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真正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品行素质,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入初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只有从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意义”。
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蕴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活。把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又需要去建构个体的可能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他们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二、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程是涵盖了社会生活在内的综合学科,很多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只有联系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学生才会兴趣盎然而不枯燥的进行学习。
(一)联系生活立体化。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进行品德修养的基础。我们不能知性地将其分割成碎片,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时要注意其立体性、系统性。
1、联系学生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其间的喜、怒、哀、乐,同学之间的故事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用自己的身边事来引导自己有所获、有所悟。
2.联系学生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思想品德教学。家庭的职业、家长的职业道德、以及家长的所见所闻都是现成的资源,采用请家长来校、走访家庭或是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因是出自家长之口,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更有说服力。
(二)、教学环节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应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融会贯通,无论是课首引入,课中展开和课尾处理,都应体现生活特点。
1、课首引入生活
思想品德课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与技能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德性的过程,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在课堂交互作用的起点。据此,在课首一环,就应走进学生生活,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孕育相应的课题意识。具体可采用如下四种方法。
(1)、呈现法。即在课首呈现具有普遍性和思考价值的生活事件,例如《做情绪的主人》的课首,直接引入生活事件――期中考试后,今晚要开家长会了,而自已的考试成绩又不理想。在吃晚饭时,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你做事情的效果怎样?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又会怎样?像这样一开始就让学生直面自已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思考情绪问题,无疑有助于课题意义的展开。
(2)、游戏法。即在课首以游戏为中介,以搭起教学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如《独特的你》的课首,先让学生玩“猜猜他是谁”游戏――每个同学各写出本班一位同学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然后让同学们猜猜他或她是谁?这一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自已的独特,也认识到每个生命体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应珍爱生命,并根据自身的独特性去选择适合自已的人生之路,从而让学生带着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思考进入到新课题的学习中。
(3)、唤起法。即在课首引发学生回忆,反刍已有的生活经验。例如《新学校新生活》的课首,我们尝试着让学生重现已往小学生活的画面,回忆自已小学老师、同学之间的一言一行,再闭起眼睛体验走进新学校的第一天生活。使学生在回忆、体验和比较中发现初中生活中吸引他们的人、事、物,激发他们对新学校生活的热爱,从而激活学生已有表象,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开启新课。
(4)、倾述法。即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經验,让他们倾述个人生活中的亲历亲为和感受体验,借助学生富有童真、童趣的真情表达,很自然地营造主题所要求的情感氛围。与课题有关的讲叙、讲演、朗诵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式。
2、课中展开生活。
坚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自主活动为载体,注重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情,促进其德性的自我建构,就象打开了一面生活的画卷,让学生走进去,开始活生生的生活。课中展开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进共长。
(1)、活动一感悟。关注学生的生活,就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因为生活是通过活动展现的。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学生在课中的“学”,主要是主体性参与,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既用脑想,也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总之,学生通过全身心的参与,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
(2)、互动与生成。课中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包括双向和多向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借助互动,师生、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状态、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只要教师加以引发、利用和整合,就能促进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
3、课尾延伸生活
学生品德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连续性、系统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德性渐进发展和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基于这种思考,一节课的课尾不能戛然而止,而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总的说来就是注重与生活实践接通,回归到生活中,为学生行为践履提供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表现平台。 (三)体验生活多样化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本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本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走访、调查、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教材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就是在头脑中把它还原成客观现实的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教材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教材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所学内容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4、写一写,感悟生活。
学生获得的知识,不管是从书本得来还是从教师得来,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还是同学、家长处得来,很多都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或者说只能是感性的认识,这就有必要让他们整理归纳,概括总结,以小论文或有感的形式写出来,既可以留作资料,也可以推荐到班级、学校以及其他刊物上发表。一来使他们的认识达到理性的升华,感悟生活;二来可以体会成功喜悦,提高积极性。
(四)、教学细节生活化
1、师生关系生活化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其首要前提是教师的正确定位,即按照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建立“倾听与共舞”式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同时,“蹲下身”用虚心的态度以学生为师,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政治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舞”。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只有用生活化的语言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才有亲切感,才会有心灵的碰撞。
2、目标定位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现代生活教育观则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是教学科知识还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似乎不应该是个问题,却大有反思的必要,毕竟我们早已驾轻就熟的东西中恰恰少了些类似目标的考虑。
3、价值评判生活化。长期以来沿袭已久的评判标准是考试的分数,实际上学生的思想品质是隐性的内在的东西,根本无法用显性的分数来评判,也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正确评价,就要树立一种带有生活色彩的标准和方式,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评价学生。如在批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作业时,我们可以用等级星制评分法,以“优、良、及格、不及格”作为作业的正确率评价标准,用“★★★、★★、★”作为作业的态度评价标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这种评价中感受自我的被肯定,获得成功的喜悦与前进的动力。
