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强烈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是儿童恐怖的场所,在那里有的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禁忌体系和冷漠的教诲。虽然对今天的中小学校不能作如此描述,但是如果忽视了创造快乐,如果出现种种现象,就应当视为教育上的严重失职。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开展愉快教学,注重感情教育”。当前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学习的启蒙阶段。此时的孩子,由于受年龄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畏惧情绪,对这一学科产生厌倦感,难道我们真要让孩子们对学校产生恐惧感吗?这些,使得本来应该充满活力的艺术学科在孩子面前变得黯然失色。而我认为这种厌倦感并不是突然间产生的,如果能从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注意对他们进行兴趣教学,并能持之以恒,那么,我们就能引导学生克服这种求知过程中的浮躁,让他们爱上这个课堂。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看待教育,弄清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明确教育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是学生。只有内因得到充分调动,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下一代。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激发小学生创作的兴趣,对他们实行个性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前提,是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从总体上看,我认为美术学科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本身就对这一学科具有一定兴趣,但具体到上好每一节课,和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兴趣、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下面我就结合美术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点燃学生的艺术火花,让一年级学生真正彻底爱上美术课。
  兴趣,主要是指人对于某种事物和生活特别爱好的感情状态。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采取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由此可见,兴趣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呢?
  一、故事、谜语激趣
  课堂教学中,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开头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会激发感染、拨动心弦,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用故事引入、谜语导入、做游戏等方法导入新课。近一年来我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过深入的调查和实验,发现他们普遍对美术这一科比较感兴趣,但是毕竟他们是一年级的小孩子,虽然有很高的积极性,但对刚上学的他们来说,还不懂得按照老师所讲的内容去做。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是谜语的形式,就会为他们铺平通向本课内容的光明大路,这样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把他们引入正题,可谓一举两得。例如:第二册书中的第二课《长呀长》,在开头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植物是如何生长的故事,本身就很好动的他们一听起故事来就立即聚精会神,这样既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又间接地让他们知道了植物是怎样成长起来的,通过这样一个开端为整节课的成功就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有效的谜语或故事也不一定都用在一节课的开端,也可以在课中或课后出现,同样可以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二、游戏激趣
  游戏作为一种非凡的教学过程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尤为重要。精心设计和新课有关的游戏,形式新颖,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长得再大也是孩子,游戏的形式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一种非常感兴趣的课堂形式。在第一册美术教材中的《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孩子们在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亲自动手折完了纸飞机后,我带着他们到室外进行一场飞机飞行比赛,并在比赛结束后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随意飞行,当时我和在场的老师看到他们那无忧无虑高兴的样子,使我更加理解了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游戏的空间,这样会使孩子们对美术课的兴趣极大提升,而且我还深感和孩子们一起游戏拉近了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朋友在一起游戏,我认为这样不会让孩子们感到上课有压力,也就更有利于发挥孩子们的潜在能力。
  三、情境激趣
  小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如果印象不深刻就很容易忘记。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创设情境丰富他们的感情知识,尽可能利用他们已有的哪怕是很少的生活经验,把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要有自己的兴趣,由喜欢观察生活到善于观察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没有对生活的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美术作品的创造呢?生活中处处有美,艺术家就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而孩子们还不是艺术家,他们如同一头刚刚学习捕食的小狮子,还必须在母狮的循循善诱下学习捕获的方法,掌握捕获的时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首先让他们对观察感到很有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从生活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我们看美国初等教育的主要特点。1.活动丰富、生动;2.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3.发展个性等。从美国初等教育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教学是开放的。不仅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而且注重学生情趣和实践活动”。国家的教育缺乏的也正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首先要突破以课本为中心,其次要突破以教师为中心,再次要突破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对美术课的想法也不只是單一的画画课,谁都喜欢美的事物,如果每节美术课都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那么我相信每天都有美术课学生也不会反对。所以,我认为要想使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给他们创设一个与之相关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这样可能对教师来说备课的难度加大了,但是对学生来说是受益匪浅的。
  四、直观演示激趣
