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概念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化学现象、理解化学事实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习题的演练,缺乏对化学概念有效教学的思考,直接影响到学生化学基础的打牢以及化学知识的灵活贯通。本文从化学概念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化学概念教学现状,分析并提出化学概念有效教学策略,以期引起教师对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视、提高化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化学概念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方法,将化学现象和事实抽象出来,运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所形成的定义、原理、规律等。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从化学事实和现象出发进入化学概念的学习,既是理解把握事实和现象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必然过程;从化学学科角度而言,在教学中重视概念的构建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便是在搭建化学学科网络,学生通过熟练掌握由概念形成的学科知识结构,能够提高化学素养,进而运用化学概念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化学概念本身数量庞杂,相互之间交织度非常高,给学习造成了障碍;再加上教师对于概念教学不够重视,概念教学较为枯燥,学生更加难以学好化学概念。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有效教学策略:
一、激发探究兴趣,逐步引出概念
化学概念是一种理性认识,是对感知对象的共同本质特点的概括。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性质,在讲解分子、原子、溶液、溶解度这样一些化学基本对象时,立足于生活经验和现象,运用探究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从宏观进入化学微观,为学生理解和把握概念奠定良好基础。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转变的过程,通过以具象辅助理解抽象概念和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引入为例,这两个概念字数不多,但是含义却比较深刻。分子和原子本身是微观概念,不易为学生直观体验到。如果再用“分子是原子构成的”寥寥数语讲解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联系,无法将两者的深刻关系界定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用演示实验或者实物模型,演示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首先拿出一杯水,让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构成的。接着教师再拿出水分子模型,为学生形象展示水的构成。接着,教师再从水分子模型中剥离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让学生知道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微粒的最小单位,其下还可以分出原子。通过形象化和层次化的展示和探究,学生更容易把握较为抽象的概念。
二、利用已有概念,有效呈现新知
化学概念知识是一个立体式网络,处于这种知识体系最基础层的便是对于化学世界组成要素的分辨和命名,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元素符号等,而再往上则是在这些基础概念之上形成的对于微观物质性质、各类化学反应类型、化学计算等概念的构建。在进行这部分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已经学过的概念,在这些概念之上进一步编织概念网络,调动学生已有概念知识,同化理解新概念,从而有效进行新知传递。
比如在讲氧化物概念时,就需要用到已经学过的化合物、纯净物等概念。由于理解得不够透彻,很多学生经常把“含氧的化合物”看成是氧化物,为了防止概念混乱,教师应该强调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接着,教师重申化合物的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而将氧化物是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条件凸显出来。之后,教师再举出化合物中含氧的化合物,让学生分辨其是不是氧化物,并说明理由。通过化合物中非氧化物和氧化物之间的辨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氧化物的概念,避免出现将新学的概念知识和已有的概念混淆理解。
三、加强概念联系,形成整体图式
图式是指通过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系,所建构形成的具有一定条理化的网络样式。初中化学概念繁多琐碎,根据一定的范畴,采取多种方法将这些概念整理成一定的图式,能够促使学生一目了然地抓住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触类旁通,深刻理解概念所处的层次和拥有的性质,将脑海中庞杂的知识点廓清开来。
以“溶解度”这一概念举例,这一化学概念涉及到多重变量,其中包括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这些关键变量组合起来构成了溶解度这个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把握溶解度这个概念,教师就应该强调这些变量,最好是通过图表或者思维导图等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整理,进而形成关于溶解度概念的正确图式,准确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在进行复习或者预习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按照书本上各个概念的定义,用画图等形式呈现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不同的概念,理清概念所在的位置和层次。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强调化学概念教学,对于学生构建和巩固化学知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革新化学概念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学生化学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佳. 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化学教学设计[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任慧,庄山.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及概念间关系的研究[J].化學教与学,2015(02):15-18.
