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的心“活”起来,我们的教学才有意义;组织学生自主地学习,让学生的脑“活”起来,我们的教学才有依托;引导学生心灵的感悟,让学生的情“活”起来,我们的教学才有了实效。只有做到这些,品德课就才打破教师说得乏味,学生学得无力的局面,使品德课“活”起来。
关键词:心活 脑活 情活 品德与生活
刚任教《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的时候,我产生了很大的困惑,明明课的编排很有层次性,导行的方向性也很明确,内容也很有趣,可是一到课堂上却总是觉得枯燥、乏味、空洞,每节课都是照本宣科,毫无精彩可言;学生也总是无精打采,要不就各自做各自的事情。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怎样才能让品德课也精彩无限?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最终,我发现我犯了大错,我忘记了教育的本源——人。
因为人是活的,所以课就更应该活起来,只有课活起来,学生才有活动的空间,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创造出更多的精彩。再看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它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那就告诉了我们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于是我着手进行优化课堂结构,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做到让鲜活的生命在品德课中体会“活”的精彩!
一、心“活”学才有趣
荀子劝学中有“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这就告诉我们,当学生置身于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时,学生的学习需要才是发自肺腑的,也就是学生的心“活”起来了,那么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对课堂内创设的情境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我在教学《56个民族是一家》时,我不仅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如上网、调查访问、到图书馆查资料……收集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的照片和录像。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现。有的学习小组用小品的形式,生动演绎了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有的学习小组则采用了新闻播报的形式,如同一位资深新闻播报员,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作为本课的重头戏,班上一位苗族学生将他的母亲请到课堂上,让她来为我们讲述她所知道的有关苗族人民的奇闻趣事,风俗人情。这位母亲声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她家乡——云南的风土人情,这些在书本、资料上查找不到的民俗风貌,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并且向这位苗族孩子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下课后,同学们都围在这位同学身边,叽叽喳喳地询问着,有的还说暑假要让父母带着,和他一起去云南看看,亲身领略一下云南的神秘风光。通过这种直接的交流,学生体会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懂得了少数民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些少数民族,我们国家的历史才更加辉煌,我们国家的文明才更加异彩纷呈。
只有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的心灵“活”起来,教学才有了意义,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二、脑“活”学才有乐
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用“一只蜡做的苹果”教育他的学生们:学习,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不唯上,不唯书,不唯经验,更不盲从,只讲求事实。
同样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品德课,喜欢我们品德这门学科,就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了课堂的实践活动后才能更好地体现,这种实践的乐趣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如果没有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学习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安排了充实、丰富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写作。
如在教学《和睦相处》一课时,我就让学生们模拟辨析沈阿姨和王叔叔的纠纷,并进行了课堂延伸。让学生扮演居委会的调解员,前去了解情况,处理两人间的矛盾。这样的表演既能调动学生全身感官,又能展开多方面的合作。这样的表演必须在课前就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同时也需要其他学生进行欣赏、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主地学习,了解书本内容,深入生活,设计场景。这样的学习是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而不仅仅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课堂教学。
只有当学生愿意自主地学习,将自己的
聪明才智都在课堂中得以展示,并让自己的头脑“活”起来,教学才有了依托,课堂也就充满活力。
三、情“活”学才有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品德与生活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品德课只有触及学生现实的生活,点燃他们的真实情感之火,扣响学生萌动的心灵,才有利于形成学生内化的道德品质,这样,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意义。
如学习《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自己身边曾看到或听到的发生在学生周围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情,让学生为同学制作“闪光卡”,要求只写出同学的优点。这样的事例不仅感动着学生自己,更感染着别人,使学生对同学的友情喷涌而出。有的同学当场就站出来,对曾经有过不愉快的同学说“对不起”,还有一位女同学一边流泪一边说:“想一想,两年以后我们不能再在一起了,不能一起游戏,不能一起学习,不能一起吃饭,甚至连一起吵架、生气都可能没有机会了。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剩下的两年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美好的回忆。”
又如在教学《城乡巨变》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定好采访主题,然后让他们结伴去进行采访,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学生们有的采访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有的采访了邻居家的老人,还有的走访了园林处、建设局等,取得了有关家乡巨变的最真实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他们要勇于表现自己,友好地同组员合作。在采访中及时点拨,让他们的智慧闪光。采访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这些年来衢州城的巨大变化,感受了祖辈们为了建设家园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为家乡的人感到自豪。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品德教育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牢固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通过情感的唤醒,学生的各种思想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如今,在我的品德课上,学生的心、学生的脑、学生的情都“活”了,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慢慢地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格的人,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真正体现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的品德课也因为“活”而更精彩了!
