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万圣节》的恐怖效果源自对神秘性的准确把握,而影片中迈克尔的面具不可或缺,一方面,面具象征着神秘莫测的自然力,足以引起极度的恐怖感;另一方面,面具又始终提醒人们,邪恶只是一种象征中的存在,在影片同观众之间建立起距离感。从而使观众在受到最大限度的恐怖冲击后,还能及时回到现实享受最大限度的愉悦。
[关键词]面具;审丑;距离;万圣节
2007年8月底由罗布,祖姆比(RobZombie)执导的《万圣节2007》在北美上演。影片翻拍自约翰·卡朋特于1978年拍摄的《万圣节》。影片上映后。虽说票房收入不错,首周末就登上了北美票房冠军的宝座,但观众的口碑却极差,特别是忠实的《万圣节》迷们,几乎出离了愤怒,对导演本人和《万圣节2007》都进行了无情的口诛笔伐,如:“这不仅是最差劲的万圣节电影,还是我心目中十大烂片之一。”不过,诚如有电影评论者所指出的,比起之前几部续集更烂的口碑,这样的评论也不算太丢人。的确,几乎每次翻拍都只会让人更加怀念卡朋特版《万圣节》一去不复返的辉煌。
1978年春天,籍籍无名的年轻人卡朋特、以区区30万美元之低的成本,在短短21天时间里,拍摄了部描写杀人狂的恐怖片《万圣节》。影片剧情并不复杂,讲的是1963年的万圣节夜晚,天气阴冷,年仅6岁的迈克尔·迈耶斯残忍地杀害了17岁的姐姐。迈克尔随后被送往偏远的史密斯小树林疗养院,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监禁生活。15年后,他逃出史密斯小树林,回到自己的故乡——伊利诺伊斯州平静的哈登菲尔德小镇。镇上的人们正忙于准备快乐的万圣节之夜,带着面具的迈克尔则悄无声息地尾随17岁的小保姆萝莉。夜幕降临,迈克尔先是残忍地杀死了萝莉的朋友安妮、琳达以及琳达的男友鲍伯,又疯狂追杀萝莉。迈克尔精神治疗师鲁米斯医生及时赶来,救了萝莉,但身中六枪的迈克尔却不知所踪了。
《万圣节》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影片开创了“变态杀人狂”电影先河,观众好评如潮,至今口碑极高,如:“《万圣节》不仅是所有杀人狂电影的鼻祖,而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片!”“约翰·卡朋特的《万圣节》就是完美的典范,首先。电影富于趣味、风格化。极具原创性,真正令人恐惧。而且对流行文化的影响甚至超过七十年代其他重量级的电影系列(如Jaws和星球大战)……迈克尔·迈耶斯孕育了杀人狂电影许多重要的品性:他是沉默的、耐久的。也是狂暴的、病态的。行动迟缓,童年心理受过创伤并导致暴力行为。”超高的人气和利润引发了无数次翻拍,但就像《万圣节2007》一样,没有一部能够满足观众的期望,《万圣节》成了不可企及的经典。
事实上,后来的翻拍不论在人力、物力上,还是在编剧阵容的强大、拍摄技术的先进上,都是《万圣节》所无法相比的。观众之所以只认可《万圣节》,有多方面的原因。审美上的先入为主固然是一种解释,但并非主要的,毕竟电影史上翻拍的影片从来就不乏经典。根本原因还在于该系列所表现的主题“恐怖”,而迈克尔的面具则是揭开个中因由的关键。三十年来,《万圣节》已翻拍了八次,导演换了一个又一个,演员也是一茬又一茬地变。唯独迈克尔的面具,还是当初的样子:大大的眼洞,幽深莫测;白色的面皮。泛着蓝莹莹的光。惊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也许最能代表《万圣节》系列的就是这副面具了。
面具是万圣节的标志,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面具是对神秘自然力的形象化表达,其恐怖之处正在于自然力的不可捉摸性。面具也是《万圣节》不可或缺的道具,影片作为恐怖片的成功正在于对神秘性的准确把握。影片萌生于导演卡朋特酝酿已久的一个念头:精神变态疯狂杀戮保姆。编剧狄波拉,希尔(Debra Hill)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个主题编成恐怖故事,而不仅仅是悲剧。在接受著名恐怖电影杂志《梵格里亚》(Fangoria)采访时,希尔曾谈到了创作的主旨,她说:“我们回到古老的亡灵节传说,即万圣节是这样的夜晚,所有的灵魂都被放出来疯狂地报复活着的人们,于是就有了关于有史以来最邪恶家伙的故事。……我们不想让它变成流血事件。