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疑从画中来
课上我正和学生在分析一道试题:
西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是吸取了哪位先秦圣哲的思想?(A)
“老师,为什么他是老子而不是孔子?”冷不防—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疑问。“就是啊,怎么区分他们啊?…又不是照片,看上去都差不多的”。想不到对先秦诸子的画像,居然压抑着这么多的疑问。
这个36名女生组成的文科班,有着女同学特有的沉稳、刻苦。组班以来,她们蝉联了各次考试历史全市第一的桂冠,被师生们誉为“女儿国”。但学习进入到高三复习阶段后,局限逐渐暴露出来,可能是没有男生的缘故,清一色的女孩子们在思维的发散性和逻辑性方面少了一些鲜活灵动,在概括、归纳、比较等能力要求上,少了些悟性和理性,历史学习显得力不从心,高原状态提前到来。而在我的潜意识中,高考。尚方宝剑,效益,至高无上,于是在“教材——试题——训练——评讲”程式下,听不见微弱的嘀咕,看不到疑惑的眉头,对于影响教学进度的“另类”问题无心理会。高三嘛。踏踏实实!简简单单!实实在在!
诸如画像之类的问题,我也曾产生过一丝疑虑:材料考据,讲究真实度,相对于文字材料而亩,图片的直观表象与形象生动为认识历史事物提供了直接前提和感性体验,更能为深入历史提供通道。但诸子画像。既非照片,亦非时人所画,其客观性和“现场性”令人怀疑,凭什么就说这是老子那是墨子,这是孟子、那是韩非子?
今天,学生的嘀咕终于把心底的困惑激发出来,她们已经不愿再停留在“课本理就是这样”的简单顺从,希望能以自己的理解来验证历史的结论。眼看就要下课了,我索性“慷慨”一下,把剩下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她们对教材上先秦诸子的画像进行比较对照。你一言、我一语,这群女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初辨诸子像
“这样看好了,孟子穿着华丽,荀子,着更趋平民化。”
“孔子的手势是向上的,老子的手势是向下的。”
“是的是的,他们的眉毛也是这样的。”
“那是老子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无为的政治主张。”
“大家比较韩非子和墨子,谁是改革家?当然韩非子,面容刚毅,剑眉冷目。谁是小生产者?当然是墨子,双眉颦蹙,怜悯苍生。”
“……”
下课铃响了,课已尽,然意未休,于是当天的作业改为:“各组从孔子、孟子、老子、荀子、韩非子、墨子中选一位思想家,从画像分析其思想观点。下节课各组派代表交流,就内容的科学性和表达的艺术性现场打分,要求内容科学准确、符合时代特色、呈现历史信息、挖掘思想深度,同时,表达清楚流利、仪态得体大方。”于是,一场课堂大讨论呼之欲出——问题的火花点燃了
再问画中人
学生说,第二天的历史课是在期盼中到来的。她们全员投入、合作分工:历史功底好的同学撰稿,文学功底好的同学润色,表演谈吐好的同学上臺交流。交流的同学平时能说会道,朗诵声情并茂,表演活龙活现,而今站立在历史课的讲台上,竟也以学者自居,虽然没有百家讲坛那样的大家风范,却透着些学术研究的凝重。
徐一珍,曾经在全国中学生电视短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平时谈吐优雅,甚至有点清高,但历史学习平平,她代表第一组交流。其表演天赋能派上用场吗?
