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猜中了前头,可我猜不着这结局”。这话是对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最真实的写照。
年初,银行理财产品承继了上一年度的趋势,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但随即便遭遇“收益门”、“负收益”的尴尬,随之而来的则是由监管部门掀起的银行“整风”。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能否真正从喧嚣中回归、在投资者的殷切期望中获得新生,值得期待。
监管“整风”不期而至
今年年初,与股票市场连结的银行理财产品包括了银行业QD系产品、打新股产品、类基金产品、挂钩型产品等,再加上债券类、信托类、现金类理财产品,不但产品系列多,而且各行发行的单只产品数量也非常可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季度,全国理财产品销售量达到9100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额,银行理财产品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但是,正如没有人预料到A股市场会在拦腰斩半后仍找不“底”一样,2008年中国银行业的“整风”不期而至。4月3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下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6月6日,该厅又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外汇保证金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6月底,银监会以“窗口指导”的方式叫停了银行担保信托理财产品。银监会这接连3个动作,确立了上半年银行理财的主题——整风。
出局产品影响金融政策
监管层为何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大力“整风”?
央行与银监部门的两位领导在上月底举行的“首届银行理财高峰论坛”上的表示可以说明问题。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金融稳定部主任凌涛表示:“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可以分散风险,但也可能加剧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银行理财创新已经对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甚至影响了央行稳定货币政策的执行。”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则表示,财富管理在中国是一个发展迅猛的新兴市场,产业创新相当活跃。但是,商业银行普遍对理财机构定位不够精准,个别银行将理财产品视为吸收存款的渠道,这样问题就很大。另外,银行理财市场的竞争还不够充分,因此去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各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潜在风险逐渐暴露。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坦率承认,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不强,银行自身缺乏产品定价能力,对理财产品持续估值的能力不足,产品运行中尚未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
一般说来,理财业务属于典型的表外业务(即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理财业务却具备了表内业务特征,并正对宏观调控产生冲击。
比如目前理财市场上规模较大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实质和表内存款差异不大,但央行收缩流动性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却不能调控这类产品,所以结构性存款产品无疑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信托贷款类产品的出现,也规避了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窗口指导,使得信贷规模的统计失真,效率下降。同时金融创新也会降低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增加货币政策制定执行的难度。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了结构性存款产品与银行担保的依托类理财产品的“出局”。
银行理财仍是主力
虽然在这半年间,监管层对银行理财进行了大力的整顿,但这并不是说高层在抑制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更没有影响它们对于中国理财产品市场未来的信心。有关领导表示,监管的目的还是为了保障理财产品规范有序发展。
事实上,在过去4年中,由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类理财产品已经逐渐呈现中国内地理财市场“主力”的架势。据统计,我国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8000亿至1.2万亿元。今年3月至5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已经超过了基金。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建峰博士近期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正获得高速发展,未来10年的增长速度均有望超过同期GDP增速。
按照成熟市场的经验,人均收入水平超过1000美元时,将迎来理财市场的大发展阶段。实践也表明,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民众的理财需求正在被释放出来。但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以公募形式发行的理财产品却十分匮乏。银行理财产品正好填补了低风险、低收益的存款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类投资之间的空白。同时,作为代客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投资标的广泛,其创新的空间可以说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性正可以满足我国居民复杂多样的投资需求。
在存贷利差逐渐缩小的今天,对于未来十年中面临转型的中国银行业本身来说,发展理财产品也是顺利实现转型的关键所在。
其实,这半年的“整风”也让中国的商业银行有了不小的进步,除产品风格向保本型回归外,光大银行正尝试从“儿童理财概念”入手,推动银行业务创新。相信不久后,这类新尝试将不断出现,在风险降低的前提下,投资者的选择也将越来越多。
年初,银行理财产品承继了上一年度的趋势,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但随即便遭遇“收益门”、“负收益”的尴尬,随之而来的则是由监管部门掀起的银行“整风”。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能否真正从喧嚣中回归、在投资者的殷切期望中获得新生,值得期待。
监管“整风”不期而至
今年年初,与股票市场连结的银行理财产品包括了银行业QD系产品、打新股产品、类基金产品、挂钩型产品等,再加上债券类、信托类、现金类理财产品,不但产品系列多,而且各行发行的单只产品数量也非常可观。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季度,全国理财产品销售量达到9100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额,银行理财产品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但是,正如没有人预料到A股市场会在拦腰斩半后仍找不“底”一样,2008年中国银行业的“整风”不期而至。4月3日,中国银监会办公厅下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6月6日,该厅又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外汇保证金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6月底,银监会以“窗口指导”的方式叫停了银行担保信托理财产品。银监会这接连3个动作,确立了上半年银行理财的主题——整风。
出局产品影响金融政策
监管层为何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大力“整风”?
央行与银监部门的两位领导在上月底举行的“首届银行理财高峰论坛”上的表示可以说明问题。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统计研究部、金融稳定部主任凌涛表示:“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可以分散风险,但也可能加剧风险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银行理财创新已经对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甚至影响了央行稳定货币政策的执行。”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则表示,财富管理在中国是一个发展迅猛的新兴市场,产业创新相当活跃。但是,商业银行普遍对理财机构定位不够精准,个别银行将理财产品视为吸收存款的渠道,这样问题就很大。另外,银行理财市场的竞争还不够充分,因此去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各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潜在风险逐渐暴露。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坦率承认,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不强,银行自身缺乏产品定价能力,对理财产品持续估值的能力不足,产品运行中尚未建立有效的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体系。
一般说来,理财业务属于典型的表外业务(即不计入资产负债表、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增加银行收益的业务),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理财业务却具备了表内业务特征,并正对宏观调控产生冲击。
比如目前理财市场上规模较大的结构性存款产品,实质和表内存款差异不大,但央行收缩流动性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却不能调控这类产品,所以结构性存款产品无疑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信托贷款类产品的出现,也规避了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窗口指导,使得信贷规模的统计失真,效率下降。同时金融创新也会降低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增加货币政策制定执行的难度。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了结构性存款产品与银行担保的依托类理财产品的“出局”。
银行理财仍是主力
虽然在这半年间,监管层对银行理财进行了大力的整顿,但这并不是说高层在抑制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更没有影响它们对于中国理财产品市场未来的信心。有关领导表示,监管的目的还是为了保障理财产品规范有序发展。
事实上,在过去4年中,由各大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类理财产品已经逐渐呈现中国内地理财市场“主力”的架势。据统计,我国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8000亿至1.2万亿元。今年3月至5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规模已经超过了基金。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建峰博士近期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正获得高速发展,未来10年的增长速度均有望超过同期GDP增速。
按照成熟市场的经验,人均收入水平超过1000美元时,将迎来理财市场的大发展阶段。实践也表明,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民众的理财需求正在被释放出来。但另一方面,中国资本市场以公募形式发行的理财产品却十分匮乏。银行理财产品正好填补了低风险、低收益的存款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类投资之间的空白。同时,作为代客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投资标的广泛,其创新的空间可以说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性正可以满足我国居民复杂多样的投资需求。
在存贷利差逐渐缩小的今天,对于未来十年中面临转型的中国银行业本身来说,发展理财产品也是顺利实现转型的关键所在。
其实,这半年的“整风”也让中国的商业银行有了不小的进步,除产品风格向保本型回归外,光大银行正尝试从“儿童理财概念”入手,推动银行业务创新。相信不久后,这类新尝试将不断出现,在风险降低的前提下,投资者的选择也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