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学生短信引发的思考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q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学期,我收到一封本班学生夹在作业中的信,在信中她写到:“老师,当你提出一道难题,当那几个同学举手后,你就迫不及待了,能再让我们思考一番,或者你先让我们带回家想一想,你再讲……”这一封短信犹如一个惊炸的鞭炮,在我脑中留下了一个长长的破折号。在平时教学中,我也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但总受到课时、教学时间的影响,有时也真是“迫不及待”完成自己所设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有空处不落空,无声处胜有声。给学生一个充分思考的空间,一个静心回味的余地,让他们“学”、“思”结合,张弛有度,从而激起他们好奇求知的涟漪,撞出他们创新发展的火花,达到有空处不落空,无声处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一、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学校不是知识的配给所,学校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场所,学生的知识不是赐予而是学生自己掌握的。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究就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例如:当布置的一道题目,学生想了很长时间还没有想起来而又不愿求助时,请允许他继续想下去,或带回家再想,直到他想出办法或乐于求助为止。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只是时间上的,当然还包括帮助程度的大小。如学生求助时,不可指导过多,讲解过细,要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构造知识,就是创造。”学生自己发现真理比告诉他一百个真理更有价值。
  二、留给学生足够的动口空间
  动口不是语文课的专利,它也是数学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中学生动口时,观点对错与否,要让他把话说完。有时学生一开口就有可能是错的,这时要听其把话说完,一则可以对症下药,二则是对学生的尊重。在平时的课堂中,老师最怕学生生出一支半点的枝蔓而破坏了已设计好的整体教学,当学生的回答不太合自己的“口味”时,就急忙插话将其引导到“正路”上来,让学生不情愿地被牵着鼻子走,这样的课堂根本谈不上主体作用。
  三、留给学生充足的动手空间
  美国教育家提出:“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做过能学会。”在课堂中只有让学生动手去做,而不是让学生去听。如学生在动手拼图时,有的学生手忙脚乱,出现“摆一个,掉了两个,拾起两个,乱了一堆”的现象。这时教师往往会好心地帮忙,帮他摆好,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得到多大的进步呢?教师要鼓励他,给予他机会,让他获得与年龄相适应的动手经验。
  四、给学生足够的体验空间
  一个人必须成为一个事件的一部分,才算得上亲历了某种经历。亲历不仅是智力上的,还有体力、情感上的。给学生充足的体验空间,不可“走走过程,草草收场”。要让学生不仅在获得肢体上的感受,还要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进而使学生具备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情感和价值观等科学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把实践活动与数学知识合理协调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能力尽可能得以展现。例如在教学《包装的学问》时,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了一件较大的礼品盒,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学生产生了好奇,都想打开来看看。等学生代表打开后,发现只是两盒磁带。产生了一盒磁带根本没必要用那么大的包装的想法。教师顺势提问,怎样包装才最省包装纸呢?让学生去试一试。学生们通过将两盒磁带进行拼、摆,然后拿出包装纸折叠,观察发现两盒磁带共有三种包装方法。分别是底面重合、侧面重合、正面重盒。当底面重合时,长宽不变,高扩大了两倍;当侧面重合时,高宽不变,长扩大了两倍;当正面重合时,长高不变,宽扩大了两倍。然后将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算出来,发现只有当最大面重合时,包装纸的面积才最小。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折叠、拼装等活动,加深了立体空间的认识。再通过用平面的纸去包装一个立体物体,感知了面与体的关系。这样使大部分学生通过想象——操作——验证——再想象,留给学生足够的体验空间,学生的感受才会深刻。
  新课程的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充分思考,静心回味的余地,让他们学思结合、张弛有度,激起学生好奇求知的欲望,体会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学会探究数学的方法,撞出他们创新发展的火花。
  作者单位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锦江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其他文献
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自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以来一直是一个引发众多思考的热点问题。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科研人员,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衔接上,如教学策略的衔接、教学习惯与情感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以及教学评价的衔接等。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会看到中小学英语教师各自为政,学生英语两极分化时间提前,愈演愈烈;我们仍会听到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相互抱怨,学困生的痛苦倾诉。而这些现象在农村中小学尤为突出。 
期刊
音乐是一种无形却有“感”的声音艺术,美术则是一种有形更有“感”的形象艺术。美术课是小学美育的重要形式,它不但能够帮助小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还能带领小学生融入到美术作品所创设的情境氛围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一个教育板块,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不但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还能净化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美术鉴赏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念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但每接手一级学生,都为这些学生的表达能力犯愁:学生上课不愿发言,即使发言也是声音很小,表现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轮流演讲,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五分钟演讲
期刊
“中心论阅读模式”主要是为解决阅读复杂记叙文(散文)的困难而设的。这里的“中心”,一般指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这篇文章写什么不写什么(即选材)要由中心来决定。其次,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即组材)、详写什么略写什么(即剪裁)也是由中心来决定的。此外还有表达方式的运用问题,复杂记叙文强调的一个知识点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那么在记叙的同时是否议论抒情,以至于是议论抑或抒情,都由中心决定。这种教学模式将语文
期刊
现在的学生心理压力普遍较大,有的来自学习上的困惑,有的来自家庭,如父母的离异,父母的不理解,作为独生子女独有的孤僻等等,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萌动期,对异性产生好感又不敢诉说……这些都埋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他们希望烦恼早日得到解决,让心灵得到释放。 基于我校信息化的办学特色,我们建立了开放式的、充满温馨气息的网上心理咨询室——“心灵小屋”。通过网上心理咨询,无论是谁都可以毫无顾忌地述说自己
期刊
一、探究语境“析”词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顺着文本的脉络探究词语生存的“环境”,赏析词语,收获词语。请看王菘舟老师“审阅”一词教学片断:  师:什么是“审阅”?你从哪儿读懂了“审阅”?(生自由读句子,思考)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审阅”的?从哪儿读懂周总理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在“审阅”?  生: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有时还问我一两句。这就是周总理“审阅”文件的方式。  师
期刊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那么怎样才能使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学的“老大难”,而又令学生“头疼”的作文达到此目的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是对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期刊
教学目标:  1.诵读,感知作品宏大的气魄。  2.品读,体味伟人豪迈的情怀。  3.美读,赏析作者非凡的手笔。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年少风华正茂之时,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三十多岁独立寒秋看湘江北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四十多岁的时候认
期刊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以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一、依据教学实践积极倡导同课异构  我校教师依据教研中心安排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说课、评课,其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四位老师讲了同一节课,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13课《 宇宙的边疆 》。通过讲课,老师们在座谈中共同探讨教学中
期刊
陕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在阅读与活动栏目中设计了阅览人生、知识采撷、感悟名言、活动体验等栏目,对主题进行强调和深化。这些栏目和其他栏目一样都是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利用这些栏目资源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活动体验栏目的教学在实践中的现状和创新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活动体验栏目的教学现状及原因  依据对潼关县及周边县市二十多所学校的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