我是文物馆讲解员徐一珍。今天非常高兴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孔子是真正的齐鲁大汉,翩翩风度、身材颀长,“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其长人之长可以遮蔽整个民族漫长的历史。他生而圩顶,四周高,名之日丘。这种头顶是否暗示着承受天地之甘露阳光?他宽大的衣袖,巨大的群卦,飘扬的丝带,繁奢服饰透示着孔子没落贵族家庭的出身,使我们想到了他“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这位学识渊博的圣人,须胡柔顺,目光平和,我们似乎看到他向着三千弟子将《诗》《书》《礼》《易》的精髓娓娓道来,七十二贤人由此孕育。
第二组代表武林香大步流星跃上讲台,“我来和大家说说传说中的老子。”这位同学很有意思,常常自言自语、我行我素,甚至有点“不识相”,是班上的“开心果”,好在她毫不介意,总是大大咧咧、快快乐乐。
老子啊,是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老子名耳字聃,那是因为他的耳朵特别大。聃即耳朵大,后来的画家、雕塑家索性把他的大耳朵凸显出来。老子一出世就是小孩模样的白胡子老头,头发、眉毛都是白的,于是,人们就称他为老子了,《神仙传》里说,老子“身高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再看看我们书上的这幅画像,双目似闭非闭,面上似笑非笑,神情似醒非醒,俨然千年枯树,迎风而立,默然耸立,任由微风拂面,树叶飘零。直到今天,老子说过的话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行为,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宠辱不惊”“出生入死”等。
第三位上台的是“导游”陈琳。陈琳历史功底扎实,几乎垄断了历次考试最高分。然而陈琳的表现出人意料:她一只手揪住衣襟、一只手撑着讲台,虽然讲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脸色发白、声音颤抖,讲台被她撑得摇晃得厉害,我担心她难以坚持,同学也紧张得不忍心抬头看她——
古语曰“鼻头有肉,内心无毒”,孟子圆润的脸庞、丰满的鼻翼为“性善说”作了注脚,印证了孟子的“有爱”和“无毒”。孟子衣饰华丽、体态丰腴,但孟子并没有在充裕的物质生活中沉沦,相反,在他宽厚仁慈的心中。以民为本。他以慈祥温和的微笑讲诉着“人之初性本善”,劝诫统治者教化百姓、推行仁政。孟子称为“亚圣”,不靠嫡传、不靠自封。而是靠他对儒门的贡献。
第四组代表是“画家”姜滨雁同学。她给大家带了一幅自己画的荀子像。
这是我心目中的萄子。我画的苟子看上去有些落拓,服饰简朴、须髯也似乎没有精心打理。他双目平视前方,仿佛正陷入忧国忧民的思考中;他关切民生,常年游历,这更让他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也许大家会问,为什么荀子脸颊瘦削,线条刚毅、透着一股正气?作为李斯、韩非子的老师,荀子为法家思想注入了根基。荀子的名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能覆舟”正反映了他思想中所融合的法家元素,体现了他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批判精神。他眼光坚毅,让我们看到他心中对“大一统”的无限希望和“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
第五组交流的代表是周呈露,拉得一手好二胡。她落落大方,给全班同学深深鞠了一躬,又转过身向老师鞠了一躬(今天可不是你信手拈来的二胡演奏啊)。“墨子,我要对你说——”全班陶醉于她优雅脱俗的气质。感染于她声情并茂的朗诵。
墨子,你出生“百工”,具有丰富的工艺技能。你“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当属“士阶层”,你却自认为贱人。你曾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繁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创立了墨家学派。你一个墨者, “下察百姓耳目之实”,“兼爱”“非攻”,使你自觉维护“草根阶层的利益”;你深陷的眼眶印刻着岁月的痕迹,眼角的皱纹是为百姓奔波劳累所致。你常说,有力者以力助人,有财者以财分人,有道者以道教人。凝视前方。你看到了什么,是“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的理想社会吗?许是来回奔波来不及梳洗,一头蓬松的头发。随意一扎。你以禹为榜样,过着节俭而充实的平民生活,节用节藏,身体力行,粗衣麻布,短揭草鞋。墨子,那个动荡年代的志士,以自己的一腔热情书写百家争鸣的传奇,育古之文人,启今之学者。
李颖映,眉清目秀、妙笔生花的一个女孩子。只是眉宇间几多愁苦,使人顿生怜爱。她说,今后的人生中必定会有面对众人的场面,必定要以从容不迫来要战胜紧张、害羞,所以今天作为一个开始一
