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六要素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43217896che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是一切文学的源头,在文人学者眼中诗歌就是文学的代称。对高中教学而言,诗歌教学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几年的诗歌教学,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应主要从以下几个要素着手:
   一、联系背景和作者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同时代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盛唐时代国势强盛,唐诗多有气势,思想上多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北宋王朝积贫积弱,故北宋词多苍凉悲壮。一般来说,北朝征战尚武;南朝艳情相思;唐朝题材多样,有希望建功立业的,如杨炯的《从军行》,反映边塞生活的,如王之涣的《凉州词》,献诗求引荐的,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北宋喜好理议,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卢梅坡的《雪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南宋多爱国篇,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等;宋明两朝多示义,如文天祥的《金陵驿》表现了自己一定能经受住血与火的生死考验,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精神。
   二、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三、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
   语言是描绘事物,表现思想内容的最基本的手段。语言的好坏,关键在于遣词造句准确与否。卓越的作家总是善于根据表达的需要,准确遣词造句,生动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深刻的表现出思想内容。如宋代戴复古的《江村晚眺》:“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后两句写惊鸟飞入芦花之中的情景,连用“立”、“惊”、“入”三个动词,使得水鸟的动态、神情跃然纸上,为江村晚景平添了几分生气。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力求一字传神。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品味这样的词语,这也是理解诗词的基本方法。
   四、鉴赏运用表现方法的妙处
   从作品的文字词语,我们知道了它写的是什么,而从作品的表现方法上,我们可以知道作家在如何写,弄清了如何写,也就容易理解作品的内容和领略写法的妙处了。平时要学生注意:诗词结构的技巧,每种修辞的效果,表达方式的作用,常见手法的妙处。如现代诗人李季的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对女主人公眼睛的描写:“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儿草上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眼睛喻作青草上的露珠,突出地表现了眼睛的水灵、明亮,从而描写出了香香的娇美。
   五、学会把握主旨,概括内容
   古人写诗,往往要寻找一个载体,将自己瞬间的生命情感体验寄托在上面,借助这个载体传输出自己的生命感动,并用自己的生命感动去感动和自己具有相似生命体验的读者,这就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所以在古诗词鉴赏中我们要准确解读诗意,把握主旨,概括主要内容。
   六、灵活运用答题技巧
   学生回答主观鉴赏时要重视“三注意”:
   首先要注意主观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有提示性: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望》等等。
   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诗,柳永、秦观的婉约诗,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鉴赏有好处。
   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但往往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诗歌的鉴赏能力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能从语文学科人文性的角度,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们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我认为这一作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因此培养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关于提高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我们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复研究,直到找出真正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来。
  
其他文献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进行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教师要学会反思,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内容十分广泛,在新课课标要求下,教学反思可侧重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了目标。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
期刊
当今的青年学生,其自尊心、自信心已逐步形成,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亦渐趋自信。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希冀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他们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因此,老师应因势利导,在语文教学中,大可革除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陈规陋习,开创探究性学习的新天地。课堂教师的讲授只是从外部灌输信息,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即在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
期刊
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是教师在收缴学生作文后便伏案批改,小至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大到文章的选材剪裁、布局谋篇,眉批加总批,最后再打出一个教师自认为恰如其分的分数——作文批改之苦自不待言,返回学生之后效果不得而知!  于是有的教师就大胆放手给学生,学生成文后作文直接返还学生手中,按照教师指定的方式交换后由学生独立批改。事实上,学生们由于鉴赏能力的参差不齐再加之批改态度也存在差异,而且即使少数学生在批改
期刊
这一段时间我在教授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对于本单元里的每一篇课文,我都又重新熟悉了一遍,我深切的感受到经典性的作品真是耐人寻味,让人百读不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课文里的若干细节性的东西,我又有了很多新的理解。这里面就包括《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回王夫人话”这一细节。  请看小说中是怎么样记叙这一细节的: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不曾
期刊
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而鉴赏古诗人物形象已逐渐成为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把握的难点。因此,鉴赏古诗人物形象需要形成能力,但这种能力必须在掌握一定方法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练习、积累方可形成。也就是说,学生首先应了解所鉴赏的古诗词相关的知识,才能对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作正确的理解,进而把握人物的身份特征,分析人物形象中蕴涵的情感态度、典型意义,也才能真正谈得上鉴赏。本
期刊
人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教师无疑是平凡的,但却又在平凡之中蕴藏着伟大。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我可以是平凡之人,但绝不可做平庸之人!在平凡中认识自己,体味自己,发现自己才是人生快乐的真谛!我自信,但我从不自负。在坚信自己选择的同时,我也明白要真正当一个国家和人民都满意的好老师并非易事。法国作家卢梭曾告诫我们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
期刊
一、灵活的教学内容回归作文的生活源泉  生活是语文的外延,生活是学科知识存在的生命源泉,是学科知识生命活力之所在,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写作就是生活的智慧再现,因为学科知识是人们长期社会文化实践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化的抽象概括,是现实生活情境的升华。以往的学校教学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独立于社会文化之外的“学校文化”,是附加在学生身上的一种负担,并非学生自身升华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成学校、社会、
期刊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2.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和精美语言。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重点: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习难点: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积累  1.知识储备:  鉴赏诗歌的
期刊
班级是教育管理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一个小团体,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教育已开始引进西方现代化教育理念,强调管理的重要性。有一个好的管理方式,事情才会有一个轻重缓急,班级这一台机器才能健康有序的运转。管理需要一个好领导,对于班级而言,则需要一个好班主任。  一、老师以身作则,力求言行一致  高中班主任经常与学生打交道,要想学生从内心服你,就必须先从班主任自身做起,对于一个学习阶
期刊
有人说,音乐是打开人们感情的语言,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而千年前的大诗人白居易也是用一颗善感的心,去聆听了一位优秀的琵琶演奏师的乐曲。一个是用弹奏琵琶诉说心曲,一个是用聆听琵琶来感知情怀,他们因乐相遇,以乐相识,借乐相知,且让我们从琵琶女的演奏中去探询他们坎坷曲折,令人心酸的生活际遇,去领悟其心有灵犀而碰撞出的精神火花。  在这首诗歌中,正面重点描写音乐的地方有两处,集中在第2、3自然中,虽然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