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数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值得我们永远回味、永远研究的。笔者通过对一、二、三这几个自然数字的词汇意义和文化意蕴的初步探究,展现了中国数字文化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一 ; 二;三;文化;意蕴
数,这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郭志成对数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人为自然界天与地作用的产物,人在天地间的生存、运动,宇宙万物都在实践与空间中运动,人可以卜筮等术数手段,得到神的指点和启示,感知和认知它。数是宇宙本质现象在度的规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它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是点和线,也是波和场。它是数字的学问,也是哲学的学问,它是清晰的,也是模糊的。”数是研究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课题,囿于篇幅,本文拟就一、二、三这几个自然数字的词汇意义和文化意蕴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一
“一”在《辞源》中解释为1、数词;2、纯一;3、一概;4、全;5、相同,一样;6、统一;7、专一;8、一统;9、初次,第一次;10、二者居其一,或者;11、竞,乃;12、助词;13、乐谱记音符号等13种意思。有的辞典甚至解释有60种意思,“一”内容之丰富,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一”是世界的本源,因此被看成是万物的开端。人们对“数”的认识也是从“一”开始的,在序列中“一”又在最前,所以“一”地位显赫,人们把最初、最大、最先、最好的都称为“一”。比如:一年中的第一天是初一;孩子中最大的是第一个,又称为老;比赛中最厉害的是第一名;水平最高的是一流的。凡是与“一”相关的事物都倍受重视。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什么在于春呢?因为春在四季中排名第一。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写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里春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
《老子》还将“—”作为宇宙论的范畴而深加探究,并且这一论点为后世哲学家所推祟,得到发扬光大。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谓“一”由虚无、永恒、绝对、为万物之源的道而来,是天地未分的统一体。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承传这一命题,认为“夫礼,必本子太一,分面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面为四时。”(《礼记·礼运》)。“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荀子·礼论》)(注:古时大读太,“一”亦指“太一”)汉初的淮南子将“道生一”暗作修正,云:“道始于一”(《淮南于·天文训》)与此相应,“至人(之心)与他心(他人他物之心)通者,以其本于一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将“一”与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神等量齐观,给“一”的宇宙观增添下神秘的意味。
在古代,古人信仰的宇宙最高神乃是“天”或“帝”。天帝是化育万物之始,这与“一”为数之始的观念极为相似。“一”又有了“天一”、“泰一”(天帝的别名)之意,代表着天,象征着至高无上。宋代大理学家程颐、程颢的第一弟子谢良佐,发展老师的观点,解释“天”为“理也”,“万物皆是一理也”。万物都是天理的体现,反映了“一”的“天理论”的宇宙观。“天一”在奥妙无穷的《河图》、《格书》中表示第一位奇、阳质生天数,它与其他数的有序配合,可形成神圣的天地之数五十五,又可变幻出多种图式,用以推测社会、自然、人生,显现出“一”的神秘性。
二
有一便有二。“二”在《辞源》中为1、数词,“分而为二以象两”(《易·系辞》);2、剔,与“正”相对,同“贰”;3、次,与“主”相对;4、相比;5、再次;6、疑,不明确;7、重文符号。“二”虽然有如此多的意思,但“二”同样也不是纯粹的序数或抽象的自然数。
《说文》中讲:“二,地之数也。从偶一。”何为“地之数”? 对天“一”而言,“二”表示阴阳二气,善恶二性,奇偶二数等事物的对立;二代表“地二”,因而“二”在古代常与地相关联,在占卜中是表示天地之数中地数的第一个阴性质的偶数。“二”的哲学意义是一分为二,即整个事物分离成两部分,是不完整、不完全,对未分化成天地的整体“一”而言,二代表分化成的天和地。而“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有完整、统一的一,便有变异、对立的二。“二”是在“一”的基数上增加了“一”,因而有“相异、对立”的哲学蕴意,如阴与阳、方与圆、高与下、奇与偶等均可称“二”,而世界正是因为存在差异,存在事物的对立,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世界也才能够发展。正如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强调“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
