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面临的一大课题。去年,如东县文明委联合有关单位经过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在全县部分中小学和幼儿园推出了未成年人“公益·公德”考核机制,试图化抽象为具体,积小善为大善,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普遍接受和欢迎。
如东县的未成年人“公益·公德”考核机制,把未成年人分成幼儿园、小学中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加以考核,每组总分为10分。内容设计充分考虑到各年龄段学生的具体情况,确保只要努力,就能做到,只要坚持,就能做好,既注重贴近性、可行性,又强调持之以恒,逐渐养成习惯。打分做到客观、真实,杜绝虚假。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除作零分计,还要倒扣相应分值。学期结束时计算出总积分,不得打总的模糊印象分。各学校在具体操作中对相关内容和步骤可作适当完善、调整。一学期一考核,总分9分以上者为优秀,7—8分者为良好,6分为基本合格,5分以下者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取消各种评优资格。
公益公德考核机制在内容上和方法上坚持由近及远的原则,充分体现层次性和时序性。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公益公德考核只有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依照时序进度,夯实现时品行基础,然后不断扩展、延伸,逐步实现长远目标。
公益公德考核机制着眼实际,着力实践,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进行设定和规范,引导学生在家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尊重他人的小伙伴。从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个小环节抓起,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考核质量至关重要。为使考核真正起到督促学生、鼓励善举的目的,必须保证考核客观、真实和可信。公益公德考核本身就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衡量,如果缺“真”失“德”,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教师、家长和社会三种评价主体中,家长是难点所在。针对此,各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信箱等渠道,与广大家长进行全面沟通,达成共识,使每一位家长都能做到诚实打分,公正评价自己的子女。
注重对未成年人进行感恩教育、互助教育和挫折教育。初中、高中组设置的“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写一篇感恩的作文”,就是想让未成年人学会感恩,珍惜生活,并将感恩逐步转化为尊重他人、孝敬长辈的一种品格。互助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必须从小培养。在考核机制中,“每学期与同学合作为学校或班级争得一项荣誉”这项内容,就是试图让孩子们学会互助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悦。今天的青少年,大多在顺境中长大,缺乏挫折的磨炼。“每学期完成一次挫折训练,锻炼坚强品格”的考核内容,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在亲身经历中领会“挫折”的含义,感受挫折的痛苦,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使“经历挫折”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执笔:余晶)
责任编辑:丁和平
如东县的未成年人“公益·公德”考核机制,把未成年人分成幼儿园、小学中低年级组、小学高年级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加以考核,每组总分为10分。内容设计充分考虑到各年龄段学生的具体情况,确保只要努力,就能做到,只要坚持,就能做好,既注重贴近性、可行性,又强调持之以恒,逐渐养成习惯。打分做到客观、真实,杜绝虚假。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除作零分计,还要倒扣相应分值。学期结束时计算出总积分,不得打总的模糊印象分。各学校在具体操作中对相关内容和步骤可作适当完善、调整。一学期一考核,总分9分以上者为优秀,7—8分者为良好,6分为基本合格,5分以下者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取消各种评优资格。
公益公德考核机制在内容上和方法上坚持由近及远的原则,充分体现层次性和时序性。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公益公德考核只有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依照时序进度,夯实现时品行基础,然后不断扩展、延伸,逐步实现长远目标。
公益公德考核机制着眼实际,着力实践,从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进行设定和规范,引导学生在家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尊重他人的小伙伴。从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个小环节抓起,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
考核质量至关重要。为使考核真正起到督促学生、鼓励善举的目的,必须保证考核客观、真实和可信。公益公德考核本身就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衡量,如果缺“真”失“德”,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在教师、家长和社会三种评价主体中,家长是难点所在。针对此,各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信箱等渠道,与广大家长进行全面沟通,达成共识,使每一位家长都能做到诚实打分,公正评价自己的子女。
注重对未成年人进行感恩教育、互助教育和挫折教育。初中、高中组设置的“为父母做一件好事”、“写一篇感恩的作文”,就是想让未成年人学会感恩,珍惜生活,并将感恩逐步转化为尊重他人、孝敬长辈的一种品格。互助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必须从小培养。在考核机制中,“每学期与同学合作为学校或班级争得一项荣誉”这项内容,就是试图让孩子们学会互助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悦。今天的青少年,大多在顺境中长大,缺乏挫折的磨炼。“每学期完成一次挫折训练,锻炼坚强品格”的考核内容,目的在于让同学们在亲身经历中领会“挫折”的含义,感受挫折的痛苦,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使“经历挫折”成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执笔:余晶)
责任编辑:丁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