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世纪60年代施瓦布提出了实践性课程理论,尖锐地指出了课程领域对于理论知识单一地运用和过分地信任,无论是实践性课程的目标还是实践性课程的研究方法以及主体,笔者认为都渗透着对课程领域普适性原则的批判。本文从对折中艺术的理解出发,深入探究实践性课程模式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最后表明课程改革需要人文关怀。
【关键词】:折中的艺术;课程改革;多样性
一.概述
20世纪50、60年代,以施瓦布为代表的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诞生,对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我国当今的课程改革仍然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施瓦布认为:由于对理论习惯的、不加思考的、错误的依赖,课程领域已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依照现在的方法和原理已不能持续它的研究,也难以对教育的进展作出重大贡献。因此,施瓦布具体提出了实践性课程观的三种操作模式即实践、准实践以及折中的方式。同时,他创造性的提出了集体审议的课程探究方式,将教师、学生、校长以及社区代表等与课程相关的人纳入课程探究的实践中,笔者认为,这对于推动教育民主,教育公平具有重大意义。
二.折中的艺术
1.the Arts of Eclectic的理解
“Eclectic”一词有三个意思,作名词时有“折衷派的人;折衷主义者”的意思;作形容词时有“折衷的;选择的;折衷学派的;不拘一格的”的意思。“the Arts of Eclectic”是外来词汇,笔者将其翻译为中庸的艺术。中庸是古代中国非常推崇的人生思想,中庸是人生的大道,基本包含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第三层意义: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笔者认为用中庸的思想来解释the Arts of Eclectic十分吻合。
无论是折中的艺术还是中庸的艺术,笔者认为,大抵有三个关键点:即多样性,包容性和选择性。
2.折中的艺术对于中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1)关于课程理论多样性的选择。折中的艺术启示我们,在为课程选择指导理论时切不可轻用“一家之言”,选择多种理论,先对同一或类似的研究课题但却有着不同术语的理论进行比较,识别出被考察的理论中拥有的共同要素,并表征每一理论术语中的不同要素,进而识别出每一理论中的偏见。然后把研究课题上相关但理论体系不同且竞争的理论加以比较,比如学习理论、文化理论和社会理论中存在共同的研究课题。最终选取合适的理论中的最佳要素,为课程改革挑选最恰当的指导理论。
(2)参与课程改革人员的多样性。参与课程改革的人应该包括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以及一线教师。[1]施瓦布认为,“由校长、教师、社区代表、学生、教材专家等组成的以学校为单位的课程小组通过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对问题一致性的理解,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策略。[2]”从这句话中笔者提炼出三个对于我国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信息。
首先,参与人员包括校长、教师、社区代表、学生、教材专家等组成的课程小组。笔者认为校长对于课程改革的责任就在于积极搜集课程资源,联系参与课程改革的人员,组织课程课程改革具体商议的时间地点,起到统筹改革会议的作用;我们要求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见并意味着把发言权绝对交给学生,应该是观察学生对于每门学科的反映,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承担这部分内容的重担顺其自然就落在了教师的身上,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尽可能保证他们的发言权,考虑教师所提议的各个方面。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想用另一个群体来取代施瓦布提出的“社区代表”,即家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家长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日渐突出。所以,笔者建议,让家长参与课程改革,一方面听取他们的心声,更重要的是在参与的过程中聆听真教育,了解学生的这需要,拉近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距离,一起促进课程改革,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拓展一下空间。
其次,在具体实践情境中获得对问题的理解。“实践”是一个受人青睐的词语,适用范围涉猎各个学科,其本身作为一个万能答案似乎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建议性的问题中。笔者认为,所谓实践性就是在具体情境中摸索情况发现问题。我们似乎一直提倡做事要有目的性,没有目的的实践都是浪费时间,可是筆者认为目的性太强不见得就是一种优势,主要指在教育领域,教师培训就是很好的实例。结合笔者学校最近举行的门头沟教师培训情况,教师培训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理想中教师培训应该是教师积极参与的,然而我们很遗憾的看到,很多教师十分抗拒这样的培训,逃课逃作业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不禁让人反思,教育培训的问题出现在哪了?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反其道而行之,深入某学校的课堂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反馈问题,让教师切实领会到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促使教师自发的反思自己,由衷的寻求建议。
最后,对于课程问题的讨论在“求同”的基点上,更要注重“存异”。在课程领域,提出一个问题意味着考虑的方面又拓宽了一点,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正向功能又明显一点,同时也意味着解决方案又困难一些。我们是人口大国,想要寻求大家一致的解决方案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绝不因弱化提出异议的能力,有些建议也许不能采纳,也许没有方案可以解答,但是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会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或者在磨合中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三.课程领域的人文关怀
