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课”那得清如许 为有“有效拓展”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wa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篇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文本形成或风格相似、或主题相关的类群文本体系。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常常引入其他文本以进行对比参照,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常常为拓展而拓展,胸中无“度”,结果适得其反。
  一、以文本为原点,拓展要考量适度
  1.凸显文本本位,拓展应适量
  万事须有度,阅读教学中拓展材料必须依据文本特质和教学目标展开,贪多求全而将文本和目标抛之脑后的拓展,最终都会落入囫囵吞枣的形式主义泥沼之中。
  例如,在教学《恐龙》一课时,教师无视文本结构的匠心安排,无视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而出示了大量不同类型的恐龙图片与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在收集的资料中各抒己见,整个环节大约耗费了半节课。
  整节课教学完毕,留下的除了空洞的零碎知识外,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多少训练?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了多大提升?不言自明。这样的教学已经将本来姓“语”的阅读改名姓“科”。
  2.依据学生诉求,拓展要适时
  资料拓展是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其效益在于通过文本补白引发学生对教材文本的再度体验。因此,教师要在充分考量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创设时机及时出手。从课堂环节来看,教师可在教学之初,通过拓展进行背景知识的铺垫;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拓展突破教学难点;可以在教学尾声提升文本主题,从而使得资料的引入作用凸显在关键时、核心处。
  例如,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当学生对蔺相如与廉颇各自的个性形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适时补充了人教版教材中《将相和》一文,让学生在“完璧归赵”“渑池击缶”两个故事的印证下感受人物精神,并对教材文本进行了有益的逻辑补充,获得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益。
  二、以文本为据点,拓展有聚合黏度
  1.拓展内容要“标本兼治”
  这里的“标”是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这是语文教学理念的纲领性文件,语文教学中任何教学理念、教学策略都必须以其作为衡量的准绳;这里的“本”是指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感悟内容、提升能力的载体。阅读教学中的拓展务必要以课标为纲、以文本为本,在超越文本的基础上又回照文本,这样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一位教师在教《轮椅上的霍金》时,学生思维非常活跃,教师的准备也非常充分。当学生谈及“宇宙大爆炸”相关知识时,教师随机“拍马迎上”,与学生高谈阔论。
  面对如此拓展,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拓展还属于语文教学的范畴吗?还是本篇文本的教学内容吗?学生的诉求应该满足,但是否需要教师毫无选择呢?缺失了“标本”,即便再好的材料也应该断然舍弃。
  2.拓展内容要“内外兼修”
  内外兼修要求文本拓展不仅需要通过外来材料反哺教材文本,也需要依据教材文本中的内容意蕴主动寻求外来资料的印证。如此有效整合,学生才能学得彻底。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中的“岸边杨柳依依”时,教师特意提出古人以“柳”取义为“留”的典故,告诉学生柳叶代表愁肠、愁眉,旨在通过“杨柳依依”的谐音表达李白对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
  这样的拓展不仅让学生准确理解了词义,洞察了文本的情思,也使学生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达到了内外兼修。
  三、以文本为基点,拓展要讲究深度
  1.舍远求近,在横向中辨析
  文本拓展资源的收集切勿舍近求远。教师可以率先考虑教材中文本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非常熟悉,就节省了感知拓展材料的时间,并能在两项文本内容的比照辨析中实现对文本的深入品味和解读。
  例如,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教师及时补充了同册教材练习2中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通过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夏日绝句》一诗中流露出的对南宋王朝无能的痛恨与《如梦令》中的饮酒嬉戏的少女形象进行对比,从而在两种不同风格的体悟中分别走向了各篇文本的内核。
  这样迁移性的拓展串联,借助教材体系下的现有资源实现对教学文本的深刻体悟,可谓事半功倍。
  2.舍同求异,在纵向中开掘
  很多情况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文本拓展都是对文本内容同一层面的补充,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解读文本没有太大帮助。因此,教师在遴选材料时应对所选择的素材进行深入考量,以便以补充拓展的材料为阶梯引发学生在另一维度层面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向文本的纵深处漫溯。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学生对牛郎织女被分离在鹊桥两岸,只有每年的七月初七才能相会一次,提出了质疑:这样的生活还有家的样子吗?教师及时拓展补充了秦观的词作《鹊桥仙》中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为学生深入感知文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奠定了情感认知的基础。
