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读议展点练式教学是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教学,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思维、启迪智慧、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使课堂充满生趣,充满孜孜不倦的探索。本文针对读议展点练式教学在前人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就如何组织读议展点练式的数学教学谈一些认识。
关键词:读议展点练; 数学教学; 创新的翅膀
一、读:提供独立学习与主动探究的最在时空
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一言堂”、“满堂问”、“满堂灌”的现象,这种课堂表面看来热闹非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教学,只是少数学生能够呼应教师的教学。这种教学状况是绝对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地探究、体验而形成的。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学习中逐渐地形成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时,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分成互不重复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学生用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或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得出了以下三种情况。
(1)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出多边形所有的对角线(如下图所示)
(2)分别连接多边形内任意一点与各个顶点(如下图所示)
(3)分别连接多边形边上任意一点与各个顶点(如下图所示)
学生们经过动手操作后,得到了有益的启发,很快便自主地总结出了推导多边形内角和的多种方法。这时,老师把学生的连接结果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的总结和传递,更是孩子智慧的闪光、创新的萌芽。
二、议:营造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与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这里特别要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浩。
(二)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时(北师大版选做复习题),我首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求出以下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并观察x1+x2与 及x1·x2与 的关系:
1、x2-5x+6=0; 2、2x2+3x+1=0; 3、2x2+3x+1=0
结论: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b2-4ac≥0)的两个根为x1、x2,则1)x1+x2= ;2)x1·x2= 。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结论,在交流时学生各自把成果展示给同伴。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节省时间,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展:利于肯定自己能力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探究即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取知识,体验过程,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方法所进行的学习活动。这一阶段是目前我校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阶段,也是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探究学习阶段,主要是学生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通过读、说、谈、演、写等形式把学习成果呈现给老师和同学,对于经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两个阶段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一课时的二分之一。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必须积极参与。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自信。鼓励学生把手举起来,大胆的站起来,勇敢的走上讲台面对老师、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班级建立激励机制。
四、点: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多方位与多角度的思维训练
创新源于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感染学生,利用有趣的习题和生动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某一具体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创造性思维等同于发散思维或者是别的什么思维。创新的过程中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也需要分析思维;既需要逆向思维,也需要正向思维。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单一思维方式所能达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除了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之外,还要注意让学生思考“还能够怎样做”,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在解答应用题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练
“练”就是练“师生共用教学案”中的练习题。教学案的练习题都是经过教师们深思熟虑、精心挑选编写而成的,一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问题练习化,以练代讲、代问、代答。二是“缓坡度、低台阶、小跨度”,去掉偏、难、怪题,减少难度,增加梯度,分层推进,让学生做“精”基础题,做“通”中等题,“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三是因材施教,对基础性习题,让学困生做答,中等生评价;对拓展性习题,让中等生做答,优等生评价;最后师生共同进行反思和归纳。因材施教,分层推进,既让学困生能学会,也给予优等生更好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各有所得,学有所成。层优化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练”通常应根据“三维目标”设置三个平台:基础知识展示平台;能力技巧升级平台;生活应用升华平台。或者是:知识技能训练;能力方法训练;实践应用训练。学生也可自行设计练习,通过自测、互测、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练”是反馈、矫正,完善知识、能力、目标之手段;是检验主体探究学习之标尺。点、练两环节起码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勇于合作,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2] 张发生. 建构“读议展点练”教学模式打造快乐高效课堂,2010-3-10
[3] 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71-72
[4] 贡永生. 精心建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J].中小学数学,2001(1):2
[5] 马小为. 初中数学应用开放题演练[M]. 西安: 未来出版社,2001,153-157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27
关键词:读议展点练; 数学教学; 创新的翅膀
一、读:提供独立学习与主动探究的最在时空
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一言堂”、“满堂问”、“满堂灌”的现象,这种课堂表面看来热闹非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教学,只是少数学生能够呼应教师的教学。这种教学状况是绝对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地探究、体验而形成的。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学习中逐渐地形成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时,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分成互不重复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从而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学生用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或小组讨论、或独立思考,得出了以下三种情况。
(1)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出多边形所有的对角线(如下图所示)
(2)分别连接多边形内任意一点与各个顶点(如下图所示)
(3)分别连接多边形边上任意一点与各个顶点(如下图所示)
学生们经过动手操作后,得到了有益的启发,很快便自主地总结出了推导多边形内角和的多种方法。这时,老师把学生的连接结果展示在黑板上,给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的总结和传递,更是孩子智慧的闪光、创新的萌芽。
二、议:营造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与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学习,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这里特别要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浩。
(二)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时(北师大版选做复习题),我首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求出以下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并观察x1+x2与 及x1·x2与 的关系:
1、x2-5x+6=0; 2、2x2+3x+1=0; 3、2x2+3x+1=0
结论: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b2-4ac≥0)的两个根为x1、x2,则1)x1+x2= ;2)x1·x2= 。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结论,在交流时学生各自把成果展示给同伴。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节省时间,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展:利于肯定自己能力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探究即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获取知识,体验过程,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方法所进行的学习活动。这一阶段是目前我校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阶段,也是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探究学习阶段,主要是学生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两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通过读、说、谈、演、写等形式把学习成果呈现给老师和同学,对于经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两个阶段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共同探究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一课时的二分之一。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学生必须积极参与。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自信。鼓励学生把手举起来,大胆的站起来,勇敢的走上讲台面对老师、学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表达出来,班级建立激励机制。
四、点: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多方位与多角度的思维训练
创新源于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感染学生,利用有趣的习题和生动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某一具体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创造性思维等同于发散思维或者是别的什么思维。创新的过程中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也需要分析思维;既需要逆向思维,也需要正向思维。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单一思维方式所能达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除了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之外,还要注意让学生思考“还能够怎样做”,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在解答应用题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练
“练”就是练“师生共用教学案”中的练习题。教学案的练习题都是经过教师们深思熟虑、精心挑选编写而成的,一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问题练习化,以练代讲、代问、代答。二是“缓坡度、低台阶、小跨度”,去掉偏、难、怪题,减少难度,增加梯度,分层推进,让学生做“精”基础题,做“通”中等题,“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三是因材施教,对基础性习题,让学困生做答,中等生评价;对拓展性习题,让中等生做答,优等生评价;最后师生共同进行反思和归纳。因材施教,分层推进,既让学困生能学会,也给予优等生更好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各有所得,学有所成。层优化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练”通常应根据“三维目标”设置三个平台:基础知识展示平台;能力技巧升级平台;生活应用升华平台。或者是:知识技能训练;能力方法训练;实践应用训练。学生也可自行设计练习,通过自测、互测、实践操作,熟练掌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练”是反馈、矫正,完善知识、能力、目标之手段;是检验主体探究学习之标尺。点、练两环节起码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勇于合作,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2] 张发生. 建构“读议展点练”教学模式打造快乐高效课堂,2010-3-10
[3] 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 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71-72
[4] 贡永生. 精心建构问题,培养创新意识[J].中小学数学,2001(1):2
[5] 马小为. 初中数学应用开放题演练[M]. 西安: 未来出版社,2001,153-157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