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钦为何选择普京接班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li164958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有能力团结人复兴
  伟大的俄罗斯
  
  一篇当时的政论文写道:“叶利钦从自己相当多的干部中抽出了一张最不起眼的、最难看的联邦安全局局长,宣布为他自己的接班人。”
  而叶利钦却说:“在我看来,这个人完全能够应付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可以干净利落地完成任何重任。所以我不仅仅打算给他提供‘在官职上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我还想把皇冠给他戴上。”
  
  非同寻常的“圈外人”
  
  一些报纸援引“消息灵通人士”的话证实,叶利钦和普京个人之间的关系最早开始于90年代初。鲍里斯·叶利钦的回忆录《总统马拉松》对这个问题做了彻底地澄清: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与自己继承人之间的相识只是在1997年3月才开始的。那时,普京担任克里姆林宫办公厅监察总局局长,不久以后普京成为了瓦连京·尤马舍夫领导的总统办公厅的一位副主任(主管地区事务)。
  有时普京会留下来听候“老人”的调遣。叶利钦写道:“那时我们不得不经常见面。普京的报告清晰、明了,堪称典范。他努力不想‘套近乎’,有意不想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搀杂个人因素。但正因为这样我反而更想和他交谈!他敏锐的反应能力让我惊奇不已。有时我的问题——甚至是一些最简单的问题也让一些人感到紧张,要去搜肠刮肚地寻找恰当的词,而普京回答问题则比较平静。这让我觉得这个人很沉稳,尽管他很年轻。在我看来,这个人完全能够应付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可以干净利落地完成任何重任。开始时我对他的人品还有点保持警惕,但是后来我明白了他就是这样的性格。”
   在这一阶段,克里姆林宫、白宫以及地方的一些高级官员也发现了普京这个人非同寻常,但是,一些政治观察家却没有注意到他。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政治家。
   同样也没有人说他是叶利钦圈子里的成员。这个圈子在我们的媒体中更多地被称为“家族集团”。当然,普京非常了解这个圈子里的所有成员,并与他们保持着一种不远不近的关系,他没有进入家族集团圈子,也并不想进入。
  
  我想把皇冠给他戴上
  
   根据叶利钦的叙述,向弗拉基米尔·普京移交政权的决定早在1999年4月底或5月初时就做出了。按照他的想法,公布普京为继承人应当完全是出人意料的,时机最好选在俄罗斯选举前斗争最激烈时,因为普京的果断性格和强硬作风在那时肯定非常有用。
   叶利钦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不仅是出于政治分析,还因为普京领导联邦安全会议和联邦安全总局,我不能同他进行最后的、开诚布公的交谈。他对我的计划一无所知,对此我表示遗憾。我不仅仅打算给他提供‘在官职上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我还想把皇冠给他戴上。”
   8月初的时候,叶利钦召来自己的办公厅主任亚历山大·沃洛申,和他一起讨论任命普京担任总理的问题。问题只是在时间期限上:在8月还是在9月、10月?他们决定不宜推迟。叶利钦在《总统马拉松》一书中写道:“8月正好是休假季节,普京的任命将像一道晴天霹雳。所有人在一刹那间就会紧张起来,但过几个星期之后,人们会逐渐淡忘政治,情绪也会平静下来,那我们就达到了目的,普京也有时间抓紧工作!”
   1999年8月5日,叶利钦会晤了普京,并向他说明了自己任命他为总理的这一决定。叶利钦向他解释说,这样做的动机最主要的是要取得国家杜马选举的胜利。尤里·卢日科夫和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领导的“祖国—全俄罗斯”运动势头强劲,这种状况让叶利钦总统深感不安。
   普京对叶利钦说,他将遵从总统的意见,担任总理职务,但是他承认,他不喜欢竞选斗争,也不想参与进去。在他的记忆中,还不时闪现在圣彼得堡遭到伤害的情景。
   叶利钦问:“如果让你在最高的职位上,那会怎么样呢?”普京迟疑了一下:“我不知道,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我没有想过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叶利钦在结束谈话时说:“那你想一想,我信任你。”
  
  顺应民意的“政坛怪事”
  