参考文献:
1.《荀子选》.1958年1版133页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议》.天津人民出版社
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一小学
关键词:心活 脑活 情活 品德与生活
刚任教《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的时候,我产生了很大的困惑,明明课的编排很有层次性,导行的方向性也很明确,内容也很有趣,可是一到课堂上却总是觉得枯燥、乏味、空洞,每节课都是照本宣科,毫无精彩可言;学生也总是无精打采,要不就各自做各自的事情。怎样才能扭转这一颓废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局面?怎样才能让品德课也精彩无限?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最终,我发现我犯了大错,我忘记了教育的本源——人。
因为人是活的,所以课就更应该活起来,只有课活起来,学生才有活动的空间,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创造出更多的精彩。再看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它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那就告诉了我们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为了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于是我着手进行优化课堂结构,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做到让鲜活的生命在品德课中体会“活”的精彩!
一、心“活”学才有趣
荀子劝学中有“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这就告诉我们,当学生置身于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时,学生的学习需要才是发自肺腑的,也就是学生的心“活”起来了,那么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对课堂内创设的情境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我在教学《56个民族是一家》时,我不仅让学生用各种方式如上网、调查访问、到图书馆查资料……收集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的照片和录像。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现。有的学习小组用小品的形式,生动演绎了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有的学习小组则采用了新闻播报的形式,如同一位资深新闻播报员,向同学们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作为本课的重头戏,班上一位苗族学生将他的母亲请到课堂上,让她来为我们讲述她所知道的有关苗族人民的奇闻趣事,风俗人情。这位母亲声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她家乡——云南的风土人情,这些在书本、资料上查找不到的民俗风貌,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并且向这位苗族孩子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下课后,同学们都围在这位同学身边,叽叽喳喳地询问着,有的还说暑假要让父母带着,和他一起去云南看看,亲身领略一下云南的神秘风光。通过这种直接的交流,学生体会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的独特魅力,懂得了少数民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些少数民族,我们国家的历史才更加辉煌,我们国家的文明才更加异彩纷呈。
只有当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的心灵“活”起来,教学才有了意义,课堂才能充满活力。
二、脑“活”学才有乐
两千多年前的苏格拉底用“一只蜡做的苹果”教育他的学生们:学习,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不唯上,不唯书,不唯经验,更不盲从,只讲求事实。
同样要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品德课,喜欢我们品德这门学科,就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学生对学习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了课堂的实践活动后才能更好地体现,这种实践的乐趣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如果没有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学习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安排了充实、丰富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动手写作。
如在教学《和睦相处》一课时,我就让学生们模拟辨析沈阿姨和王叔叔的纠纷,并进行了课堂延伸。让学生扮演居委会的调解员,前去了解情况,处理两人间的矛盾。这样的表演既能调动学生全身感官,又能展开多方面的合作。这样的表演必须在课前就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同时也需要其他学生进行欣赏、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自主地学习,了解书本内容,深入生活,设计场景。这样的学习是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而不仅仅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课堂教学。
只有当学生愿意自主地学习,将自己的
聪明才智都在课堂中得以展示,并让自己的头脑“活”起来,教学才有了依托,课堂也就充满活力。
三、情“活”学才有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品德与生活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学会做人,品德课只有触及学生现实的生活,点燃他们的真实情感之火,扣响学生萌动的心灵,才有利于形成学生内化的道德品质,这样,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才更有意义。
如学习《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和学生们一起交流自己身边曾看到或听到的发生在学生周围一桩桩、一件件感人的事情,让学生为同学制作“闪光卡”,要求只写出同学的优点。这样的事例不仅感动着学生自己,更感染着别人,使学生对同学的友情喷涌而出。有的同学当场就站出来,对曾经有过不愉快的同学说“对不起”,还有一位女同学一边流泪一边说:“想一想,两年以后我们不能再在一起了,不能一起游戏,不能一起学习,不能一起吃饭,甚至连一起吵架、生气都可能没有机会了。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剩下的两年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美好的回忆。”
又如在教学《城乡巨变》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活动单位,定好采访主题,然后让他们结伴去进行采访,了解自己家乡的变化。学生们有的采访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有的采访了邻居家的老人,还有的走访了园林处、建设局等,取得了有关家乡巨变的最真实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他们要勇于表现自己,友好地同组员合作。在采访中及时点拨,让他们的智慧闪光。采访中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这些年来衢州城的巨大变化,感受了祖辈们为了建设家园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为家乡的人感到自豪。在丰富的、贴近生活的感性材料面前,品德教育的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牢固地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之中,通过情感的唤醒,学生的各种思想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如今,在我的品德课上,学生的心、学生的脑、学生的情都“活”了,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慢慢地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格的人,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真正体现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的品德课也因为“活”而更精彩了!
参考文献:
1.《荀子选》.1958年1版133页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
议》.天津人民出版社
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巨化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