中国的课程改革必然涉及一个核心,就是人文关怀。一切课程改革需要人文关怀,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关怀。何为教育关怀?笔者认为就是教育上的一种大爱,也是教育中的一种小爱。说其大可以大到促使高考改革又出新举措,英语这门学科将不会出现在高考日里,取其会考成绩的最高分记录高考成绩,不论利弊,笔者以为这就是一种进步。教育关注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心声,换一种相对轻松地方式督促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毕竟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弱化对英语的学习等于放弃走出去的机会。说其小可以小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一个拥抱。有心理实验证明,身体的距离可以影响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当一位教师尝试给学生一个拥抱时,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情绪的安抚都有极大的帮助。教育关怀必然涉及对人性的尊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注每位学生的天性,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试想一位和蔼可亲,愿与學生做朋友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共同熔铸一个充满关怀的教育环境是时代之声。
注释:
[1]陈晓蕾.施瓦布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初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专刊.
[2]陈晓蕾.施瓦布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初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专刊.
参考文献:
【1】陈晓蕾.施瓦布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初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专刊.
【2】王志扬,杨海艳.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当代教育科学2009 年第 24 期.
【3】徐玉珍.群体审议—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的一个参考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
【4】陈 宇.《非诚勿扰 2》:折中主义的胜利,电影艺术总第336期, 2011年第2期.
【5】彭虹斌.论教育理论的文化意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 年 5月第10卷第3期.
【6】史学正,徐来群.施瓦布的课程理论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05.1.
【关键词】:折中的艺术;课程改革;多样性
一.概述
20世纪50、60年代,以施瓦布为代表的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诞生,对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产生重大影响,对于我国当今的课程改革仍然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施瓦布认为:由于对理论习惯的、不加思考的、错误的依赖,课程领域已到了穷途末路之时,依照现在的方法和原理已不能持续它的研究,也难以对教育的进展作出重大贡献。因此,施瓦布具体提出了实践性课程观的三种操作模式即实践、准实践以及折中的方式。同时,他创造性的提出了集体审议的课程探究方式,将教师、学生、校长以及社区代表等与课程相关的人纳入课程探究的实践中,笔者认为,这对于推动教育民主,教育公平具有重大意义。
二.折中的艺术
1.the Arts of Eclectic的理解
“Eclectic”一词有三个意思,作名词时有“折衷派的人;折衷主义者”的意思;作形容词时有“折衷的;选择的;折衷学派的;不拘一格的”的意思。“the Arts of Eclectic”是外来词汇,笔者将其翻译为中庸的艺术。中庸是古代中国非常推崇的人生思想,中庸是人生的大道,基本包含三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第三层意义: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笔者认为用中庸的思想来解释the Arts of Eclectic十分吻合。
无论是折中的艺术还是中庸的艺术,笔者认为,大抵有三个关键点:即多样性,包容性和选择性。
2.折中的艺术对于中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1)关于课程理论多样性的选择。折中的艺术启示我们,在为课程选择指导理论时切不可轻用“一家之言”,选择多种理论,先对同一或类似的研究课题但却有着不同术语的理论进行比较,识别出被考察的理论中拥有的共同要素,并表征每一理论术语中的不同要素,进而识别出每一理论中的偏见。然后把研究课题上相关但理论体系不同且竞争的理论加以比较,比如学习理论、文化理论和社会理论中存在共同的研究课题。最终选取合适的理论中的最佳要素,为课程改革挑选最恰当的指导理论。
(2)参与课程改革人员的多样性。参与课程改革的人应该包括学科专家、课程专家以及一线教师。[1]施瓦布认为,“由校长、教师、社区代表、学生、教材专家等组成的以学校为单位的课程小组通过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对问题一致性的理解,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策略。[2]”从这句话中笔者提炼出三个对于我国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信息。
