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管专业大数据原理与实践课程的设计,应该参照Python语言的特点,以培养基本的科研素质为出发点,设计作业和考核形式与标准。同时结合目前时代背景,比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等为经管专业的研究生定制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使得Python语言课程内容更具有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跨学科等复合型人才。该课程建设对于其他语言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数据;PYthon;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145-02
1 概述
随着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当今时代,各行各业的数据集不断出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同时深刻地变革着教育的方方面面。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第一次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并批准了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中南大学的新增专业申请;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等32所高校的新增专业申请获第二批次批准。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经管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计方面更是势在必行。对于没有深厚功底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大数据相关课程的开设又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那么如何设计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大数据课程,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有限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科研中,如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都是需要积极探索的现实问题。
2 经管类专业开设大数据课程的现状
2.1 经管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
大数据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紧密的一门课程,理论要求高,尤其是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要求高,除了计算机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工具,比如SPSS、SAS、State、Py-thon,Matlab等应用工具,掌握这些数据分析工具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结构和程序设计的方法,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技能。目前的经管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工具技能都是碎片化的、要么只懂理论知识,要么只懂方法的应用,不能深刻的领会每一种方法的应用场景。
2.2 语言类课程设计不合理
目前很多研究生专业开设C/C 语言和Java语言等,但是对于经管类研究生专业来讲,虽有开设,但是不够系统,学生花费时间长,效果也不佳。一方面是由于研究生课时少,教学时间有限,大多讲授理论知识,应用性不强;另一方面经管类研究生的语言课程实践环节较少,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数据是当前科研领域最热门话题之一,也是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必须了解的一门新兴课程,对于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培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因此设计大数据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3 基于Python的大数据原理与实践课程建设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以“培养计算思维”,“提升应用工具能力”,“更好的服务学生”的宗旨,顺应国内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趋势,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践。本课程32课时,其中理论课程讲授20学时,上机实践12学时。
3.1 学习Python基础语法
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快速的理解并掌握大数据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拖延长,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学时不够;如果快速地学完,又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必须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完成大数据原理教学任务。其次,还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继续自学大数据后续课程及实践应用的兴趣。为此,在学习大数据原理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强调每节课程结束之前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学生预习内容及预习期望的结果。例如,在学Python基础语法列表内容时,要提前告诉学生课下预习列表的概念、修改删除元素的常见方法、组织列表的方式等内容要求具体化。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抽样调查学生讲解预习的内容,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接下来根据抽样的结果,教师发现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带着问题教授内容,学生能有效利用起课堂时间学习难点。这样有限的时间可以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最后,预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3.2 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欠缺知识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大数据前沿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来讲是有一定的障碍,而网络学习资源更新较快,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开设的Py-thon语言课程,然后为学生购买相关优质网络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和网络学习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创新了教师教学模式。
3.3 加大应用等实践课程建设
掌握基础大数据原理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应用到科研论文工作中,依然收效甚微,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改革。本课程从21课时开始,进行最后12课时的实践应用。首先,确定实践题目,题目可以是学生研究方向中的内容,也可以是教师资料库的题目,设计一个较小的内容进行实践,比如爬虫案例应用,在京东网通过爬虫知识获取商品信息;或者针对大量的文本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数据绘图。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实践,这个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从一开始的选题,小组团队的构建,项目的设计,程序的编码测试,最后的报告等过程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论文科研的能力。真正地可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3.3 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测试,期末成绩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成绩评定:一部分是平时的出勤成绩占30%,有些同学没有出勤,也许这些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也可能很优秀,由于没有参与到整个课堂的系统中来,只能收获技能知识,但是欠缺团队协作的能力,也不是我们培养综合素养人才体系的目标。第二部分成绩是课堂表现成绩,占40%,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在课堂讨论中表现活跃,对教师提问的问题能正确地回答,有创新思维等应该给予鼓励,成绩优秀。第三部分成绩是项目实践报告,占30%。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 总结
大数据知识不仅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思维的改变,同时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有力的工作武器,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教育。另外,大数据原理与实践课程的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课程的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在后续的阶段中我会努力创新,适时调整教学方式,真正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嵩天,李凤霞,蔡强,等.面向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3):7-11.
[2]郑怡文,陈红星,白云晖基于大数据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精准 关注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2):54-57.