   叶利钦将自己的决定通知了斯捷帕申,后者显得非常激动,并请求暂缓几天做决定。在叶利钦周围还有许多人对他的计划感到不满,一些人甚至试图劝阻总统。表现得特别积极的是阿纳托利·丘拜斯。他劝说普京自己拒绝这项新的任命。丘拜斯甚至同意回到总统办公厅主任的职位上来帮助弱势的总理斯捷帕申。
   可叶利钦需要的不是丘拜斯,而是普京。8月9日,他签署了任命新总理的命令,并对全国人民发表了电视讲话。的确,弗拉基米尔·普京被任命为总理不仅让俄罗斯而且还令国外的大多数政治家感到困惑。叶利钦说,他将普京视为自己总统职位的继承人,并且正是普京“可以让周围人团结在一起,在新的21世纪复兴伟大的俄罗斯”。叶利钦的话让大多数政治家感到心情无法平静。尤里·卢日科夫针对这件事说:“这简直就是政坛怪事!”
   尽管如此,普京的支持率仍在继续攀升。竞选总统看好率从8月的2%上升到9月底的15%,这被社会学家认为是不可能的。在10月底,所有人都在谈论这种“史无前例的增长”:普京成就总统的几率达到了25%。而当11月底普京的看好率升至40%时,所有的观察家和政治学家都认为,总理的个人成就率达到了“超越现实的高度”,不大可能再升高了。但在12月,也就是国家杜马选举后,普京的看好率接近了50%。
   叶利钦在回忆录中谈到了自己对普京总理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有关内容是叶利钦或他的文学助理在这本前总统的书出版时后加的。叶利钦自己也承认,1999年秋天,在大多数俄罗斯公民的眼中,总理而非总统成为他们安全的守护神。普京的行事风格和语言正好与国家大多数居民的情绪相吻合。叶利钦自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他本人就是导致俄罗斯人激动不安和恐惧局面的一部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应该离开了。并且他本人也开始准备离开。
   (原摘《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现摘自《新华书摘》2008年2月6日-2月12日)
其他文献
婚后的杨振宁和翁帆于2007年7月5日接受《联合报》专访。以下是访谈内容。    “这个婚姻把自己的  生命做了延长”    问:两位结婚快两年了,结婚对你们各自的人生,最大改变是什么?  杨振宁:我们是不同时代的人,婚后,我们从彼此学习到一些自己以前没经历过的事情。我们年纪差很多,媒体有非常多讨论,不过有一点大家都没注意到:一个人到了八十多岁,不可能不想到他的生命是有限的,跟一个年纪很轻的人结婚
期刊
蒋介石:只想借助达赖“反共复国”,反对“藏独”。邓小平:除了“西藏独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1959年3月17日夜。达赖喇嘛化装成一名普通士兵,在“四水六岗护教志愿军”的护卫下离开拉萨,前往印度,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在整个中国内部而言,达赖始终保持着与国共的接触。1960年代,与达赖特使秘密接触的另一端是台北。1979年之后,转移到了北京。  1990年代之后,达赖方面与台湾的交往日益频繁
期刊
1967年4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发表戚本禹的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文中对刘少奇冠以“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邓小平冠以“党内另一个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人所共知,这样公开批判,就是意在打倒。邓小平看了戚本禹的这篇文章后,于4月3日致信毛泽东,要求接见。他在信中写道:  “从一月十二日起,我一直想见见你,向你求教,只是觉得在群众激烈批
期刊
周恩来的母亲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夏天在清江浦因病去世后,棺柩被迫厝于庵中,28年后才得以下葬。这按照中国传统的“入土为安”习俗,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怎么会是这样呢?   周恩来的外公叫万青选,是江西南昌人,因其父曾在北京一带做官,万青选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生于北京宛平。万青选进入仕途后,为官清廉,政绩斐然,身体条件也很好。万青选的原配是南昌李氏,后又续娶清河县乡间的张氏,
期刊
12月22日上午11时30分,沉船“南海一号”整体出水。整体出水后的“南海一号”沉箱经过加固后,被拖轮拖往临时码头,将通过气囊拉移的方法送入“水晶宫”,预计3至4天后入住。而围绕其沉没原因和目的地等引起的5个历史谜团有望破解。    谜团1:出海后遇台风    关于“南海一号”沉没的原因,目前许多专家各有说法。广东省水下考古研究所博士魏峻介绍,在这个海域附近,没有礁石,这条船触礁沉没的可能性比较低
期刊
近期《非常公民》热播,末代皇帝溥仪狱中的夫妻生活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应读者要求,我们综合有关材料予以摘登,以飨读者。    特批狱中同居    1957年2月3日,正是旧历大年初四,李玉琴最后一次到抚顺探监,这回是为了办理离婚手续而去的,内心极为痛苦。当天晚上,溥仪与李玉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内同居了一宿,这是新中国监狱史上的一件大事。实质上也是溥仪婚后的第一次夫妻生活。  李玉琴,“末代皇帝
期刊
中国对布什政府的评价在民众和精英层不尽一致。普通民众对于布什的评价基本和国际主流社会一致,对其简单主义、单边主义的牛仔作风不以为然,对其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真实动机颇多质疑,对其退出《反导条约》、《京都议定书》等不负责任的做法相当不满,对其一度声称将竭尽所能协防台湾记忆犹新,对其在中国周边搞的一系列动作(诸如导弹防御系统、美印关系升级等等)很是警惕。凡此显示了中国大众既具有普世的国际主义关怀,也拥有特
期刊
住宅产业:  在分化与和谐的十字路口    一季度的房价统计数字终于出来了。从数字上看是比较乐观的,一季度全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为5.5%,其中新建住宅、二手住宅同比涨幅分别为6.3%和5.8%,而去年一季度,这三个数字分别为9.8%、10.5%和10.6%。今年一季度70个城市中,房价上涨超过10%的只有3个,而去年一季度是35个城市中就有8个。  但是,公众对房价变化的感觉与数字呈现的情况并
期刊
地震离我们并不远    我们脚下的大地并不是平静的。有时,地面会突然自动地晃动起来,振动持续一会儿便渐渐地平静下来。这就是地震。很多地震,在相当广阔的区域内可以同时感觉到,但是最强烈的振动只限于某一较小的范围内,并且离这个范围越远,振动变得越弱,以致在很远的地方就感觉不到了。为什么?这是因为,在振动最强烈处的地下,发生了急剧的变动,由它产生的振动以波动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而震撼大地。这种波动称为
期刊
“谁用财富挑衅社会,谁就可能离死不远了。我这个第一批亿万富翁到现在还在喘气,是因为心系一根公平绳。”百龙集团老总、商界“奇才”孙寅贵说。  孙寅贵新作《公平定律》在当当网上首发的第一天,这本书就被超过1000人预订。一位网友这样描述自己买书时的心态:“毕竟,这么多年来,不少富豪纷纷落马,作者是福布斯第一批中国富豪榜上的幸存者,不容易!”    中国富豪榜成了“杀猪”榜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