手抓便很难避免一手硬一手软的结局,德育流于空泛。要从根本上突破物质主义的樊篱,惟有指向物质之上的更高目的----生活的幸福,好生活。物质在走向个人生活幸福的过程中只是外在的基础与手段。德性作为手段与目的内在地统一于生活之中。所以,德育应该的指向乃是个人的幸福生活,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
  强调个性的发展是时代的潮流。强调个性意味着尊重个人的选择自由。个人决定自己的生活。个人可以选择高尚无私的生活,也可以选择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平庸自私的生活。不管是高尚还是平庸,都是你自己的生活,你必须对你自己的生活负责,德育引导你去选择而决非强迫你去选择----强迫之下实际上不存在选择。德育必须先尊重真实的个人生活,在此基础上逐渐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拓宽更广地践行个人生活意义的途径,从而更多地践行人类生活的共性,逐步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
  (2)回归生活----德育内在困境的突破
  内在困境的关键在于德育偏离了其本意的目的。强调德育的外在功能未尝不可,问题在于,如果其内在功能都未能很好的实现,那么它怎么可能充分地实现其外在功能?个人的生活本并非为了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相反,成就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现代社会强调角色行为与道德行为的正当与合理,并不强调把完整的个人投入于角色之中,使得道德规范与个人德性分离。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当个人倾其身心入于角色行为中,此行为即是个人的生活行为,个人生活由此而统一起来。
  三、回归生活的德育途径
  (1)从德育走向生活----德育途径之一
  要实现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德育要先改变自己疏离生活的形象,主动关怀生活,建立与个人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拓宽德育影响与个人之间的对话语境,赢得生活的尊重,有效地渗透个人整体生活,改善自身对生活的软弱乏力。德育过程时刻指向当下的个人生活,引导个人生活的展开与充盈,积极影响个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使德育过程自身充实饱满、为快乐所充溢的过程。
  我们认为,德育走向生活的关键是还原德育的外在目的,实现德育的内在目的,促进德育过程的生活化。
  (2)从生活走向德育----德育途径之二
  德育把个人带入人的真实生活中,激励个人去交往、创造、劳动,激励个人去生活、去经历、去体验,拓宽个人的生活视野和整个生活世界的内涵,激励个人不断去追求好的生活,在对好生活的追求中获得生活的完满,提升个人的生活境界,与此同时也获得内含于个人好生活的德性的完满。人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德育引导人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
  个人是个人生活的主体,德育在此过程中必须尊重个人的选择,让个人感受到自由----他可以自由地选择,凭着他的现实的德性----而不以祈使性的规范语句去试图控制、约束人的选择行为。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和落实,对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并且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将情境教学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本文对情境教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小学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的发展。而针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体育不仅仅是因比赛分出胜负,而是在体育运动中懂得什么是拼搏、坚持、永不言弃的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一、小学教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目前,在小学教学中,一般每周开设三
期刊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讲的是有一年美国发生了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为:  (1)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的受教育儿童中,其中一群特殊的儿童,这些儿童因为先天条件的原因,后天事物的影响,从而导致智力和普通的儿童有所不同。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儿童,我们也依旧要接纳他们成为受教育的一员,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去帮助他们接受知识,了解世界。在读这些儿童的培养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要培养这些儿童的表达能力。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训练,从而培养智障儿童的表达能力,这是需要教师认真去思考和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着,尤其是学优生的心理更是值得我们去关注。他们戴着“光环”,可那隐藏在光环下的阴影却形成着……本文先分析学优生存在的虚荣、好胜、失落等心理,探讨其心理形成主客观原因,并提出相关心理辅导意见。  关键词:小学学优生心理分析 心理辅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观念的冲击下,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在小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小学生的心理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后,问题意识对数学教学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会有方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鼓励质疑  《义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分散,如果想要让课堂有序有效的进行,必须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我们需要秉持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努力的“活”化课堂,制定灵活的教学目标和营造有趣的教学氛围,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教学做思”合一,以此促进学生们快乐学习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做思教育改革   小学课堂由于孩子的注意力较為不集中和理解能力有限等原因,难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因此将
期刊
一、案例背景:  担任班主任的第六个年头,我又新接了一个五年级的班,班上有个叫张玮的学生是第一个引起我关注并让我深感棘手的“捣蛋分子”,以下就是他送给我的“见面礼”:  (1)上课时翘起“二郎腿”摆出一副“纨绔子弟”目空一切的架势,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和老师“一言不和”便毫无顾忌地扰乱课堂。  (2)根本不把我这位新班主任放在眼里,遇到我就当没看见,甚至还要免费赠送我一个白眼。  (3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高段数学创设和谐课堂教学氛围即:和学生交往时要突出民主,平等的交往方式。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前气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带进课堂,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分享学生的成功,把自信留给学生,营造喜悦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民主和平等和谐快乐 融洽的關系 分享成功  和谐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营造的一种民主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熟练掌握更多的学习技能,慢慢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进而达成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目标。学生切实感知到学习的最大乐趣,有利于数学教学工作顺势走向更大的成功,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尝试着理解他们、尊重他们,通过教学方案的设计及教学内容的补充,真正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