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学案设计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2.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精美语言。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点: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积累
  1.知识储备: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解题——知人论世——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角度:
  ①分析意境型;②分析技巧型;③分析语言风格型;④炼字型;⑤分析情感主旨型。
  2.了解作者(略)
  合作探究
  鉴赏一:自由诵读,鉴赏《秋兴八首》(其一)
  1.背景介绍(略)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2.问题: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
  鉴赏提示: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愁绪。在这黯淡萧瑟的景色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孤独忧伤之感。
  鉴赏二:自由诵读,鉴赏《咏怀古迹》(其三)
  1.背景介绍
  昭君出塞、身死异域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
  2.问题:《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鉴赏提示: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鉴赏三:自由诵读,鉴赏《登高》
  1.背景介绍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
  问题1.前两联描述了哪些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鉴赏提示: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
  问题2:颈联、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
  鉴赏提示: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
其他文献
据考证,词牌有六种来源:1.来自边地曲调或域外音乐;2.来自内地民间的曲调;3.乐工歌妓们自己创制的曲调;4.国家音乐机构创制的曲调;5.文人创作的曲子;6.摘自大曲,古曲。词牌来源较为广泛,所以词牌的意思也很复杂。这就使词牌的命名有了不同的历史掌故。例如:  《苏幕遮》词牌,据考证原本是指从古高昌(今天新疆吐鲁番)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是“囊袋”的意思。据说,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
期刊
熟语是汉族历史和文化的缩影,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汉语词汇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同时成语又是熟语中的精品,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那么如何有效复习成语呢?其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成语  (1)成语是语言文字的珍品,最符合汉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又较能体现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便于记忆和使用。  (2)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对作文教学总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自己很重视,学生却不重视;花了很多时间批改、讲评,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不见提高。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成效呢?  一、利用课本,积累作文材料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具备丰富的写作材料,作文才能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回归课本,把课文中的相关内容信手拈来运用于作文当中,不失为一种简便而
期刊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进行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教师要学会反思,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内容十分广泛,在新课课标要求下,教学反思可侧重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了目标。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
期刊
当今的青年学生,其自尊心、自信心已逐步形成,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亦渐趋自信。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希冀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他们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因此,老师应因势利导,在语文教学中,大可革除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陈规陋习,开创探究性学习的新天地。课堂教师的讲授只是从外部灌输信息,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即在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
期刊
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是教师在收缴学生作文后便伏案批改,小至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大到文章的选材剪裁、布局谋篇,眉批加总批,最后再打出一个教师自认为恰如其分的分数——作文批改之苦自不待言,返回学生之后效果不得而知!  于是有的教师就大胆放手给学生,学生成文后作文直接返还学生手中,按照教师指定的方式交换后由学生独立批改。事实上,学生们由于鉴赏能力的参差不齐再加之批改态度也存在差异,而且即使少数学生在批改
期刊
这一段时间我在教授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对于本单元里的每一篇课文,我都又重新熟悉了一遍,我深切的感受到经典性的作品真是耐人寻味,让人百读不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课文里的若干细节性的东西,我又有了很多新的理解。这里面就包括《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回王夫人话”这一细节。  请看小说中是怎么样记叙这一细节的: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不曾
期刊
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而鉴赏古诗人物形象已逐渐成为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把握的难点。因此,鉴赏古诗人物形象需要形成能力,但这种能力必须在掌握一定方法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练习、积累方可形成。也就是说,学生首先应了解所鉴赏的古诗词相关的知识,才能对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作正确的理解,进而把握人物的身份特征,分析人物形象中蕴涵的情感态度、典型意义,也才能真正谈得上鉴赏。本
期刊
人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教师无疑是平凡的,但却又在平凡之中蕴藏着伟大。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我可以是平凡之人,但绝不可做平庸之人!在平凡中认识自己,体味自己,发现自己才是人生快乐的真谛!我自信,但我从不自负。在坚信自己选择的同时,我也明白要真正当一个国家和人民都满意的好老师并非易事。法国作家卢梭曾告诫我们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
期刊
一、灵活的教学内容回归作文的生活源泉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生活是学科知识存在的生命源泉,是学科知识生命活力之所在,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写作就是生活的智慧再现,因为学科知识是人们长期社会文化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化的抽象概括,是现实生活情境的升华。以往的学校教学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独立于社会文化之外的“学校文化”,是附加在学生身上的一种负担,并非学生自身升华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成学校、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