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时序由秋入冬 迎面扑来的冷风 像我倦了勤的心 再也无法沸腾 日子是生命的缩影 随着日月星辰明灭 平淡的一生执意追寻的 无非是千古不变的诗情 一个无法忘情的知音 望眼欲穿 对我来说 诗是我的宇宙 我忠诚信仰的神 感伤时孤寂时 灯下伏案写一首诗 炽热的诗行里 定有我难舍的情缘 理所当然 在人生的舞台上 你是永恒的主角 压轴的戏码 由你来诠释 不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序由秋入冬
迎面扑来的冷风
像我倦了勤的心
再也无法沸腾
日子是生命的缩影
随着日月星辰明灭
平淡的一生执意追寻的
无非是千古不变的诗情
一个无法忘情的知音
望眼欲穿
对我来说
诗是我的宇宙
我忠诚信仰的神
感伤时孤寂时
灯下伏案写一首诗
炽热的诗行里
定有我难舍的情缘
理所当然
在人生的舞台上
你是永恒的主角
压轴的戏码
由你来诠释
不老的诗情
写于2009年11月14日
涂静怡
1941年生。与师友共同创办并长期主持《秋水》诗刊。创作兼及诗与散文,尚唯美诗风。著有诗集《秋笺》,散文《诗人的画像》等。
其他文献
2006年,在《梦回大清》、《步步惊心》等穿越言情小说的引领下,大陆掀起“新言情小说”热潮,带动同类小说的热销。这股热潮的背后推手,就是大陆首个女性阅读专业出版品牌——“悦读纪”。本刊就华文言情小说的相关问题访问了“悦读纪”掌门——侯开。 书香:说起言情小说,大陆80后读者,青少年时候读的都是港台言情小说作家的作品,你如何看待大陆言情小说和港台言情小说的变化? 侯开:实际上“言情小说”这个概念
如果拉开台湾文学百年历史,且围成一座象征性透明舞台,小说家钟理和坐在屋前一张破藤椅上低头写作的身影,在众多作家影像中最为鲜明,让许多后辈文人难以忘怀,或释怀。文学史书称他是“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这幅画面既说明也象征他尽瘁文学的一生——钟理和临终贫病交逼。喀血于稿纸上身亡,死时才46岁。 钟理和是客家人,世居台湾南端美浓。如果去掉时代背景单讲地点,你可以说他是坐在充满阳光,纯朴而勤垦的客家山村里
激流三部曲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 巴金的长篇小说当中,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是《家》、《春》、《秋》(即《激流三部曲》)。它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以及革
亲爱的朋友: 出版是低门槛的产业,只要有意愿,一抬脚就跨入了。 它可以做得极简,一个人便可随意开张;也可以百人、千人齐聚,成庞然大物。两端看似矛盾,实际上并行不悖;信仰者各有胸怀,也各有活法,无所谓是非对错。 在我认识的各式各样编辑高手之中,有些人认为出版应回归素朴,毋需高悬理论来强作解人,而出书的目的,无非寻回阅读的原始乐趣罢了,搞得太繁琐,反而忘了区区初衷;也有人认为,书既然需要市场才能
年过80后,我常感叹岁月不饶人,身体机能日渐老化,做事常有力不从心之感。现代高科技发达,e世代来临,很多东西都数字化或上网办理,不会使用电脑及上网,自觉变成时代的落伍者,精神上常有挫折之感。 大概七、八年前,台湾作家都接到《青年日报》的一纸通知,大意是说:为节省人力与时间,《青年副刊》将电子化,作家都须用“伊妹儿”投稿,手抄稿恕不收件云云。 老作家接到这份通知后颇感无奈。自己年岁已七老八十了。
其实,中秋节博饼,博的是一个开心,博的是一个好兆头,当骰子在大瓷碗里落下,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当欢声笑语从人们的心里飘出,当每个人的眼里洋溢着幸福快乐的微笑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总是特别温馨。 中秋赏月的浪漫情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即便是在登陆月球后的21世纪互联网时代,倘若于气爽天高的金秋季节,三五友人,静坐于沙滩,听海的歌唱,吟颂古人诗句,仰望皓噻明月,遐想奔月、捣药
旺角·序言书室 闹市中的文化学术书店 主营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之中英文学术书籍,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社会学、历史、文化研究等。举办各项文化活动,如读书会、座谈会、新书发布会等,藉此推动阅读风气。 创办时间:2007 城市世界 《城市世界》是一本文化地理学的入门书,目的是要为城市的讨论提供新的视角,用特殊的空间想象来研究城市。本书提出几个重要的问题:1、城市发展与当下的全球化有何关系
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的一本散文集,书名《一个人的房间》。乃源自她的格言:“女人必须要有钱、还得要有一个人的房间,如果她想完成一篇小说的话。”如果任何一个假设的语句。都隐含一种歇后式的肯定;我想这句话里可能引申的微妙意涵是:如果这篇小说完成了,她就有钱也有一个人的房间了。这位大作家还有另一句名言:“没有什么事情曾经发生,除非它被书写。”这岂不是说:除非一个人写作,否则根本就没有什么一个人的房间
承接上回话题,我们看到科技发展带给出版界的巨大冲击,也看到业界的挣扎和努力,但出版社却困于怀旧,怯于往新的轴线移动。 问题症结之一:传统出版不晓得该如何重塑自己。 我们试着提出一种可能性──这“可能性”也许有用、也许无用,整理于后,供大家做个参考。 其实,最重要的是改变思维,以“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为本,学习“U时代”的拓荒者,了解他们怎么看世界、看变化
身未动,心已远,灵性将至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大地一派收成的气息,而动物进入休养状态。身体的休整离不开心理的安稳,更不能缺乏灵性的光亮。这一连串的联系,整合成一类图书——“身心灵”图书。 何为“身心灵”?这个名词对于绝大部分读者,甚至对于很多图书编辑来讲,都是十分陌生的。其实,“身心灵”也不是很难理解,“身”是指身体,“心”是指心理,“灵”则是指宇宙万物皆具的。图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