我们希望它像‘箱中的杰克’(a lack-in-the-box)。”“箱中的杰克”是个典故,讲得是小丑和一只无法逃脱的盒子的故事,小丑随时都会从箱中蹦出来。吓人一跳,故事充满着荒谬的梦和稀奇古怪的念头,希尔的主旨是要表现邪恶,但却不走血腥的常规套路。而是在神秘性、不可捉摸性上做文章。事实证明希尔的思路是正确的,神秘性制造了良好的恐怖效果,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万圣节》神秘氛围的核心无疑是迈克尔的面具。按照影片官方网站上的介绍,迈克尔面具的选择还是颇费了番心思的。按照剧组的构思,迈克尔的面具应该具有人的样子,“我们的想法是把他塑造成不苟言笑、不见脸面的样子,某种苍白的面容,跟人多少有些相像,”希尔在接受《梵格里亚》采访时说。艺术指导汤米·李·华莱士(Tommy Lee Wallace)负责面具的设计,他先是弄来个小丑面具,找到了怪诞和惊恐的感觉,随后,华莱士去了趟好莱坞林荫大道伯特,威勒(Burt Wheeler)魔术商店,用1.98美元买来张基尔克舰长(Captain Kirk)面具,挖大眼洞,喷上稍蓝的白漆,使它有着幽灵般的面容。于是,著名的迈克尔面具就这样诞生了。面具的恐怖效果极佳,“不论多少次,每当看到面具,你都会感到心头一沉,”演员比安卡·凯基里希回忆道。
迈克尔面具的恐怖效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神秘性。基尔克舰长在美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影视人物形象,他探索外太空,同外星人打交道,本就充满传奇色彩。华莱士对面具的加工更是强化了神秘感:泛着蓝光的白色面皮显得神秘莫测,大而空洞的眼睛仿佛邪恶的渊薮,让人不寒而栗。影片中,月光的出色运用把面具的神秘感发挥到了极致。幽蓝的月光下,想到被这样一副面孔无处不在地盯着,令谁都会凉透脊背。汗湿衣襟:电影评论员安迪的感受在观众中很有代表性,他写道:“当你正全神贯注地做着什么的时候,这时可怕的面具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把你吓个半死。”导演卡朋特充分利用了面具的神秘性,很少让面具正面出现,从而把迈克尔表现成了一个恐怖的幽灵。这正如有的观众指出的,“《万圣节》中,约翰,卡朋特从未让我们真正完整地看到过迈克尔,迈耶斯。他总让人感觉是阴影的一部分,我认为那就是他之所以令人如此恐怖的原因。”
其次是非人性。迈克尔虽有着人的样子,但已没有任何人性。“迈克尔表现为超自然的存在,没有任何值得观众为之同情的因素。这一点对他‘怪物’的角色来说是本质性的。”影片中,小迈克尔毫无道理地杀死姐姐,他从不说话,只知杀戮,他的邪 恶是本性上的,用鲁米斯医生的话说就是“绝对的邪恶”。还有什么比绝对邪恶的“人”更可怕的呢?“迈克尔不是鬼魂,他是人(至少我们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他比大多数人有着更强的精神能量,从而把观众引向一些真正神秘的主题和不可预知的象征。”迈克尔象征的神秘力量正是人自身作为自然力的一面。它既是属于人的,又是否定性的、不可抗拒的,惟其如此才是真正令人恐怖的。演员迪拉,邦克斯承认:“我希望出演恐怖片会让我少受惊吓。但是当我看到迈克尔·迈耶斯时,我还是忍不住跑开了——他的面具是如此逼真却又如此空洞无情,那正是让我恐惧的原因。”
《万圣节》成功之处,正是后来翻拍影片的失败之处,而《万圣节2007》无疑最能说明问题。在所有翻拍的影片中。《万圣节2007》或许是最接近原影片的一部,故事主干几乎全部套用《万圣节》,导演祖姆比只是在细节上下功夫。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把自己的姓都改成了“僵尸”(Zombie)的导演,却偏走了人性化的道路。在接受一些杂志采访时。祖姆比总是强调:“要让事情明晰起来。”他的意思是每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应该有明确的交代。于是,迈克尔精神变态的根源被追溯到童年时家庭的不幸,从疗养院的逃亡也被归咎于看守的玩忽职守,甚至连面具的由来也作了解释——影片特意让迈克尔姐姐的男朋友带来了面具。临近结尾,影片对迈克尔疯狂的杀戮行为又作了总的极其人性化的解释:迈克尔经过一路砍杀,终于抓住萝莉,但却没有杀她,相反还脱下狰狞的面具,并取出珍藏的相片给萝莉看,原来萝莉是他唯一还爱着的妹妹。