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探析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i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贫困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而备受关注。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关乎着学生本人的职业发展,甚至决定整个家庭的经济水平。本文从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视角分析培养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探析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旨在促使高职院校在教育培训等育人环节中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从而有效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就业竞争力 对策
  课 题:佛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0202005。
  高职院校贫困生带着全家人甚至几代人的希望来到大学求学。他们求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将来有机会找份有发展前途的工作。他们在努力拼搏、内心倍感“压力山大”的同时还要承受着经济生活匮乏的“不能承受之痛”的磨炼。在这种复杂且微妙的处境中,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如经济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建立、自信心缺乏等等。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关注贫困生就业”“关注贫困生身心健康”等要求。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当下,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支持贫困生就业的活动、方式越来越多。但是,要实现高职院校贫困生的长远有效发展,光靠社会力量支持、政府政策扶持是完成不了任务的,根本途径在于高职院校必须重视且做实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工作。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才能确保他们的长远发展。
  在企业对人才需求差异化与全面性并存的时代,高职院校贫困生在面对企业用人的要求及自身发展需求时,所承受的身心压力较之其他大学生要更大些。陶行知先生提及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部分贫困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高职院校贫困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过多的人脉关系协助他们就业,更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他们创业。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不但要面临人才市场、企业对他们的挑选,还面临着养家糊口的压力及如何实现家人对自己的期盼等等问题,而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赢得工作,就业竞争力几乎成了他们择业的唯一筹码。要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必须探索建立系统的、符合贫困生发展需求的培养对策,以此为纲引领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工作,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一、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对于学生本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对学生本人产生的意义
  贫困生进入高职院校求学几乎成了脱贫致富、实现自我理想的唯一途径。他们把所有发展希望都寄托在了大学这个理想的殿堂。他们坚信 “书中自有黄金屋”。他们在校所有的学习、工作活动都是围绕着“毕业后找个好工作”的首要目标而进行的。
  基于种种原因,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对学生本人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就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机会。高职院校贫困生因为家境贫困,家人没有经济实力支持他们自主创业,也没有良好的人脉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他们只能凭借就业竞争力获得就业机会。而在胜者为王的社会,高水平的就业竞争力是贫困生获取就业机会的重要砝码。第二,就业竞争力影响贫困生的就业心态。第三,就业竞争力影响贫困生的价值观。
  2.对贫困生家庭产生的意义
  贫困生考入大学,对其家庭而言,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大事,喜的是让家人产生了很多美好的憧憬——孩子能出人头地了、可以光宗耀祖了;忧的是高昂的费用让本就贫穷的家庭不堪重负。家长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怀着满腔的希望把孩子送到大学,必然希望大学造就一个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人。
  而综合考试学生的背景等情况,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对家庭的意义有:一是让家庭对孩子寄予的成才希望有了实现的机会;二是就业竞争力决定着家庭脱贫致富的效率;三是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改写家庭命运的可能性。
  3.对学校产生的意义
  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也是难点工作。开展该工作对高职院校的意义有: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影响高职院校的社会美誉度;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影响高职院校的和谐稳定发展;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影响高职院校的人文关怀工作推进的力度与效果。
  4.对社会产生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而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同样有着较大的意义: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是缩短社会贫富差距的有力途径。
  纵观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结合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情况,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及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资源等,分析探讨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至关重要。
  二、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陶行知说:“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像大家熟知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等等,都是陶先生提倡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先生教育理念的核心理论,即教育与生俱来,处处皆教育。基于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思考分析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如下:
  1.做好贫困生入学工作