首先,参与人员包括校长、教师、社区代表、学生、教材专家等组成的课程小组。笔者认为校长对于课程改革的责任就在于积极搜集课程资源,联系参与课程改革的人员,组织课程课程改革具体商议的时间地点,起到统筹改革会议的作用;我们要求学生参与课程改革的意见并意味着把发言权绝对交给学生,应该是观察学生对于每门学科的反映,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承担这部分内容的重担顺其自然就落在了教师的身上,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尽可能保证他们的发言权,考虑教师所提议的各个方面。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想用另一个群体来取代施瓦布提出的“社区代表”,即家长。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家长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教育对于学校教育的作用日渐突出。所以,笔者建议,让家长参与课程改革,一方面听取他们的心声,更重要的是在参与的过程中聆听真教育,了解学生的这需要,拉近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距离,一起促进课程改革,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拓展一下空间。
其次,在具体实践情境中获得对问题的理解。“实践”是一个受人青睐的词语,适用范围涉猎各个学科,其本身作为一个万能答案似乎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建议性的问题中。笔者认为,所谓实践性就是在具体情境中摸索情况发现问题。我们似乎一直提倡做事要有目的性,没有目的的实践都是浪费时间,可是筆者认为目的性太强不见得就是一种优势,主要指在教育领域,教师培训就是很好的实例。结合笔者学校最近举行的门头沟教师培训情况,教师培训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理想中教师培训应该是教师积极参与的,然而我们很遗憾的看到,很多教师十分抗拒这样的培训,逃课逃作业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不禁让人反思,教育培训的问题出现在哪了?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反其道而行之,深入某学校的课堂实践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反馈问题,让教师切实领会到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促使教师自发的反思自己,由衷的寻求建议。
最后,对于课程问题的讨论在“求同”的基点上,更要注重“存异”。在课程领域,提出一个问题意味着考虑的方面又拓宽了一点,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正向功能又明显一点,同时也意味着解决方案又困难一些。我们是人口大国,想要寻求大家一致的解决方案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我们绝不因弱化提出异议的能力,有些建议也许不能采纳,也许没有方案可以解答,但是在课程实施中我们会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尽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或者在磨合中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三.课程领域的人文关怀
中国的课程改革必然涉及一个核心,就是人文关怀。一切课程改革需要人文关怀,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关怀。何为教育关怀?笔者认为就是教育上的一种大爱,也是教育中的一种小爱。说其大可以大到促使高考改革又出新举措,英语这门学科将不会出现在高考日里,取其会考成绩的最高分记录高考成绩,不论利弊,笔者以为这就是一种进步。教育关注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心声,换一种相对轻松地方式督促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毕竟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弱化对英语的学习等于放弃走出去的机会。说其小可以小到课堂上教师给学生的一个拥抱。有心理实验证明,身体的距离可以影响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当一位教师尝试给学生一个拥抱时,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情绪的安抚都有极大的帮助。教育关怀必然涉及对人性的尊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注每位学生的天性,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试想一位和蔼可亲,愿与學生做朋友的教师,必然会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共同熔铸一个充满关怀的教育环境是时代之声。
注释:
[1]陈晓蕾.施瓦布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初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专刊.
[2]陈晓蕾.施瓦布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初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专刊.
参考文献:
【1】陈晓蕾.施瓦布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初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专刊.
【2】王志扬,杨海艳.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当代教育科学2009 年第 24 期.
【3】徐玉珍.群体审议—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的一个参考框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4期.
【4】陈 宇.《非诚勿扰 2》:折中主义的胜利,电影艺术总第336期, 2011年第2期.
【5】彭虹斌.论教育理论的文化意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1 年 5月第10卷第3期.
【6】史学正,徐来群.施瓦布的课程理论述评[J]. 外国教育研究,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