就这样,几乎所有的情节都被合理化了。然而,合理化的结果必然是影片在整体上被解神秘化,其恐怖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纽约时报》的影评一针见血:“当祖姆比先生再次推出渴望同已长成少女,充满勇气,正做保姆的妹妹萝莉重聚的长发巨人迈克尔时,影片的激情和创造性就荡然无存了。”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影片的成功或失败绝不仅仅只是技术的问题,更是审美接受的问题,而对恐怖的接受是个审丑的问题,似远较审美来得复杂。套用接受美学的观点,观众在看电影之前都有“前理解”。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论,“所谓‘前理解’。是指理解前已有,但参与、制约着理解的一组结构因素,包括指示、预见、互通等,这些因素合成为一个‘als(作为)……’的结构、作为理解发生的前提与预见指向。”也就是说,前理解会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接受,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顺向相应和逆向受挫。前理解会在观众心里形成预期,当影片内容同心理预期一致时,观众会形成共鸣,获得愉悦感,这就是顺向相应:当影片内容同心理预期不一致时,观众就会有挫败感,这就是逆向受挫。当然,接受心理绝非如此简单。这有个度的问题,过于顺向相应也会导致失望,而逆向受挫有时则会激发溯求的欲望,从而获得更强烈的愉悦感。
但所有这些理论都只适用于美的对象,是审美的理论。审丑则是另外一回事,对恶的顺向相应显然不会有愉悦感,逆向受挫也不会有失败感,尽管人的心理各异,歹徒、恶棍、变态者,甚至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恶也许都有种天然的嗜好,但那毕竟是非常态。不管怎么说,也不论何时,对恶的行为拍手称赞的人终究还是少数。那么,如何理解恐怖片的爱好者呢?又如何理解《万圣节》无数的影迷?“我们都知道邪恶的确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疯狂的男人手握匕首也是常有的事,所有这些都让人困扰于深深的恐惧。死亡随时降临。《万圣节》当然以其最恐怖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切。应该相信恐怖的存在,那正是影片令人愉快的原因所在。”“我很享受被惊吓的感觉,尽管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的确很享受。”观众的享受无疑是真实的,但他们也的确不知所以然。
美善的对象是对生命的肯定,人们可以直接参与其中,得到愉悦的享受,但丑恶的对象是对生命的否定,正常人一般不可能参与其中,更难从中获取愉悦感。在审丑的过程中,距离感的形成是关键。当人们去影院看《万圣节》的时候,谁都知道是要“看”恐怖行为,而不是“参与”恐怖行为。当然,诚如有观众所言,迈克尔似的杀戮有其现实基础,但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谁还有享受的心情呢?有时由于影院的效果,强烈的表现力会突破艺术形式的藩篱,使观众忘了影院的现实存在,完全投入其中,这时观众往往就会大受惊吓。的确,这种惊吓有时往往正是观众想要的,但如果在惊吓之后,还能会心一笑,还能享受到极度愉悦的话,那么观众的意识必然是已经重新回到影院的现实存在,意识到一切都只是发生在电影中,意识到影片同现实生活之间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否则谁都难以享受这种惊吓。
从审丑距离的角度来说,迈克尔的面具不可或缺。一方面,面具象征着神秘莫测的自然力,足以引起极度的恐怖感;另一方面,面具又始终提醒人们,邪恶只是一种象征中的存在。“象征”即用一物指代’另一物,其所指是不在场的,因而概念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距离感。这样,由于面具的存在,实际上使得影片具有了双重距离:首先是作为艺术形式的影片在观众同影片叙事之间确立了距离感:其次是面具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之内,进一步加深了距离感。这对恐怖片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恐怖片很容易让观众“入乎其内”,而距离感则让观众始终能“出乎其外”,并使观众在受到最大限度的恐怖冲击后,还能及时回到现实享受最大限度的愉悦。