  集合院领导、系领导、专业带头人、班主任、家长的力量,分析贫困生的生活现状,突出其优势,做好贫困生的入学教育,为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大学新生刚入校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际关系等都让每个个体显得异常敏感。在目前不少人认可的“经济显能力”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人都倾向于从对方的穿着方式等判断此人是否有钱,有钱的就走近点,没钱的就轻看点。这些世俗行为让不少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畏首畏尾,觉得自己在他人面前低人一等,不敢与人交往,从而故步自封,甚至自怨自艾。   在新生入学这个特殊且重要的阶段,学校要与院领导、班主任、家长在一起,齐抓共管地做好贫困生入学教育,为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奠定扎实的基础。首先,学院、系部领导需要真诚且有力地通过事例等方式告诉贫困生:出身贫困不是问题,贫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所锻炼人的“高压学校”;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们能用心求学,考上大学,充分证明了你们的能力与力量;你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钻研的精神正是社会建设发展所需要的正能量。总之,院系领导要让贫困生看到自身的优势,使其充满信心地生活、求学。充满信心力量生活、求学。其次,专业带头人要与其交流、沟通,让贫困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与在校必须掌握的技能,指导其制订学习计划,摸索学习规律,协助其适应大学的教学特点,启发其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与动力,从而爱上就读的专业,爱上学习。再次,班主任需要充分了解贫困生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特点,用心接纳、引导、关注他们,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肯定他们的才能,协助其克服不足,提升自信,帮助其开展各项学习、实践活动。
  据调查,那些在协助贫困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其各方面情况的班主任,会关注他们的一切动态,如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一旦发现他们取得了进步或是其他问题,班主任都会第一时间与其沟通,真诚地表示认可、欣赏,再引导其思考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的方法等,协助其掌握更多的技巧。据统计,班主任采取的这种互动、引导方式,切实提高了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等综合能力。据统计,接受该种教育的贫困生在就业时,百分之九十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2.建立“学校-家庭-企业-学生”四位一体的互动培养模式
  在进行“学校-家庭-企业-个人”四位一体的互动培养模式时,学校需及时联系企业,请企业接收贫困生在企业兼职、实习,且建立企业指导教师制度,让贫困生在企业兼职、实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得到经济报酬,还能了解、熟悉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且能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寻找工作规律、创新工作方法,还能结合公司发展需求与自身的综合能力,及时、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的不足,真正实现“在学中做、做中学、处处皆学问”的学习效果。并且,在兼职的过程中,企业为符合条件的贫困生设置专门的岗位,为其提供量身定做的职业指导与能力培训等活动。同时,学校需要教会学生感恩,掌握自我提升的方法,及时告知家长自己取得的成绩与想法,与家人分享收获的喜悦,讨论想法的可行性等。在这种互动的培养模式中,大家协力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让贫困生在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格与幸福感,从而更好地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效果。
  3.开发“制定目标、激发行动、增强权能”的职业指导模式
  在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根据贫困生的身心特点、家庭互动特点等因素,为之建立“制定目标、激发行动、增强技能”的职业指导模式,增强贫困生技能,提高就业技巧、端正就业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大一时,引导贫困生根据自身能力、性格特点探索职业兴趣,确定职业目标;大二时,协助贫困生根据自身的职业兴趣与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职业需求提升综合能力;大三时,引导贫困生学习、掌握就业技巧,如制作简历的技巧、投递简历的技巧、面试技巧等。
  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认为:有了目标,就有了可控制、努力的方向与成果。在三年高职教育中,学院对贫困生进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通过各种人际互动、学习等活动引导贫困生根据“人格类型理论”“特性—因素理论”等职业选择理论制定职业目标,激励其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技能,调整就业观念与心态,学习就业技巧,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4.为贫困生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
  在进行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工作时,不但要做好课堂教育、企业实践等工作,学校还应为贫困生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拓展培养就业竞争力的范围,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如教师带贫困生到乡间田野实践,使之感受父母工作的环境与乐观向上的心态,在体验大自然风光无限美好的同时与他们讨论学习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与具体做法,激发他们热爱劳动、善于且乐于学习。笔者所在的院校常组织贫困生到孤寡老人家中进行帮扶工作,组织他们进企业参观学习,组织他们进行生命体验等活动,多方面、全方位地让贫困生充分感受生活的多样性及个人努力后收获的成功与喜悦。在各种活动中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可自己、肯定自己,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坚强的进取精神,顺其自然地提高就业竞争力。
  5.加强就业跟踪调查,促进贫困生继续提高就业竞争力
  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死同去”。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亦是如此,贫困生在工作中需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以实现长足发展。
  在贫困生毕业后的五年内,学校需通过就业跟踪调查持续关注其就业发展情况,协助其解决问题,不断发展。在进行调查时,要围绕这些任务来设计调查内容:调查贫困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与思想动态,了解贫困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尤其是关于培养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工作的评价与建议;调查掌握用人单位对贫困生工作情况等综合评价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积极推进校企互动、合作;调查了解贫困生家庭对其发展情况的评价,了解贫困生家庭对学院培养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培养目标,积极做好家庭与学校互动,提高培养效果。
  笔者所在的院校通过就业跟踪调查,及时了解掌握了贫困生的工作情况与用人单位、家庭对学校培养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工作的建议,适当协助贫困生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根据调查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培养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工作方式,拓宽了培养渠道。
  6.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做细、做深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工作
  在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工作中,招募符合条件的学生,建立帮扶制,贫困生能得到同伴不断的支持与指导,遇到困难时,也能及时商量解决。在帮扶工作中,同伴的感召力不断启发贫困生努力、自觉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也能让贫困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心与帮助,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与团结,丰富贫困生的生活,达到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笔者常为贫困生搭建“一对一”的帮扶桥梁。此方法不但有效提高了贫困生就业竞争力,也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在校的生活越来越充实、幸福。
  7.为贫困生树立榜样人物,激发贫困生自觉提高就业竞争力
  陶行知说:“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列宁也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表明:身教会产生很好的影响力,从内心深处感知的、认可的事物,能激发内心更多的潜能,产生无穷的力量。