身为贵族的韩非虽为韩国公子,但并非纨绔子弟。韩非不苟言笑,言辞犀利,从容·自信。从他坚定的神情中看到,他“法不阿贵,刑不过士大夫,赏善不遗匹夫”的刚正;似乎他很有城府。“术不欲见”要“藏之于胸中”。他剑眉英挺,双唇紧闭,脸部线条刚毅,棱角分明,严厉而不可亲近。作为新兴地主阶级,他穿戴简洁,整个人显示出旺盛的精力和昂扬的斗志。
台上交流的同学激情投入,台下听讲的同学激动感染,掌声此起彼伏,以至于隔壁班的老师好奇地查看这个班级的女生在做什么!周呈露组获得第一,在学生的建议下,其他五组分别获得“最高学术奖”“最佳表演奖”“最大胆识奖”“最佳形象奖”“最高艺术奖”。正逢中秋,月饼作为奖励,但她们收获的不只是月饼——她们不仅知道了“他”是谁,还知道了为什么“他是谁”。虽然语言是稚嫩朴素的,不可以以学术眼光去评判,但同学们毕竟跳出了书本、走出了时空,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也有了更为深层的理解和透彻的认识。
“老师,我要说几句——”是邹婕,历史科代表,聪慧,善于思考,在这个纯一色的女生班里,她充当男生的角色,在发散性思维、开放型讨论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天,在她的带动下,剩下的课堂被现场评论和获奖感言“霸占”了。
精彩画外音
声音一:我们是女子柏拉图学院
不—样的历史课一
“这才是做学问的样子。这堂课使我感受到柏拉图学院的学术研究氛围。历史是活生生的。在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一个个古代文人向我们走来!终于体会了老师为什么经常说,‘识人先识时代’。”
“从来不知道历史课可以这样上、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接受知识。换了一种途径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人生。体验他们的价值和追求。”
也有同学说,“感觉本堂课学习效率不是太高,有些话太偏,不太理解,但是还是希望适当的时候可以组织这种课堂学习。”
不一样的同学一
“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同学。一个个别出心裁,李颖映语言优美。我们看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徐一珍慷慨激昂,有着主持人的风范和感召力;香香发音不准,动作摘笑,另有一番情趣;露露与平时判若两人,很有播音员的气质。”
“我有播音员的气质吗?也许我可以往那个方面发展一下。别的演讲我不怕,但历史课题,没有自信。”
“看看别人在讲台前神采飞扬、侃侃而谈,而我,用《史记》中的话来说,就是讷口少言,恂恂如鄙人。不过,总要有第一次,我很高兴。过来了。”
声音:教材错了,他不是老子
“老师,我认为,教材错了。必修三第6页上的画像不是老子,应该是孔子。如果考试时候碰到,我们该怎么办?”
可能吗?教材错了?这可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每个高三学生备考面临的实际问题!我们立刻把孔子和老子的像全都摆了出来比对。
必修三(第三版)第6页插图(如右)图下有文字说明“老子名聃,生平不详。传说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他曾作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退隐后。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而在选修一第19页“商鞅变法”单元,有两幅孔子和老子像(如左),孔子谦良恭顺,老子清心寡欲,其中孔子像是源自于唐代画家吴道予的孔子图(如右)。将必修三老子像与这两幅对照。不能发现,其神情体态和精神风貌更接近于孔子。
必修三的那幅图莫非真的错了?我们的“文物馆讲解員”徐一珍很“权威”地发布“学术新发现”:“这幅图不是老子是孔子。”她熟练地拉开讲台上的键盘,噼里啪啦,在百度网上打了“孔子像”三个字。于是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就是这张教材上冠以“老子”的画像。“这张画像就是孔子的‘身份证照片’了。毋庸置疑。教材错了。”
既然教科书都把这两位最重量级的历史文化名人给张冠李戴了,那么,我们是不是有必要为他们做个标准像?于是我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2008年9月,备受世人关注的孔子标准像在孔予诞辰2557年祭孔大典前夕,于孔子故里曲阜隆重揭幕。反响强烈。一些地区如法炮制,为历史文化名人‘统一长相’,这就更激化了舆论争端。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就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依据。”
声音三:关于标准像的争议
网络上关于标准像的争议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展开了。考虑到高三学生时间紧张,我把学生的作业作了对比归类。剪辑复印后张贴到教室板报栏。饭余课后“争鸣”在继续着。
1.是否是文化暴力?