[关键词]面具;审丑;距离;万圣节
2007年8月底由罗布,祖姆比(RobZombie)执导的《万圣节2007》在北美上演。影片翻拍自约翰·卡朋特于1978年拍摄的《万圣节》。影片上映后。虽说票房收入不错,首周末就登上了北美票房冠军的宝座,但观众的口碑却极差,特别是忠实的《万圣节》迷们,几乎出离了愤怒,对导演本人和《万圣节2007》都进行了无情的口诛笔伐,如:“这不仅是最差劲的万圣节电影,还是我心目中十大烂片之一。”不过,诚如有电影评论者所指出的,比起之前几部续集更烂的口碑,这样的评论也不算太丢人。的确,几乎每次翻拍都只会让人更加怀念卡朋特版《万圣节》一去不复返的辉煌。
1978年春天,籍籍无名的年轻人卡朋特、以区区30万美元之低的成本,在短短21天时间里,拍摄了部描写杀人狂的恐怖片《万圣节》。影片剧情并不复杂,讲的是1963年的万圣节夜晚,天气阴冷,年仅6岁的迈克尔·迈耶斯残忍地杀害了17岁的姐姐。迈克尔随后被送往偏远的史密斯小树林疗养院,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监禁生活。15年后,他逃出史密斯小树林,回到自己的故乡——伊利诺伊斯州平静的哈登菲尔德小镇。镇上的人们正忙于准备快乐的万圣节之夜,带着面具的迈克尔则悄无声息地尾随17岁的小保姆萝莉。夜幕降临,迈克尔先是残忍地杀死了萝莉的朋友安妮、琳达以及琳达的男友鲍伯,又疯狂追杀萝莉。迈克尔精神治疗师鲁米斯医生及时赶来,救了萝莉,但身中六枪的迈克尔却不知所踪了。
《万圣节》一上映就引起了轰动。影片开创了“变态杀人狂”电影先河,观众好评如潮,至今口碑极高,如:“《万圣节》不仅是所有杀人狂电影的鼻祖,而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恐怖片!”“约翰·卡朋特的《万圣节》就是完美的典范,首先。电影富于趣味、风格化。极具原创性,真正令人恐惧。而且对流行文化的影响甚至超过七十年代其他重量级的电影系列(如Jaws和星球大战)……迈克尔·迈耶斯孕育了杀人狂电影许多重要的品性:他是沉默的、耐久的。也是狂暴的、病态的。行动迟缓,童年心理受过创伤并导致暴力行为。”超高的人气和利润引发了无数次翻拍,但就像《万圣节2007》一样,没有一部能够满足观众的期望,《万圣节》成了不可企及的经典。
事实上,后来的翻拍不论在人力、物力上,还是在编剧阵容的强大、拍摄技术的先进上,都是《万圣节》所无法相比的。观众之所以只认可《万圣节》,有多方面的原因。审美上的先入为主固然是一种解释,但并非主要的,毕竟电影史上翻拍的影片从来就不乏经典。根本原因还在于该系列所表现的主题“恐怖”,而迈克尔的面具则是揭开个中因由的关键。三十年来,《万圣节》已翻拍了八次,导演换了一个又一个,演员也是一茬又一茬地变。唯独迈克尔的面具,还是当初的样子:大大的眼洞,幽深莫测;白色的面皮。泛着蓝莹莹的光。惊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也许最能代表《万圣节》系列的就是这副面具了。
面具是万圣节的标志,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面具是对神秘自然力的形象化表达,其恐怖之处正在于自然力的不可捉摸性。面具也是《万圣节》不可或缺的道具,影片作为恐怖片的成功正在于对神秘性的准确把握。影片萌生于导演卡朋特酝酿已久的一个念头:精神变态疯狂杀戮保姆。编剧狄波拉,希尔(Debra Hill)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个主题编成恐怖故事,而不仅仅是悲剧。在接受著名恐怖电影杂志《梵格里亚》(Fangoria)采访时,希尔曾谈到了创作的主旨,她说:“我们回到古老的亡灵节传说,即万圣节是这样的夜晚,所有的灵魂都被放出来疯狂地报复活着的人们,于是就有了关于有史以来最邪恶家伙的故事。……我们不想让它变成流血事件。我们希望它像‘箱中的杰克’(a lack-in-the-box)。”“箱中的杰克”是个典故,讲得是小丑和一只无法逃脱的盒子的故事,小丑随时都会从箱中蹦出来。