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方法论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rkangg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而鉴赏古诗人物形象已逐渐成为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把握的难点。因此,鉴赏古诗人物形象需要形成能力,但这种能力必须在掌握一定方法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练习、积累方可形成。也就是说,学生首先应了解所鉴赏的古诗词相关的知识,才能对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作正确的理解,进而把握人物的身份特征,分析人物形象中蕴涵的情感态度、典型意义,也才能真正谈得上鉴赏。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析:
   一、了解诗人生平,明确作品背景
   鉴赏人物形象不应忽视对诗人生平及作品背景的了解。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题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对于不熟悉诗人,也要尽可能了解诗人的生平,明确作品的写作背景。从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以其人观其诗,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把握能力。就生平影响而言,如李煜在亡国前后,李清照在宋室南迁前后,其词可谓风格顿变。就背景影响而言,如身处盛唐的李白与身处晚唐的李商隐,二者诗歌反映的时代特征迥乎不同。
   我们以李清照为例,她一生的经历可以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学生在课内学过她的诗,对前期和后期的心路历程应该大致了解。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充满欢乐。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她与丈夫情投意合,幸福甜蜜。故其前期的诗作,溢满幸福。但丈夫常年在外为官,尤其是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这又使她的词作有了闲愁别绪。国破家亡的后期诗作,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了解了李清照以上人生经历,我们来鉴赏她的一些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熟悉的诗作也就容易多了。比如《清平乐·年年雪里》,据已知生平经历,我们可以作出判断本词是其晚年之作。词人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常插梅花醉)、中年因相思别离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赢得满衣清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故应难看梅花)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二、把握特殊意象,明析思想情感
   意象即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古典诗歌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采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形象上。有些事物本身在古诗词中具有特定象征意义。比如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月亮、月光常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等。诗词中出现这些事物,我们就要指导学生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如果我们向学生作适当介绍,让学生熟悉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就会给他们解读古代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三、细微着眼,事半功倍
   诗歌鉴赏要善于读诗题,观注释,体诗眼。细微着眼,必能事半功倍。
  通过读诗题,我们往往能窥视到作者创作的良苦用心及内在情感。诗词鉴赏时,用几秒钟时间关注思考那些带有“思、念、想、恨、独、愁、怨、想、叹、伤、怀、别、送”等倾向的词语,以揣摩作者写作的意图,从而提高诗词鉴赏的效率,可谓事半功倍。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诗题中的一个“独”字,标明了寂寞和孤独的情味。诗歌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写花、酒、人、月影,主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
   注释是理解诗词的钥匙。很多诗词,由于距离现在历史悠久,加上作者创作时特定的背景,现在阅读起来有较高的难度,在命题时,命题者往往有意在诗词背后附带一些注解。这些注解或注明诗词中难懂的字词,或交待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身世际遇。在鉴赏诗词时,我们不要漠然置之,要仔细去揣摩它们与诗词内容的联系,这样,我们就能找到理解难懂诗词的钥匙,顺利走进作者含蓄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人物形象。
   此外诗眼对于赏析人物形象也十分重要。诗眼往往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常见的有动词、形容词、副词。对这些词的分析也十分有助于人物形象的把握。
   以上三个方面是我们鉴赏古诗词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当然具体鉴赏时,鉴赏者必须要具有全局观念,决不可以偏概全。要综合运用,灵活处理,方能做到鉴赏到位。
其他文献
今天的时代是多媒体、数字信息技术疯狂发展的时代,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少的运用,是利还是弊?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几年来做课件的体会,做以下分析,乞作引玉之砖。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    语文博大精深,涵盖极广,这是难点,而多媒体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很多时候
期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阅读方法的培养,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品质的培养和形成。阅读品质是指阅读行为、阅读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等本质,它包括阅读的兴趣、阅读的习惯、阅读的价值观、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等方面,是阅读学习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创设阅读氛围  中学生处于思想最活跃时期,情感丰富,心中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阅读教
期刊
我们认为作文的有效评价简单地讲就是教师的作文评价要对作文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对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要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写作水平,而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写作的态度和水平都应该有持续性的提高,有指导意义。我们认为有效评价应该可以用“三个有利于”来概括:  一、作文教学之有效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可以简称“激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时下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多
期刊
据考证,词牌有六种来源:1.来自边地曲调或域外音乐;2.来自内地民间的曲调;3.乐工歌妓们自己创制的曲调;4.国家音乐机构创制的曲调;5.文人创作的曲子;6.摘自大曲,古曲。词牌来源较为广泛,所以词牌的意思也很复杂。这就使词牌的命名有了不同的历史掌故。例如:  《苏幕遮》词牌,据考证原本是指从古高昌(今天新疆吐鲁番)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是“囊袋”的意思。据说,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
期刊
熟语是汉族历史和文化的缩影,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汉语词汇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同时成语又是熟语中的精品,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那么如何有效复习成语呢?其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成语  (1)成语是语言文字的珍品,最符合汉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又较能体现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便于记忆和使用。  (2)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期刊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作为语文教师,我对作文教学总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自己很重视,学生却不重视;花了很多时间批改、讲评,学生的作文水平却不见提高。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成效呢?  一、利用课本,积累作文材料  古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具备丰富的写作材料,作文才能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回归课本,把课文中的相关内容信手拈来运用于作文当中,不失为一种简便而
期刊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进行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教师要学会反思,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教学研究。教学反思内容十分广泛,在新课课标要求下,教学反思可侧重关注下面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了目标。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
期刊
当今的青年学生,其自尊心、自信心已逐步形成,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亦渐趋自信。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希冀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他们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因此,老师应因势利导,在语文教学中,大可革除以教师自我为中心的陈规陋习,开创探究性学习的新天地。课堂教师的讲授只是从外部灌输信息,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即在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
期刊
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是教师在收缴学生作文后便伏案批改,小至错别字、不通顺的句子,大到文章的选材剪裁、布局谋篇,眉批加总批,最后再打出一个教师自认为恰如其分的分数——作文批改之苦自不待言,返回学生之后效果不得而知!  于是有的教师就大胆放手给学生,学生成文后作文直接返还学生手中,按照教师指定的方式交换后由学生独立批改。事实上,学生们由于鉴赏能力的参差不齐再加之批改态度也存在差异,而且即使少数学生在批改
期刊
这一段时间我在教授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对于本单元里的每一篇课文,我都又重新熟悉了一遍,我深切的感受到经典性的作品真是耐人寻味,让人百读不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课文里的若干细节性的东西,我又有了很多新的理解。这里面就包括《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回王夫人话”这一细节。  请看小说中是怎么样记叙这一细节的: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不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