  文本拓展只有以教学本质为起点,精选拓展内容,准确把握时机,将拓展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体系中,才能将阅读教学引入佳境,拓展出一片广阔的教学天地。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课堂上,我们却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小组交流轰轰烈烈,全班交流则静默一片……是孩子们交流的欲望被遏制了?是他们课前的预习、先前的讨论不够充分?还是我们追求的自主学习无形之中已经让我们对孩子放任自流了?怎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让自主学习更给力,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呢?  一、有效引领,唤醒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  预习作为课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一直认为,指导写作是一个艰难的教学过程;批改作文,是一项浩大的修改工程。最令人头疼的是在批改作文时遭遇习作千篇一律的境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文章千人一面之态,如荒原野草又逢春,迅速蔓延。造成学生作文雷同的根本原因就是范文。我曾禁止学生模仿范文,可总是屡禁不止。  这一现象让我深思:学生的习作为何总受范文的左右?虽然明令禁止,为何总不奏效?看来,一味禁止是行不通的,况且苏教版语文
一、“温热有隙效应”,机智地对待建构式生态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案例一:记得一位学生在一篇《我的梦想是……》命题作文中写道:爸爸出差去外地了,他临走时对我说,儿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个科学家。妈妈却对我说,你要当个警察,这样谁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更不想当警察。我的理想是变成神奇无比的腰带,永远拴在妈妈的腰上。因为妈妈很孤单,很胆小,所以我想永远陪着她……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现下教师所追求的
设计理念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本文想象极为丰富,语言极为优美,带领我们访问“山里的朋友”,讓我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教学本文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这些独特的感受。让我们带
长久以来,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上,有不少老师觉得很无奈。他们付出了汗水,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却得不到提高。这份无奈难道无法消解吗?为了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习作水平,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坚持“三步走”的作文批改法,即:学生互批—教师赏批—学生自批。这种作文批改法就像三部和奏曲,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习作的有效性。  一、前奏曲——学生互相批改,以悟写作之道  学生的作文水平往往
设计小学语文作业,须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揣测编者的出发点,抓住小学生喜新厌旧的作业心理,重视作业选择的层次性、启发性、趣味性、针对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出发点,在作业内容上也遵循“确保基础,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加强特长”的设计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以“少而精”为准则,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作业训练的效果。  一、作业设计有趣味,有吸引力  兴趣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五册开始,每册安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对这个教学内容,笔者甚感困惑——综合性学习能否与课文课后作业等同,学生已经形成了课后作业只要阅读课文就可独立完成的思维定式,因此,综合性学习这项内容能否像布置课后作业那样,让学生直接当成课外作业回家完成,第二天在班上交流一下而已。长期如此,学生肯定会对综合性学习失去兴趣,综合性学习的功能完全丧失。如何让全体学生能真正自觉地、不折不扣地完成学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断探究,才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汲取新鲜知识,增长才干,使学生的基本素养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质疑探究。  一、预设文本情境,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的过程,只有在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后,预期的学习效果才会达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我尝试、发现、探究、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作业面批语言也是教师与学生直接对话、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积极认真作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面批语言来维持。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善于分析,敏锐地捕捉学生作业中的各种信息,对学生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因此,教师除了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外,也要精心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体验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都认为:词语,只有理解了,才能用。这句话没错,如果连词语的意思都不理解,何谈运用。可是,理解了,学生一定会用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教师还没有教如何用。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课堂充斥了“理解”,但对如何“运用”却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地在课末做一下点缀,甚至根本没有。而在课后的各种检测题中,要求学生运用的题目却屡见不鲜。这样的教学,怎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