吓人一跳,故事充满着荒谬的梦和稀奇古怪的念头,希尔的主旨是要表现邪恶,但却不走血腥的常规套路。而是在神秘性、不可捉摸性上做文章。事实证明希尔的思路是正确的,神秘性制造了良好的恐怖效果,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万圣节》神秘氛围的核心无疑是迈克尔的面具。按照影片官方网站上的介绍,迈克尔面具的选择还是颇费了番心思的。按照剧组的构思,迈克尔的面具应该具有人的样子,“我们的想法是把他塑造成不苟言笑、不见脸面的样子,某种苍白的面容,跟人多少有些相像,”希尔在接受《梵格里亚》采访时说。艺术指导汤米·李·华莱士(Tommy Lee Wallace)负责面具的设计,他先是弄来个小丑面具,找到了怪诞和惊恐的感觉,随后,华莱士去了趟好莱坞林荫大道伯特,威勒(Burt Wheeler)魔术商店,用1.98美元买来张基尔克舰长(Captain Kirk)面具,挖大眼洞,喷上稍蓝的白漆,使它有着幽灵般的面容。于是,著名的迈克尔面具就这样诞生了。面具的恐怖效果极佳,“不论多少次,每当看到面具,你都会感到心头一沉,”演员比安卡·凯基里希回忆道。
迈克尔面具的恐怖效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是神秘性。基尔克舰长在美国是个家喻户晓的影视人物形象,他探索外太空,同外星人打交道,本就充满传奇色彩。华莱士对面具的加工更是强化了神秘感:泛着蓝光的白色面皮显得神秘莫测,大而空洞的眼睛仿佛邪恶的渊薮,让人不寒而栗。影片中,月光的出色运用把面具的神秘感发挥到了极致。幽蓝的月光下,想到被这样一副面孔无处不在地盯着,令谁都会凉透脊背。汗湿衣襟:电影评论员安迪的感受在观众中很有代表性,他写道:“当你正全神贯注地做着什么的时候,这时可怕的面具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把你吓个半死。”导演卡朋特充分利用了面具的神秘性,很少让面具正面出现,从而把迈克尔表现成了一个恐怖的幽灵。这正如有的观众指出的,“《万圣节》中,约翰,卡朋特从未让我们真正完整地看到过迈克尔,迈耶斯。他总让人感觉是阴影的一部分,我认为那就是他之所以令人如此恐怖的原因。”
其次是非人性。迈克尔虽有着人的样子,但已没有任何人性。“迈克尔表现为超自然的存在,没有任何值得观众为之同情的因素。这一点对他‘怪物’的角色来说是本质性的。”影片中,小迈克尔毫无道理地杀死姐姐,他从不说话,只知杀戮,他的邪 恶是本性上的,用鲁米斯医生的话说就是“绝对的邪恶”。还有什么比绝对邪恶的“人”更可怕的呢?“迈克尔不是鬼魂,他是人(至少我们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他比大多数人有着更强的精神能量,从而把观众引向一些真正神秘的主题和不可预知的象征。”迈克尔象征的神秘力量正是人自身作为自然力的一面。它既是属于人的,又是否定性的、不可抗拒的,惟其如此才是真正令人恐怖的。演员迪拉,邦克斯承认:“我希望出演恐怖片会让我少受惊吓。但是当我看到迈克尔·迈耶斯时,我还是忍不住跑开了——他的面具是如此逼真却又如此空洞无情,那正是让我恐惧的原因。”
《万圣节》成功之处,正是后来翻拍影片的失败之处,而《万圣节2007》无疑最能说明问题。在所有翻拍的影片中。《万圣节2007》或许是最接近原影片的一部,故事主干几乎全部套用《万圣节》,导演祖姆比只是在细节上下功夫。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把自己的姓都改成了“僵尸”(Zombie)的导演,却偏走了人性化的道路。在接受一些杂志采访时。祖姆比总是强调:“要让事情明晰起来。”他的意思是每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都应该有明确的交代。于是,迈克尔精神变态的根源被追溯到童年时家庭的不幸,从疗养院的逃亡也被归咎于看守的玩忽职守,甚至连面具的由来也作了解释——影片特意让迈克尔姐姐的男朋友带来了面具。临近结尾,影片对迈克尔疯狂的杀戮行为又作了总的极其人性化的解释:迈克尔经过一路砍杀,终于抓住萝莉,但却没有杀她,相反还脱下狰狞的面具,并取出珍藏的相片给萝莉看,原来萝莉是他唯一还爱着的妹妹。就这样,几乎所有的情节都被合理化了。