赞成的观点——“1000个观众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文化经久不衰得益于其多元底蕴而非标准”;“想象是文化与思想的翅膀。孔子是一种精神意想,是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标志象征,难道不应给予想象的空间吗”;“世界上又多了一种孔子像,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继续去想像孔子、探索孔子”;“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而孔子长什么模样并不是最重要的”。
反对的观点。“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有塑像,而且都有规范。中国向海外赠送的孔子像造型不一,不利于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公认的孔子形象”;“标准像为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载体,是文化传播、对外交流的需要”;“台湾有统一孔子像,日本设计关公标准像,难道我们还要等外国人先设计出一个标准的孔子像”;“标准像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实体,增强公众对孔子的认识,有利于领会儒家精神”。
2.是否是商业行为?
赞成的观点。“随着孔子标准像的推广。旅游经济必定跟着火起来。对孔子的研究,应该仅限于学术领域,而不应该涉及其他,否则,就是文化的灾难”;“‘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现在有的做法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商业赢利之实,文化就会扭曲、变昧、贬值”。
反对的观点。“如果我们要研究《论语》,研究的主要载体是竹简、还是印刷本?标准像的宗旨是为传播文化提供一个载体”;“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没有争论和反对 意见是不现实的”。
3.是否缺乏历史依据?
赞成的观点。“任何版本孔子像都是后人勾勒出来的。从学术角度看,任何标准都不标准,都无法客观还原真像。”
反对的观点。“孔子像设计以尊重历史依据、尊重约定俗成形象为准则,在唐代吴道子‘孔子行教像’基础上,吸收众多作品的优秀元素,力求形神统一”;“山东是诞生孔子的地方,孔子像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温和慈祥,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孔予像恭身而立,作天揖之势,生动再现万世师表的彬彬有礼、温文敦厚、深邃儒雅、平易近人的圣洁丰姿。”
一道练习题延伸成一场“争鸣”,耽误了一天的教学进度、拉下了两天的作業安排。但是,值得!对历史学习目标、要求和方式的认同是本课一大收获!它不再是一种来自教师的外在指令,而不是出于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
历史是“死”去“活”来的:死记硬背的历史是死的,而“把历史人物放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认识,“死”去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会生机盎然地“活”在那个时代,可以被理解、可以被感知。
“历史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历史以她的沉寂向现实世界的人们诉说着属于昨天却又对今天有着丰富教益的故事,用历史的眼光、世界的眼光、时代的眼光去审视历史,思考现实,历史就永恒了,永恒于她的意义中。
历史是纷繁复杂的,但历史运动是有规律的,“综合运用学科能力去解析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共性规律,领会个性特点”。,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经意间,同学们的自我意识进发出来,发现了自己都难以相信的潜质,令人刮目相看。
清晰地记得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学生恼火地把历史教科书狠狠地摔在地上,说,“如果没有马克思,我们可以少背多少东西!”这该是给历史教育敲了一记警钟。历史教育“育”什么?历史教育的功能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意识,历史老师应该用自己的品行道德去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用教育的温情去温暖学生的成长历程,用历史的智慧经历去丰厚学生人生的阅历,使他们在亲近历史中生成民族自豪感、萌发时代责任感。历史教育不仅在内容上要注重情感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始终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有着丰富情感体验的人,而不是沉沦于上课划书、课后背书、课上默书、默不出抄书的粗暴的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方法只能让学生疏远历史、甚至厌恶历史,这样的教育是苍白的、无能的。当日后这些学生为人师、为人母时,如果这样的学习方式得以“传承”,所耽误的岂止是一代人?这难道不是对民族的犯罪吗?
有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说得好,“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是的,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为学生插上了思维和人文的翅膀。我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