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可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很好的效果,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 有效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途径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合作探究教学是探究教学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融入了更多合作学习理念的探究教学,还使教师把合作学习的某些特征、要素、做法引入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团队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最终进一步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因其效果显著,被誉为十几年来教学改革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形式。笔者认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教学,对于引领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它能团结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互助的学习氛围中,解决科学问题,培养科学素养。
二、以爱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合作探究教学更是要求教育者必须尊重、信任学生,更应该注意保护“后进生”、“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自主、自信、自强。在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坦诚相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学会互换角色,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臆断来“框套”学生。再者,要善于倾听。给学生充分的述说权利和充足的表达时间,用热情和耐心倾听学生的讲述,这无疑给学生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即将熄灭的思维火花。
三、提供充足的支持条件
教师首先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没有充足的材料,学生的合作探究就成了“无米之炊”。其次是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有真切的体验,这种体验将永远留在脑中,不可磨灭。最后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特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教师要与他们共同商讨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及时提出建议。教师不要轻易干涉学生的活动,即使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就不要急于纠正,因为失败和成功都是学生成长必须面对的经历。
四、教师启发引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法
在教学目标确立之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学生从教学目标过渡到知识掌握的必要准备。教师应当为学生展开小组内部讨论和小组间的交流提供必要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独立学习和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准备。比如在“食物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谁吃谁”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教材阅读、小组交流、充分讨论和积极发言等形式,得出“大多数食物链是从植物开始”的结论。
五、巧抓时机,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舞台
例如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中,我从“尺子发音游戏”开始,学生通过拨动尺子让尺子发出不同声音,初步感知尺子伸出的长短与声音高低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变化的规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发现小组学生能够按照课本彩页的图示,迅速分好工:有人压着尺子,有人弹动尺子,有人细细地听,有人认真地记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观察和认真记录中发现同种材料在各方面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尺子越长,振动得越慢,发的音越低;尺子越短,振动得越快,发的音越高这一科学规律。学生从试验中发现科学道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个规律不是从书本上直接背下来的,有利于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
六、评价成为催化剂
评价不是为了排名次,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每次活动结束以后,都要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学生一起制定相应的“合作交流表现”评价指标。坚持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通过评价使评价者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七、组间交流,综合评价,班级交流,总结巩固
在所有小组都进行了总结汇报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总结情况,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师生共同对照先前确立的教学目标,看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并总结整堂课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清脉络。
小学科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团队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各尽所长,在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学习中,掌握科学知识,锻炼科学素养,培养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静.选择恰当时机,促成有效合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2]郭德俊,李原.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3).
[3]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二[J].学科教育,2000,(2).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 有效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途径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感情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合作探究教学是探究教学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融入了更多合作学习理念的探究教学,还使教师把合作学习的某些特征、要素、做法引入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团队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最终进一步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因其效果显著,被誉为十几年来教学改革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形式。笔者认为,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教学,对于引领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它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它能团结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帮助学生在合作、交流、互助的学习氛围中,解决科学问题,培养科学素养。
二、以爱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合作探究教学更是要求教育者必须尊重、信任学生,更应该注意保护“后进生”、“学困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自主、自信、自强。在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坦诚相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学会互换角色,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臆断来“框套”学生。再者,要善于倾听。给学生充分的述说权利和充足的表达时间,用热情和耐心倾听学生的讲述,这无疑给学生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它带来的或许是早已失落的人格自尊,点燃的或许是即将熄灭的思维火花。
三、提供充足的支持条件
教师首先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没有充足的材料,学生的合作探究就成了“无米之炊”。其次是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才会有真切的体验,这种体验将永远留在脑中,不可磨灭。最后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特点,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教师要与他们共同商讨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及时提出建议。教师不要轻易干涉学生的活动,即使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只要方向是正确的就不要急于纠正,因为失败和成功都是学生成长必须面对的经历。
四、教师启发引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法
在教学目标确立之后,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学生从教学目标过渡到知识掌握的必要准备。教师应当为学生展开小组内部讨论和小组间的交流提供必要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独立学习和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准备。比如在“食物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谁吃谁”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通过教材阅读、小组交流、充分讨论和积极发言等形式,得出“大多数食物链是从植物开始”的结论。
五、巧抓时机,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舞台
例如在《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课中,我从“尺子发音游戏”开始,学生通过拨动尺子让尺子发出不同声音,初步感知尺子伸出的长短与声音高低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尺子伸出桌面长短与音高变化的规律。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发现小组学生能够按照课本彩页的图示,迅速分好工:有人压着尺子,有人弹动尺子,有人细细地听,有人认真地记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观察和认真记录中发现同种材料在各方面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尺子越长,振动得越慢,发的音越低;尺子越短,振动得越快,发的音越高这一科学规律。学生从试验中发现科学道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这个规律不是从书本上直接背下来的,有利于加深对规律的理解,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
六、评价成为催化剂
评价不是为了排名次,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每次活动结束以后,都要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学生一起制定相应的“合作交流表现”评价指标。坚持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通过评价使评价者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潜能和合作积极性。
七、组间交流,综合评价,班级交流,总结巩固
在所有小组都进行了总结汇报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小组的总结情况,对各小组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师生共同对照先前确立的教学目标,看看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并总结整堂课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清脉络。
小学科学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团队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各尽所长,在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学习中,掌握科学知识,锻炼科学素养,培养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静.选择恰当时机,促成有效合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
[2]郭德俊,李原.合作学习的理论与方法[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4,(3).
[3]裴娣娜.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发展性教学实验室研究报告之二[J].学科教育,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