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2.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精美语言。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点: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积累
1.知识储备: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解题——知人论世——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角度:
①分析意境型;②分析技巧型;③分析语言风格型;④炼字型;⑤分析情感主旨型。
2.了解作者(略)
合作探究
鉴赏一:自由诵读,鉴赏《秋兴八首》(其一)
1.背景介绍(略)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2.问题: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
鉴赏提示: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愁绪。在这黯淡萧瑟的景色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孤独忧伤之感。
鉴赏二:自由诵读,鉴赏《咏怀古迹》(其三)
1.背景介绍
昭君出塞、身死异域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
2.问题:《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鉴赏提示: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鉴赏三:自由诵读,鉴赏《登高》
1.背景介绍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
问题1.前两联描述了哪些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鉴赏提示: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
问题2:颈联、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
鉴赏提示: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
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2.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精美语言。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点: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积累
1.知识储备:
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解题——知人论世——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思想情感——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角度:
①分析意境型;②分析技巧型;③分析语言风格型;④炼字型;⑤分析情感主旨型。
2.了解作者(略)
合作探究
鉴赏一:自由诵读,鉴赏《秋兴八首》(其一)
1.背景介绍(略)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755—762),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将近十分之七。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是唐朝已陷入混乱当中,在杜甫曾经生活了五年的蜀中也不例外。一直很赏识杜甫支持杜甫的蜀中的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蜀中陷入混乱当中。于是杜甫决定回老家,他在途中写下了秋兴八首,课文所选择的是其中第一首。
2.问题: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
鉴赏提示: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愁绪。在这黯淡萧瑟的景色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孤独忧伤之感。
鉴赏二:自由诵读,鉴赏《咏怀古迹》(其三)
1.背景介绍
昭君出塞、身死异域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
2.问题:《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鉴赏提示: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鉴赏三:自由诵读,鉴赏《登高》
1.背景介绍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飘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为了抒发心中这种深切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后人给予这首诗以极高的评价,
问题1.前两联描述了哪些的自然景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鉴赏提示: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颔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
问题2:颈联、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
鉴赏提示: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