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地概况
“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隶属于石家庄市教育局,于2001年11月13日正式运营。它的成立,为石家庄市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校外实践活动场所。在市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市内各区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有计划地来这里参加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平均每期1500人,年累计近5万人,实行为期一周的全封闭管理。
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利于学生发展:课程内容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学生的身心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彰显基地优势:主题设计坚持“人无我有”的原则,即解决学校因软、硬件资源课程开设困难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学校、基地、社会教育一体化进程。
落实课程目标:主题实施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具体落实基地教学目标。
体现课程特点:活动指导方案要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即实践性、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
基地课程内容构建
基地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人与文化四大主线形成四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三个分支系列。各模块的教学目标通过相关的主题活动具体实现,内容如下。
模块1:人与自然——亲近与探索自然
该模块的核心内容是与人的生存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各种问题。模块分为环境保护、试验探究和科技制作三个分支,主题活动见表1。
模块目标:
1 关爱自然,形成热爱自然、呵护自然的意识。
●亲近并接触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欣赏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呵护自然的意识。
2 保护环境,养成关爱自然环境的习惯。
●引导学生调查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体验人与环境的关系。
●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逐步养成关爱自然环境的习惯。
●加强学生探究自然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关系,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并身体力行保护自然环境。
3 科学探究,提高探究意识,锻炼探究能力。
●有意识地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善于发现问题,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学会简单的识图和设计,能够规范操作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掌握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的基本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搜集、选择和处理信息,制订探究活动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模块2:人与社会——体验与融入社会
该模块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学生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模块分现象透视、模拟体验和社会服务三个分支,主题活动见表2。
模块目标:
1 认识社会,体会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出关于人与社会的相关问题,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前景,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逐步认识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做到关爱生命、关爱生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比较准确地分析社会现象,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2 参与社会,关注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关心社会现实,正确认识社会问题,获得基本社会经验,适应社会发展。
●参与社区活动,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自觉融入集体,具备合作的品质。
3 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养成关心社会的良好态度。
●服务社会,锻炼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对社会负责任,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模块3:人与自我——认识与完善自我
该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模块分为生存训练、行为规范和感恩教育三个分支,主题活动见表3。
模块目标:
1 认识自我,能正确反省并客观认识自身的成长。
●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欣赏生命的价值与可贵,思考如何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
●认识自己身心的特点,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与能力,学会取长补短。
●树立远大理想,开发个人潜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 完善自我,能够较好地适应生活。
●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策略,能够在危难中自护与救助他人。
●调节自己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快乐与成长同步。
3 挑战自我,积极主动地去应对生活。
●正确认识和适应各种社会角色,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正确面对身心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学会总结个人的得与失,控制失利造成的损失,学会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
4 发展自我,理性对待个人发展。
●培养开朗、乐观、坚强的个性,形成对自己的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
●培养发展意识,包括改变目前生活状况的意识、自我发展的意识、牺牲局部利益顾全长远利益的意识等。
●明荣知耻,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模块4:人与文化——传承和发展文化
该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弘扬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模块分为艺术赏析、工艺创作和文化探究三个分支,主题活动见表4。
模块目标:
1 了解文化,认识文化存在的形式及作用。
●了解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与其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鉴赏各种艺术作品,了解艺术的不同展现方式和风格,认识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体验工艺创作的一般过程,陶冶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2 传承文化,增强热爱民族的情感。
●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体验传统民族节庆,感悟节庆的灵魂,学会团结和尊重。
●研究文化遗产,增强热爱民族情感。
3 探究文化,感受文化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探究文化,理解文化“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价值,提高生活品位。
●密切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品赏艺术作品的内在韵味,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底蕴。
