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教育技术集图像、声音、图表、文字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直观、形象、生动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融入媒体之中,定会提高课堂效度.下面结合本人的日常教学实践,谈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它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教学时,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动态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心理,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我在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二次函数》新课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演示生活当中的抛物线(美丽的喷泉,燃放的烟花,运动员投篮等),这时,学生的兴趣、思维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些事物上,教师问:“你们注意到它们运动的路线了吗?它们会与二次函数有联系吗?”创设这种贴近生活的美丽画面,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直观操作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一些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与运动变化有关,如果教师仅仅靠在黑板上画图、教具演示、教师讲授,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此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漂亮的轴对称图案,如风筝、飞机、知了、蜻蜓、蝴蝶等,并伴随着美妙音乐.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几种轴对称图形翻折、重叠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轴对称的性质”时,可利用多媒体隐藏、显示、闪烁功能让学生直观猜测出结论: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利用人机交互,实施分层教学
如何在课堂上既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同时又能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它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用大容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初中数学试卷评讲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课前教师精选例题、练习作业、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回答界面,并赋予鼓励性的话语或适当提示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这种交互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四、利用计算机软件,提高学习效率
新教材加强了对《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但这部分教学必须要绘制大量的统计图,而利用计算机软件,可提高绘图效率.如教学《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时,Microsoft Office软件中的Excel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利用Excel制作扇形、条形、折线形统计图,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彩色的画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再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时,大量的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用笔算心算费力不讨好,用计算器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解决问题的效率还是不高,学生在习题的演练中很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当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用Excel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电脑的数据处理使问题变得非常简单有趣,学生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放到了统计的核心思想和策略的选择上,很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克服了教学困难.
五、网络资源共享,丰富学生学习
信息容量大,速度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特点.学生在传统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随着各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创建成功,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学生的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上网把数学史实、数学家故事、数学背景知识引进课堂,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决心.此外,还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如让学生上网查阅数学素材,学生查阅资料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新知.教师如果经常给学生提供这种“小组合作,资源共享”的机会,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网络共享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革新,是更新教学方法,实现有效自主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学得更多,更轻松.
(责任编辑黄春香)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它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教学时,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动态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心理,让学生满怀喜悦地去学习.我在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六章《二次函数》新课导入时,利用多媒体演示生活当中的抛物线(美丽的喷泉,燃放的烟花,运动员投篮等),这时,学生的兴趣、思维的兴奋点都集中在这些事物上,教师问:“你们注意到它们运动的路线了吗?它们会与二次函数有联系吗?”创设这种贴近生活的美丽画面,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直观操作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一些抽象且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与运动变化有关,如果教师仅仅靠在黑板上画图、教具演示、教师讲授,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此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在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漂亮的轴对称图案,如风筝、飞机、知了、蜻蜓、蝴蝶等,并伴随着美妙音乐.然后利用多媒体演示几种轴对称图形翻折、重叠的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2轴对称的性质”时,可利用多媒体隐藏、显示、闪烁功能让学生直观猜测出结论: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利用人机交互,实施分层教学
如何在课堂上既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同时又能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它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用大容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初中数学试卷评讲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课前教师精选例题、练习作业、问题,设计不同层次的回答界面,并赋予鼓励性的话语或适当提示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这种交互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能真正体现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四、利用计算机软件,提高学习效率
新教材加强了对《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但这部分教学必须要绘制大量的统计图,而利用计算机软件,可提高绘图效率.如教学《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时,Microsoft Office软件中的Excel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利用Excel制作扇形、条形、折线形统计图,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彩色的画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再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时,大量的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用笔算心算费力不讨好,用计算器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解决问题的效率还是不高,学生在习题的演练中很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当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用Excel学习这部分知识时,电脑的数据处理使问题变得非常简单有趣,学生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将注意力放到了统计的核心思想和策略的选择上,很好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克服了教学困难.
五、网络资源共享,丰富学生学习
信息容量大,速度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特点.学生在传统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随着各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创建成功,加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学生的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上网把数学史实、数学家故事、数学背景知识引进课堂,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决心.此外,还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如让学生上网查阅数学素材,学生查阅资料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新知.教师如果经常给学生提供这种“小组合作,资源共享”的机会,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网络共享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革新,是更新教学方法,实现有效自主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是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数学教学,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学得更多,更轻松.
(责任编辑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