  在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工作中,为其树立质榜样人物,建立榜样人物与贫困生互动的长效机制。通过榜样人物现身说法,在校的贫困生看到往昔与自己有着相似的家庭出身的学子,通过学习、努力,创造了可喜的成绩,过着幸福的生活,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努力的魅力与效果,从内心深处认可、佩服榜样人物,从而产生向他们学习的积极态度与行为。贫困生在与榜样人物互动中,从他们身上得到更多改变现状的力量与支持,不断激发自身潜能,实现学习、工作目标,提高自我就业竞争力。
  笔者常为贫困生创造与榜样人物互动的机会。贫困生一致表示喜欢这种能激发他们潜能的活动。这样的互动使他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有干劲,水到渠成地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取得了更多的成绩。
  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对于学生本人、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都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基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高职院校在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中,需在激发贫困生化困难为优势的前提下,集思广益、多管齐下为他们搭建各种互动学习、实践等平台,促使他们在人际互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收获的喜悦,协助他们体验且认可“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自主自愿地丰富知识、增强技能,真正协助他们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自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2]王毅心.陶行知——最后的圣人[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几千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要立足于一个“读”字,这是语文教学的成功方法。  一、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悠久历史  古代的学堂,诵读和练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日诵不辍,写字不停。近代新学制产生前后,仍然将诵读和练字作为教和学的主要任务。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吴晗在十三岁以前就背完了十三经,这为他们后来的学术成就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基
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感觉语文课味同嚼蜡,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分析认为,重要原因之一是语文课堂教学程式化,缺乏创新精神,使语文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固然兴味索然。语文课堂如何彰显无穷魅力?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笔者认为,让语文课堂浸润着美感格外重要,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
“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通过自主思考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互助共进,实现对知识的拓展、探究和创造。它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符合当代学生的特点,符合英语课程的学科特色。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以疑促思,引导自主学习  
见到时庆梅,是在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这个与玉石朝夕相处二十六年的女子,带着温润如玉的独特气质,笑容温婉,眼神清亮,言语笑声中没有吴侬软语的甜软,却是玉般的清脆。  这次她的身份是“第十一届全国技术能手”。就在一个多月前,她刚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一身红装,走进人民大会堂。从北京回到扬州,脱下红装,拿起工具,时庆梅又变回了那个为玉痴迷的女子。  从扬州玉器厂玉雕学校门口赶上报名“末班车”的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原理的发展,使变频器无论是在运输业、石油业,还是在军事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满足市场的要求,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都开设了变频器技术这门课,变频器的日常维护是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变频器 日常维护 维护事项  一、变频器日常维护的重要性  变频器是一个智能电力电子器件,是弱电和强电相结合的器件,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在日常
摘 要:本文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融会贯通的有效途径,并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国家对人文教育的需求分析了利用英语课堂渗透《弟子规》习得的有效性、必要性和匹配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汇通的课堂设计,以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意识。  关键词:弟子规 传统文化 英语课堂 中职学生  有言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相辅相成”,表现形式
摘 要:国学教育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外延,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有促进作用,对中职学生正确认知自己、提升综合素质有积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分析了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开展国学教育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职业学校 国学教育 德育管理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内涵博大精深,除体现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文化,更体现人生价值、道德情操和为人处世的方法。中职学校开展国学教育已愈来愈被重视。  一
近日,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选拔烹饪专业学生参加了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技术技能大赛。该学院选手赵雨龙同学从众多赛手中脱颖而出,荣获热菜技能比赛一等奖;王维林、郭亮同学荣获三等奖;伏霞利、罗欢、郭聪聪、吴丹荣获面点三等奖。  据悉,本届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技术技能大赛参赛规模为历史之最,来自8所学校的80余位选手,尽情展示他们的才艺,创造了一道道精美的佳肴;此外,本届大赛采用最新的“比较性评
摘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建设精品课程,必须有一流的教师队伍,而青年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力量。培养青年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保证学科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吉林建筑大学省级精品课燃料燃烧与设备的课程建设,对培养青年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燃料燃烧与设备 师资队伍 精品课  一、课程简介  燃料燃烧与设备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限选专业课。该课程的主要
摘 要:本文审视现有鉴定培训教材,存在着吻合度低、内容单薄、衔接度不当等问题。《车工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以“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对接题库,归纳要点,剖析案例、精选习题,展示样卷”的思路进行编写,凸现了覆盖面高、针对性强、衔接有度等特点。  关键词:车工技师 职业技能 鉴定指南  《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南》(以下简称《鉴定指南》)是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主要教材,《鉴定指南》既要体现《国家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