古人崇拜“二”可能源于他们对宇宙本源的认识。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易经·系辞》中也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就是老子所说的“一”,宇宙万物的本源。太极一分为二,化成阴阳二气,阴阳合而有万物。没有“二”就不能形成万物,这是古人从身边的自然现象中推论而出的。比如,没有天地就不成其宇宙,没有男女就构不成人类,黑白相对,水火相克;八卦中象征天、地、风、雷、山、泽、水、火的八种卦卑,也都两两相对,万物仿佛都是两两相生,相互依存。古人把这种阴阳观点推而广之,日月星辰、宇宙万物莫不由阴阳组成,从而形成了古代流行的阴阳学说。也由此产生了对“二”的崇拜。
“二”又是“双”、“对”、“偶”,对“二”的祟拜也表现在对“双”、“对”、“偶”的崇拜。这种对“二”的崇拜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对称的审美情趣。比如建筑的布局,城市的规划、剪纸刺绣、诗词格律等等都讲究均衡对称之美。汉字的结构是追求对称的,一些独体字还故意写成左右对称形式,以突出成双成对的吉利意义。如:韶、喜喜。句法上的对称一度登峰造极:在数字上要为二、为双、为偶;在结上要对称、均衡,如音节相等、字数对等、词性相同、上下两句平仄相反,词义或相关或相悖,从而达到形式工整、语意精妙、韵律谐和。如“欲解牢愁唯纵酒,兴观群怨不如诗”,此联非常工整,“解”与“观”皆为卦名,“愁”与“怨”皆从“心”,最妙的是“牢”字下部为“牛”,而“摹”字下部为“羊”。世界文字中,恐怕只有方块汉字才能创造出如此方正整齐、美妙绝伦的对称艺术来。
“一”有专一之义,与之相对的“二”就有不忠之义。比如成语“忠贞不二”。又如《管子·大匡》:“今彭生二于君。”《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宋史·文天样传》:“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由“二”组成的词语一些也含贬义,如:二把刀、二把手、二路货、二愣子、二流子、二呆子、二马枪等等。
三
有了一二,自然便有了三。“一生二、二生三、三成万物。”(《老子》)“三”在《辞源》中有3种解释:1、数词,大写作叁,也作“参”,古常表多数;2、终;3、多次,再三。与“一”“二”一样,“三”也不是纯粹的序数或抽象的自然数。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天、地、人古人谓之“三灵”,在古人看来,宇宙以天、地、人为基本,天高覆万物,地厚载万物,而人是天地之性最贵者。所以,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若只能择其一,则人和最贵。如果说“一”是世界的本源,是混沌鸿蒙;“二”是鸿蒙开辟化为天地,那么“三”则应该是天地化合之物。所以,老子说“三生万物”。而在古人看来人是万物之首,所以荀子又说:“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叁也。”
在古代,人们认为“数”不仅是计数的工具,而且是一种沟通天人、把握世界的哲学观念。中国的数术家认为“物生而有象,象生而有数”。于是用“数”来推测人事吉凶。在古人看来,生老病死都是上天注定的,所以要推测吉凶,必定是与天、人有关的数字。而数字从“一”到“三”,恰好天、地、人合为一体。所以八卦以三画列成一基本卦,最上一画为天,在天成象;最下一画为地,在地成形;中间一画为人,人为万物之灵。八卦是合天、地、人“三灵”以包举万象,“三”则成为中国“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最高智慧的基数,具有以有限喻无限、包罗万象、总括一切的意义,从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受特别的重视。由此形成了“礼以三为成”的周礼制度,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产生深远影响:祭祀有祭天、祭地、祭祖宗;宫殿有前殿、中殿、后殿;登科取三甲;冠礼冠三次;婚礼三鞠躬;默哀三分钟;守孝需三年;敬酒讲三巡;识字有《三字经》等等。
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三也有不受欢迎的时候,比如有的地方却忌讳“三”,且看在潮州和扬州,因为“三”和“散”音近,可能招致祸难。所以,潮州人说三点为两点六十;扬州人则在三十岁的时候不过生日;在四川也有“男不祝三,女不祝四”的习俗,男子三十岁时不能祝寿,否则不吉利。
以上我们对数字“一”、“二”、“三”的文化内涵做了一番初步的巡礼,就像讲过一回天然的万景公园,只见这边风景特好,众美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若问这番观览最突出的感伤和印象是什么,我要说:数是国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语言,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数字不仅仅可以用来计数、记事,而且有更深的文化意蕴,闪耀着中国古人的智慧光芒。中国数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对数字得研究我们可以挖掘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神秘的数字哲学,虔诚的原始崇拜,巧妙的艺术语言,灿烂的文学艺术。
