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及校本课程的开发,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校本课程的分类。台湾学者林本先生将校本课程分为六类:1.学科课程:就是语文、外语、数学、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课程的拓展;2.融合课程:就是以社会、自然为大类,融合以上学科而编制的校本课程,它更加强调各科之间的联系;3.广域课程:与融合课程大致相同,就是取消多数的教学科目,代以少数的广域,而使之彼此联系;4.核心课程:在关于课程的基础上,为使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同一性起见,把比较有价值的最为重要之一域作为中心,其他广域则为周边,而与中心相联系;5.经验本位课程:这类课程特别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由选择和组织知识与经验,来解决其接近生活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王斌华教授将校本课程主要分为四类:1.学科课程:按照学科组织内容,各学科之间有明显的界限;2.活动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而不是掌握知识,分成学科,教师可根据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作出调整;3.综合课程: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合并相关学科,减少教学科目的课程,体验人类知识的综合性;4.核心课程:不以学科为基础,而以学生的兴趣和社会热点为基础,横跨学科领域,涉及广泛的学科内容。
我在思考、借鉴专家、学者的分类基础上,认为可以把本课程分为五类:1.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结合学科进行内容拓展和学习方法研究;2.主题活动课程,主要是指在校内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系列活动;3.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外所进行的社区服务、走进高校、企业、军营、农村等社会实践;4.研究性学习课程:从学科拓展、主题活动、社会热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经济问题等方面入手,涉及人类、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体育、艺术等各个方面,以组织学生个人或团队的方式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组合课程;5.德育课程:涉及家校互动、社区合作、品德提升、思想教育等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另外还有环境课程、潜在课程、短期课程等几种分类。说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从开发的对象角度上将,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种: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开发模式
这类模式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业余爱好,面向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需要,而组织进行开发校本课程。因为即使学生有需求,但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开发能力,再好的设想也很难落到实处。所以说,以教师为主导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学校课程开发的一种最重要的开发模式。
这一模式开发的基本流程分七步:一是学校拿出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并公之于众;二是校方公布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和类型;三是教师个人或团队认领课程开发模块,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切准备工作;四是教师自己或由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者聘请专业指导顾问、教师自己或者团队进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模块;五是在校本课程模块开发结束后,组织教师集体展示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组成评委会,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点评,对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六是由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师根据评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自己或团体合作修改,然后定稿;七是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给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经评委会认定通过的教师颁发证书,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表彰奖励。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发模式
根据全体、部分或某几个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兴趣爱好的需要,组织教师、教师团队、以及学生、家长、专业团体、学者专家等个人或团体进行开发。
这一模式开发的基本流程也分七步:一是学校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设计校本课程的调查问卷,让学生详细地填写调查问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二是学校组织教师统计学生调查问卷,然后,学校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组织教师、教师团队、以及学生、家长、专业团体、学者专家等个人或团体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认领校本课程开发模块;三是由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准备工作;四是开发小组自己或由学校为其聘请专业指导顾问,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模块;五是在校本课程模块开发结束后,组织教师集体展示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组成评委会,对开发小组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点评,对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六是由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师根据评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开发小组进行深入细致地修改,然后定稿;七是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给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经评委会认定通过的教师个人或开发小组颁发证书,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表彰奖励。
三、以学生、社会、专业机构为补充的开发模式
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无非是换了开发人,但基本步骤与以上两种没有大的区别。
以上三种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其中以学生、社会、专业机构等组织和人员所进行的开发模式,可以作为补充形式。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等尚不具备独立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组织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比较现实的。聘请专业组织和专家学者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是比较好的,因为专业组织和专家学者专业水平高、开发能力强,但是开发成本较高、时间较长,有可能脱离学校的实际,且经济成本较高,长期开发可能学校承担不起。另外,组织教师、学生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从中还能锻炼教师,培养学生,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机会。
我在思考、借鉴专家、学者的分类基础上,认为可以把本课程分为五类:1.学科拓展课程,主要是结合学科进行内容拓展和学习方法研究;2.主题活动课程,主要是指在校内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系列活动;3.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外所进行的社区服务、走进高校、企业、军营、农村等社会实践;4.研究性学习课程:从学科拓展、主题活动、社会热点、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经济问题等方面入手,涉及人类、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体育、艺术等各个方面,以组织学生个人或团队的方式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组合课程;5.德育课程:涉及家校互动、社区合作、品德提升、思想教育等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另外还有环境课程、潜在课程、短期课程等几种分类。说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从开发的对象角度上将,笔者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种: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开发模式
这类模式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业余爱好,面向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需要,而组织进行开发校本课程。因为即使学生有需求,但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开发能力,再好的设想也很难落到实处。所以说,以教师为主导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学校课程开发的一种最重要的开发模式。
这一模式开发的基本流程分七步:一是学校拿出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并公之于众;二是校方公布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和类型;三是教师个人或团队认领课程开发模块,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切准备工作;四是教师自己或由学校为校本课程开发者聘请专业指导顾问、教师自己或者团队进行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模块;五是在校本课程模块开发结束后,组织教师集体展示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组成评委会,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点评,对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六是由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师根据评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自己或团体合作修改,然后定稿;七是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给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经评委会认定通过的教师颁发证书,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表彰奖励。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发模式
根据全体、部分或某几个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兴趣爱好的需要,组织教师、教师团队、以及学生、家长、专业团体、学者专家等个人或团体进行开发。
这一模式开发的基本流程也分七步:一是学校根据学生学习成长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设计校本课程的调查问卷,让学生详细地填写调查问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二是学校组织教师统计学生调查问卷,然后,学校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组织教师、教师团队、以及学生、家长、专业团体、学者专家等个人或团体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认领校本课程开发模块;三是由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进行专题研究,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准备工作;四是开发小组自己或由学校为其聘请专业指导顾问,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模块;五是在校本课程模块开发结束后,组织教师集体展示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聘请有关专家、教师、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组成评委会,对开发小组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点评,对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六是由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师根据评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开发小组进行深入细致地修改,然后定稿;七是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给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并经评委会认定通过的教师个人或开发小组颁发证书,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表彰奖励。
三、以学生、社会、专业机构为补充的开发模式
这种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无非是换了开发人,但基本步骤与以上两种没有大的区别。
以上三种校本课程的开发模式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其中以学生、社会、专业机构等组织和人员所进行的开发模式,可以作为补充形式。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等尚不具备独立开发校本课程的条件,组织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是比较现实的。聘请专业组织和专家学者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是比较好的,因为专业组织和专家学者专业水平高、开发能力强,但是开发成本较高、时间较长,有可能脱离学校的实际,且经济成本较高,长期开发可能学校承担不起。另外,组织教师、学生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从中还能锻炼教师,培养学生,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