[3]嵩天,礼欣,黄天羽.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通联编辑:唐一東】
收稿日期:2019-08-15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课题《基于Python的大数据原理与实践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JG77)
作者简介:田新翠(1977-),女,山西高平人,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互联网统计,产业集群等。
关键词:大数据;PYthon;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145-02
1 概述
随着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当今时代,各行各业的数据集不断出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同时深刻地变革着教育的方方面面。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第一次增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并批准了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中南大学的新增专业申请;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等32所高校的新增专业申请获第二批次批准。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经管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计方面更是势在必行。对于没有深厚功底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大数据相关课程的开设又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那么如何设计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大数据课程,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何让学生能够将有限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科研中,如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都是需要积极探索的现实问题。
2 经管类专业开设大数据课程的现状
2.1 经管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薄弱
大数据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较紧密的一门课程,理论要求高,尤其是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要求高,除了计算机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工具,比如SPSS、SAS、State、Py-thon,Matlab等应用工具,掌握这些数据分析工具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结构和程序设计的方法,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技能。目前的经管专业的学生掌握的工具技能都是碎片化的、要么只懂理论知识,要么只懂方法的应用,不能深刻的领会每一种方法的应用场景。
2.2 语言类课程设计不合理
目前很多研究生专业开设C/C 语言和Java语言等,但是对于经管类研究生专业来讲,虽有开设,但是不够系统,学生花费时间长,效果也不佳。一方面是由于研究生课时少,教学时间有限,大多讲授理论知识,应用性不强;另一方面经管类研究生的语言课程实践环节较少,这些都不利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数据是当前科研领域最热门话题之一,也是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必须了解的一门新兴课程,对于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培养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因此设计大数据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3 基于Python的大数据原理与实践课程建设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进行大胆的创新设计,以“培养计算思维”,“提升应用工具能力”,“更好的服务学生”的宗旨,顺应国内大数据技术人才培养趋势,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践。本课程32课时,其中理论课程讲授20学时,上机实践12学时。
3.1 学习Python基础语法
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快速的理解并掌握大数据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拖延长,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学时不够;如果快速地学完,又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必须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完成大数据原理教学任务。其次,还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继续自学大数据后续课程及实践应用的兴趣。为此,在学习大数据原理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强调每节课程结束之前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布置学生预习内容及预习期望的结果。例如,在学Python基础语法列表内容时,要提前告诉学生课下预习列表的概念、修改删除元素的常见方法、组织列表的方式等内容要求具体化。在下节课上课之前抽样调查学生讲解预习的内容,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接下来根据抽样的结果,教师发现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带着问题教授内容,学生能有效利用起课堂时间学习难点。这样有限的时间可以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最后,预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3.2 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欠缺知识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大数据前沿知识的掌握是有限的,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来讲是有一定的障碍,而网络学习资源更新较快,比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开设的Py-thon语言课程,然后为学生购买相关优质网络课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和网络学习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创新了教师教学模式。
3.3 加大应用等实践课程建设
掌握基础大数据原理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应用到科研论文工作中,依然收效甚微,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改革。本课程从21课时开始,进行最后12课时的实践应用。首先,确定实践题目,题目可以是学生研究方向中的内容,也可以是教师资料库的题目,设计一个较小的内容进行实践,比如爬虫案例应用,在京东网通过爬虫知识获取商品信息;或者针对大量的文本信息进行文本分析;利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数据绘图。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分组讨论进行实践,这个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从一开始的选题,小组团队的构建,项目的设计,程序的编码测试,最后的报告等过程自然而然地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论文科研的能力。真正地可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3.3 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测试,期末成绩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成绩评定:一部分是平时的出勤成绩占30%,有些同学没有出勤,也许这些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也可能很优秀,由于没有参与到整个课堂的系统中来,只能收获技能知识,但是欠缺团队协作的能力,也不是我们培养综合素养人才体系的目标。第二部分成绩是课堂表现成绩,占40%,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在课堂讨论中表现活跃,对教师提问的问题能正确地回答,有创新思维等应该给予鼓励,成绩优秀。第三部分成绩是项目实践报告,占30%。通过这个环节可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 总结
大数据知识不仅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思维的改变,同时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有力的工作武器,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教育。另外,大数据原理与实践课程的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课程的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在后续的阶段中我会努力创新,适时调整教学方式,真正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嵩天,李凤霞,蔡强,等.面向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4(3):7-11.
[2]郑怡文,陈红星,白云晖基于大数据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精准 关注的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2):54-57.
[3]嵩天,礼欣,黄天羽.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通联编辑:唐一東】
收稿日期:2019-08-15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课题《基于Python的大数据原理与实践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8JG77)
作者简介:田新翠(1977-),女,山西高平人,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互联网统计,产业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