参考文献:
《管子》,《说文》,《淮南子》,《老子》,《礼记》,《荀子》,《淮南于》,《皇极经世》,《易·系辞》,《河南程氏遗书》,《左传》,《宋史》,《韩诗外传》,《论语》,《诗经》,《劝学》。
关键词:一 ; 二;三;文化;意蕴
数,这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郭志成对数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人为自然界天与地作用的产物,人在天地间的生存、运动,宇宙万物都在实践与空间中运动,人可以卜筮等术数手段,得到神的指点和启示,感知和认知它。数是宇宙本质现象在度的规定,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它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它是点和线,也是波和场。它是数字的学问,也是哲学的学问,它是清晰的,也是模糊的。”数是研究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课题,囿于篇幅,本文拟就一、二、三这几个自然数字的词汇意义和文化意蕴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一
“一”在《辞源》中解释为1、数词;2、纯一;3、一概;4、全;5、相同,一样;6、统一;7、专一;8、一统;9、初次,第一次;10、二者居其一,或者;11、竞,乃;12、助词;13、乐谱记音符号等13种意思。有的辞典甚至解释有60种意思,“一”内容之丰富,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一”是世界的本源,因此被看成是万物的开端。人们对“数”的认识也是从“一”开始的,在序列中“一”又在最前,所以“一”地位显赫,人们把最初、最大、最先、最好的都称为“一”。比如:一年中的第一天是初一;孩子中最大的是第一个,又称为老;比赛中最厉害的是第一名;水平最高的是一流的。凡是与“一”相关的事物都倍受重视。比如人们常说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为什么在于春呢?因为春在四季中排名第一。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写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里春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
《老子》还将“—”作为宇宙论的范畴而深加探究,并且这一论点为后世哲学家所推祟,得到发扬光大。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谓“一”由虚无、永恒、绝对、为万物之源的道而来,是天地未分的统一体。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承传这一命题,认为“夫礼,必本子太一,分面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面为四时。”(《礼记·礼运》)。“其下,复情以归大一也。”(《荀子·礼论》)(注:古时大读太,“一”亦指“太一”)汉初的淮南子将“道生一”暗作修正,云:“道始于一”(《淮南于·天文训》)与此相应,“至人(之心)与他心(他人他物之心)通者,以其本于一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将“一”与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神等量齐观,给“一”的宇宙观增添下神秘的意味。
在古代,古人信仰的宇宙最高神乃是“天”或“帝”。天帝是化育万物之始,这与“一”为数之始的观念极为相似。“一”又有了“天一”、“泰一”(天帝的别名)之意,代表着天,象征着至高无上。宋代大理学家程颐、程颢的第一弟子谢良佐,发展老师的观点,解释“天”为“理也”,“万物皆是一理也”。万物都是天理的体现,反映了“一”的“天理论”的宇宙观。“天一”在奥妙无穷的《河图》、《格书》中表示第一位奇、阳质生天数,它与其他数的有序配合,可形成神圣的天地之数五十五,又可变幻出多种图式,用以推测社会、自然、人生,显现出“一”的神秘性。
二
有一便有二。“二”在《辞源》中为1、数词,“分而为二以象两”(《易·系辞》);2、剔,与“正”相对,同“贰”;3、次,与“主”相对;4、相比;5、再次;6、疑,不明确;7、重文符号。“二”虽然有如此多的意思,但“二”同样也不是纯粹的序数或抽象的自然数。
《说文》中讲:“二,地之数也。从偶一。”何为“地之数”? 对天“一”而言,“二”表示阴阳二气,善恶二性,奇偶二数等事物的对立;二代表“地二”,因而“二”在古代常与地相关联,在占卜中是表示天地之数中地数的第一个阴性质的偶数。“二”的哲学意义是一分为二,即整个事物分离成两部分,是不完整、不完全,对未分化成天地的整体“一”而言,二代表分化成的天和地。而“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有完整、统一的一,便有变异、对立的二。“二”是在“一”的基数上增加了“一”,因而有“相异、对立”的哲学蕴意,如阴与阳、方与圆、高与下、奇与偶等均可称“二”,而世界正是因为存在差异,存在事物的对立,才变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世界也才能够发展。正如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强调“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
