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ra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各高校十分重视课程思政工作,许多高校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伴随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浪潮,金融学专业作为全国各高校重要的专业更应该顺势改革。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现存在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专业课教师未能和思政课教师有效沟通;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合作;建立有效评价体系以及结合学科实际来挖掘思政元素等建议。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思政教育;金融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70
  1 课程思政的本质与意义
  课程思政是指高校各学科专业课知识与思想道德理论紧密结合,形成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纲要》。该《纲要》中明确指出了高校建设课程思政的总目标和相关重要内容,并强调课程思政需要在我国高校中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已成为全国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各个高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现阶段,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已成为高校教学工作中的热门话题,但国内大部分高校还未完成自身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不少高校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还处于起步阶段。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指在专业课的讲授中,把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传授知识和树立三观的有机结合。当课程思政融入课堂后,真正实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中,仅以思政课程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各学科的专业课也仅以讲授原课程的专业知识为中心。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我国需要有正确三观和理想信念的大学毕业生来建设。因而课程思政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了“三全育人”的概念,指出教师要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每个专业课都有自身特有的内容设置和体系,各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应根据各学科自身特性来开展,深度挖掘各专业课的相关思政元素,以此来形成各学科自身的课程思政体系。
  2 金融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高校最基本的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课堂教育则是开展课程思政,进行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在传统教学观念中,认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仅是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但纵观大学生整体的课程规划,专业课才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因而要想实现贯彻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使我们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作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开展思政教育,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在此大背景下,金融学专业作为全国高校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更应该尽早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掌握相关金融知识,更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大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需要有爱国情怀和正确三观的金融人才。各高校金融学专业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改革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课程思政应融入金融学专业教学中,有助于高校培养有专业素养和正确三观的金融学毕业生。同时,金融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有利于各相关高校早日完善大学教育体系。在金融学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中,把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知识相关联,在教学各环节中渗透思政理念,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加强学生的价值塑造。由此可见,全国各高校金融学专业建立和完善自身课程思政改革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3 现阶段开展课程思政的困境
  3.1 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
  虽然课程思政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但具体的开展工作还相对滞后。这主要因为专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传统高校教学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往往仅专注于自身专业课知识的讲授,对与课程思政信息并没有主动了解、学习和掌握。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部分专业课教师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存在疑惑。例如,教师不知道如何将自身课程的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或片面地认为课程思政就是简单地讲授思想品德等。由于一线的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足或不够深刻,使得课程思政工作难以大规模或有效地开展。
  3.2 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缺乏有效沟通
  目前,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学体系下没有形成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有效沟通机制。虽然许多高校管理层都十分重视课程思政工作,但多數高校仍未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思政工作推进体系。现阶段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中,还是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来开展工作,没有能够很好地与思政课教师沟通。然而在推进课程思政的工作中,思政课教师本身具有绝对优势。他们具有丰富的思政教学经验,对时政热点具有高度敏感性,且对思政元素的把握更加准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没有形成协同教学机制,而是“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因而各专业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往往对思政元素把握不到位,同时思政教师的天然优势也没能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
  3.3 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对于大部分专科课教师来说,开展课程思政仍处于摸索阶段,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例如针对金融学专业来推进课程思政时,部分教师虽然对课程思政工作十分重视,但由于自身缺乏经验和有效方法,使得实际课堂的整体“思政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在金融学专业教学活动中,如果任课教师没有结合自身所讲授课程实际,而是强把思政教育简单加入到专业课堂上,这样不仅达不到课程思政的效果,还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时,由于自身缺少与学生的及时而深入的交流,使得教师很难把握课程思政的效果。同时,大部分高校对衡量教师课程思政水平时缺少统一且有效的评价标准。缺少统一的评价体系,使得专业课教师自身推进课程思政时没有可以借鉴的标准,使得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工作陷入无方向的困境。   4 金融学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4.1 提高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
  提高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需要从学校管理层和教师本身两个层面出发。首先,各高校管理层应积极宣传课程思政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从学校“顶层设计”时就考虑到课程思政工作的安排。学校应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设置、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安排上就强调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要性。课程思政工作有了学校顶层的重视和安排,再落脚到具体专业教师上才会有显著的体现。再者,专业课教师应回归“教书育人”的本源工作。各教师在进行专业课讲授中,不应仅传授专业课知识,更应该提高自身授课水平。在讲授专业课知识的同时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专业课教师需要明白自身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价值导向的引路人。教师应时刻谨记自身教书育人的职责,在一线教学工作中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4.2 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