總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坚持从生活中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蕴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源于学生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生活。把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当作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又需要去建构个体的可能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他们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二、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思想品德课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程是涵盖了社会生活在内的综合学科,很多内容都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只有联系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学生才会兴趣盎然而不枯燥的进行学习。
(一)联系生活立体化。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进行品德修养的基础。我们不能知性地将其分割成碎片,在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时要注意其立体性、系统性。
1、联系学生学校生活。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其间的喜、怒、哀、乐,同学之间的故事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用自己的身边事来引导自己有所获、有所悟。
2.联系学生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个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是思想品德的最好教育者。在这里,他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思想品德教学。家庭的职业、家长的职业道德、以及家长的所见所闻都是现成的资源,采用请家长来校、走访家庭或是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家长现身说法,言传身教,因是出自家长之口,比教师的讲解来得更有说服力。
(二)、教学环节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应以真实生活为基础,并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融会贯通,无论是课首引入,课中展开和课尾处理,都应体现生活特点。
1、课首引入生活
思想品德课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与技能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德性的过程,按照生活德育理念,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基础性资源,是师生在课堂交互作用的起点。据此,在课首一环,就应走进学生生活,呈现相关的生活事实,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从中孕育相应的课题意识。具体可采用如下四种方法。
(1)、呈现法。即在课首呈现具有普遍性和思考价值的生活事件,例如《做情绪的主人》的课首,直接引入生活事件――期中考试后,今晚要开家长会了,而自已的考试成绩又不理想。在吃晚饭时,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你做事情的效果怎样?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又会怎样?像这样一开始就让学生直面自已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思考情绪问题,无疑有助于课题意义的展开。
(2)、游戏法。即在课首以游戏为中介,以搭起教学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如《独特的你》的课首,先让学生玩“猜猜他是谁”游戏――每个同学各写出本班一位同学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然后让同学们猜猜他或她是谁?这一活动的开展,使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自已的独特,也认识到每个生命体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应珍爱生命,并根据自身的独特性去选择适合自已的人生之路,从而让学生带着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思考进入到新课题的学习中。
(3)、唤起法。即在课首引发学生回忆,反刍已有的生活经验。例如《新学校新生活》的课首,我们尝试着让学生重现已往小学生活的画面,回忆自已小学老师、同学之间的一言一行,再闭起眼睛体验走进新学校的第一天生活。使学生在回忆、体验和比较中发现初中生活中吸引他们的人、事、物,激发他们对新学校生活的热爱,从而激活学生已有表象,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开启新课。
(4)、倾述法。即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經验,让他们倾述个人生活中的亲历亲为和感受体验,借助学生富有童真、童趣的真情表达,很自然地营造主题所要求的情感氛围。与课题有关的讲叙、讲演、朗诵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式。
2、课中展开生活。
坚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自主活动为载体,注重在活动中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情,促进其德性的自我建构,就象打开了一面生活的画卷,让学生走进去,开始活生生的生活。课中展开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发生感悟,另一方面要注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的共进共长。
(1)、活动一感悟。关注学生的生活,就要关注学生的活动。因为生活是通过活动展现的。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学生在课中的“学”,主要是主体性参与,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既用脑想,也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用心灵感受。总之,学生通过全身心的参与,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和感悟。
(2)、互动与生成。课中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包括双向和多向的对话、沟通和交流)。借助互动,师生、生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状态、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都是教学过程的生成性资源,只要教师加以引发、利用和整合,就能促进学生良好德性的养成。
3、课尾延伸生活
学生品德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连续性、系统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德性渐进发展和积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基于这种思考,一节课的课尾不能戛然而止,而应富有创意地向生活实践中延伸。总的说来就是注重与生活实践接通,回归到生活中,为学生行为践履提供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表现平台。 (三)体验生活多样化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本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本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走访、调查、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教材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就是在头脑中把它还原成客观现实的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教材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教材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所学内容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4、写一写,感悟生活。
学生获得的知识,不管是从书本得来还是从教师得来,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还是同学、家长处得来,很多都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或者说只能是感性的认识,这就有必要让他们整理归纳,概括总结,以小论文或有感的形式写出来,既可以留作资料,也可以推荐到班级、学校以及其他刊物上发表。一来使他们的认识达到理性的升华,感悟生活;二来可以体会成功喜悦,提高积极性。
(四)、教学细节生活化
1、师生关系生活化
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其首要前提是教师的正确定位,即按照现代生活教育理论建立“倾听与共舞”式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珍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还给学生说“不”的权利;同时,“蹲下身”用虚心的态度以学生为师,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政治课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舞”。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只有用生活化的语言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才有亲切感,才会有心灵的碰撞。
2、目标定位生活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现代生活教育观则认为,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在教学中,我们究竟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是教学科知识还是以知识为切入点,回归生活,感悟人生?在新课程改革中,这似乎不应该是个问题,却大有反思的必要,毕竟我们早已驾轻就熟的东西中恰恰少了些类似目标的考虑。
3、价值评判生活化。长期以来沿袭已久的评判标准是考试的分数,实际上学生的思想品质是隐性的内在的东西,根本无法用显性的分数来评判,也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正确评价,就要树立一种带有生活色彩的标准和方式,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评价学生。如在批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作业时,我们可以用等级星制评分法,以“优、良、及格、不及格”作为作业的正确率评价标准,用“★★★、★★、★”作为作业的态度评价标准,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这种评价中感受自我的被肯定,获得成功的喜悦与前进的动力。
總之,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坚持从生活中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