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是一切文学的源头,在文人学者眼中诗歌就是文学的代称。对高中教学而言,诗歌教学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几年的诗歌教学,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应主要从以下几个要素着手:
一、联系背景和作者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盛唐时代国势强盛,唐诗多有气势,思想上多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北宋王朝积贫积弱,故北宋词多苍凉悲壮。一般来说,北朝征战尚武;南朝艳情相思;唐朝题材多样,有希望建功立业的,如杨炯的《从军行》,反映边塞生活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献诗求引荐的,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北宋喜好理议,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卢梅坡的《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南宋多爱国篇,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宋明两朝多示义,如文天祥的《金陵驿》表现了自己一定能经受住血与火的生死考验,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精神。
二、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三、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
语言是描绘事物,表现思想内容的最基本的手段。语言的好坏,关键在于遣词造句准确与否。卓越的作家总是善于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遣词造句,生动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深刻的表现出思想内容。如宋代戴复古的《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后两句写惊鸟飞入芦花之中的情景,连用“立”、“惊”、“入”三个动词,使得水鸟的动态、神情跃然纸上,为江村晚景平添了几分生气。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这样的词语,这也是理解诗词的基本方法。
四、鉴赏运用表现方法的妙处
从作品的文字词语,我们知道了它写的是什么,而从作品的表现方法上,我们可以知道作家在如何写,弄清了如何写,也就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和领略写法的妙处了。平时要学生注意:诗词结构的技巧,每种修辞的效果,表达方式的作用,常见手法的妙处。如现代诗人李季的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对女主人公眼睛的描写:“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儿草上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眼睛喻作青草上的露珠,突出地表现了眼睛的水灵、明亮,从而描写出了香香的娇美。
五、学会把握主旨,概括内容
古人写诗,往往要寻找一个载体,将自己瞬间的生命情感体验寄托在上面,借助这个载体传输出自己的生命感动,并用自己的生命感动去感动和自己具有相似生命体验的读者,这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所以在古诗词鉴赏中我们要准确解读诗意,把握主旨,概括主要内容。
六、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回答主观鉴赏时要重视“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主观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有提示性: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望》等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诗,柳永、秦观的婉约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鉴赏有好处。
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但往往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诗歌的鉴赏能力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能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角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们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我认为这一作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因此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关于提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我们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研究,直到找出真正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来。
一、联系背景和作者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盛唐时代国势强盛,唐诗多有气势,思想上多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北宋王朝积贫积弱,故北宋词多苍凉悲壮。一般来说,北朝征战尚武;南朝艳情相思;唐朝题材多样,有希望建功立业的,如杨炯的《从军行》,反映边塞生活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献诗求引荐的,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北宋喜好理议,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卢梅坡的《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南宋多爱国篇,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宋明两朝多示义,如文天祥的《金陵驿》表现了自己一定能经受住血与火的生死考验,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精神。
二、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三、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
语言是描绘事物,表现思想内容的最基本的手段。语言的好坏,关键在于遣词造句准确与否。卓越的作家总是善于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遣词造句,生动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深刻的表现出思想内容。如宋代戴复古的《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后两句写惊鸟飞入芦花之中的情景,连用“立”、“惊”、“入”三个动词,使得水鸟的动态、神情跃然纸上,为江村晚景平添了几分生气。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这样的词语,这也是理解诗词的基本方法。
四、鉴赏运用表现方法的妙处
从作品的文字词语,我们知道了它写的是什么,而从作品的表现方法上,我们可以知道作家在如何写,弄清了如何写,也就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和领略写法的妙处了。平时要学生注意:诗词结构的技巧,每种修辞的效果,表达方式的作用,常见手法的妙处。如现代诗人李季的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对女主人公眼睛的描写:“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儿草上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眼睛喻作青草上的露珠,突出地表现了眼睛的水灵、明亮,从而描写出了香香的娇美。
五、学会把握主旨,概括内容
古人写诗,往往要寻找一个载体,将自己瞬间的生命情感体验寄托在上面,借助这个载体传输出自己的生命感动,并用自己的生命感动去感动和自己具有相似生命体验的读者,这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所以在古诗词鉴赏中我们要准确解读诗意,把握主旨,概括主要内容。
六、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回答主观鉴赏时要重视“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主观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有提示性: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望》等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诗,柳永、秦观的婉约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鉴赏有好处。
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但往往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诗歌的鉴赏能力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能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角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们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我认为这一作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因此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关于提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我们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研究,直到找出真正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