  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时,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努力。目前,多数高校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各属于不同的院系,两者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中,高校管理层应建立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合作平台。在合作机制下,思政课教师可以深入到各院系中,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专业课教师可以按具体专业分组,每组有对应的思政教师合作。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可以与思政课教师共同探讨专业课程中相关的思政元素。同时,这种合作交流机制应是常态化的,并融入个各专业课的具体教学设计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帮助专业课教师挖掘课程思政要点以及探讨课程思政方向。在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课程思政将真正地融入日常高校教学工作中,从而真正实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职责。
  4.3 建立有效评价体系 提升教学方法
  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中应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建立评价体系应从针对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层面出发。学校管理层应尽早制定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体系。在制定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应把课程思政相关要素纳入评价标准中。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从课上是否开展课程思政以及课程思政开展整体效果等方面出发。建立有效的教师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并帮助教师来确定开展课程思政的具体方向。另外,教师应在学生成绩考核中加入课程思政因素。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围绕本课程的课程思政要点来布置作业或进行相关的平时成绩考核,进而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同时,根据成绩反馈来检验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开展效果。有了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才能在各个专业上顺利开展。
  4.4 结合专业特色 深挖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需要任课教师将它融入日常教学中。如何在专业课上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专业课教师应根据自身所授课程的具体情况,来有针对地制定课程思政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各专业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关注和学习时政要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在课堂的设计中,依据每周所授课程内容,深度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课上所讲授的思政元素要紧密与课程知识相结合,切不可生搬硬套思政知识。例如在《金融学》这门课的教学设计中,在每节知识安排中可以多选用我国金融业的相关案例来授课。通过每章知识的讲解,使得学生不仅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也熟知我国金融业相关的发展历程。经过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相结合,来真正培养不仅有专业素养也有正确三观的大学生。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元素,教师可以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实际备课中,教师可以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课程思政设计想法。在教师共同的努力下,使得高校课程思政工作能够快速推进。
  5 结语
  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课程思政改革工作中需要从高校管理层、专业课教师以及思政课教师等多个层面出发。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改革中,应提高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自身素养。同时,学校管理層应构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交流合作平台,并制定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除此之外,各专业课教师应该加强合作交流,根据专业课程特色来深挖相关思政元素,设计适合自身课程的课程思政知识体系。在实践教学中,高校各个层面应共同努力来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真正让高校教育回归到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上,为社会培养专业素养和正确三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J].新教育,2020,(19):32.
  [2]王学金.课程思政与金融工程专业教育融合的相关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0):107-108.
  [3]刘奕琳.推进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2):81-83.
  [4]吴晓迪.“课程思政”背景下经济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对策研究[J].经济师,2020,(12):215-216.
  [5]沙占华.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作用发挥的路径探讨[J].昌吉学院学报,2021,(01):52-56.
  作者简介:张君君(199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金融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旨在题为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进行探究,在国际贸易中的医药知识产权,各国更是以促进创新发展维护专利人权益与限制权利范围保护公共健康为立场展开了持久的国际贸易谈判与角力。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中第16条明确提到探索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数据保护制度以及药品专利期限延长制度。针对药品专利期限延长
摘 要: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在推进实施过程中,也将面临教师、教材、教法的问题,通过对现有课程设施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1+X”证书等级(模块)为依据选定1~2门课程作为试点,打造融合型校企师资队伍,推动校本教材开发,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注重考核评价多维性的“三教”改革实施策略。  关键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生存危机为全民上了一堂生命教育的大课,也凸显出高校生命教育的薄弱,部分大学生存在虚度生命、漠视生命乃至放弃生命的问题,探讨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的意义重大。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要结合现状和问题,通过家校合力做好常态化生命教育、完善和规范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巧用抗疫鲜活素材等方式开展生命教育。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摘 要:为了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银行会计》课程学习评价模式迫切需要改革。在简要介绍课程的基础上,阐述了本课程学习评价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本课程学习评价模式改革的探索:加强过程性评价、合理设计过程性评价项目以及优化终结性评价。  关键词:《银行会计》;学习评价;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
摘 要:经济法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经济法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法学专业经济法的利益协调是课堂思政的内在必然,体现了个体发展与国家伟大复兴的内在统一。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的实践中,要注意多种手段与方法的综合选用,强化经济法课程教材的马工程建设,注重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入挖掘,突出学生在经济法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经济法;利益协调;课堂思政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对于如何提升专业及其课程教学成效,本文以老年社会工作课程教改为基础进行了总结和探索。教改实验后发现,项目服务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服务中接受实践锻炼,提前熟悉项目化服务流程。遇到问题之后边学边做,在真实场景中学习,更加符合社会工作专业课程实践性特点,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项目服务;有效教学;老年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
摘 要:2020年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都面对极其严峻的考验。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在线教学,倡导“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特殊时期高职院校的在线教学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有益的尝试,保障了学生的基本学习,但同时仍存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层面的诸多问题。当前世界疫情防控成为新常态,“后疫情时代”的在线教学组织管理应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着手,优化资源配置,
摘 要:本文基于高校思政课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之间关系的已有研究,讨论了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研究现状与亟须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都主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高度重视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作用。但目前对于如何用习近平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多主张将爱国主义“融入”思政课堂,未着眼于“引领”。理论指导的缺乏使得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