  一年级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有意注意时间短,注意力极易分散。为保持学生长久注意,我精心制作教具。应该说教师的直观演示在现在的美术课堂中越来越少了,但是所有的课都不演示,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在学生能独立完成的情况下可以由学生演示,在知识有难度的时候,就更需要教师的直观演示了。这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例如在《美丽的天空》一课中,在学生贴完所有的图片之后,还会说出一些我没有准备的事物的图片,这时我就发挥了我的特长——“画”,在学生说完后,我以最快的速度在挂图上画他们所说的事物,那时,我听见了学生的惊叹声,我知道他们是觉得我很了不起,画几笔就可以画得这样好,在他们心里会很自然地有一种想和我画得一样好的想法,这立即就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也想亲自动手展示自己的才华。除此之外,我在听其他老师课的时候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学生反映也是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足以说明教师的在必要时候的直观演示完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延长。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又让学生对教师有了一种佩服的心理,既然喜欢了老师,也就喜欢上了美术课。
  实践证明,愉快的兴趣教学在任何教学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成功教育,才能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由苦学转变为乐学,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成功的欢乐,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促使学生有好好学习的愿望。
  我认为这些不仅对一年级的学生适用,而且对其他年组的学生同样适用。而且这些激发兴趣的方法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能把这些恰当地综合运用,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指引学生走上美术创作之路的启蒙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用真诚的心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充分发展个性,激发兴趣,展示才华。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搞好兴趣教学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例如从小说三要素的角度切入,赏析小说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平时的练笔中,教师可以放开让一些学生写小说,然后对习作进行评价与修改,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 环境 人物 情节 想象 创作  小说作为文学四大体裁之一,就像在文学殿堂中一套精美的瓷器,不脱离世俗的生活,却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对小说的品读还是引
摘 要: 文言文教学有其内在规律,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文言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在打好学生文言文常识的基础上,树立生活意识,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实现生活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统一起来,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章、课堂思索,逐步学会发现生活、热爱生活,并能将自己的生活感受诉诸笔端,加以记录。本文以《小石潭记》为例,介绍中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及写作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生活
摘 要: 范本是一个活生生的灵魂的照面,照面即使是无言,但能神交,神交的过程就是接受范本教育的过程。所以利用范本教育课堂会超越语言的效果。  关键词: 范本效应 生活影响 课堂效益 习作教学  生命化教育主张,通过范本的直观达到心智的觉悟。对于孩子来说,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可能成为其学习的范本,教师便是首屈一指的一部最具有感染力、最有教育意义的范本。  一、学生生活中的范本效应  我班有位男生是全班
看了英国的《成长教育》,我明白成长过程中有许多诱惑来得太快,真相背后必有故事,故事背后常有背叛,背叛之后常有悲哀。成长教育,人生如棋,每走一步,都是在走人生。在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有时走错了一步,可能就从天堂迈入地狱。  成长教育如此重要,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渗透成长教育呢?  一、解读教材,理解成长  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中关于成长教育的内容很多,在“我要安全成长”这一章节里安排了《我不
作文教学中,我尝试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教材,特别是古诗文阅读教材进行写作训练,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古诗文、背诵古诗文,单纯为了获得试卷中的三十分,那太可惜了,老师可以利用古诗文这个“他山之石”攻作文这块“玉”。这样学生本来对学习古诗文不大感兴趣的,知道对写作有很大促进作用后,也会愿意学习古诗文。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阐述如何巧用古诗文为学生写作添翼。  一、巧用古诗文名句为作文的语言表
蔡元培先生说:“在学校不能单靠教科书和教习,讲堂功课固然要紧,自动学习,随时注意自己发现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要紧。”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针对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设法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开矿探宝”、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总结科学的方法,变牵学生鼻子走为“导而弗
在一次学校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中,我组织了中班语言活动《小黄和小蓝》。这个教学活动并非我“原创”,而是我在借鉴多方资源的基础上,汲取有效经验进行的展示。孩子们对这个故事的喜爱超出了我的预料,他们观察仔细,想象丰富,发言积极,非常投入。由此看出,我的教学设计虽是“移花接木”,但结合班级实际进行了调整,是适宜有效的。  一、分析教材,借鉴多方资源  在一本幼教杂志上,我看到了关于《小黄和小蓝》这个绘本的
摘 要: 本文针对毕业来临之际学生在毕业册中的不当赠言,指出毕业赠言的意义、毕业祝愿的力量和赠言的内容,促使学生修正自己在毕业赠言中的不雅用语。  关键词: 毕业季 赠言的意义 赠言的用语  又是一个毕业季来临。  离我带的毕业班离校的时间还有10天。  我坐在办公室里真诚地为一位女生写毕业赠言,送上美好的祝福。写完后受好奇心的驱使,想看看同学们会彼此留下什么样的赠言呢?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期许
摘 要: 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三大定律是小学学习的运算律内容。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感到生疏、陌生,不能找到相关的知识基础。数学学习是螺旋式上升的,新知总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学生只有找到相关的旧知才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知的模型。有了旧知作为基础,新知的模型才能稳固。运算律中乘法分配律学生最难接受,教材中安排学生大量举例,只能从表面上建立模型,而不能晓其理,所以在运用过程中常常出错、混淆。分配律一直是
摘 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已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作者就教学实践中的两个案例,结合教学中的点滴感悟,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资料收集“重收集、轻运用”的问题,通过诊断分析,进而提出矫正对策。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课外信息资料 收集资料 运用资料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