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过程应始终贯串现实问题的解决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五年级的同学在家中与他的爸爸安装一幅壁画,想把画装在墙壁的正中央,可这位同学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准确的位置。类似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还会碰到很多。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面对书本上的纯“数学性”的应用题能轻松自如地解答,而在生活中遇到一个极易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呢?深刻地反思一下我们过去的教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应用题教学的灵魂。
   剖析一下过去传统的应用题教学,从教材的编排到教师的教法,忽视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忽视了生活实际是应用题教学的来源和归宿,忽视了问题解决是应用题教学的灵魂所在。这种教学理念的错位,造成了学生思维上的惰性,缩小了学生思维和实践的空间。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得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应用题。
   1.改组教材——融应用题于计算、概念等各类知识教学之中
   应用题教学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教学过程,它应该与计算、概念及其他基础知识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去解答应用题,使解应用题的过程成为四则运算意义的具体应用过程。
   数学知识本身就是从实际生活背景中抽象出来的,它与实际问题的融合应该是很自然的事情,如在教3+2=5的时候,3+2就可对应这样一个情境:“左手三只蓝气球,右手两只黄气球,合起来是几只气球?”这个情境本身就是一道应用题,将其抽象变成3+2这道算式题,计算完了以后,再应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应用与计算就成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使我们摆脱原来那种过分强调数量关系,过分强调类型的状况,扩大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分。当学生再面对一幅生活情境的时候,首先将这个生活情境和头脑中的数学知识对应起来,比如有五个苹果,爸爸吃了三个,还剩几个?要用减法,显然这个情境与减法对应了起来,而不是与类型对应起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学生面对某一类知识的时候,能联想到它的生活背景,如当学生面对一个算式850-18×15的时候,他可将其加上适当的生产、生活情节,再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为一道应用题:a.有850吨煤,每天烧18吨,烧了15天后,还剩多少吨?b.修路队要修850千米的路段,每天修18千米,15天后还有多少千米没修?……这个过程就是先将知识与情境进行对应,然后进行组合,最后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深刻地获取知识,其实是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表面看来没有解答传统意义上的应用题,然而它却实现了我们的目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革教法——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解题途径
   问题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推动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是构建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过程。怎样才能让学生迸射出多个问题呢?关键要看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否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是否为学生创造了“任意翱翔”的空间……这就为我们的应用题教学提供了这样一种思路,为学生提供情境并留给学生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讨论和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只是单纯地听讲和思考,而是动手、动脑、动口“做数学”。
   如设计一个商店玩具部的场景:飞机模型17元,机器猫9元,赛车6元,火箭模型21元……让学生根据以上信息提出问题。学生的问题会是丰富多彩的:买3架飞机模型多少元?买4个机器猫比买5个赛车少花多少元?……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是有价值的,但我们关注的是更为现实的问题,假如用你积攒的50元钱买玩具,怎样买最合适?学生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思路,这样就更注重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视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可以解决一定的实际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解决不同水平的问题,应该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去学习应用题。只有个性化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发展,这是现代的数学教育观。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要求所有学生。
   比如加工一批机器零件,甲队要8天完成,乙队10天完成,丙队12天完成,根据以上信息,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我们有意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方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结果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差异的光彩:
  3.1 甲、乙、丙三队合做一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3.2 乙、丙两队合做一天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合做几天全部完成任务?
  3.3 甲、乙、丙三队合做几天完成全部任务?
  3.4 甲队先做一天后,剩下的由乙、丙两队合做,还要几天完成任务?
  3.5 甲、乙、丙三队合做两天完成全部任务的几分之几?剩下的由甲、乙合作,还要几天完成全部任务?
  ……
  不同的思维过程,正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生长点,是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为每个学生都能提供发展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潜力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收稿日期:2011-04-25
其他文献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升,知识量的扩大,学生的想象力萎缩,问题意识变得平直、淡漠,对老师和书本的依赖、迷信程度也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频繁拿大奖,而中国本土却从来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由于这些学生不善于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发展后劲不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反思着、追问着:我们的教学病在哪里?教学究竟缺点什么?怎样的教学能承载起
期刊
【摘要】在服装结构设计中任何造型的袖子,几乎都是以袖窿尺寸为依据,所设计的袖子结构必须与身型的袖窿尺寸相吻合。无论是合体造型还是宽松造型,关键在于掌握其基本原理,把握好袖与身型的关系。对于袖子结构设计来说,决定插肩袖造型的不仅只限于袖山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袖山线倾斜角度决定着服装的外观造型,控制着人体运动的舒适度。  【关键词】袖窿;插肩袖;角度;袖山线;空隙  It put the struct
期刊
【摘要】关心,转化学习困难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一是学习困难生形成的原因,二是转变学习困难生的对策。提出激发学困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困生学习方法。  【关键词】数学;学困生;成因;对策     现在中国的教育,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学习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将会大大增加。而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又占
期刊
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教师们为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努力。但师生双方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左右着教学改革和教学进程,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就能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那么,
期刊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过程。“自主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在外在价值的引导下, 独立于外在压力, 订立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计划, 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 监控自己专业发展的过程, 评价专业发展的结果。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On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
期刊
当今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创造型人才的竞争异常激烈。培养创造型人才,教育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对创造型人才的需求都特别迫切。作为基础的基础,语文教学要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呢?笔者认为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
期刊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一些知识的抽象性和一些生理特性是肉眼看不到的,就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为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一些相关的动画以及视频知识,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演示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的生物学老师在教学方面还有一些欠缺,不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到了初中,
期刊
语文教学是美的事业,语文教材是美的宫殿。在上学时,我就对语文课文所散发的情感和美感有点儿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欣赏。在走上教师岗位后,当上一名语文教师,我就想把我所体验的语文的情感和美感带给我的学生们。  诚然,在今天抓成绩的教学中,必须把教学任务的完成当做第一要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不会总使你的语文课充满情感和美感;在繁忙的工作中,不会总使你的语文课充满情感和美感。但有心施为,你会发现你的学生从枯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得到长足发展,使会计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因此有观点就认为会计工作“一电算化就灵”,给会计工作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随着2006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此类观点更显其不足。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计量和报告四个环节,应分不同环节并结合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电算化,以促进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企业会计
期刊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某种情境下,能诱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制造悬念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