然而,合理化的结果必然是影片在整体上被解神秘化,其恐怖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纽约时报》的影评一针见血:“当祖姆比先生再次推出渴望同已长成少女,充满勇气,正做保姆的妹妹萝莉重聚的长发巨人迈克尔时,影片的激情和创造性就荡然无存了。”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影片的成功或失败绝不仅仅只是技术的问题,更是审美接受的问题,而对恐怖的接受是个审丑的问题,似远较审美来得复杂。套用接受美学的观点,观众在看电影之前都有“前理解”。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论,“所谓‘前理解’。是指理解前已有,但参与、制约着理解的一组结构因素,包括指示、预见、互通等,这些因素合成为一个‘als(作为)……’的结构、作为理解发生的前提与预见指向。”也就是说,前理解会影响观众对影片的接受,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方式:顺向相应和逆向受挫。前理解会在观众心里形成预期,当影片内容同心理预期一致时,观众会形成共鸣,获得愉悦感,这就是顺向相应:当影片内容同心理预期不一致时,观众就会有挫败感,这就是逆向受挫。当然,接受心理绝非如此简单。这有个度的问题,过于顺向相应也会导致失望,而逆向受挫有时则会激发溯求的欲望,从而获得更强烈的愉悦感。
但所有这些理论都只适用于美的对象,是审美的理论。审丑则是另外一回事,对恶的顺向相应显然不会有愉悦感,逆向受挫也不会有失败感,尽管人的心理各异,歹徒、恶棍、变态者,甚至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对恶也许都有种天然的嗜好,但那毕竟是非常态。不管怎么说,也不论何时,对恶的行为拍手称赞的人终究还是少数。那么,如何理解恐怖片的爱好者呢?又如何理解《万圣节》无数的影迷?“我们都知道邪恶的确存在这个世界上,一个疯狂的男人手握匕首也是常有的事,所有这些都让人困扰于深深的恐惧。死亡随时降临。《万圣节》当然以其最恐怖的方式来表现这一切。应该相信恐怖的存在,那正是影片令人愉快的原因所在。”“我很享受被惊吓的感觉,尽管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的确很享受。”观众的享受无疑是真实的,但他们也的确不知所以然。
美善的对象是对生命的肯定,人们可以直接参与其中,得到愉悦的享受,但丑恶的对象是对生命的否定,正常人一般不可能参与其中,更难从中获取愉悦感。在审丑的过程中,距离感的形成是关键。当人们去影院看《万圣节》的时候,谁都知道是要“看”恐怖行为,而不是“参与”恐怖行为。当然,诚如有观众所言,迈克尔似的杀戮有其现实基础,但真的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谁还有享受的心情呢?有时由于影院的效果,强烈的表现力会突破艺术形式的藩篱,使观众忘了影院的现实存在,完全投入其中,这时观众往往就会大受惊吓。的确,这种惊吓有时往往正是观众想要的,但如果在惊吓之后,还能会心一笑,还能享受到极度愉悦的话,那么观众的意识必然是已经重新回到影院的现实存在,意识到一切都只是发生在电影中,意识到影片同现实生活之间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否则谁都难以享受这种惊吓。
从审丑距离的角度来说,迈克尔的面具不可或缺。一方面,面具象征着神秘莫测的自然力,足以引起极度的恐怖感;另一方面,面具又始终提醒人们,邪恶只是一种象征中的存在。“象征”即用一物指代’另一物,其所指是不在场的,因而概念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距离感。这样,由于面具的存在,实际上使得影片具有了双重距离:首先是作为艺术形式的影片在观众同影片叙事之间确立了距离感:其次是面具在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之内,进一步加深了距离感。这对恐怖片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恐怖片很容易让观众“入乎其内”,而距离感则让观众始终能“出乎其外”,并使观众在受到最大限度的恐怖冲击后,还能及时回到现实享受最大限度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