4 创新文化,为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创造性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创新文化新内涵,能够提出自己对文化的新见解。
“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隶属于石家庄市教育局,于2001年11月13日正式运营。它的成立,为石家庄市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校外实践活动场所。在市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市内各区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有计划地来这里参加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平均每期1500人,年累计近5万人,实行为期一周的全封闭管理。
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利于学生发展:课程内容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应学生的身心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彰显基地优势:主题设计坚持“人无我有”的原则,即解决学校因软、硬件资源课程开设困难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推进学校、基地、社会教育一体化进程。
落实课程目标:主题实施要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具体落实基地教学目标。
体现课程特点:活动指导方案要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即实践性、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
基地课程内容构建
基地课程体系的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人与文化四大主线形成四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又分为三个分支系列。各模块的教学目标通过相关的主题活动具体实现,内容如下。
模块1:人与自然——亲近与探索自然
该模块的核心内容是与人的生存环境相关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各种问题。模块分为环境保护、试验探究和科技制作三个分支,主题活动见表1。
模块目标:
1 关爱自然,形成热爱自然、呵护自然的意识。
●亲近并接触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了解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欣赏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怀、呵护自然的意识。
2 保护环境,养成关爱自然环境的习惯。
●引导学生调查了解身边的生活环境,体验人与环境的关系。
●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逐步养成关爱自然环境的习惯。
●加强学生探究自然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关系,形成自觉的环保意识并身体力行保护自然环境。
3 科学探究,提高探究意识,锻炼探究能力。
●有意识地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善于发现问题,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学会简单的识图和设计,能够规范操作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掌握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的基本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搜集、选择和处理信息,制订探究活动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模块2:人与社会——体验与融入社会
该模块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学生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模块分现象透视、模拟体验和社会服务三个分支,主题活动见表2。
模块目标:
1 认识社会,体会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出关于人与社会的相关问题,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前景,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逐步认识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做到关爱生命、关爱生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比较准确地分析社会现象,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2 参与社会,关注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关心社会现实,正确认识社会问题,获得基本社会经验,适应社会发展。
●参与社区活动,锻炼社会实践能力。
●遵守社会行为规范,自觉融入集体,具备合作的品质。
3 服务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养成关心社会的良好态度。
●服务社会,锻炼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对社会负责任,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模块3:人与自我——认识与完善自我
该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模块分为生存训练、行为规范和感恩教育三个分支,主题活动见表3。
模块目标:
1 认识自我,能正确反省并客观认识自身的成长。
●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欣赏生命的价值与可贵,思考如何珍惜生命与尊重生命。
●认识自己身心的特点,知道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与能力,学会取长补短。
●树立远大理想,开发个人潜能,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2 完善自我,能够较好地适应生活。
●积累日常生活经验,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策略,能够在危难中自护与救助他人。
●调节自己的心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快乐与成长同步。
3 挑战自我,积极主动地去应对生活。
●正确认识和适应各种社会角色,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正确面对身心成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学会总结个人的得与失,控制失利造成的损失,学会变被动为主动的方法。
4 发展自我,理性对待个人发展。
●培养开朗、乐观、坚强的个性,形成对自己的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
●培养发展意识,包括改变目前生活状况的意识、自我发展的意识、牺牲局部利益顾全长远利益的意识等。
●明荣知耻,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模块4:人与文化——传承和发展文化
该模块的核心内容是弘扬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模块分为艺术赏析、工艺创作和文化探究三个分支,主题活动见表4。
模块目标:
1 了解文化,认识文化存在的形式及作用。
●了解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与其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鉴赏各种艺术作品,了解艺术的不同展现方式和风格,认识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体验工艺创作的一般过程,陶冶情操,感受文化魅力。
2 传承文化,增强热爱民族的情感。
●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体验传统民族节庆,感悟节庆的灵魂,学会团结和尊重。
●研究文化遗产,增强热爱民族情感。
3 探究文化,感受文化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探究文化,理解文化“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的价值,提高生活品位。
●密切文化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品赏艺术作品的内在韵味,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底蕴。
4 创新文化,为传统文化赋予新时代的内涵。
●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创造性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创新文化新内涵,能够提出自己对文化的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