古人崇拜“二”可能源于他们对宇宙本源的认识。老子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易经·系辞》中也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就是老子所说的“一”,宇宙万物的本源。太极一分为二,化成阴阳二气,阴阳合而有万物。没有“二”就不能形成万物,这是古人从身边的自然现象中推论而出的。比如,没有天地就不成其宇宙,没有男女就构不成人类,黑白相对,水火相克;八卦中象征天、地、风、雷、山、泽、水、火的八种卦卑,也都两两相对,万物仿佛都是两两相生,相互依存。古人把这种阴阳观点推而广之,日月星辰、宇宙万物莫不由阴阳组成,从而形成了古代流行的阴阳学说。也由此产生了对“二”的崇拜。
“二”又是“双”、“对”、“偶”,对“二”的祟拜也表现在对“双”、“对”、“偶”的崇拜。这种对“二”的崇拜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对称的审美情趣。比如建筑的布局,城市的规划、剪纸刺绣、诗词格律等等都讲究均衡对称之美。汉字的结构是追求对称的,一些独体字还故意写成左右对称形式,以突出成双成对的吉利意义。如:韶、喜喜。句法上的对称一度登峰造极:在数字上要为二、为双、为偶;在结上要对称、均衡,如音节相等、字数对等、词性相同、上下两句平仄相反,词义或相关或相悖,从而达到形式工整、语意精妙、韵律谐和。如“欲解牢愁唯纵酒,兴观群怨不如诗”,此联非常工整,“解”与“观”皆为卦名,“愁”与“怨”皆从“心”,最妙的是“牢”字下部为“牛”,而“摹”字下部为“羊”。世界文字中,恐怕只有方块汉字才能创造出如此方正整齐、美妙绝伦的对称艺术来。
“一”有专一之义,与之相对的“二”就有不忠之义。比如成语“忠贞不二”。又如《管子·大匡》:“今彭生二于君。”《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宋史·文天样传》:“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由“二”组成的词语一些也含贬义,如:二把刀、二把手、二路货、二愣子、二流子、二呆子、二马枪等等。
三
有了一二,自然便有了三。“一生二、二生三、三成万物。”(《老子》)“三”在《辞源》中有3种解释:1、数词,大写作叁,也作“参”,古常表多数;2、终;3、多次,再三。与“一”“二”一样,“三”也不是纯粹的序数或抽象的自然数。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天、地、人古人谓之“三灵”,在古人看来,宇宙以天、地、人为基本,天高覆万物,地厚载万物,而人是天地之性最贵者。所以,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若只能择其一,则人和最贵。如果说“一”是世界的本源,是混沌鸿蒙;“二”是鸿蒙开辟化为天地,那么“三”则应该是天地化合之物。所以,老子说“三生万物”。而在古人看来人是万物之首,所以荀子又说:“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叁也。”
在古代,人们认为“数”不仅是计数的工具,而且是一种沟通天人、把握世界的哲学观念。中国的数术家认为“物生而有象,象生而有数”。于是用“数”来推测人事吉凶。在古人看来,生老病死都是上天注定的,所以要推测吉凶,必定是与天、人有关的数字。而数字从“一”到“三”,恰好天、地、人合为一体。所以八卦以三画列成一基本卦,最上一画为天,在天成象;最下一画为地,在地成形;中间一画为人,人为万物之灵。八卦是合天、地、人“三灵”以包举万象,“三”则成为中国“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最高智慧的基数,具有以有限喻无限、包罗万象、总括一切的意义,从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受特别的重视。由此形成了“礼以三为成”的周礼制度,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产生深远影响:祭祀有祭天、祭地、祭祖宗;宫殿有前殿、中殿、后殿;登科取三甲;冠礼冠三次;婚礼三鞠躬;默哀三分钟;守孝需三年;敬酒讲三巡;识字有《三字经》等等。
如同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三也有不受欢迎的时候,比如有的地方却忌讳“三”,且看在潮州和扬州,因为“三”和“散”音近,可能招致祸难。所以,潮州人说三点为两点六十;扬州人则在三十岁的时候不过生日;在四川也有“男不祝三,女不祝四”的习俗,男子三十岁时不能祝寿,否则不吉利。
以上我们对数字“一”、“二”、“三”的文化内涵做了一番初步的巡礼,就像讲过一回天然的万景公园,只见这边风景特好,众美纷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若问这番观览最突出的感伤和印象是什么,我要说:数是国人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语言,是使用频率很高的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数字不仅仅可以用来计数、记事,而且有更深的文化意蕴,闪耀着中国古人的智慧光芒。中国数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对数字得研究我们可以挖掘出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神秘的数字哲学,虔诚的原始崇拜,巧妙的艺术语言,灿烂的文学艺术。
参考文献:
《管子》,《说文》,《淮南子》,《老子》,《礼记》,《荀子》,《淮南于》,《皇极经世》,《易·系辞》,《河南程氏遗书》,《左传》,《宋史》,《韩诗外传》,《论语》,《诗经》,《劝学》。