作者简介:王建英,出生年月:1990-11,性别:女,籍贯:四川省会理县,所在单位:美姑县牛牛坝初级中学,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初中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教学策略
化学概念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方法,将化学现象和事实抽象出来,运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所形成的定义、原理、规律等。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从化学事实和现象出发进入化学概念的学习,既是理解把握事实和现象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必然过程;从化学学科角度而言,在教学中重视概念的构建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便是在搭建化学学科网络,学生通过熟练掌握由概念形成的学科知识结构,能够提高化学素养,进而运用化学概念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由于化学概念本身数量庞杂,相互之间交织度非常高,给学习造成了障碍;再加上教师对于概念教学不够重视,概念教学较为枯燥,学生更加难以学好化学概念。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有效教学策略:
一、激发探究兴趣,逐步引出概念
化学概念是一种理性认识,是对感知对象的共同本质特点的概括。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性质,在讲解分子、原子、溶液、溶解度这样一些化学基本对象时,立足于生活经验和现象,运用探究实验等方法,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从宏观进入化学微观,为学生理解和把握概念奠定良好基础。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转变的过程,通过以具象辅助理解抽象概念和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引入为例,这两个概念字数不多,但是含义却比较深刻。分子和原子本身是微观概念,不易为学生直观体验到。如果再用“分子是原子构成的”寥寥数语讲解分子和原子之间的联系,无法将两者的深刻关系界定出来。这时教师就可以用演示实验或者实物模型,演示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师首先拿出一杯水,让学生思考水是由什么构成的。接着教师再拿出水分子模型,为学生形象展示水的构成。接着,教师再从水分子模型中剥离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让学生知道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微粒的最小单位,其下还可以分出原子。通过形象化和层次化的展示和探究,学生更容易把握较为抽象的概念。
二、利用已有概念,有效呈现新知
化学概念知识是一个立体式网络,处于这种知识体系最基础层的便是对于化学世界组成要素的分辨和命名,比如分子、原子、离子、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元素符号等,而再往上则是在这些基础概念之上形成的对于微观物质性质、各类化学反应类型、化学计算等概念的构建。在进行这部分概念的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已经学过的概念,在这些概念之上进一步编织概念网络,调动学生已有概念知识,同化理解新概念,从而有效进行新知传递。
比如在讲氧化物概念时,就需要用到已经学过的化合物、纯净物等概念。由于理解得不够透彻,很多学生经常把“含氧的化合物”看成是氧化物,为了防止概念混乱,教师应该强调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接着,教师重申化合物的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而将氧化物是一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这一条件凸显出来。之后,教师再举出化合物中含氧的化合物,让学生分辨其是不是氧化物,并说明理由。通过化合物中非氧化物和氧化物之间的辨析,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氧化物的概念,避免出现将新学的概念知识和已有的概念混淆理解。
三、加强概念联系,形成整体图式
图式是指通过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系,所建构形成的具有一定条理化的网络样式。初中化学概念繁多琐碎,根据一定的范畴,采取多种方法将这些概念整理成一定的图式,能够促使学生一目了然地抓住概念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触类旁通,深刻理解概念所处的层次和拥有的性质,将脑海中庞杂的知识点廓清开来。
以“溶解度”这一概念举例,这一化学概念涉及到多重变量,其中包括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这些关键变量组合起来构成了溶解度这个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把握溶解度这个概念,教师就应该强调这些变量,最好是通过图表或者思维导图等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整理,进而形成关于溶解度概念的正确图式,准确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在进行复习或者预习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按照书本上各个概念的定义,用画图等形式呈现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不同的概念,理清概念所在的位置和层次。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强调化学概念教学,对于学生构建和巩固化学知识体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革新化学概念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学生化学知识和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佳. 以核心概念为中心的化学教学设计[D].浙江师范大学,2012.
[2]任慧,庄山.初中化学概念教学及概念间关系的研究[J].化學教与学,2015(02):15-18.
作者简介:王建英,出生年月:1990-11,性别:女,籍贯:四川省会理县,所在单位:美姑县牛牛坝初级中学,职称:初级,研究方向:初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